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餐的饮食和文化和中餐有什么差异

如题所述

1 饮食理念的不同

1.1 饮食侧重点的不同 西方的饮食理念偏重于理性,他们基本上是从营养的角度理解饮食的,在他们看来,不管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因此,只要营养充足,他们就毫不介意食物的单一、味道的贫乏,中国的饮食理念偏重于美性,他们在饮食上主要讲求食物的美味。菜点的形和色是外在的东西,而味却是内在的东西,重内在而不刻意修饰外表,重菜着的味而不过分展露菜着的形和色,这正是中国美性饮食观的最重要的表现。因此,中国饮食中,为了追求美味,往往会造成部分营养的缺失。

1.2 饮食性质的不同 中西方的饮食无论是其观念,还是其对象或方式都存在诸多差异,这就使得中西方形成了“为吃而活”、“为活而吃”两种不同的饮食性质。

2 饮食结构的不同

我们知道,中西方饮食结构存在明显差异。中国人的饮食以谷物为主,肉少粮多,辅以菜蔬,即饭是主食,菜是为了下饭;而西方的饮食则是以肉,奶为主,谷物为辅的。这种不同的饮食结构与其历史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在中国古代甚至于是近现代历史时期,农业一直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历朝历代政府都会颁布各种各样的举措去鼓励农业发展,因而农业所占比例较大,其他行业发展受到抑制。相应的,农作物就成为了主要的食物来源。人们的生活以五谷杂粮为主要的营养提供,果类食物也起到辅助的作用,肉类食物只能算是罕有的点缀了。

3 饮食制作的不同

3.1 烹制准则的不同 中西烹饪中处处显示的“随意”与“规范”也体现了其饮食文化的不同。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因此其烹制过程体现了科学性和规范性。在烹制过程中,西方人会完全依照菜谱,为了达到准确无误,他们甚至会动用天平、液体量杯,刻度锅等。因此西方人制作菜着往往比较机械,缺手新意,毫无特色可言。相反,中国烹饪却崇尚随意性。中国烹饪中,不仅讲究各大菜系要有各自的风味与特色,也还讲求各大菜系之间交叉融合。同一道菜,由于地区。季节、对象、作用、等级的不同,在操作上可作不同的处理,从而其色、香、味变化多端。如果离开了随意性,变化多端的中国菜着,就会失去其独特魅力。

3.2烹制方式的不同 在中国,烹饪是一种艺术,它有极强的趣味性,其至还带有一定的游戏性。中国烹饪方法奇多:

溜、焖、烧、汆、蒸、炸、酥、烩、扒、炖、爆、炒、砂锅、拔丝等无所不有,做出的菜肴更是让人眼花缭乱。而且中国烹饪还极重刀工,火候,菜的形状可以切得五花八门:块,片,丝,条、丁,冷雕等;不同的刀工或不同的蔬菜烹制的火候也是不同的,这就使得菜着的滋味以及其中所含的营养成分都存在差异。西方的烹饪方法不像中国那样复杂多变。他们只追求食物的营养,只求吃饱吃好,而不重视饮食带来的乐趣。他们的菜着以前,炒,蒸,冷拼为主,蔬菜通常切成大块儿或大片儿的,然后入锅,直到全熟能够食用为止。

4 饮食习惯的不同

4.1 饮食餐具的不同 在饮食餐具方面,中西方差异甚为明显。众所周知,中国人使用的是筷子、汤匙,吃饭也用碗盛;而西方人则是用盘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筷子与刀叉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体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东西方文化以及不同民族持有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民族心理,反映出东西方文化的面貌造就了东西方特有的感觉和感情。

4.2 饮食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每次就餐时全家人或一群熟人围坐在各卓前,举筷夹食同一盘菜,其至其中草位用自己的筷子为他人夹取食物以表示关爱,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才结、礼貌、共趣的气氛,人与人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大家边吃边谈,其乐融融。这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西方的饮食方式讲究的是一人一份的分餐制。一般待大家坐定后逐个传递食物,用公为夹取到自己的容盘中再分享。同时,西方人进客过程中强调相互之间的交流,关注同餐人尤其不熟悉的人;进容时主要看人,偶尔看菜,这与他们崇尚自由,平等,随意的个人主义取向有关。

4.3 饮食礼仪的不同 在礼仪方面,中西方更显不同。在中国,用餐过程中大家共同吃饭时,不可以只顾自己。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必须检查手的清洁;不要把多余的饭放回锅里:不要专占着食物;更不能在盘子里挑挑拣拣。在西方宴席上,主人一般只给客人夹一次菜,其余由客人自主食用;若客人不要,也不便硬让人家再吃,更不会频频给客人劝酒,夹菜,若与人谈话,只能与邻座的交谈,不要与距离远的人交谈。

想学习更多专业的厨师知识,可以到厨师培训学校进行系统学习,如江苏新东方烹饪技术学校就很不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07

    饮食习俗的异同点:
    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形成这一习俗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以热食、熟食为主,也是中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这和中国文明开化较早和烹调技术的发达有关。中国古人认为:“水居者腥,肉臊,草食即膻。”热食、熟食可以“灭腥去臊除膻”(《吕氏春秋"本味》)。

    西方人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西方人在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特点时,觉得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虽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故他们国家的人身体普遍比中国人健壮:高个、长腿、宽大的肩、发达的肌肉;而中国人则显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黄质弱。当然,西方人以中西食物的差异来判定双方饮食营养的优劣是没有道理的。

    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

    饮食观念的异同点:

    中国是一种美性饮食观念。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烹饪讲究的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菜点的形和色是外在的东西,而味却是内在的东西,重内在而不刻意修饰外表,重菜肴的味而不过分展露菜肴的形和色,这正是中国美性饮食观的最重要的表现。

    与中国饮食的重味相比较,西方饮食则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烹调讲究营养而忽视味道。他们以冷饮佐餐,冰镇的冷酒还要再加冰块,而舌表面遍布的味觉神经一经冰镇,便大大丧失品味的灵敏度,渐至不能辨味;那带血的牛排与大白鱼、大白肉,生吃的蔬菜,虽富含营养但却无“味”。凡此种种都反映了西方人对味觉的忽视。

    饮食方式的异同点:

    在饮食方式上,中国人也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聚食制。聚食制的起源很早,从许多地下文化遗存的发掘中可见,古代炊间和聚食的地方是统一的,炊间在住宅的中央,上有天窗出烟,下有篝火,在火上做炊,就食者围火聚食。这种聚食古俗,一直延至后世。聚食制的长期流传,是中国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族家庭观念在饮食方式上的反映。

    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最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饮食用具的异同点:

    中国人的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是使用筷子。筷子,古代叫箸,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礼记》中曾说:“饭黍无以箸。”可见至少在殷商时代,已经使用筷子进食。实际上,东方各国使用筷子其源多出自中国。中国人的祖先发明筷子,确实是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

    而西方人多使用餐刀、餐叉为主要食具,左手握叉,右手拿刀,将食物切下,即可用叉送入嘴里。

    比较而言,中国饮食倾向于艺术,因此多从色、香、味去注重菜肴的外部表现;西方的饮食没有中国那么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也不注重其艺术性,而多从营养学的角度去考虑菜肴的结构和食品成分。

    简言之,中菜和西菜,分别可以用繁和简来描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4-06-08
西餐与中餐之间的饮食与文化差异
西餐与中餐,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饮食文化,在烹饪技法、食材选用、就餐习惯和用餐礼仪上都呈现出显著的差异。
烹饪技法
西餐讲究食材的原汁原味,注重突出其本身的鲜美,因此烹饪技法多偏向于烘烤、煎烤、油炸等直接加热方式。中餐则讲究火候和调味,通过多种烹饪技法,如炒、蒸、炖、焖、煮等,最大程度地释放食材的香气和营养,同时塑造出丰富的味道层次。
食材选用
西餐中常见的主食包括面包、米饭和土豆,常用来搭配肉类、蔬菜和奶酪等食材。而中餐的主食则以米饭为主,并高度重视蔬菜和调味品的搭配,如葱、姜、蒜、酱油和醋等。在肉类选择上,西餐偏爱牛肉、猪肉和羊肉,以其肉质鲜嫩多汁为特色,而中餐则更为多样化,鸡肉、鱼肉和猪肉的烹饪都颇为讲究。
就餐习惯
西餐就餐通常分为三道菜:开胃菜、主菜和甜点。主菜一般由肉类、蔬菜和淀粉类主食组成,注重均衡搭配。中餐则没有严格的菜式顺序,可以一次性上齐多种菜品,以满足多人共享的需要。西餐讲究餐桌礼仪,使用刀叉等餐具进食,而中餐则更注重筷子文化,强调夹菜的礼貌和分餐的概念。
用餐礼仪
西餐用餐时,注重餐桌礼仪和社交礼节。正式场合要求客人穿戴得体,入座后按照餐盘摆放的顺序取用餐具。进餐时保持餐桌清洁,避免发出咀嚼声。中餐用餐则更为随意,注重分享和热闹的气氛。劝酒和敬酒是重要的社交礼仪,以表达对客人的尊重和礼貌。
除此之外,西餐和中餐在用餐场合、用餐氛围和文化内涵上也存在差异
西餐通常在正式的餐厅或家庭聚会中享用,注重精致优雅的用餐环境,而中餐则更加接地气,既可以在餐馆也可以在家庭中食用,包间文化盛行。西餐文化中强调独立性,注重个人口味和用餐体验,而中餐文化则更为强调集体性,讲究团圆和谐和人际交往。
结语
西餐和中餐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饮食文化,在烹饪技法、食材选用、就餐习惯和用餐礼仪上都呈现出多样化和差异性。了解和尊重这些差异,是欣赏和享受不同饮食文化的关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