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科学与工程的就业前景

如题所述

种子科学与工程的就业前景总体上说比较好。该专业的前景也是分为两个方向:读研和就业。 2、再说一下就业。就业方向主要到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的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种子生产技术的推广与开发、种子经营与管理等工作或者考公务员(地市级的公务员录取率在30%以上)。但不管是去种子公司还是报考公务员,其英语水平要求都比较高。因为此专业在与国际接轨比较紧密。进入中国一流种子企业,其最基本条件是英语过6级。现阶段,已就业的种子科学与工程的毕业生的待遇处于大学生毕业生工作待遇的平均水平(每月约1200-4000元,具体看自身的能力)。在国外,种子产业已是一个相当大且重要的产业。而在中国,中国种业规模及现代化程度普遍落后,如中国种业的前50强企业的年销售额与美国的杜邦-先锋种子公司的相比有太大的差距。因此中国种业正处于一个产业不断集中的快速变革时代 。据研究人士预测,今后的6~7年内,中国的种子企业将完成变革,届时将产生一批具有相当大影响力的中国本土种子企业;同时,国外的种子企业在中国的战略也将基本定型。届时将需要一大批出身于种子类专业的高层次的管理及技术人才(如公司高管、商业育种工作人员)。因此,对于无论是向往技术工作还是管理工作的同学来说,这都是一个极好的机遇。总的来说这个专业的就业是非常紧俏的,2008年人才供小于求的幅度跨越70%以上。 大学毕业生人才招聘会上,农学专业人才成为亮点,农业类人才逐渐成为职场新宠。21世纪中国所需的农业科技人才可能要达到几百万。现代农业的概念远远超过人们的传统所认为的,种菜种粮、养猪养鸡的范畴,已经涵概生态、营养、动植物检疫、食品加工、克隆、花卉、草坪、农药、化肥、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农村社会的发展、规划、开发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近几年来,农业人才招聘会频频举行,农业人才走势上扬,一向相对冷门的农业类人才逐渐成为职场新宠。
特别是在2006年,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合作完成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农学学生就业率居于各专业之首,达到78.38%。由此看来,农学专业及其毕业生的就业都在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21世纪农学专业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民以食为天,粮以种为先。种子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根基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农业大学
【浙江省】浙江农林大学
【甘肃省】甘肃农业大学、河西学院(国家级特色专业)
【江苏省】南京农业大学
【山东省】山东农业大学、聊城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原莱阳农学院)
【湖南省】湖南农业大学
【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河南省】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四川省】四川农业大学
【黑龙江省】东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大学、八一农垦大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农业大学
【山西省】山西农业大学
【云南省】云南农业大学
【天津市】天津农学院
【福建省】福建农林大学
【吉林省】吉林农业大学
【河北省】河北北方学院
【安徽省】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科技学院
【辽宁省】沈阳农业大学
【广东省】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