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莫言未获诺奖之前,为何无一人获诺贝尔文学奖?

如题所述

莫言作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让更多的人知道了魔幻现实主义。而作为魔幻现实主义大家的马尔克斯也开始被更多人熟知。提到他,就不得不提他的一部入选“最读不下去书籍”的作品——《百年孤独》。

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这段开头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心,这种风格也被许多粉丝用到自己文章中。但是一部著作又怎会只有这一处闪光点呢?那些蕴含哲理的话在无数个黢黑的夜里,敲击着读者孤独的神经。

它风格独特,既气势恢宏又奇幻诡丽。粗犷处寥寥数笔勾勒出数十年内战的血腥冷酷;细腻处描写热恋中情欲煎熬如慕如诉;奇诡处人间鬼界过去未来变幻莫测。轻灵厚重,兼而有之,被公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我想之所以有人把它列为“最读不下去的书籍”多半是因为里面不断重复使用的人名和复杂的人物关系。其实在人名的重复背后是相同的命运。

孤独是布恩迪亚家族的家徽,每一个成员都自觉不自觉地佩戴着它。同时,孤独在他们的世界里又是一把双刃剑。

他们害怕自己陷于孤独的泥淖,而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反抗孤独,悖论的是他们的生存又离不开这种孤独,他们渴望保持孤独的高傲姿态。可见,布恩迪亚家族成员的孤独带有一定的矛盾性。

乌尔苏拉积极融入生活,奥雷里亚诺上校不断反复熔铸小金鱼,阿玛兰妲织了又拆,拆了又织不停做寿衣,庇拉尔·特尔内拉在与不同男人的纠缠中麻醉自己……布恩迪亚家族的每一个成员就这样无休止地在孤独中挣扎,既想逃脱,又想保持这种孤独的姿态。

他们所有的努力似乎看是是没有结果的一种劳作。然而,按照本雅明寓言理论的说法,所有的寓言文本具有救赎性特点来解读,我们会吃惊地发现,他们不断反复劳作和西绪弗斯推石上山似乎有着某种相同的启示意义。不断反复劳作,而又毫无结果,这是一种超验的意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0
无论是媒介技术还是媒介制度、受众接受诺贝尔文学奖非常高的奖项
第2个回答  2019-10-09
因为诺贝尔是一个非常高等的奖项,当时太封闭,所以无人能了解情况。
第3个回答  2019-10-09
曾经有传言在莫言之前就油中国作家获得了诺贝尔奖,他就是老舍。然而这样的传言并不存在依据支撑。
第4个回答  2019-10-09
诺贝尔奖毕竟是国外的,莫言的出现则为中国文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