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有效开展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

如题所述

低年级学生,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刚入学不久的学生因为好动,上课不专心听讲,不愿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老师教得辛苦,学生玩的很累,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这一特点,我们不得不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很多成功教学案例已经证明: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课堂实施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教师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获取大量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除了向40分钟要质量,还必须针对学生现状,实施有效的方法,因人施教。
首先从兴趣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是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数学的教学内容较抽象、枯燥、无味,它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及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所以,我在教学时,经常利用具体形象的事物和一些有兴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为了让学生记住数字1~9的字形,我用实物演示:1(举起一支铅笔,问学生像不像),2(画一只小鸭子),3(多媒体出示一只耳朵)……从而帮助学生记住字形。通过这样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利用直观教具,操作教具,电化教学手段等来激发学生兴趣。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较差,但他们好动,好奇心强,对新鲜的事物比较敏感。在教学中我也抓住这一特点。如:教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多少的应用题时,我先让学生在草稿本上画10个“○”,然后在下方对整齐画6个“△”。注意,一个“○”要对画一个“△”,没有对应的就空下,然后向学生提问哪一行摆得多,哪一行摆得少?画虚线把同样多的部分和多余的部分隔开。哪部分同样多,哪部分是多出来的?多出的部分是什么,多出几个?少的部分是什么,少几个。从而体会多的数能分成两部分,为学习新的知识打好基础。
利用数学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低年级的学生时,选择一些符合数学内容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学到的数学知识。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时,可让学生做争当模范营业员的游戏,让学生一人拿着钱,另一名学生举着所购买的物品的价格卡,让大家同学一起算要找回的钱数,并写在作业本上,五次后评出模范营业员。这样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已学知识。
利用启发式教学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低年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持久。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会及时的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从而集中注意力。同时对学生回答的问题加以肯定,对不回答或回答错误的学生加以引导、启发、鼓励,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低年级学生容易产生“喜新厌旧”的情绪,在教学中我再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方法进行教学,给学生以新异感。如:讲故事、多媒体、直观教具、游戏、练习等方法,使学生不会产生厌烦感,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用爱去感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老师要尊重和信任学生,把他们看成是知识的探索者。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刚从父母身边出来,胆子小,缺乏自信心。因此,在教学中我很尊重学生的意见,宽容学生的误解,鼓励学生创新。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善于赞赏的评价每一个学生,以表扬鼓励为主,使学生感到学习如坐春风,如沐春雨。“教学之无小事”,我深知课堂上老师一句不经意的举动和眼神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对能顺利完成训练、回答问题的学生,我都给予表扬和鼓励,成功的喜悦会让他们更加自信,对在训练中回答问题遇到困难的学生,我也不批评,不挫伤他们的信心,多给予启发引导。记得有一次,我教学《位置》时,引导学生认识前后、左右、上下。我提出一个问题,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前后、左右、上下都有谁或什么事物。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后,我发现平时最不爱回答问题的同学举手了,于是我高兴的叫他回答问题,但他站在那里支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一个字,这时,其他同学坐不住了,有的调皮的讥笑他,学习好的也不耐烦的埋怨他耽误了时间。再看他胆怯的眼光中看得出退缩。我赶快走过去,抚摸他的头,亲切的说:没关系,你今天很棒,能在课堂上举手,老师特别高兴,这证明你也想和大家一起努力学习了,你慢慢回答。接着他用缓慢的语速回答完了问题,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我也经不住心潮澎湃。老师多给学生关爱、鼓励,还有什么困难能让他们望而却步呢。把关爱献给学生,这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感情基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8-04
[摘 要]: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优化良好的师生关系,改革传统而机械化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断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教学方法 师生关系 教学质量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农村学生数学基础较差,突出表现在学习习惯差,行为习惯差,灵活运用差。教学中要从学习风气和学习习惯抓起: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无疑对教学有极大的益处,教师要从课前预习、学习态度、思维模式、学习方法、解题后反思等多角度、全方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班学生有一半学习态度不端正,自己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老师督促,回家家长不说就不认真去学习,这样教师就要和家长共同努力抓好学生的学习。
记得我刚教这个班级的时候每当上课时同学们还没有准备好这节课该用的书啊练习本啊之类的,等我说上课了才开始稀里哗啦的拿书,更不用说提前预习了。开始我很是生气,感到不理解,上了几年的学了怎么这样的好习惯都没有养成呢,于是我就和同学们说下次在上课之前一定把这节课该上的东西都准备好,放到桌子的左上角,这样会节约时间的。下次上课一部分同学听话了,还有部分同学没按要求去做。我就表扬了做的比较好的同学,下次再上课大部分同学都做得很好。所以说老师是最好的引导者。
二、关注留守儿童
对于农村来说现在的父母多数外出打工,孩子只能跟着爷爷奶奶,导致在老人的宠爱下,放任自如,家庭作业不闻不问,导致学习成绩较差。这时候老师就成了最好的父母,高尔基曾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她,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老师要关注这类孩子,给予他们更多的爱,更要严格要求他们的学习,使他们对学习保持极大的兴趣。我们班有一个这样的女孩,爸爸和妈妈都在外地打工跟着爷爷奶奶,家里还有三个孩子,平时她的零花钱是最多的,但是就是不认真学习,平时我留的作业总是不写,理由很多,要不就是弄丢了。我就采取了这样的措施:课下我和她交流让她感觉到老师很亲切,老师很喜欢我,这样她就不好意思不完成作业了。还有该表扬的时候我就表扬她,让她感觉到自己在班级中是有地位的,这样她的学习成绩很快提高了,作业也认真的完成了。
三、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教学一向强调“师道尊严”。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居高临下,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教师写,学生抄”的做法,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首要的任务是要摆正师生以往不平等的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特别在小学,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极不成熟,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会产生很大的正向作用,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能摆着“师尊”的“架子”,语言应该友善亲切,态度应该和蔼可亲,一改自上而下的传授方式,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与学生交谈,辅导学生时,都应充分尊重和热爱学生的一切需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特别是农村的孩子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漠不关心,甚至自己都不会,这样的情况下老师是唯一的学习者。所以在我的教学中定期开展“我想对老师说……”主题活动,让学生说自己在学习中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老师更好的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所遇到的困难,这样就得到学生的信任,感觉到老师的爱。每天的课外活动时老师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这样就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而我就成了孩子的伙伴好朋友。正所谓,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所以教师一定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老师与学生是平等和民主的关系。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多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其次,教学要平等,要面向全体施教,不能偏爱极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对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漠不关心。在课堂里,教师包办的事情要尽量少一些,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要尽量多一些,师生共同融入情境教学中去,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融、情感呼应的园地。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所教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
四、深入钻研教材,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教学方法。
1、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当开展学习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有研究表明小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在竞赛中,由于强烈的好胜心、好奇心驱使,他们总希望争第一,总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我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比赛,如“小组比赛看哪组得的小红花多““看谁算得快又对”,“看谁的解法多”,“比谁方法更巧妙”,“看哪一组算出来的人多”等,都能使学生“大显身手”。比赛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全班比赛;可以分男女同学比赛;可以分小组比赛;还可以将学生按能力分组比赛,这里没有什么分组原则,总之要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获的成功,想办法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感,这样对小学生的激励作用将会更大,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就会更高。
2.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掌握数学技术: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只靠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是无法完成达到要求的。有许多图片、图象需要多媒体展示,许多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需要电脑演示。在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用较多的语言说明一些概念、算理、公式等现象,而且它往往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活化这些现象,而且特别直观、形象,从中不需要教师多言语学生就可以自己感悟到数学知识。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才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和素材。比如在我的课堂中就有这样的例子:一次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这节课时我采用的多媒体教学,发现学生学习积极性特别的高,连平时学习不听课的学生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从那时起我感受到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由于农村经济条件差每个学校只有一个多媒体教室,不能每节课都使用,我就选择用多媒体上比较好的课找机会去上。学生参与的热情高了,教学质量自然就提高了。
五、让数学走进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如改革家庭作业形式,突出应用性操作。比如学习了常见的乘法数量关系以后,我布置学生双休日随父母去菜市场买菜或购物,按单价独立计算价钱,学生兴趣十分浓厚。重视了数学学习的应用性操作,畅通了学数学、用数学的联系,使学用紧密结合,这正是片面应试教育所严重缺乏的,也是我们改革数学教学必须要不断加强的。如在“元、角、分”的教学中,可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如,“广播操比赛,我们班男生22人,女生24人,怎样设计队形的问题”让学生面对这样的实际问题自己去设计想思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体验到每个环节都与自身的生活有关都那么有趣。
这样就将课堂教学还原成一种课堂生活,不在呆板,不在僵化,师生享有充分的自主权,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共同发现,共同研究,共同创造,共同体味数学的魅力。今后要努力打破那种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的教学程序,还课堂生动活泼的场面。
六、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
后进生特别需要温暖和热爱,因为他们经常在人格上得不到尊重。这时老师更应该爱他们,并且爱得深、爱得真、爱得持久,才能改变他们对人对物的态度,从而产生不改正错误就对不起老师的心理。教师的爱心、尊重是学生进步的动力。
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教师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后进生,善于利用“闪光点”作为推进后进生前进的动力和转化的良好开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强化学习动机,启发自觉学习:利用原有学习动机的转移,使后进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任何学生都有积极的一面,教师若能利用这些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那必然会起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效果。
总之,在我的教学工作中,作为一名教师,我必须把知识更好的给学生,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在今后的工作中探索一条实实在在的教改之路。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