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危机来了,社会真的没有救的吗?

如题所述

古有季布一诺千金,今有许涛3年践一诺的温暖故事,也有河北一男子替父还20多年的欠债。但是,同样也有湖南某酒店老板言而无信欠债十几亿“跑路”无踪影。在当今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人们把自身的利益作为出发点与制高点,在社会上蔓延着可怕的信用危机: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味越来越淡,人们在相互交往和互动过程中缺乏有效承诺,丧失安全感。政府官员欺上瞒下贪污腐败、老赖拖欠工资、商品假冒伪劣危害安全健康、老人假摔碰瓷、学术论文造假……这一系列的失诚失信行为,一次又一次地挑动着人们敏感而脆弱的信任神经。

这不禁让人想到了伊索寓言著名的《狼来了》篇章,这是一个伴随着我们长大的枕边寓言故事。从古至今,“诚信”二字一直是中华民族为人处事的立身之基。《诗经》中曾说道:“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如果你是一个无诚信品德的人,那么你说的话又有谁会相信呢?正如3次“狼来了”,放羊娃用谎言欺骗了农夫们,当把他人的信任感消磨殆尽,一旦祸患发生,终是自食其果。

“诚”是一种美德,立身诚为本,处世信为基。刘安在《淮南子》中提到,“人先信而后求能”,评价一个人应先看他是否讲信用,然后再论及他的能力如何,这说明信重于能。同样,诚信不仅仅是立人之本,更是为政之法、经商之魂、交友之基、齐家之道、治国之石。《礼记?大学》中说,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倘若连自身都做不到,谈何齐家治国平天下呢?因此,在当今的社会,我们需要更多向许涛一样一诺千金的守诺者,在每一个小事、每一个细节当中,践行“诚信”二字。作为公职人员,要恪守时间观念,做到不拖延、不拖沓;要诚实守信用,把对群众的承诺放在心上,记在心里,答应过群众的事情要做到,做到的事情要让群众满意;要言而有信,塑造有公信力的政府,真真正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作为商人,要把诚信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灵魂,以质量高的产品、讲信用的服务态度赢得消费者们的信赖;作为教师学者,要以诚信的态度对待学术研究,拒绝虚伪造假,营造干净的学术环境。

“诚即天道,天道酬诚”。其实,不论从事各行各业,如果我们对别人许下诺言,就要负责到底,切勿失信于人。社会需要诚信,需要更多承诺者站出来履行自己的诺言。重建信任体系已成为我国政局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只要人人以诚相待、以心交往,在日常的交往过程中形成诚实守信的新风尚,凝聚成一股向上向善的力量,这必将会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02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在这一社会形态由原来的熟人社会逐渐向陌生人社会的过渡阶段,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等因素导致互不信任的社会信任危机现象产生,比如出现“老人跌倒街头无人敢扶”“见义勇为反遭勒索”等等社会怪像问题。法律权威的进一步完善确立只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方面,还要从其他方面予以纠正:如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构建社会主义诚信体系,加大对失信者的监管及惩处力度,加强价值观引导与教化,重建社区人际关系,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宣传正能量,使社会爱心善举常态化等。
第2个回答  2019-05-02
我们的社会是文明的社会,大多数的人是遵纪守法的,只有个别人无视法律,做一些坑蒙拐骗的事,这样的人也是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相信我们的政府会越来越好,人民群众的生命也会越来越好。
第3个回答  2019-05-02
这社会就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如果人人不信任了,成了潮流了也无可厚非吧。如果想成大事自然信任和诚信是很重要的,你看那些大品牌大公司那个不是讲诚信,有诚信才有信任。如果他们不讲诚信能得一时利,好不容易积累的诚信毁于一旦是得不偿失得。如果他还想发展。所以不管别人,先做好自己吧。
第4个回答  2019-05-02
信任这个话题,真的很难揣测,每个人经历不同,社会上人心难测,让现在的人不得不加强防范,现在都是互联网时代,骗局比较多,金钱方面让人都失去了理智,现在的人都想不劳而获,又想玩又想要有钱花,被人忽悠次数多了,自然而然也就没有了信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