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对安全管理工作怎么不重视

如题所述

1、政府对建筑市场的监管不严、查处不力,监管体系有疏漏

一些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加强安全管理的文件精神行动不力,措施不到位。对应依法纳入监管的项目未实施有效监管,执法意识不强,履行职责不力,监管失控状况仍然十分严重。这就给了相关单位规避监管行为以可乘之机,导致事故隐患大量存在,安全事故频频发生。

2、建设单位违法违规现象严重

有的建设单位违反相应的法规法纪是造成许多重特大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一些建设单位不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不按规定的建设程序办事,不依法办理施工许可证、招标手续,也不办理质量安全监督手续,图纸不经过审查便进行施工;有的建设单位不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不按建设程序办事,将工程肢解发包,签订霸王合同,要求施工方垫资施工;有的拖欠工程款,造成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不足,严重削弱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防护能力,致使安全防护很难及时到位,再加上强行压缩合同工期导致的交叉施工和疲劳作业,大大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这些都从源头上给建设工程带来了事故的隐患。

3、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问题

一些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管理人员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不健全,安全投入不足;有的建筑施工企业没有建立起健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责任制度,有的虽然有制度,但执行不严格没有进行责任分解,没有落实到人;甚至有的企业把施工任务通过转包,违法分包或以挂靠形式承包给一些根本不具备施工条件或缺乏相应资质的队伍和作业人员,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有的施工企业对安全生产重视程度不高,甚至认为搞好安全生产只有投入只会增加成本、加大负担,不愿意增加必要的投入。他们一味地强调进度、成本、效益而轻视了安全生产,在侥幸中求安全,没有将安全生产摆在应有的位置。

4、监理单位的滥用职权

有的监理单位随意设立分支机构承包给他人。这些分支机构既无必要的专业人员,又无必要的仪器设备,有的甚至连项目部都没有,一个工程下来只有签字时才能见到监理的影子;有的监理单位监理人员不认真履行职责对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施工专项方案审核把关不严,流于形式,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安全监督机构的安全隐患整改意见重视不够,没有监督施工单位认真落实。

5、设计单位的不负责任

有的设计单位挂靠人员多,设计质量难以保证,且违反强制性标准的现象屡见不鲜。施工图审查后随意迁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擅自变更,降低要求,从而埋下了安生事故的隐患。

6、施工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劳动力培训市场,建筑行业的工人基本来自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大多数文化程度低,整体素质不高,导致企业对施工现场一线工人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效果大打折扣,现场人员对一些基本的安全技术规范和安全技术措施不理解,对施工工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不了解,缺乏安全知识,不遵守现场安全操作规程,进行违规操作。有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自身的安全素质也较低,不懂安全技术和技能知识培训,不执行强制性标准,不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组织施工,违章指挥,致使事故发生。

怎么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一、承接项目必须考虑自身实力,项目负责人必须真正重视安全工作

现阶段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建筑市场是卖方市场,建设单位说了算,承包价格、建设工期基本由建设单位定。施工单位为了揽到工程往往委屈求全,一旦中标,则容易发生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承包价格偏低,用于安全生产的必要设备、器材、工具等无力购置,于是能省则省;二是施工工期太短,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抢进度无法顾及安全,导致施工现场十分混乱。因此施工企业在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承接项目必须考虑企业自身承受能力,确保安全管理费用的投入。否则,一旦出现上述两种情况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企业来说可谓得不偿失。然而在建设工程造价与工期都合理的情况下,有部分项目负责人盲目追求生产利益,对安全人员的配备、安全设施的投入不够重视,对安全管理存在侥幸心理,不肯做必要的投入。如此一来,安全管理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根据自身实力承揽工程项目,项目负责人真正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这是现场安全管理的两个重要条件,如果不能满足,现场安全管理就无从谈起。

二、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项目部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责任人、以现场安全员、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班组长为成员的项目安全领导小组,负责从开工到竣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工作。其中必须根据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的规定来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而所配备的专职安全人员应基本具备以下三点要求:一是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安全管理技能,能发现安全隐患,知道如何处理隐患,同时能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相关安全生产活动。二是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责任心强。严谨的工作作风就是要“勤快和细致”。三是要有服务的心态和谦虚态度。服务的心态和谦虚的态度是指不要有高高在上的感觉,要和现场工作人员处理好关系,乐于接受建议和批评,能让作业人员体会到安全管理工作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他们自己。

三、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严格落实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组织措施,是安全生产管理核心和中心环节。简单说安全生产责任制就是对各级负责人、各职能部门以及各类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当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做出明确的规定。为了真正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各级各类人员及部门在安全工作中的责、权、利必须明确界定,必须根据项目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制订,并逐层落实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并按要求追究相关责任。同时项目部还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订各项相应的管理制度,以便做到安全管理有理有据,尽量避免出现“个人意志化”管理。

四、明确安全生产目标,编制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项目部要根据工程的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目标,明确现场安全管理要达到的标准,如安全经费投入,文明施工目标等等,使安全管理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同时项目技术负责人必须编制相关的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对现场安全施工起指导性作用。组织设计及方案的编制必须要有针对性。

五、加强教育培训,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和班组安全活动

施工现场作业工人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很多都是“昨天在家种地,今天建筑施工工地干活”的农民工,他们安全意识差,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三违”现象时有发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确保安全,培训须在先,要坚持上岗先培训,未经考试合格不得上岗的原则。尤其是农民工,更要上好安全培训这一课。因此对新工人进场的安全教育必不可少。安全教育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坚决杜绝“假、大、空”等条款式内容。有些施工项目负责人思想上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往往心存侥幸,得过且过,认为事事“杯弓蛇影”大可不必,施工时认为安全就那么一回事。具此,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现阶段农民工的流动性实在太大。有时一个工人同时在几个施工工地流动作业,没有相对的稳定,造成了管理上的困难,对新工人进场安全教育工作开展极为不利。所以本人认为现阶段大力开展现场安全技术交底和班组安全活动是减少“三违”现象的最有效手段。安全技术交底应与班组安全活动相结合,严格按照班组活动制度坚持班前教育,保证天天讲安全,时时刻刻有安全,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安全技术水平和应变能力,消除职工麻痹大意思想和侥幸心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按章办事,一丝不苟,才能时时、处处、事事保证安全。

六、开展安全检查工作,灵活运用规范标准,发现隐患立即整改

建筑施工现场是一个动态复杂的工作现场。不论项目部对安全多重视,管理制度多严格,安全教育多完善,在日常的施工作业当中依然会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及发生“三违”现象,所以安全检查在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相关人员必须每天对现场进行细致的检查,检查尺度要“严”和“准”,发现隐患后应立即“按规定”要求提出整改,整改要求应根据有关规范标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商定。同时要对整改负责人进行必要的讲解,避免出现整改后仍无法满足安全生产的情况出现。

七、定期做好现场安全考核工作

施工项目部要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考评小组,针对现场层层签订的《安全生产责任书》定期对现场管理人员进行考评,考评内容为管理人员岗位责任的完成情况及安全目标的落实情况,考评成绩可以与物质奖励挂钩以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班组也可进行相应的考核活动,考核内容要尽量采用量化,能如实的反映被考核班组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表现好的进行奖励,反之进行处罚。目的在于对班组管理人员进行激励和约束,增强其安全管理班组作业人员的意识,最终提高班组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作业班组整体安全意识,减少“三违”现象发生。

八、营造现场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有关部门做过统计,得出的结论是:氛围与事故成反比。有关部门每年开展的“安全生产月”及定期组织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就是一般的事故高发阶段,所以有必要通过声势浩大的全民抓安全活动来减少事故的发生。同理,我们施工现场要搞好安全管理工作,也需要在平时抓好安全生产氛围的建设工作,既要通过安全培训、安全月等形式进行常规性的安全教育,又要充分发挥安全会议、黑板报、违章曝光栏及警示牌等多种途径的作用,强化宣传效果,营造出“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使现场的作业人员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和“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

总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一项任务艰巨的工作,但是只要我们提高思想认识,完善管理机构,健全安全制度,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制订全面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思想,狠抓落实,那么我们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必将大大减少,不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安全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应时刻在施工过程中给大家敲响安全警钟,唤醒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多一份投入,多一点认真,就可能少一起事故,避免一起灾难,增加企业一点效益。何乐不为,抓好安全而为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9-03
安全第一,这是任何一家企业都强调的,所以企业必须要重视安全管理工作。企业做大做强,是最终目的,但是安全生产管理必然要跟上。
1、安全生产管理中所提到的安全生产管理是针对人们在共产生产过程中遇见的安全问题,通过对企业的对制度、计划、组织等等一些控制活动,让企业的生产车间的人、机器、环境、企业所需的材料可以达到一定的和谐,这样的话才可以让企业达到一个安全生产的目标,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2、如果想要达到这样的一个标准,就需要组成一个领导小组。这个小组主要就是负责对本车间或者是这个工厂的一个安全生产管理情况的检查,比如在日事清的计划管理模块创建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对于安全问题进行通报与说明,这样的话既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达到既保证员工的合法的权益;
3、让自己的员工提高安全的意识。定期培训,灌输安全意识,人人日常引关注。
4、一些设备和机器进行定期的维修,这样才可以在机器出现问题是及时**或者是修理,同时还可以在一种程度上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并且这样的话才会让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更大的提高。
安全生产管理咨询专家强调,安全生产,不仅仅是停留在说的层面,落到实处。精益生产、6s生产管理,目视化管理、看板管理等等,多方面抓起,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