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并相应的说明

如题所述

那达慕大会 蒙古族传统节日盛会。“那达慕”又称“那雅尔”,蒙古语音译,意为“娱乐”“欢聚”或“游戏”。起源于古代祭敖包。多在七八月份水草丰美、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故有“敖包那雅尔”之说。一般一年一度,节期视规模而定,每次一至三日,或五至七天不等。规模也大小不一,大则全国、自治区,小则县、乡,甚至个人也可以组织。 过去只是在蒙古大草原上举行,现在居住在北京、沈阳、哈尔滨等各大城市的蒙古族也都举行那达慕大会。届时男女老少身着盛装,骑马乘车,带上蒙古包,从远近各地赶来参加。 过去的那达慕,是祭祖和群众娱乐两者皆有的活动,摔跤、射箭和赛马是那达慕必有的3项游戏,俗称“男子三项那达慕”。解放前,那达慕为王公、牧主、喇嘛活佛、奸商所控制,成为他们寻欢作乐、盘剥人民的场所。现在的那达慕,祭祖内容逐渐减弱,而发展成为群众性的文化娱乐和物资交流盛会。 除传统的三项游戏之外,还有棋艺、拔河、歌舞、体育、影视放映、图片展览及推广科技等内容,并交流各种农牧土特产、砖茶、布匹、绸缎、日用百货等产品。 改革开放以来,那达慕大会更加紧密地与经贸活动联系起来,促进了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和招商活动。 藏历年 藏族新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节前,各家都要将屋子打扫干净,备好油炸果子、青稞酒、酥油、茶叶、人参果、糌粑、炸蚕豆、灌肠、牛羊肉等丰富食品,在大门外、房梁、灶壁撒上面粉,并在门外画上象征吉祥、永恒的“八吉祥徽”,在室内茶几上摆好叫做“卓索切玛”的五谷斗,内装糌粑、人参果、炒青稞花,上面插上各色青稞穗、鸡冠花和酥油供品。还摆有供灯、酥油花塑的绵羊头、盆栽的青稞嫩苗等,以标志过去一年的收成,预祝新的一年农业丰收。 除夕前一天,各户人家在太阳快落山时,把一切污水脏物往两边倒掉。藏族认为,这是人丁兴旺万物生长的保证。初一天不亮,妇女们便到河边或井旁背“吉祥水”,让家人洗漱和喂饱牲畜。初一进食前,嘴上必须沾一点糌粑以示自己是吃糌粑的子孙。节日期间,闺家老小穿上新衣,先在家中互相祝福。有的人家到寺庙去拜佛,求菩萨保佑平安顺利,然后去参加各种集体活动。无论男女老少,见面都要互相祝“扎西德勒”(藏语,吉祥如意),有的还要互相祝酒。晚间青年男女在篝火周围,跳舞姿雄健的锅庄舞、踢踏舞。初一不互访,从初二开始,互相到亲友家拜年,持续3~5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