孟孙、仲孙、叔孙、季孙

孟孙氏,据《元和姓篡》,源于姬姓,乃鲁桓公之子庆父号孟孙,其后人以祖辈名号为姓。仲孙氏,亦源于鲁公子庆父之后,庆父字共仲,其后子孙以仲孙为氏。而《姓氏考略》说:“齐亦有仲孙氏。”如齐桓公大夫有仲孙湫。季孙氏,据《世本》,源于姬姓,春秋鲁公子季友之后,为季孙氏,鲁大夫有季孙肥、季孙行父、季孙意如等。又说孟孙、仲孙、季孙,乃春秋鲁公子庆父生有三子,以王孙之故,而以次序排列,分别称孟孙、仲孙、季孙。
这个问题来自于我学习《论语》时的感受。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6680939.html
有论者讲此四姓氏后来都转入孙姓。熟悉历史的朋友有何观点?
《论语》注释中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孟孙氏和仲孙氏想到跟在另一个后面且用括号括起来。譬如仲孙氏(孟孙氏)或孟孙(仲孙)氏。这是为什么?
太感谢白衣太史先生了。我读论语,虽说是消遣意义上的,但人名、地名、姓、氏搞得人好累,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以上说法基本正确。

在春秋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氏的一个重要由来就是以祖父(大父、王父是一个意思)的名或者字为氏,比如上面提到的仲孙氏就是以他们的祖父-庆父的字公仲(也做共仲)为氏的。仲孙氏的另一个来源是宋国,情形和这支仲孙氏类似,但没有关系。元和姓纂里面时候后人以之为姓,这是因为在秦以后,姓氏二字就通用了。

鲁桓公生老大子同、老二庆父、老三叔牙、老四也是老小季友。子同即鲁庄公,生子般。鲁庄公病危时向叔牙询问继承君位者,叔牙举荐庆公,季友则表示誓死支持子般。为了除掉异己,季友派针季送毒药给叔牙,威胁说:“饮此有后于鲁,不然,死且无后。”叔牙不得不饮鸩自尽。季友将叔牙后代立为叔孙氏。

鲁庄公三十二年八月癸亥,鲁庄公去世,子般即位。十月己未,庆父派人刺杀了子般。季友逃奔到陈国。庆父立鲁闵公。第二年八月,在鲁闵公的请求下和齐国的支持下,季友返国。是年冬天,齐国仲孙湫视察鲁国内乱,回去后说道:“不去庆父,鲁难未已。”鲁闵公二年,庆父派人刺杀了闵公。但此时鲁国国内对庆父一片反对之声,庆父不得不仓皇逃到莒国,而季友带着鲁僖公从邾国回来,立僖公。季友用贿赂求莒送归庆父,庆父在归国途中自杀。这时任鲁相的季友,让庆父的儿子公孙敖继承庆父的禄位。季友立庆父后代为孟孙氏。 这是因为在鲁桓公的庶子里面,庆父是老大。这也是季友对庆父的一种讥诮,意思是你就甭和大哥子同一起排行了,你当老大好了。注意庆父和他的儿子公孙禄一般认为是没有氏的,或者以国为氏;庆父的孙子,公孙禄的儿子再往下,才是以孟孙为氏的。

但是留居于鲁国的庆父的支庶子孙仍为仲孙氏,世代沿袭为仲孙氏。仲孙在鲁国是没有什么地位的,三桓(桓公的三支后人)是指孟孙、叔孙和季孙。

季友去世后,其孙被立为季孙氏。季孙是季友的后人。季友的孙子季孙行父执政时,举贤任能,分财济贫,受到国人爱戴,谥号季文子。季孙氏后来简称季氏。季文子,季武子,季平子三代执掌国政,当时几代鲁君都昏庸无能,以致出现了国人只知道有季氏,不知道有鲁君的情况。季氏后人由以“季”为氏。

以上四支后来都简化了,仲孙成为仲姓、孟孙成为孟姓、季孙成为季姓,叔孙氏可能简化为叔氏,但是记载很少

在你的提法里面
“鲁桓公之子庆父号孟孙”,这是不对的,孟孙是指老大的孙子,这是庆父的孙子的氏。
“又说孟孙、仲孙、季孙,乃春秋鲁公子庆父生有三子,以王孙之故,而以次序排列,分别称孟孙、仲孙、季孙。 ”这也不对。季孙是季友而不是庆父的后人。当然,我们可以说这四个氏都是鲁桓公的后人,因为庆父叔牙和季友都是桓公的儿子。

孙姓里面有这四支的成分,这是有可能的(此说似乎没有证据)。但是说这四支都改姓孙是不对的。毕竟亚圣孟子就是孟孙氏的后人啊

再补充一点
======================

姓和氏
在先秦以前,姓和氏的分别还是很明显的。姓只有女人用,比如左传里面的哀姜、狐姬这样的女子称呼,姜和姬都是姓;氏才是男人用的东西,对于普通贵族而言,像季孙意如等。不过对于周王和诸侯而言,他们以及他们的儿子孙子的氏一般是不提的,或者说是以国为氏的,比如王孙满、公子小白、郑庄公寤生等等,现在有些电视剧比如封神榜,里面称周公为姬旦,这是不合适的,封爵以前称之为王子旦比较合适,在封爵以后成为周公旦才是正常的。

姓的来源应当是部族婚姻的遗留产物,讲究“同姓不婚”。这就是说大家出自一个部落,就不要彼此联姻。那个时侯还是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 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 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赐姓为姒。
氏的最早来源是居住地的称呼,所谓“土以命氏”。比如居住在魏地,就以魏为氏。大家来自不同的部落,都住在魏这个地方,这就可能产生同氏不同姓的情况,这是可以结婚的。

后来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氏成为区别贵族家脉(没有野人,也就是普通百姓什么事)的主要标志。也有了很多的取氏的方法,比较常见的有
①以国名为氏。诸侯国君主以受封的国名为氏。如晋重即晋文公重耳,以国名晋为氏,重为重耳的简称;鲁申即鲁僖公申,国名鲁为氏,申为名。但这种氏的称呼方法多见于秦汉以后人的称呼方式。
②以同周王或侯君主血缘关系远近之称为氏。周僖王之子虎称王子虎,其孙称王孙苏;郑穆公之子喜(子罕)称公子喜,其孙舍之(子展)称公孙舍之。这种称氏方式只限于两代,即君王的儿子和孙子,详见下条
③以贵族的字为氏。按照宗法制度,公族只包括各代国君的近亲三代,公孙之子不属公族而须另外立氏。这些贵子孙多以其王父(祖父)之字为其氏。郑国公子发字子国,其孙国参(子思)即以“子国”的末字为氏;另有公子,字子驷,其孙以“驷”为氏。以祖父之字为氏最为常见,是得氏通例。
④以封地为氏。卿大夫及其子孙以采邑名为氏。如晋国大夫毕万采地为魏,后世子孙以魏为氏;曲沃桓叔之子公子万封于韩,以韩为氏。
⑤以官名为氏。贵族及其子孙以其官名为氏。晋国的林父为步兵组织三行里中行的军帅,称中行桓子,其子荀偃称中行偃,以中行为氏;宋国执政卿乐喜(子罕)称司城子罕,其孙乐祁(子梁)称司城氏,是以司城为氏。司徒、司马、司空、司寇也是此类。
⑥以职业为氏。如巫氏、卜氏、祝氏、史氏、匠氏、陶氏等等。一直到汉朝,又出现了库氏
⑦以居住地为氏。鲁庄公子遂住鲁东门,称东门遂(名)、东门襄仲(字),是以东门为氏;宋国乐大心为右师,居于宋桐门,称桐门右师,是以桐门为氏。诸如东郭、西门、池等等。

在第4条的规定下下,有一种比较好玩的情形。比如毛这个氏。它出自周文王八子叔郑,封在毛这个地方。那么毛这个地名又是怎么来的呢?因为有一支毛部落住在毛这个地方,毛部落的人以体毛较长得到这个部落名(可能是氏,也可能是姓)。总之呢,地因人得名,人因土得氏,颇有轮回之感,一笑。

氏和姓的区别在战国中后期已经开始逐渐消亡,到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他作为一个严谨的历史学家,也已经不把这两者的区别放在心上了。

中国有一位袁义达,专门研究姓氏与遗传问题,出过几本书,可以找来看看。
中央电视台10频道出过一个关于百家姓的节目,也有书,也可以找来看看。

===============

针对补充的回答:这两支都是出自庆父的。孟孙氏是庆父儿子公孙禄的后人,仲孙氏是庆父其它庶子的后人,两者之间的关系格外的近一些。在鲁国三桓执政的大背景下,这两支比较近。有时也可以认为是一个氏的那种关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29
回应一下那位说仲孙就是孟孙的说法,孟孙是改氏后庆父的嫡系,是大宗。而未改姓的是小宗。两家后面是分开的,后来孟孙是三桓之一而仲孙不是,后来孟孙氏后人公孙敖得罪相国仲遂被逐,客死异乡,孟孙氏就此没落,反而是仲孙氏重回权力中心把握国柄,与叔孙季孙同为后期鲁国的三大家~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司马迁编史记的汉代,对于姓和氏没有太大的区别了,这个时候姓和氏对于人的意义完全只是家族和门第出身的区分了。所以司马迁在编史记时没有特别留意孟孙和仲孙的区别,举个例子,公孙敖的儿子臧是孟孙的嫡系,但是在他尚且年幼描写他向鲁国国君为父亲求情时,所用的称呼却是仲孙臧,在他年长后随晋国出征时,所用的称谓又变回了孟孙臧,可见在不区分家族的时候,司马迁对这两个称呼没有特别的留意。
最后补充一下姓氏在汉代关于家族的区分,举个例子,原来的贵族葛氏,有一支被另外封到了诸地,为了区分与原宗的区别,取姓为诸葛。又如秦始皇时期的右丞相去疾和将军劫,在史记中并没有提到他们的姓氏,但冯氏的某一支贵族,在华阳笔记中,为了确认自己家族的起源,就特意提到了丞相和将军都姓冯,也就是冯去疾和冯劫了~
第2个回答  2009-03-06
王孙、公孙、大孙、长孙、孟孙、伯孙、仲孙、叔孙、季孙、室孙、宫孙、唐孙、县孙、颛孙、臧孙、扬孙、士孙等诸复姓姓氏,在明朝初年,因朱元璋严禁胡人族姓,而胡姓多为复姓,则许多汉姓中带“孙”字的复姓也一并在省字改姓的过程中,都被改为单姓孙氏。
因此,孙氏与王氏一样,是中国姓氏中源流最为繁复的姓氏之一。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499510.htm

第3个回答  2019-01-30
作为叔孙氏的后代,在此补充一下:叔孙氏的叔孙侨如,是叔孙得臣的儿子,谥号宣伯,又名叔孙宣伯。后代以谥号为姓,因此是宣姓一支(来源共三支)的祖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