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的成分是SiO2还是硅酸盐

如题所述

陶瓷是硅酸盐,水晶是二氧化硅

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坚硬耐磨,从这点判断砖的成分必然不是二氧化硅。

红砖是以粘土,页岩,煤矸石等为原料,经粉碎,混合捏练后以人工或机械压制成型,经干燥后在900摄氏左右的温度下以氧化焰烧制而成的烧结型建筑砖块。所以砖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粘土,而粘土中含硅酸盐。

拓展资料

陶瓷,英语:china。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古人称陶瓷为瓯。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

陶瓷原料主要来自岩石,而岩石大体都是由硅和铝构成的。陶瓷也是用这类岩石作原料,经过人工加热使之坚固,很类似火成岩的生成。因此从化学上来说,陶瓷的成分与岩石的成分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16
陶瓷是由粘土、石英及长石等天然矿物原料按不同配方配制,经加工、成型及烧成而得,其化学组成取决于所用天然原料及配方,不同地区不同窑口的古陶瓷由于所用原料的不同,配方的不同以及烧制工艺的不同,其胎釉化学组成、显微结构及物理性能就会有各自的特点。如果收集不同窑口发掘时有可靠地层年代的陶瓷标本进行系统地研究,把积累的数据资料如化学组成数据(包括主次量元素含量以及微量元素含量)建立数据库,并用适当的处理方法,譬如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找出具有特征意义的规律。对要鉴定的陶瓷的化学组成、显微结构、物理性能以及烧制工艺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将其化学组成数据与已知窑口和年代的古陶瓷的化学组成数据进行比较处理,再综合显微结构、物理性能以及烧制工艺等方面的信息就可能对陶瓷作出鉴定。

陶瓷是混合物,成分特别多而复杂,而且根据陶瓷的产地不同成分也不同。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硅酸铝,硅酸钙等)。
第2个回答  2016-12-15
陶瓷是硅酸盐,水晶是二氧化硅
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坚硬耐磨,从这点判断砖的成分必然不是二氧化硅.
红砖是以粘土,页岩,煤矸石等为原料,经粉碎,混合捏练后以人工或机械压制成型,经干燥后在900摄氏左右的温度下以氧化焰烧制而成的烧结型建筑砖块.所以砖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粘土,而粘土中含硅酸盐.
第3个回答  2016-12-15
陶瓷的成分主要是:氧化铝,二氧化硅。
陶瓷原料主要来自岩石,而岩石大体都是由硅和铝构成的。陶瓷也是用这类岩石作原料,经过人工加热使之坚固,很类似火成岩的生成。因此从化学上来说,陶瓷的成分与岩石的成分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主要原料有以下几种:
1、石英——化学成分是纯粹的二氧化硅(SiO2),又名硅石。
2、长石——是以二氧化硅及氧化铝为主,又夹杂钠、钾、钙等的化合物。
3、瓷土(又名“高岭土”) ——瓷土(H4Al2Si2O9)是陶瓷的主要原料。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5-14
高中化学,主要由硅酸盐组成,含有二氧化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