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无双的出处?讲的是谁或者是什么故事?

如题所述

出处: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淮阴侯列传》。

故事:

秦朝末年,韩信因得不到项羽的重用,而改投奔刘邦,开始也没有得到重用,因滕公的推荐给萧何,萧何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推荐给刘邦。刘邦敷衍应付,韩信不辞而别,萧何月下追韩信,对刘邦说他是国士无双,刘邦拜他为大将。

原文节选: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曰:“韩信也。”

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

白话译文:

隔了一两天,萧何回来见汉王,汉王一边生气一边欢喜,骂道:“你逃跑,是为什么?”萧何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你去追回来的是谁?”萧何说:“韩信啊。”汉王又骂道:“军官跑掉的有好几十,你都没有追;倒去追韩信,这是撒谎。”

萧何说:“那些军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大王假如只想老做汉中王,当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罢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韩信多次同萧何交谈,萧何也十分赏识他。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实为排挤到汉中),从长安到达南郑,

就有数十位将领逃亡。韩信估计萧何等人多次在刘邦面前举荐过自己而刘邦不用,也逃走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走,来不及向刘邦报告便去追赶韩信。军中有人向刘邦报告“丞相萧何逃跑了。”刘邦大怒,如失左右手。后来就有了刘邦的那句国士无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史记·淮阴侯列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6-04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

是讲刘邦手下大将韩信的故事

韩信简介:
韩信(?~公元前196),秦末汉初著名军事家。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人。本为布衣,家贫,曾求食于漂母,受辱于屠儿。始附项梁,继属项羽,屡次进言,不被采纳。汉王元年(前206),弃楚投汉。先为管理仓库的连敖,继因夏侯婴荐举而升治粟都尉。屡与萧何接谈,被视为奇才。自度不会被刘邦重用,乃不辞而别。旋被萧何追回,恳切荐于刘邦。七月,被拜为大将。受任伊始,即剖析天下形势,陈说刘项短长,为刘邦定下东征方略。二年五月,收集彭城之战后大败而归的汉军余部,与刘邦会于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率兵阻击楚追兵,汉得以重振旗鼓。其后,独当一面,开辟北方战场,为灭楚兴汉做出巨大贡献。八月,以佯作正面进攻、实则翼侧偷袭的战法,破魏军,俘魏王豹(见韩信破魏之战)。后九月击代,擒代相夏说。三年十月井陉之战,背水设阵,歼灭赵军,杀代王陈馀,获赵王歇。其"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史记·淮阴侯列传》)的大胆决策,是"知己"而用兵的典范。四年十月,袭齐,进克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继在潍水之战中,采取壅堤堵水、佯败诱敌、半渡而击等战法,大败齐楚联军,杀楚将龙且,擒齐王田广。平定齐地后,自请为齐王,致刘邦疑忌。犹一心侍汉,断然拒绝项羽使臣及部下谋士劝其三分天下,鼎足而居的游说。五年十二月垓下之战,指挥汉军聚歼楚军。是月,被刘邦夺去兵权。一月,由齐王改封楚王,都下邳(今江苏邳州南)。汉高祖六年,被诬谋反,械缚至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因无实据,贬为淮阴侯。从此怏怏不乐,称病不朝。十一年一月,被人告发与谋反的陈豨相勾结,为吕后、萧何诱杀于长乐宫。韩信自言用兵"多多益善",实则"择人而任势"(《孙子·势篇》),因势用兵,以兵造势,故能出奇制胜,战必胜,攻必取。谙熟兵法,娴于军务,曾与张良一道整理古代兵家著述,还收集、补订了军中律法。
第2个回答  2006-06-04
韩信(?~公元前196),秦末汉初著名军事家。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人。本为布衣,家贫,曾求食于漂母,受辱于屠儿。始附项梁,继属项羽,屡次进言,不被采纳。汉王元年(前206),弃楚投汉。先为管理仓库的连敖,继因夏侯婴荐举而升治粟都尉。屡与萧何接谈,被视为奇才。自度不会被刘邦重用,乃不辞而别。旋被萧何追回,恳切荐于刘邦。七月,被拜为大将。受任伊始,即剖析天下形势,陈说刘项短长,为刘邦定下东征方略。二年五月,收集彭城之战后大败而归的汉军余部,与刘邦会于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率兵阻击楚追兵,汉得以重振旗鼓。其后,独当一面,开辟北方战场,为灭楚兴汉做出巨大贡献。八月,以佯作正面进攻、实则翼侧偷袭的战法,破魏军,俘魏王豹(见韩信破魏之战)。后九月击代,擒代相夏说。三年十月井陉之战,背水设阵,歼灭赵军,杀代王陈馀,获赵王歇。其"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史记·淮阴侯列传》)的大胆决策,是"知己"而用兵的典范。四年十月,袭齐,进克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继在潍水之战中,采取壅堤堵水、佯败诱敌、半渡而击等战法,大败齐楚联军,杀楚将龙且,擒齐王田广。平定齐地后,自请为齐王,致刘邦疑忌。犹一心侍汉,断然拒绝项羽使臣及部下谋士劝其三分天下,鼎足而居的游说。五年十二月垓下之战,指挥汉军聚歼楚军。是月,被刘邦夺去兵权。一月,由齐王改封楚王,都下邳(今江苏邳州南)。汉高祖六年,被诬谋反,械缚至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因无实据,贬为淮阴侯。从此怏怏不乐,称病不朝。十一年一月,被人告发与谋反的陈豨相勾结,为吕后、萧何诱杀于长乐宫。韩信自言用兵"多多益善",实则"择人而任势"(《孙子·势篇》),因势用兵,以兵造势,故能出奇制胜,战必胜,攻必取。谙熟兵法,娴于军务,曾与张良一道整理古代兵家著述,还收集、补订了军中律法。
第3个回答  2006-06-04
《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郡,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日:‘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
释译:刘邦到汉中时,韩信逃离项羽,归顺刘邦,没有机会得以出名,只当了连敖的小官。有一次犯法要杀头,他的同伙十三人都已斩,依次轮到韩信。韩信仰头观看,正好见到滕公夏侯婴,就说:“汉王不是想夺天下吗?为什么要斩壮士?”滕公认为他出言不凡,看他相貌伟岸,就放掉他不斩,并和他交谈,对他很赏识,还对汉王刘邦说了,刘邦任命他为管粮饷的治粟都尉。不过汉王还未把他看成是奇才。韩信多次和萧何谈话,萧何看出他是个奇才。行军到南郑,路上各将领们(“行”音hang,辈、们)逃掉的有几十人。韩信考虑萧何他们已多次向汉王推荐了,汉王仍不重用我,于是就逃跑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来不及把情况传知汉王,就亲自去追韩信。有人告诉汉王说:“丞相萧何已逃走了!”汉王听后很生气,象失掉了左右手一样。过了一二天,萧何来拜见汉王,汉王又生气又高兴,骂萧何说:“你也逃走,到底为什么?”萧何说:“我是不敢逃走啊!我是去追逃走的人。”汉王说:“你追的是谁?”萧何说:“韩信!”汉王又骂道:“逃跑的将领有几十个,你都不去追,倒去追韩信,肯定是骗人!”萧何说:“其他将领容易得,象韩信这样,全国推仰的人才找不到第二个。你如果只想长期在汉中为王,那倒不必重用韩信;如果一定想夺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人能谋划大事了。就(顾:但、只)看你如何决策了。”
后常用以誉称才能杰出的人。

其实讲的就是韩信拉。。。
第4个回答  2006-06-04
《史记 淮阴侯列传》:“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讲的是韩信。意为,一众将领均容易得到,可若要到达韩信的境界,举国上下也只有一人。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