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县古城简述概况

如题所述

黟县古城,历史悠久,城墙周长记载于宋《新安志》为“周二里三百五十步”,清乾隆《黟县志》则提到有六门,东为“吉阳”,西为“望仙”,南为“通闾”,北为“永宁”,东南为“桃源”,靠近县治的为“景星”。元代城门保持原貌,明清时期历经战乱与修缮。明成化年间,知县吴一贯重建了四门楼,其中楼匾沿用旧制。明嘉靖年间,知府何东序和知县宋介庆合力修筑城墙,扩大了西南方向,新城墙周长约2200米,高6.6米,厚4米,设有五门:朝阳门、迎霭门、明昌门、环碧门、临漳门,后增开桃源门,民间称“小东门”。崇祯年间,迎霭门外筑月城,桃源门关闭,迎霭门有了“郭门”之称。清朝顺治至嘉庆年间,虽有修葺,但城制不变。咸丰年间,战乱频繁,城墙多处受损。民国初年,桃源门再次启用,但城区设施多处破损,如迎霭门的月城和横沟等。

莲花塘位于县学山北,原名明堂池,因莲花盛开而得名,占地约10亩,清末被填平用于学校建设。圣母池位于东岳山北,清《黟县志》记载泉水如白玉,民间有辨别是非的传说。水井在建国前是居民主要水源,胡公井、神仙井等古井保存至今。房屋建筑以徽派风格为主,沿街店铺为一楼一底,店铺多设五寸小窗,便于夜间交易。居民住宅以明清建筑为主,多为双坡屋顶,青石门坊,体现典型徽派特色。

祠堂楼阁在民国前遍地可见,如程姓的桂林堂、余姓的种德堂等,大多后来因年久失修或改造消失。城区曾有薛公祠、文庙内的各类祠堂,以及文昌阁、魁星楼等楼阁,后多被拆毁。寺庙如城隍庙、观音堂等也曾在城区存在,但大部分在后来的岁月中被拆除。

自20世纪60年代,旧城墙拆除,城区道路和桥梁建设逐渐发展,如漳河两岸的路道形成,以及沿河东路、西路的拓宽和新建。1989年以后,进行了多次道路整修和拓宽,形成了新的交通网络,包括过境公路、主干道和一般街道,总长度和面积都有显著增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