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各国之间开战的原因

如题所述

为了争夺霸主的地位。

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自东周开始,周朝由强转弱,王室日益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小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
春秋中期,出现了一个比较和平的时期,原因是各国都被战争搞得十分疲惫,需要休整,于是通过公元前546年由14国参加的第二次“弭兵之会”达成协议,战火暂时得以平息。可是,这期间在长江流域,吴、楚、越三国之间却多次爆发霸权之争。春秋时代的中后期,随着牛耕的普及和铁制农具的应用,经济有了迅速发展,出现了私田的开发和井田制的瓦解这一深刻的社会变化。在一些诸侯国的内部,贵族势力强大起来,开始向国君争夺权力。而新兴的诸侯大国,先后取得霸主地位,而实际上,等于接替周王室王朝共主。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在晋阳打败智氏,其后逐步将晋国进行了瓜分,自己分别建立了国家,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晋”。公元前379齐国田氏取代姜姓成为齐侯,是为“田齐”。于是,七雄并立,互相争霸的时代逐步到来,春秋时期走向了战国时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0-12
为了争权夺利,统一天下,所以孟子说,春秋无义战
第2个回答  2016-10-12
春秋争霸具的实质是奴隶主之间争夺土地人口,具有侵略性,是新兴地主阶级之间的争夺战争。
在经济上,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井田制)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
在政治上,诸侯国纷纷进行政治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力量;诸侯国之间争霸、兼并战争频繁,给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也为后来秦统一全国提供了条件。奴隶主阶级走向衰亡,新兴地主阶级不断走向壮大,从而进一步削弱和瓦解了周王室的统治地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