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三小的民族知识问答卷的答案!必须准!56个民族的都要

如题所述

怒族
怒族服饰的风格古朴典雅,男子的传统服饰为交领长衫,及膝长裤,穿时前襟上提,束腰带,扎成袋状,以便装物。蓄发,并用青布或白布包头。裹麻布绑腿。妇女则穿右开襟上衣,长及脚踝的裙子,套黑色或红色的坎肩。年青姑娘喜欢在裙外系有彩色花边的围腰,已婚妇女衣裙上都绣有花边。妇女头部及胸部多用珊瑚、玛瑙、贝壳、料珠、成串银币装饰,戴钢质大耳环垂于肩部。男女都喜欢用红藤作缠头和腰箍。贡山一带妇女喜用精致的竹管穿耳,体现其独特审美观。

回族
由于散居的原因,使回族在服饰上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就是礼拜帽,一般是用白布制做,式样为无檐小圆矛,也有戴黑色的,最初是作礼拜时戴,现在以成为民族标志,平日也随处可见。回族妇女习惯戴披肩盖头,只把脸露在外面,根据年龄的不同,选用的颜色有所不同,姑娘用绿色的,中年用青色的,老年用白色的。

蒙古族
蒙古族服饰包括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等。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春秋季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男袍一般都比较宽大,尽显奔放豪迈。女袍则比较紧身,以展示出身材的苗条和健美。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则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腰带是蒙古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蒙古族钟爱的靴子分皮靴和布靴两种,蒙古靴做工精细,靴帮等处都有精美的图案。佩挂首饰、戴帽是蒙古族习惯。玛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银等珍贵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饰富丽华贵。

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服饰的原料过去主要为兽皮,服装样式主要有大毛上衣、短皮上衣、羔皮袄、皮裤、皮套裤、皮靴等。大毛上衣斜对襟、衣袖肥大,束长腰带。短皮上衣、羔皮袄,是婚嫁或节日礼服。无论男女衣服,衣边、衣领等处都有用布或羔皮制作的装饰品镶边,穿用时束上腰带。喜爱蓝、黑色的衣服。皮套裤制作讲究,外面绣着各种花纹,既美观大方,又防寒耐磨,天冷时穿在皮裤的外面。男子夏戴布制单帽,冬戴圆锥形皮帽,顶端缀有红缨穗。鄂温克族妇女普遍戴耳环、手镯、戒指,或镶饰珊瑚、玛瑙。已婚妇女还要戴上套筒、银牌、银圈等。

德昂族
德昂族男子一般穿黑色的大襟上衣,宽而短的裤子,戴黑布或白布头巾,两端挂有彩球。妇女服饰有地域和支系的区别。通常分为衣裤式或衣裙式两种。称为“别列”支系的妇女上穿对襟上衣,下着及踝长的红色条纹筒裙,佩戴耳坠,耳筒和银项圈。称为“梁”的支系的筒裙则是蓝、红等条纹。德昂族服饰最醒目的是妇女身上的腰箍和彩色艳丽的小绒球。

保安族
保安族男子平时穿白布衫,青布坎肩,黑、蓝、灰色长裤,头戴布制黑、白色圆顶小帽;喜庆节日喜欢穿翻领、大襟、镶边的黑色条绒长袍,腰束15尺长的彩色长带,头戴礼帽,足蹬牛皮长筒靴;冬天穿褐色翻领皮袄。妇女穿大襟袄、坎肩,多以灯芯绒为原料,喜紫红色、绿色等艳丽的色彩,并镶有花边;一般要戴盖头,姑娘戴绿的,少妇戴黑的,老妇戴白的;少女平日梳长辫,戴彩色纱巾,节日戴红、绿色礼帽。保安腰刀是保安族引以为自豪的手工艺品,也是最具特色的佩饰,同时还是表达男女爱情的信物和馈赠亲友的礼品。其工艺精巧,外形美观,锋利耐用。

哈尼族
哈尼族崇尚黑色,擅长用蓝靛染布,男子穿对襟上衣和长裤,用青布或白布包头。女子因地域不同而有明显差异。红河等地妇女上穿右襟圆领上衣,下着长裤;墨江等地妇女上衣外套一披肩。下穿及膝短裤,打绑腿;版纳和澜沧一带妇女穿短裙,打护脚,也有着长筒裙或褶裙的。盛行银饰,无论纽扣、耳环、项圈、手镯和胸饰,皆用银制。衣襟、袖口、裤脚、腰带等服饰上,多有镶嵌的彩色花边和刺绣的花纹图案。

汉族
汉族有1042482187人,占中国人口的92%。分布在全国各地.汉族是秦汉之际在夏、商、周人融汇为华夏族体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以农业为主,部分从事现代工业、手工业和商业,创造了高度繁荣的物质与精神文明。汉族有北方、吴、湘、赣、闽、粤、客家七大方言,语音差别大。方块汉字是统一的书面语言。汉族文物典籍浩繁,科技文化发达,在政治、军事、哲学、经济、史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各个领域名人济济,造诣博大精深。汉族以大米、面粉为主食,喜吃蔬菜和肉类,烹调技术考究。住房依地区而不同,木梁立架承重,座北朝南,门楼影壁,斗拱飞檐是其民居的基本特征。

独龙族
独龙族男子过去用一方毯批于背后、由左至右掖,拉向胸前系结,下身穿短裤,惟遮掩臀股前后。女子用两方长布,从肩部斜披至膝,左右围向前方。男女皆散发,前齐眉、后齐肩,左右皆盖耳尖。两耳或戴环或插精制的竹筒。现在独龙族普遍穿上了布料的衣装,但仍在衣外披覆条纹线毯。独龙族的佩饰颇具特色,男女均喜欢把藤条染成红色作为手镯和腰环饰物。男子出门必佩砍刀、弩弓和箭包;妇女头披大花毛巾,项戴料珠。独龙族纺织手艺较发达,所织麻布线毯质地优良,色彩协调,特色鲜明。

朝鲜族
朝鲜族男子通常穿短款上衣,斜襟、左衽,宽型袖筒,下身穿宽腿、肥腰、大裆的长裤。外出时喜欢穿斜襟长袍,无纽扣,以长布带打结。过去习惯戴笠,现在青年男子戴鸭舌帽,中老年人戴毡帽。儿童上衣的袖筒多用色彩斑斓的“七色缎”做料,就像彩虹在身上飘逸。女服则为短衣长裙,朝鲜族叫“则”和“契玛”。喜欢选用黄、白、粉红色衣料。朝鲜族的鞋从木屐、草履到草鞋、麻鞋,直至近代男子宽大的长方形胶鞋、妇女鞋头尖面跷起的船形胶鞋,无布别具一格。

赫哲族
鱼皮衣是赫哲族的重要标志。用胖头、鲑、鲩、鲤鱼等皮制成衣裤、靰鞡、腰带、绷腿、围裙、手套、口袋等。赫哲族男女喜欢穿大襟长袍,外套坎肩或短褂。男子的裤子多用怀头或哲罗、狗鱼皮制成,腰上端为斜口。妇女的裤子多为齐口并镶有或绣有各种花边。男女都穿鱼皮靰鞡,以适应狩猎或捕鱼。制做鱼皮服饰,先将鱼皮剥下晒干,然后用特制的熟皮工具反复捶打、揉搓,直至柔软,再用各色野花染成彩色。赫哲族的鱼皮服饰不仅面料为鱼皮,连缝衣服的线也用鱼皮线。鱼皮服饰具有抗寒、抗湿、耐磨、防水、美观等特性(注:靰鞡音同兀拉,亦做乌拉)

门巴族
门巴族服饰有地区差异,门隅地区的男女皆穿藏式的赭色氆氇长袍,束腰带。戴褐色小圆帽,帽边镶桔黄色,前边留一个精巧醒目的小缺口,具有民族特色。脚穿筒靴,靴筒用红、黑两色氆氇缝制,靴底为牛皮软底。妇女还在袍外加系白色圆筒围裙,背披小牛皮或山羊皮。墨脱地区男女都喜欢穿棉麻制成的衣服,有长、短两种款式的白色上衣。男子留长发,佩带耳环和腰刀。妇女穿花色裙子,发辫盘于头顶,并以红、黄、绿等彩色的线装饰。门巴族妇女擅长纺毛线、织氆氇和腰带,门巴族妇女喜欢佩带嵌有珊瑚、绿松石等宝石的银手镯、耳环、戒指、项链,胸前还挂着护身盒"呷乌"。

珞巴族
珞巴族服饰独具特色。男子一般穿藏式氆氇长袍,外套黑色羊毛坎肩,长及腹部,为套头式。背上披一块野牛皮,用皮条系在肩膀上。头戴熊皮圆盔和藤条圆盔,帽檐套着带毛的熊皮圈,毛向四周伸张,帽后一块长方形的狗熊皮垂于后背,以防箭射、刀砍。平日外出,身上总是佩挂着弓箭、腰刀、铜银手镯、竹管耳环、各色串珠。妇女一般穿无领窄袖对襟上衣,以麻布为原料。下身围紧身筒裙,裙长略过膝部,用带子扎紧裹腿。佩带铜和银的手镯、戒指、蓝白两种颜色的项珠,腰部周围还缀有很多海贝串成的圆球。男女都赤脚、蓄发,头发后面披散,额前齐眉。

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是以草原游牧文化为特征的民族,服装要便于骑乘。男子主要有皮大衣、皮裤、衬衣、长裤、坎肩、袷袢等。皮裤肥大,主要是冬季穿用。衬衣、长裤多选用白布为原料制作而成,衬衣采用套头式,青年男子还喜欢在衣领处绣有花纹图案,五颜六色,十分漂亮。妇女多穿以绸缎、花布、毛纺织品缝制的连衣裙,喜欢选用红、绿、淡蓝色。姑娘和少妇的连衣裙,袖子绣花、下摆缝花边,十分艳丽。妇女的帽子、头巾颇为讲究。哈萨克传统的手工艺术是颇具盛名的刺绣,手法有挑、贴、补、钩、刺等,各种美丽图案处处可见,颜色五彩斑斓。

塔塔尔族
塔塔尔族的传统服饰,男子一般多穿套头、宽袖、绣花边的白衬衣,外加齐腰的黑色坎肩或黑色对襟、无扣的上衣,下配黑色窄腿长裤。农、牧民喜欢扎腰带,行动起来比较方便。冬季穿皮棉大衣。妇女多穿宽大荷叶边的连衣裙,颜色以黄、白、紫红色居多。外套西服上衣或深色坎肩。男子喜欢戴绣花小帽和圆形平顶丝绒花帽冬季戴黑色羔皮帽,帽檐上卷。妇女戴嵌珠小花帽外面往往还加披头巾。特别喜欢佩戴耳环、手镯、戒指、项链等首饰。男女皆穿皮鞋或长筒皮靴。牧区妇女喜欢把银质或镍质的货币钉在衣服上。

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男子夏季喜欢穿绸制的套头短袖衬衣,衬衣的领口、袖口和前襟开口用红、绿、蓝相间的丝绒绣成各种美丽的彩色图案花边。春秋两季,穿长过膝盖的长袷袢,腰束绸缎或棉布制成的三角形绣花腰带。冬天穿毛衣、毛裤、羊皮袄等。妇女夏天穿丝绸衬衣、连衣裙等,老年妇女穿的连衣裙一般褶多且宽大,颜色单调。青年妇子穿的连衣裙色彩艳丽,胸前绣有各式各样的花纹和图案,并缀上五彩珠和亮片。妇女穿的冬装除毛衣、毛裤、呢子大衣之外,一般喜欢穿狐皮、裘皮大衣,更显得气质高雅,雍荣华贵。乌孜别克族男女一年四季都要戴“朵皮”帽子。(注:袷袢音为掐盼)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男子传统服饰为白色绣花边的圆领衬衫,外套无领长衫“袷袢”,袖口用黑布沿边。短上衣的式样为竖领、对襟扣领。衣外系皮带。下穿宽脚裤,适宜游牧骑乘,女子服饰为宽大无领,长不及膝,镶嵌银扣的对襟上衣。下端镶有皮毛的多褶长裙或下端带褶裥的各色连衣裙。皮或布制的坎肩。柯尔克孜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戴圆顶小帽,柯尔克孜族妇女擅长刺绣,常在衣服的领、袖、前胸等处绣上美丽、精致的几何图案。色彩以红、蓝、白为主。编织也表现出精湛的技艺,用染色羊毛、驼毛编织的挂毯、地毯,用芨芨草、红柳枝编成的帘子、围子等都著称于世.

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传统的民族服装为男子穿绣花衬衣,外面套斜领、无纽扣的“袷袢”,“袷袢”身长没膝,外系腰带。在北疆因天气较寒冷外套常有纽扣,妇女则喜欢穿色彩艳丽的连衣裙,外面往往还套绣花背心。男女皆喜欢头戴绣花小帽,脚穿长筒皮靴。维吾尔族在服装的用料上喜欢选用纯毛、纯棉、真丝、真皮,妇女喜欢艳丽的衣物,并以耳环、戒指、手镯、项链等饰物点缀。手工刺绣是维吾尔族的传统工艺,衬衣、背心及小圆顶帽上所绣的花纹图案都十分精美。

鄂伦春
鄂伦春族在游猎生活中创造了狍皮服饰文化,无论衣服鞋帽,还是生活用品,都以狍皮为原料。鄂伦春族的服装以狍式为主,男女冬季皆穿长袍,女袍长及脚面,两侧开衩。皮帽用狍油皮头皮精制而成,制作时,把耳朵割掉,换上狍皮缝制的假耳朵,把眼圈用黑皮子镶上,毛、角、鼻、嘴仍保留,猎人戴在头上,不仅防寒,还可伪装自己,诱惑野兽。女帽镶有花边,顶端缀着红绿线穗。鄂伦春人的装饰和服饰染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皮狍的开衩处及手套上多喜欢用红、绿、黄色缝绣出色彩艳丽的花纹图案。年轻人穿用的衣服、裤子和手套,多用柞树煮水揉染成黄色。

土家族
土家族男子过去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妇女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着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土家族现在平日着装已没有民族特色,只有喜庆节日、隆重集会或边远山村,才有传统民族服饰展示风采的机会。

拉祜族
拉祜族的传统服饰以黑为美。男子穿对襟短衫、黑布长裤,戴黑布便帽或用黑色头巾裹头。妇女穿开襟、开衩的黑布长衫,且衩开得比较长,袖口、襟边镶着银泡,缝缀着各种花边,下着黑布长裤,头缠黑色的长头布,头布两端装饰着彩色长穗,裹绑腿。拉祜族配饰相当别致,妇女耳戴银环,胸挂“普巴”。男子则佩带葫芦、火枪

仫佬族
仫佬族崇尚青色,其服饰朴素无华。妇女一般穿大襟上衣、长裤。姑娘梳辫,婚后结髻。老年妇女喜欢用青布包头,腰扎绣有精美花纹图案的围裙。男子穿对襟上衣、长裤,头戴六片三角形合成的碗形青布帽。老年人穿琵琶襟上衣,戴硬壳平顶碗帽。多穿草鞋或布鞋。仫佬族的服装面料是自纺自织自染的蓝靛染成的土布,并且被视为珍贵的布料。其染制方法与众不同,把长约两丈的土布放入蓝靛染缸,反复晒染多次,使青蓝色泽均匀,然后涂上米汤、薯莨、牛皮胶糊面等,待晾干后,用石磙滚压或棒槌敲打。用这种方法制成的布闪光发亮,美观耐用。

普米族
普米族妇女服饰花样较多,而且有地域差异。兰坪、维西一带的妇女上穿白色大襟短衣,下着长裤,外套黑褐色绣花坎肩,系围腰,梳辫子。未婚妇女喜欢用绣花双层蓝布包头,婚后用黑布包头。宁蒗、永胜一带妇女上穿右襟短衣,下着白色长及脚面的褶裙,披羊皮披肩,束彩色腰带。衣服的襟边镶着花边或金丝边,裙中镶有一道彩色的横纹,十分艳丽。发辫以粗大为美,所以喜欢用牦牛尾做一假发,梳辫盘于头顶戴黑布包头,佩戴银质饰物、料珠、珊瑚、玛瑙等。普米族崇尚白色,以“白色”为善,表现在服饰上,衣裙皆以白色为美。

裕固族
裕固族男女都穿的高领衣服是大襟有衽的长袍。男子束红、蓝腰带,佩带腰刀、火镰、小佛等;而妇女高领长袍下摆开衩,衣领、袖口、衣衩、襟边绣着花边,以绿、蓝色布料为主。外套大红、桃红、翠绿、翠蓝色的缎子高领坎肩,系红、绿、蓝色腰带,配几条彩色手帕,脚穿长筒皮靴。冬季,男女皆戴狐皮风雪帽,穿高筒靴;夏秋季节,戴圆筒平顶镶边的白毡帽或礼帽。裕固族妇女的头饰别具特色。她们头戴喇叭形红缨帽
或用芨芨草编织的帽子。红缨缀在帽顶,帽沿上缝两道黑色丝条边,前沿平伸,后沿微翘。妇女婚前婚后的头饰不一样。喜欢佩戴耳环、翡翠或玉石手镯及银戒指等。

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男子平日爱穿衬衣,外着无领对襟的黑色长外套,冬天着光板羊皮大衣。妇女一年四季都喜欢穿连衣裙,冷天外罩大衣。男戴黑绒布制成的绣着花纹的圆形高统帽。女戴圆顶绣花棉帽,外出时再皮上方形大头巾,颜色多为白色,新娘则一定要用红色。男女皆穿皮靴,皮靴制作讲究,舒适保暖。塔吉克族妇女最擅长的手工技艺是刺绣。衣帽、腰带上大都绣有花纹。女帽的前沿绣得五彩缤纷,逢盛装时帽檐上还加缀一排小银链。同时佩戴耳环、项链和各种银质胸饰。新娘妇女在辫梢饰以丝穗,已婚少妇在发辫上缀以白纽扣,美丽的装饰把妇女装扮得如花似玉。

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男子多穿长及膝盖的套头衬衫和细腿裤,春秋穿粗呢上衣或长袍,冬天则穿羊皮短衣或皮大衣。喜庆节日,小伙子爱穿彩色衬衣。妇女夏季习惯于穿粗布衬衣,外套无袖、高腰身的对襟长袍,下穿毛织长裙。喜庆节日,妇女们喜欢穿绸制的绣花衬衣。男女都穿毡靴、皮靴和皮鞋。男子普遍喜欢戴呢帽和带耳罩的毛皮帽。妇女的头饰有独特的风俗,婚前婚后界限森严:姑娘梳长辫子时,要同时把彩色发带和小玻璃球编在辫子里,辫子长长地下垂,头发可以露在外面。已婚妇女的独辫被两条辫子取代,盘于头顶,再用头巾或帽子罩上。

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服装以袍式为主。男子头戴皮帽,身穿长袍,下着皮裤,脚蹬皮靴。帽子多用狍、狼或狐狸的头皮做成,毛朝外,双耳、犄角挺立,形象逼真,出猎时,既防寒又护身。靴子多选用狍、犴、牛等皮。除皮质服装外,达斡尔族还穿布制的袍子和裤子。冬天穿棉袍,天冷时外套犴背心,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妇女早期着皮衣,清朝以后以布衣为主。服装的颜色多为蓝、黑、灰,老年妇女还喜欢在长袍外套上坎肩。达斡尔族妇女擅于手工刺绣,服饰、鞋、荷包等多绣着各种花纹及图案。发式及装饰品因地而异,有的用白布和白毛巾包头,佩带各式耳环。

傣族
傣族多居住在我为云南的亚热带地区,擅长农耕和水稻种植。傣族人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融合了中原和印度及中南半岛诸国文化。傣族男子多穿圆领大襟或对襟小衫,下着长裤,白布或蓝布包头。妇女穿长筒裙和短衫,梳各种发式。傣族人民崇拜孔雀和大象,常将孔雀和大象的图案编织在衣物上。

哈尼族
哈尼族主要居住在云南南部。哈尼族男子上穿对襟衣、下着长裤,用黑布或白布包头。妇女服饰主要为棉布的衣裙和长、短裤。哈尼族无论男女老幼都喜欢穿青色衣服,有的地方甚至每洗一次衣服都要用蓝靛将衣服再染一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2-13
这是老师给的!不会错!
1. 彝族 A 云南,四川,贵州 B15岁B火把节和彝年
2. 东乡族 A踢毽子B 长辈 伊斯兰教
3. 鄂温克族 C 黑龙江和内蒙古 B撮罗子 C 萨满教
4. 塔塔尔族 D 撒班节 B 4000-5000人 A 木哈买提和D其他阿布都拉
5. 基诺族 A 1979年 C尊重舅舅 B女始和玛黑玛妞
6. 侗族 B 刺绣 A哆耶舞 B 无指挥,多声部,无伴奏
7. 赫哲族 黑龙江省,世居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松花江沿岸。下游,东方意思。鱼皮工艺
C 捕鱼和狩猎
8 布朗族 B西双版纳 9.1万人 C 翡翠酒 把牙漆齿
9 俄罗斯族 2万人,居住新疆,内蒙古和黑龙江,使用俄文,信东正教,住房叫归化
节日与宗教信仰有关,复活节。B 套娃
10 回族 解放49.9.23 成立58.10.25 马本斋 花儿
11 独龙族 黑白相交麻布 B 逃避土司 C 卡尔江哇
12 羌族 碉楼 羌笛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B 推杆
13 朝鲜族 摔跤,荡秋千 。食品八珍菜,大酱汤,冷面。女子衣服叫则高丽。
14 蒙古族 摔跤叫博克巴,盛会那达慕,马头琴,历史巨著蒙古秘史,江格尔,饮善正要。
15 怒族 B孔雀舞 D茉莉花 D吊脚楼
16 景颇族 目脑又称目瑙,意思大伙跳舞,农历正月十五,2-3天。相同点孝敬老人。
17 哈萨克族 阿肯演唱会,乐器冬不拉。英雄,第一是卡班巴依。
18 保安族 三宝是坎肩,腰刀,盖头。保安腰刀。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19 高山族 山胞,40万,C 布农人
20 仫佬族 农业,泥墙瓦顶,煤取暖,三月三婆王节,五月五端午节,依饭节。
21 撒拉族 C 布达拉宫 伊斯兰教 四种是老教,老新教,新教,新兴教。
22 乌孜别克族 A 自己的领袖 是,是
23 阿昌族是中国云南境内 有 A 三月萧和C洞箫
24 柯尔克孜族 史诗是玛纳斯 2000。对,图腾是A 雪豹和C牛
25 普米族 A 云南 乐器 四弦琴 故土是北方草原
26 纳西族 丽江 东巴文 从事农业和畜牧业。
27 门巴族 藏族 7000人。藏族 住在门隅的人, 门巴族,藏历元旦,旺果节
28 裕固族 婚俗习惯:马踏新房 射新娘,纪念萨里玛珂,回鹘文。
29 锡伯族 色布希贤,西迁节,西迁指沈阳迁至新疆
30 鄂伦春族 被称为索伦部,火神,春节。
31 珞巴族 最少,西藏东南部。嘎龙雪山和多雄拉雪山。
32 苗族 银饰以重,多,大为美。化蜡,点蜡,染色,去蜡四步。
33 达斡尔族 1000年。 射箭,摔跤,赛马。沙俄,沙俄。
34 德昂族 古老的茶农,鲜竹筒茶,腌茶。茶
35 壮族 1700万,第一位,刘三姐,火烧干巴。
36 拉祜族 拉:虎 祜:将肉烤熟 拉祜族:猎虎的民族 吉祥物:葫芦
节日:火把节,月亮节,尝新节,拉祜年。
37 维吾尔族 团结,联合。天山以南,伊斯兰教。
38 仡佬族 居住在贵州,酸辣 待客习俗:三幺台
39 毛南族 田鼠,菜牛,花竹帽。毛南戏 庙节又称五月庙节
40 塔吉克族 塔什库尔干 马 乐器:鹰笛
41 土族 祭拜A二郎神 7月12日至9月15日2个月
42 布依族 六月六 贵州 C 风猪
43 水族 B 贵州 D蓝白青 称为水书又称反书100年
44 哈尼族 打花鼓舞,雀舞,巴作舞 乐器俄比,扎比,三弦 B 火把节
45 僳僳族 阔时节,火把节,收获节。上刀山,下火海。帽子叫俄勒。
46 土家族 毕兹卡 意思本地人 客家 西兰卡普 与壮锦,蜀锦称三大名锦。
47 畲族 畲歌 高皇歌 自称山哈
48 藏族 信仰喇嘛教 藏历年 寺庙大昭寺,布达拉宫,扎布伦布寺。
49 京族 广西 哈节 渔业
50 傣族 西双版纳 德宏 102万人 泼水节
51 瑶族 干巴节 竹筒饭
52 佤族 山洞 C 脚上的脚链个数 司岗比
53 白族 洱海,蝴蝶泉,苍山,古城四景。火把节 一苦,二涩,三甜。
54 黎族 织染 黄道婆 B 海南 B 鼻萧
55 满族 地位 旗袍 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
56 汉族 龙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第2个回答  2009-02-13
1彝族 1A 2B 3B
2东乡族 1A 2B 3伊斯兰教
3鄂温克族 1C 2B 3C
4塔塔尔族 1D 2B 3AD
5基诺族 1A(是1979吧 汗。。) 2C 3B
6侗族 1B 2C 3B
7赫哲族 1黑龙江 松花江 乌苏里江 黑龙江 “赫哲”一词有“下游”或“东方”之意 2C 3C
8、布朗族
1·布期·族人民主要从事农业,是我国的古老少数民族之一;他们主要分布在美丽、富饶的(B),现有人口大约
(D)万人。 A,新疆 队 洒双版纳 C、黑龙江 D、g·l R、7 F、18·2
么·布朗族人性路豪爽,喜欢饮酒,而且喜欢自家酿制,以(C)酒最为著名。A汾酒 'B茅台 ·C翡翠酒
队布朗族人到了成年都耍把牙 (漆齿)

9、俄罗斯族
1·俄罗斯族总人口约为(1.3万)人,主要集中聚居住在(伊犁),(塔城)和(阿尔泰).他们使用(俄)文
信仰(东正)教。俄罗斯族人的住房被称作(土木建筑)
2·俄罗斯族传统的民族节日主要与(东正教的节日)有关。,尤其以过(巴斯克)节最为隆重。
3(B)是俄罗斯族特有的民族工艺品。A、挂毯 B、套娃 C. 漆器

10、回族
1,宁夏解放于 (A),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于 (B )。
A、49年9月23日 B、58年10月25日 C、49午9月26日 D、49年10月29日
2·抗日战争时期,回族英雄(马本斋)率领着以回民兄弟为主组成的部队( )回民支队,给日本鬼子以沉重的打击。
3·"刀刀子拿来头割下,不死还是这个唱法",反映了宁夏回族对(C)的喜爱。 A 花儿 B秦腔 C 口弦

11、独龙族
1·独龙族的传统服饰的特点是 (洒脱、大方、古朴自如)
2·独龙族妇女纹面的原因是什么?(A,B,C)"A、爱美 B、·为了逃避被土司的践踏
3. 独龙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C)· A、圣诞节 B、春节 C、卡尔汪哇

16、景颇族
1· 目脑又称( 总戈),景颇族语意为(大伙跳舞 )。"目脑纵歌"是景颇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一)月(十五至十八 )日。节期(三)天至(五 )天:
2·景颇族的敬老节和汉族的敬老带有哪些相同点?( )

17、哈萨克族
1·哈萨克族每年都要举行演唱会。有特色的民族乐器为(冬不拉 )
2·"巴图鲁"的意思是( 勇将,能干.也可译为英雄),哈萨克人心目中第一巴图鲁是(卡班拜 )。

18、'保安族
1,保安三宝指的是(坎肩) 、(盖头 )和(腰刀 )。保安族祝福物只的是(保安腰刀 ),它是保安族人的护身之物。 2·保安族的宗教节日有( 大尔德节)。(小尔德节 )。( 圣纪节)等

19、高山族
1·高山族在台湾还被称为(山胞 )
2·高山族族群中有 ( A泰雅人 , B排湾人 c.布农民)。'

20、佐佬族
1·松佬族的经济生活以(农业 )为主,民居多为( 瓦)顶的矮楼建筑,是以( 地炉)取暖做饭。
3·佬佬族的节日有三月三的(婆王节 ),五月初五的(端午节 ),一年一小庆的( 依饭节)

21。撤拉族
1·选择,下列不属于我国撒拉族风景名胜的是(C、布达拉宫 )。·
2·填空:我国撒拉族信奉(伊斯兰教 ),曾有(老教 ),(老新教 ),( 新教),( 新新教)四种教派之分。

22、乌孜别克族
1·选择题:乌孜别克族名称的含义是 (A自己的领袖 )
2·我国的乌孜别克族利乌兹别克斯坦的乌兹别克族讲同样的语言吗?( 不是);是同一个民族吗?( 不是)
23、阿昌族·
1·阿昌族是中国( 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阿昌族有自己的语言(阿昌语 )
2,( B葫芦萧)和(A三月萧 )是阿昌族心爱的传统乐器。
第3个回答  2009-02-11
不会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9-02-13
自己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