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后裔孔德成去台湾后的情况?

如题所述

1949年4月,应国民党当局之请迁往台湾,复建台北家庙,倡导儒学。自1955年起,于台湾大学中文系、人类学系兼任教授,讲授“三礼研究”、“金文研究”、“殷周青铜彝器研究”课程,至2008年初,方因病辍教。1956年7月至1964年4月,任故宫中央博物院联合管理处主任委员。

为弘扬国粹,与台静农、王静芝、王北岳、吴平等成立“六修书画会”。1964年,获台湾“中国书法学会”第二届会员代大会选为首届监事会三位常务监事之一。1984年9月1日至1993年4月24日担任台湾地区“考试院”院长。1990年代起受聘为台湾当局“资政”,2002年续聘。

2005年11月15日,台湾大学庆祝创校七十七周年暨改制六十周年校庆,授予孔德成荣誉博士学位。台大校长李嗣涔表示,孔德成指导中文、人类两系师生,以实验、复原的方法研究《仪礼》,是科际整合的典范,身为孔家第七十七代传人,他一生都在弘扬儒家文化,促进国民外交。

典礼当日,由孙女孔垂玖陪同接受学位颁赠。孔德成谦虚地说,自己在台大教书五十年,贡献甚少。他很感谢,也觉得很惭愧。台大校训“敦品励学、爱国爱人”正是传统教育的基本精神,他以此自励,且与同学共勉。

2008年10月20日,孔德成因肺炎并发败血症、心肺功能衰退,被送往台北县新店市台北慈济医院急救,随即被送往内科加护病房治疗,藉药物及呼吸器稳定生命迹象。然脑部缺氧严重,延至10月28日上午10时50分,因心肺衰竭病逝,当时由家属陪侍,享寿88岁。

11月30日上午9时,在台北市第二殡仪馆景仰厅举行公祭。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亲临颁发褒扬令并发表追思感言,由邱创焕、许水德、钱复、孙震为灵柩覆盖“国旗”,以彰忠荩。

扩展资料:

孔德成 (袭封31代衍圣公):

孔德成(1920年2月23日—2008年10月28日),字玉汝,号达生,孔子第77代孙,袭封31代衍圣公(最后一代衍圣公),后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曾任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辅仁大学、东吴大学、中兴大学教授、台湾地区“考试院”院长等职,是台湾当时少数的世袭官员之一。他的工作之一就是每年在孔子诞辰纪念日,负责参加台北孔庙的祭典。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孔德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8-30
孔德成,字玉如,号达生,后以号代字行。民国9年农历正月初四(1920年2月23日)生于曲阜孔府,系孔子七十七代嫡孙。同年农历四月二十日(公历6月6日)满百日时,大总统徐世昌颁令袭封为衍圣公。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改衍圣公爵号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享受特任官员待遇。是年7月8日,由陈立夫主持,戴传贤监督,于南京宣誓就职,获蒋中正委员长亲临祝贺。次年,娶前清名宦孙家鼐(1827-1909)孙女孙琪芳女士。 抗日战争前夕,日本尝屡次派员前往曲阜,邀请赴日参加日本孔庙落成典礼,均遭拒绝。1937年7月初,驻兖州七十二师师长孙桐萱奉蒋中正委员长之命,连夜安排孔德成夫妇离乡。未几,于武汉发表抗日宣言。其后迁居重庆,1948年曾赴美考察文化。1949年,随国民政府迁往台湾,复建台北家庙,倡导儒学。历任考试院院长、总统府资政等公职,自1955年起,于台湾大学中文系、人类学系兼任教授,讲授“三礼研究”、“金文研究”、“殷周青铜彝器研究”课程。工书法,从二王入手,后转颜体及北魏张猛龙碑。 2005年11月15日,台湾大学庆祝创校七十七周年暨改制六十周年校庆,授予孔德成荣誉博士学位。台大校长李嗣涔表示,孔德成指导中文、人类两系师生,以实验、复原的方法研究“仪礼”,是科际整合的典范,身为孔家第七十七代传人,他一生都在弘扬儒家文化,促进国民外交。典礼当日,由孙女孔垂玖陪同接受学位颁赠,孔德成谦虚地说,自己在台大教书五十年,贡献甚少。他很感谢,也觉得很惭愧。台大校训“敦品励学、爱国爱人”正是传统教育的基本精神,他以此自励,也与同学共勉。 孔德成伉俪育有二子二女、孙儿女五人,长女维鄂在美国,长子维益先卒,次子维宁,长孙垂长。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5-27
孔德成,字玉如,号达生,后以号代字行。民国9年农历正月初四(1920年2月23日)生于曲阜孔府,系孔子七十七代嫡孙。同年农历四月二十日(公历6月6日)满百日时,大总统徐世昌颁令袭封为衍圣公。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改衍圣公爵号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享受特任官员待遇。是年7月8日,由陈立夫主持,戴传贤监督,于南京宣誓就职,获蒋中正委员长亲临祝贺。次年,娶前清名宦孙家鼐(1827-1909)孙女孙琪芳女士。 抗日战争前夕,日本尝屡次派员前往曲阜,邀请赴日参加日本孔庙落成典礼,均遭拒绝。1937年7月初,驻兖州七十二师师长孙桐萱奉蒋中正委员长之命,连夜安排孔德成夫妇离乡。未几,于武汉发表抗日宣言。其后迁居重庆,1948年曾赴美考察文化。1949年,随国民政府迁往台湾,复建台北家庙,倡导儒学。历任考试院院长、总统府资政等公职,自1955年起,于台湾大学中文系、人类学系兼任教授,讲授“三礼研究”、“金文研究”、“殷周青铜彝器研究”课程。工书法,从二王入手,后转颜体及北魏张猛龙碑。 2005年11月15日,台湾大学庆祝创校七十七周年暨改制六十周年校庆,授予孔德成荣誉博士学位。台大校长李嗣涔表示,孔德成指导中文、人类两系师生,以实验、复原的方法研究“仪礼”,是科际整合的典范,身为孔家第七十七代传人,他一生都在弘扬儒家文化,促进国民外交。典礼当日,由孙女孔垂玖陪同接受学位颁赠,孔德成谦虚地说,自己在台大教书五十年,贡献甚少。他很感谢,也觉得很惭愧。台大校训“敦品励学、爱国爱人”正是传统教育的基本精神,他以此自励,也与同学共勉。 孔德成伉俪育有二子二女、孙儿女五人,长女维鄂在美国,长子维益先卒,次子维宁,长孙垂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