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一幅对联为何流传数百年

如题所述

 凡到过河南内乡县参观古县衙的人尤其是领导同志,对其中这样一幅对联无不拍手称赞写的好。据说,某领导同志听到南阳市委的同志讲此联后,还让查一查这幅对联出自何人之手?还有其他几位中央领导同志对这幅对联也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这幅对联的
上联是: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下联是: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相传,这幅对联距今已数百年了,然而,为何时至今日仍能受到人民群众和众多地领导同志如此称赞和欢迎呢?我以为,她好在不仅是符合写对联的基本规范要求,更重要的是具有深刻地思想内涵和精辟地人生哲理,对大家有很好的教育启迪作用。
  一是既淡化了"官念"又强化了"官念"。所谓淡化了"官念",就是她提示和教育为官者,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当官的问题,不要把官位看得太重了。一旦当上了官,不要觉得就荣耀,就浮躁,就高傲自大,就看不起百姓;一旦失去了官位,也不要感到有什么耻辱,就灰心丧气,好像从此难于做人。官位如金钱一样,是生不能带来死不能带走的,当官就是为老百姓服务的。用现在的话讲,当官就是要能上能下,不要光能上,不能下。既然当官,就要认真履行职责,在其位谋其政。所谓强化"官念",就是教育大家,既然别人在这个地方当上了官,大家就要支持他,不要觉得当官的人无用,别以为当官者也是有下台的时候,没啥了不起,就不支持他,更不能去为难他,在一个地方没有这样一个官是不行的,而且还得全靠他执事呢!因此,用现在的话说,既要正确对待领导干部,又要尊重和爱护领导干部,并支持领导干部的工作。
  二是当官者来自于民又要服务于民。正如下联所言,当官者"吃百姓饭,穿百姓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句话至少说明了以下几层意思。第一,为官者就应当为百姓服务和办事,因为你整日吃的、穿的、用的等,都是老百姓劳动和创造的,没有老百姓的辛勤劳动,当官者何来吃穿用的东西啊?是人民群众养活了当官者。第二,当官就要视百姓如父母,对百姓负责,千万莫做欺负老百姓的事,否则,就对不起百姓这个生身父母。没有人民群众,就没有自己的官位。第三,切记当官者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人民群众,更不能忘记人民群众,背叛人民群众。只有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自己才能做好官,掌好权,不犯或少犯错误。因为当官者来自于人民群众,所以必须增强群众观念,要尊重和爱护人民群众。
  三是要正确处理官与民的辩证关系。她教育为官者要明白,当官者来自于群众,自己也是群众;如果没有群众,哪来自己这个官?如果没有群众,自己又去当谁的官?如果忘记了群众,脱离了群众,就必然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如果没有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自己还能做个啥官?不为人民群众当官,就必然会垮台。她又教育群众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在一个地方,不能没有为官者,可不要以为当官者都是无用,一个地方的老百姓要想安居乐业生活,还得靠为官者,离不开为官者的重要作用。另外,还教育大家,别以为为官者有时上有时下,大家就都不愿意去为官,就不尊重为官者,就轻视为官者,把当官不当回事。为官者能上能下,干好了才能上,干不好了就得下,这是正常地用人规律,不要感到有什么大惊小怪。
  四是蕴涵地道出了为官者要有为官清廉的思想。如果不清廉,不称职,贪污受贿,搜刮民财,就会受到惩罚,就会丢官。为官者要时常地想一想:自己吃穿用全是百姓含辛茹苦地劳动所换来的,可不能贪污受贿、欺压百姓啊!如果为官不清廉,贪污受贿,搜刮民财,就是对老百姓人格上的不尊重,就是欺负百姓,强奸民意,妄为做官。更不别忘了,自己也是百姓出身,自己的父母也是百姓啊,如果当官者欺负百姓,那就等于是在欺负自己,在欺负自己的父母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