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悬赏!!!!研究性学习:经济危机对农村家庭收入影响的调查研究。调查问卷怎么写!!!!急!!!!

相当急!!!!!!好的话追加!!!!!!
大哥~~~~~~~~~~~~~~~~~~~~~~~~~~~我说的是调查问卷~~~~~~~~~~~~~~~~~~~~~~~

问卷设计及问卷调查中的问题与技巧

应该说社会调查与问卷技术并没有直接关系,社会调查范围很广,方法也很多,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新闻记者的个案追踪以及我们经常使用的问卷调查,都可以称之为社会调查。现在我们越来越多地使用问卷调查,这是一种搜集的资料来反映总体的有效方法。但在问卷设计及调查分析中,有些问题我们却往往忽略,首先我先简单说一下问卷调查中存在的一些错误的认识:

1、 认为问卷调查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这是一个普遍的认识,好像问卷设计与调查不用学习,任何人都可以设计问卷。但实际上这样设计的问卷只是问题的简单堆彻,而且不系统,问题不规范,设计者往往想到什么就列出什么,遗漏问题较多,而且会有大量看似相关而实际上与研究者实际需要并不相符的问题出现。

2、 问卷调查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一个普遍的认识误区,以为问卷可以包罗万象,所以忽略了其他调查方式的选择。其实问卷调查只是研究者进行社会调查的一种方法,在研究者进行研究时,究竟那种方法更适合,这要根据研究者调查的主题与范围等因素来确定。

3、 自己要什么资料不清楚。很多人对自己为什么使用问卷技术并不是很清楚,对于他们想通过问卷获得的资料也不清楚,因此虽然进行了问卷调查,但问卷的作用并没有真正发挥。

在问卷技巧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多,突出表现为问题设计不规范、不科学;在资料分析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分析工具选择不科学,数据浪费现象严重。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问卷设计及调查分析中的基本方法与一些要注意的问题。

一、问卷设计的基本程序

很多问卷设计者设计问卷的方法是想到什么问题就设计什么问题。其实问卷设计的好坏与前期的工作密切相关,只有做好问卷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才有可能设计出好的问卷。通常的问卷设计程序是:

探索性工作-提出课题-研究假设-概念界定-变项设计-指标设计-具体问题

研究者对于自己所研究的对象一定是比较熟悉的,这包括经验方面和理论方面。研究者应该争取在自己所要研究的范围内成为专家,就是说要掌握丰富的相关资料和理论知识。在研究者确定了研究课题后,对自己的研究任务与想要获得的研究成果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只有在以上的基础上才能提出研究假设,设计相应的问题。下面我们以一个例子来说明整个步骤:

课题:湿地保护实施中存在的阻力

假设:湿地项目的实施损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

概念:湿地项目,一部分人,利益

变项:WWF,政府,地方民众;既得利益者;财产,收入,土地,既有关系,权力,声望

指标:市政府,镇政府,村政府;村民,村干部,民间精英领袖,企业主,个体户等;

工资收入,收礼,家庭其他成员收入,住房,存款,家庭装饰,职位,工作性质,土地数量,交往圈,身分,威望;湿地项目实施后的上述方面的变化等等

问题:您在湿地项目实施前的职业是什么?您在湿地项目实施前的月收入是多少?您的职务是什么?您在项目实施前的交往对象都有哪些?您对项目实施前的生活是否满意?项目实施后您的收入是多少,有没有减少,少了多少?您现在认为您在村中的地位与项目实施前比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项目的实施给您带来的不好的影响有哪些?您是否想过去摆脱现状,您采取了什么样的方式?您认为项目实施对哪些人带来了好处?您对那些人是否满意?等等

应该指出,并不是一个课题的所有指标都能够通过问卷调查得到,有些我们必须去访问, 或采取其他的方式获得我们想要的资料。

二、问卷的基本结构

问卷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前言、主体和结语。在前言部分我们应该讲明白这次问卷调查的目的、意义、简单的内容介绍、关于匿名的保证以及对回答者的要求,一般是要求回答者如实回答问题,最后要对回答者的配合予以感谢,并且要有调查者的机构或组织的名称,调查时间。

第二部分是问卷的主要部分,这一部分应包括调查的主要内容,以及一些答题的说明。一般把问卷的主体又分为两部分,一是被调查者的背景资料,即关于个人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收入等问题;另一部分就是调查的基本问题。一般我们把这两部分分开,很多问卷出于降低敏感性的考虑把背景资料的问题放在基本内容的后面,这是可以的,但我们如果调查的对象是农村村民,我们可以把这一部分放在前面,因为这一部分问题都是好回答的,而且在农村中对这些问题是不太介意告诉别人的。对于回答问题的说明也要写清楚,如怎么写答案,跳答的问题,哪些人不回答等的说明,有经验的研究者还会留出编码位以便于录入方便。

最后一部分是调查的一些基本信息,如调查时间、地点、调查员姓名、被调查者的联系方式等信息的记录。最后我们还要对被调查者的配合再次给予感谢。

三、问卷设计中的问题与技巧

在问卷设计前我们应该明白我们调查的对象,因为我们的问题是给调查对象看的,所以我们的设计必须符合他们的习惯。一方面我们的设计应尽量符合地方的语言习惯;另一方面我们对地方的整体情况及我们调查的背景资料应该有全面的了解。当然问卷调查可以采取自填式,即让被调查者自己填写;也可以采取访问式调查,即派专人带问卷向被调查者询问答案。至于采取何种方式,可以根据调查的难度、被调查者的文化水平、研究者设计问题复杂程度等来决定。这里我们不详细说这个问题,下面我们谈一下问卷设计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问卷回答中的问题。

问卷回答中比较多的问题是写答案不规范,最后在资料处理时才发现很多问题不知道回答的哪一项。因为很多人用笔划“√”。我们的要求是最好在问卷回答中使用“Ο”,因为要求回答者在相应代码上画圈,这种情况下回答者的注意力比较集中,有利于保证标记的准确。另外一个问题是回答不符合要求,如要求回答一个选项的选了2-3个,这种问题就需要调查者在问卷中强调以及调查者的注意,也可以把这些要求印成黑体。还有就是问卷没有回答完,这种情况要求调查者重新访问,如果实在不行就只能作废卷处理。

(二) 问题设计中的问题。

1、 语言不规范。语言的问题很多,但主要还是设计者使用语言不规范。在问卷调查中,我们不能使用学术化语言,也不能用官方语言,我们的语言必须贴近被调查者的生活。如有这样的问题:

您家属于以下哪种类型:

1)核心家庭 2)单身家庭 3)联合家庭 4)主干家庭 5)其他

这样的问题就是明显的专业词汇的不合适运用。

2、 问题有倾向性。问卷中的问题必须保持中立,不能提问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如:

湿地保护很重要,你认为有进行湿地保护的必要吗?

1)有 2)没有 3)说不清

这样的问题是不应该出现在问卷中的。

3、 问题引起回答者的焦虑。如有这样的问题:

你有没有在自然保护区内狩过猎?

1)有 2)没有

这样的问题容易引起回答者的焦虑,因为大部分人都知道保护区是不准狩猎的。这个问题可以这样问:

在保护区狩猎是很普遍的事,你的情况是?

4、一题多义。一个问题只能提问一个方面的情况,否则容易使回答者不知如何作答。如:

你和你的配偶的文化程度是:

1)小学及以下 2)初中 3)高中 4)大专及以上

这个问题就是一个题同时问两个人的情况,是让回答者不能回答的。

5、问题笼统。这是调查中存在的较多的问题。如有这样的问题:

您对湿地的了解情况是:

1)很了解 2)了解 3)一般 4)不太了解 5)不了解

这个问题的情况是被调查者对湿地的了解程度不是回答者自己说了算的。我们对湿地了解程度的衡量应该有一个标准,我们一般的处理方式是用量表,即用相关的多个问题来综合测量。

6、题支设计不合理。这包括设计的答案不穷尽、问题相同或处于同一维度等。如:

您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是:

1)土地收入 2)打工收入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题支没有穷尽,因为还有比如工作收入、生意收入、股票收入等。

以上是问卷设计中的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当然还有其他很多问题存在,有些是研究者难以预料的,这就要求设计者要反复斟酌,同时要征求他人的意见。

(三) 一些技巧。

下面根据笔者在调查中积累的经验介绍一些技巧性知识:

1、问题顺序的排列。问卷的问题不应是杂乱排列的,应该有一定的顺序,一般我们把简单易懂的问题放在前面,把复杂的问题放在后面,这样容易得到被调查者的配合,使被调查者感到问题好回答;把能引起被调查者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把枯燥的问题放在后面;一般性问题放在前面,特殊性问题放在后面;先问行为方面的问题,再问态度、观念性问题;同类问题放在一起,这样回答者容易回答;开放性问题,即完全由被调查者自己回答,没有备选答案的问题放在后面。

2、题支可以设计成半封闭半开放式。即在备选题后再加一项“其他”并要求选这一项的回答者说出内容。这样可以弥补设计时的遗漏,而且我们在调查中往往会遇到我们预料不到的情况,所以半开放式问题给了我们空间。

3、涉及到农民收入的问题一定要小心。因为农民的收入是个很复杂也很模糊的问题,不同的农民有不同的标准,因此我们在涉及到这类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我们通常的处理方法是把收入细分,如可以把收入分成土地收入,工作收入,打工收入,饲养收入,生意收入等等。其中的每一项还可以区分为多个问题,如土地收入可以分为粮食收入,经济作物收入,果树收入,蔬菜收入等等。支出也一样,我们必须慎重对待。

4、在问卷调查中,尽量不要以行政命令来派发问卷,这样获得的数据往往不真实。

5、问卷调查时尽量不要他人在场。因为他人的在场也会影响回答者回答的真实性。

6、数据处理时要采取科学的统计分析工具,这样才不会浪费数据。我们通常使用的是SPSS统计软件。

问卷设计与调查是一项实践性的课程,参与是非常重要的。在问卷设计与调查时,我们最好要进行预调查,这样可以减少错误,发现我们想不到的一些问题。

练习题:

按照问卷设计程序,试对“生态旅游与地方支持”这一课题进行问题设计。

(提示:可以先提出这样的假设:生态旅游建设中的各方对生态旅游持不同的态度。所以问题的侧重点就是对各方的态度分别进行考察,设计问题。)

市 场 调 查 报 告

一、标题

(一)单标题

1、公文式标题

由调查单位、调查内容和文种三部分组成,如《**省农业厅关于农业机械销售情况的市场调查》,也可以由调查内容和文种组成,如《本市居民VCD影碟机的拥有量及需求趋势调查》。也可以由调查时间、范围、调查事由和文种组成,如《关于19**年**市助自行车市场的调查报告》。

2、新闻报道式标题

此标题活波醒目,直接指出调查对象的状况或直接表述调查的结果,或昭示调查中形成的观点。如《进口彩电依然是销售的热点》。

(二)双标题

由主标题和副标题组成。主标题揭示文章的主题;副标题交代调查对象或调查范围等。

二、引言

即前言,它作为市场调查报告的开头语,作用在于让读者对报告的内容、调查的意义获得初步印象。这一部分应明确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方法、目的,也可以表明基本观点或得出的结论。

三、主体

这部分的写作,要用调查获得的材料,介绍被调查事物的情况,分析其原因,理顺其关系,并适当预测市场的发展趋势。应包括的内容:

1、基本情况

包括历史材料、现实材料、典型事例、统计数据等。简要的历史回顾在于说明梗概,重点则要反映现实情况。要如实介绍调查对象的现实状况,要指出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应做到材料具体,观点明确。这部分可按问题性质归类表述,借用小标题或提要句的形式,也可按时间空间顺序分层次介绍,有时还可采用列表附图等方式补充说明。基本情况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选择的体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及产品在整体市场中的位置,消费心理与消费趋势等与市场调查报告具体种类相关的情况。

2、分析评价和预测

通过对事实、资料的分析研究、判断、掌握市场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势。对调查结果的评价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领导层的决策,关系到企业今后的经济效益和未来的发展。

3、对策建议

根据决策结论,顺应市场变化的趋势,抓住市场供求中的主要矛盾,提出具体的行动计划、对策和措施。这也是市场调查的目的所在,因而要十分注重建议的切实可行。

四、结尾

是对前文的照应,也是全文的归结,一般写对未来的展望,或者突出强调自己的观点。当然,如果在开头或正文里已经把观点阐述清楚的话,也可以省略结尾。

通常,为了表示对调查内容负责,在全文结束之后,还要写上调查人员或单位的名字,并注明完稿日期。如供发表,也有将作者姓名写在标题之下。

五、写作要求

1、实事求是,以充分翔实的资料为依托

2、突出重点,材料要服从主旨需要

3、客观公正,防止先入为主

4、注重分析,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

5、讲究时效,为市场预测和经营决策服务

6、叙议结合,以科学的结论发挥报告功能

参考资料:http://www.51report.com/ask/showquestion_3736.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2-04
国农村问题的研究,目前似乎都集中在提高农民收入上面。但是,在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的问题上,却有着不同的认识。一些经济学家看到了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缺陷,认为只有发展农村金融,才能保证农民有条件进行再生产。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农民收入太低,是因为存在着工农业产品之间的剪刀差问题,只要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就能增加农民的收入。

上述观点从资本运营和生产经营两方面考虑到了农民的利益,但是,这些主张在中国的农村未必行得通。道理很简单,中国的农村问题不在于融资困难的问题,也不在于农产品价格过低的问题,而在于传统的自然经济无法融入现代市场经济的问题。即使金融机构深入到乡村各个角落,农村的经济也未必能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为靠数千元或者数万元的资金支持,是无法将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的。同样道理,对于那些生产量很少的农民来说,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固然可以帮助他们脱贫,但未必能够帮助他们致富。凡是那些发财的农民兄弟,除少数种田大户外,大多数是通过从事非农业劳动积累起财富的。中国的农村改革必须变换思路。

在我看来,当今中国农村问题千头万绪,但归纳起来大体上形成三大矛盾:

第一,农业集约化生产与家庭承包经营之间存在矛盾。现代化农业要求规模化大生产,而家庭联产承包制决定了,在中国大多数地区不可能实行规模化生产。“席地经营”不可能获得高额的回报。除了在山东等一些地区农民通过塑料大棚生产,获得相对较高的农业收入以外,绝大多数从事粮食作物生产的农民都不可能从承包田中获得丰厚的回报。虽然国家一再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并且千方百计地降低农民购买生产资料的费用,但是,农民从农业耕作中所获得的收益仍然远远低于出外打工所获得的报酬。这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在其他国家,农业效益递减也是一个整体趋势。与其他发达国家规模化生产的农业相比,中国的农业没有比较优势。和中国的其他行业相比,中国的农业投入产出之比也不高。这其中固然有中国农业的技术含量低、生产力低下、农民负担较重等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长期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

作为阶段性的改革成果,家庭联产承包制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看来,家庭联产承包制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因为从制度基础上来看,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集体所有制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转型时期的特殊生产分配关系。由于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决定了家庭联产承包法律关系主体具有虚拟性质,作为发包方的集体所有制组织与承包人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的问题。当集体所有制组织的利益与土地承包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集体所有制组织会毫不犹豫地破坏业已形成的土地承包关系。农民作为土地的承包者,虽然可以通过村民自治组织来保护自己的权利,但由于自治组织同时也是发包人,这样就出现了农民无法通过农村内部的组织机构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问题。近年来,虽然不断有学者呼吁,通过合作社或者农会的方式将农民重新组织起来,但现有的农村生产关系阻碍了农民的联合。更重要的是,随着农村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均耕地面积越来越少,中国的土地承包合同关系不得不经常性地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在农村承包经营责任制基础上的一系列制度都面临失效的危险。一些地区农民撂荒土地,其实是想用一种非常消极的办法来摆脱目前中国农村所面临的矛盾关系,但由于他们的农民身份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完全脱离建立在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一系列法律关系。中国的农村承包责任制已经变成了阻碍农业现代化的制度设计。

改变这种状况当然不能操之过急。在没有更好的制度加以替代的情况下,政府应当积极引导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通过农村互助组织逐渐地实现规模化生产,并且自发地与市场接轨。在一些商品化程度比较高的农村地区,农民内部之间的分工已经非常普遍,土地的集约化经营也基本上实现。政府部门应该在稳定现有生产关系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农民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发展道路。

面对国际集约化的农业生产,中国建立在家庭联产责任制基础上的农业耕作规模过小。今后应该在条件允许的地方,大力发展集约化农业。

第二,农业人口的严重过剩与城镇化发展的滞后之间存在矛盾。提高农业劳动效率,必然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失去土地的农民。这些农民要么涌入大城市,要么被就地安置。近年来,关于城市化和城镇化的争论,其实质就是关于农民安置方式的争论。城市化固然能够一步到位,但城市化所带来的巨大的社会成本是发展中国家难以承受的。在城市化的背后,是城市布局的合理性问题,更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吸纳能力的问题。当城市控制在合理的规模状态,并且能够在一定区域内进行合理的布局,那么,城市化和城镇化之间没有大的区别。我们应该抛弃这样的思维模式:那就是在现有的不合理的城市布局前提下,各执一端,讨论城市化还是城镇化的问题。在我看来,中国现有的城市布局并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在广大的乡村普遍缺乏资金流动、信息流动和实物流动密切结合的小城镇,因此,今后应该更多地建设符合农村需要的小城镇。

但是,小城镇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土地使用的矛盾。当前中国一些地方的经济开发区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在一些开发区,已经形成了新型的小城镇。政府在清理和整顿经济开发区时,应该注意小城镇的正常发展与经济开发区盲目建设之间的区别,通过政策引导和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将经济开发区逐步改造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人口的小城镇。

在一些不赞成发展小城镇的学者看来,城市化才是解决当前中国农村人口过剩问题的唯一出路。他们反对小城镇发展,认为这样会降低土地的使用效率,形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助长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但是,应当看到,城市的设计不是搭积木。在城市的布局已经初步定型的情况下,成倍地增加人口会导致城市功能的急剧萎缩。城镇化虽然不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步到位,但可以在短时期内有效解决农村剩余人口的出路问题。即使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小城镇仍然居住着一个国家50%以上的居民。

第三,农村村民自治和政权机构不断扩张之间存在着矛盾。村民自治在中国当代有着多重含义,从民主发展的角度来看,它是中国民主改革的先导;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它是尊重农民经营自主权的必要形式;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它是农民自主管理的社区组织结构。但是,中国农民自治机构面临着政权机构扩张所带来的压力。在许多地方,村民自治委员会成为了代表政权机关收取税费的“二政府”,成为了上传下达的管理组织。在一些农村,农民的自治组织和党的基层组织之间也存在着紧张关系,农民的自治事业面临难以为继的局面。

事实上,在当初的自治制度设计中,不是没有考虑到农村村民自治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但由于我国政权机构不断扩张,乡镇政府人员队伍庞大,如果不从自治组织获取必要的费用,机构就难以运转下去,所以,乡镇机关普遍存在着干预村民自治的现象。这种干预既是利益的诉求,也是传统行政思维观念的延续。如果不改革中国的行政体制,减少或者约束政府的行政权力,那么,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就难以继续发展。

可以说,农业集约化生产与承包责任制之间的矛盾是中国当前农村许多矛盾的根源,而农业人口的严重过剩与城镇化发展滞后之间的矛盾是导致中国当代农村问题加重的根本原因,村民的自治组织和政权机构的紧张关系是产生一系列问题的导火索。解决中国的农村问题,不但要从提高农民收入入手,而且还看到农业发展中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危机。在解决三农问题时,不但要从生产关系方面思考问题,而且要从上层建筑方面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跳出既定的思维模式,才能为中国当代三农问题的解决开出合适的药方。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4072902.html?si=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