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离家离开自己的城市去别的城市生活,是什么感觉?

如题所述

唔,刚开始是一种对自己未来生活向往并且觉得自己获得了自由的感觉,而慢慢地就会有一种举目无亲的感觉。因为你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去到陌生的环境首先肯定会对所有的事物感兴趣,可是一旦发生了点什么事情,你就会发现除了你自己真的没人能帮你了。家里人再怎样心疼你都不可能一下飞到你身边帮你的。

我的大学是在外省读的,当初填志愿的时候就想着一定要离家里越远越好,想着摆脱他们的管制,就来到了遥远的北方。可是那时的我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地方习俗,文化差异这些东西。以至于我在刚进大学的第一第二年都是非常难熬过来的。

因为南北方确实太多习惯什么的不一样,然后跟人相处也不知道怎么好相处什么的,大一大二特别难熬可是没有办法,因为跟家里人说他们也只会更着急你,只能什么都自己承受。

我跟舍友磨合了三年现在关系才好一点。都说上大学舍友最重要,这个确实没毛病,因为除了舍友跟你朝夕相处其他同学没有几个是一两年后还能见到的。所以说要搞好宿舍关系这个也确实挺重要的,但是也不要为了搞好宿舍关系而委屈将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我们不需要去讨好别人。

离开自己的城市去别的城市生活其实真的没你想象中的那么好,如果是自己的城市,出了点什么事情还能比较容易解决,毕竟在我的地盘谁怕谁是吧。而且就某些方面来说,本地人就是不管怎么样都会护着自己的人,即使是他们的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21

我第一次离开家,是从一个南方的N线小镇,跑到帝都上学。

爸爸、妈妈、外婆和我,4个人,他们3个是卧铺,只有我,帮忙买票的叔叔为了帮我们省一点儿钱,用大学录取证书帮我买的是学生票。

对,硬座,几十小时的那种。好在,我们当时不懂买硬座只能坐硬座,就这么一起被送上了卧铺车厢。

没办法,那是90年代,全家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出远门。

晚上,看累了路边的风景,我爬到了铺位上,跟妈妈挤到一起睡。第二天早上,妈妈告诉我,说前一天晚上列车员查铺位,没有票的都被赶到了硬座车厢。

我亲爱的妈妈担心我被赶过去,一宿没睡。

一家人,就这样,到了北京。

到了那一个从外面一看,破破旧旧的211重点学校。

外面的马路,坑坑洼洼,透着泥土,一阵风吹过,绝对让在路边的人吃上一脸土。道旁的雪松和各种松,因为常年吸着灰尘,透着一股子灰蒙蒙的气息。

说不失望,是假的。

那又怎么样呢?这是首都,是很多人想进的211呀。

报到后,被领着去了宿舍,老妈帮我把床铺好。其实,从初中就开始闹腾着住校的我,处理这些问题简直是小意思。

不过,我知道这是妈妈的心意,索性由着她去。

弄好以后,他们就走了。

留下我,操着一口自认为非常标准实际也是非常标准的(广味)普通话,开始了我在一所全新城市的大学生活。

总结一下吧:

无论你对一个新的城市是期待、向往还是失望,都不要辜负了时光。

要知道,你过的是生活,而不是让生活把你给过了。

第2个回答  2017-10-20

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家去别的城市生活,是我上大学之后。那个时候还小,总觉得离开家,没有父母管着自己很幸福。所以,一开始根本就没有离别情绪,没有背井离乡的感觉,有的只是对未来生活的期待,有的只是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憧憬,有的只是好奇和兴奋。

不过呢,因为是自己第一次出远门,拖着个行李箱,背着一个书包,就那样,离开家自己去车站坐车了。其实还是有一点点的紧张的。因为我去学校要转车,并没有直通车,所以我有点害怕我会坐错车。而且因为要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自己也不知道路该往哪里走,知道该怎么找到自己的学校,

好在,那时候的昨助班师姐是十分的负责任的,他告诉我在哪里哪个车站下车,要坐哪班公交车到哪个站下车,非常的详细和给力。所以,我很顺利地就来到了学校。

第一天去到学校的时候,我就觉得学校非常的大和很漂亮。还有一点点的陌生感,周围一切都是不熟悉的。我去到学校的时候,其她的室友还没有到,我就自己收拾好自己的床铺,所以那个时候就会有一点点的孤单。总体上来说,还是不错的。

第二天舍友们就陆续来到了,因为彼此不熟悉,也没怎么聊天,互相介绍了就各自玩手机了。不过,吃饭的时候就有伴了。

刚开始的那几天还是有一点点想家,后来就慢慢习惯了。

第3个回答  2017-10-20

就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下班了之后倍感孤单。遇到困难或者生病的时候非常渴望亲人在身边,或者希望有好友可以聊聊天排解一下心中的苦闷。如果在异乡碰到一个同乡的人,更是对那种乡音非常依恋。终于会明白,为什么古人的三大喜事里面有一条就是“他乡遇故知”了,如果能在他乡偶遇一个跟自己一个出处,知根知底又有话题的人,那是非常幸运的事情。

这种孤单还经常会在节假日的时候加倍发作,在梦中看见自己的爸妈或者以前的生活情景,都情愿一直活在梦里,不想醒来。偶尔也会质疑自己这种远离家乡的选择是否正确,漂的感觉并不好受。去租房都得被房东像审犯人似的问个长长短短,突然间会那么地想念家中那个安乐的小窝,还有爸妈可口的饭菜。每天下班后,拖着疲惫的身躯,去楼下快餐店随便解决一下就是家常便饭。哪有天天可以吃上妈妈味道的家常菜好啊。

可是又不得不坚持下去,既然选择了,就不能随意中途放弃。于是,又让自己鼓起勇气,碰碰运气,看看这个地方是否属于自己,是否会成就自己。不甘心没有衣锦还乡的挫败感,不甘心被笑话的进退两难。其实很多次收起行囊,都想回家去。可是想到家乡那一片死气沉沉的店铺,也没有回去的意义,就又停下来了。不停地漂,直到中年、直到成家,直到有了下一代,还是思考是否该回去了。

第4个回答  2017-10-20

感觉自己长大了,那个时候好像没有什么太大的心理落差,好像是因为自己刚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还不算太远,所以可能当父母说要走的那一瞬间,就感觉懵懵的,不知道自己应该想什么?直到晚上的时候,自己一个人躺在床上,立马感觉就来了,主要是睡不着了,脑子特别乱,心里空唠唠的,也只有晚上才会有的感受了。

我们总有一天都会长大,为了学业,或者为了工作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未来谁也不晓得,但是你唯一确定的是你离开了父母,你们不能时长见面,比如说你有个有个小磕小碰,再也不能第一时间叫爸爸妈妈,只有自己一个人帮助自己,只能靠自己,如果住在宿舍,那么还有依靠就是舍友,生活中立马就少了一种可以让你依靠的力量,但你还不能就此停留,必须要把这份想念,这份生活的改变转化为另一种情感或者动力。

去到别的城市,第一瞬间可能就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接下来我该做什么?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就是小心翼翼的生活着,所有你都不了解,你有可能制是通过朋友的介绍和朋友的带领,慢慢的你才会想着,我应该去和它和平相处,最大的感觉是我是客人,有时候可能会通过各种事情来提醒自己你是个外地人,你应该时刻要记住,这一点,会有碰壁的时候,但是细想以后,确实如此,我来到这座城市,我是个客人,有些事情是不能如自己愿的,可生活还得继续,我要停止想念自己原本的生活,开始自己独立的客乡生活,会难受吧,会孤独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