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字的起源是什么?

如题所述

1、早期甲骨文

像一种有许多利齿的武器,是 戌 的变形,即超级的戌,无人可敌的威猛战器。造字本义:手持大戌,呐喊示威。

2、晚期甲骨文简化了齿形。

3、金文  承续晚期甲骨文字形。

4、篆文  有所变形,利齿状被写成了“禾”,整个字形由甲骨文的独体字变成了禾”、“戈”组合的合体字。

【简体汉字】:我

【汉语拼音】:wǒ

【笔顺读写】:撇横竖横折撇捺。

【解释】自称,自己,亦指自己一方。

【常用词组】

1、我见 wǒ jiàn 我自己的看法。

2、我们 wǒ men 包括我在内的一组人。

3、我思 wǒ sī

4、我行我素 wǒ xíng wǒ sù素:平素,向来。不管人家怎样说,仍旧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

【造句】

(1) 他竟然不吸取教训,仍旧我行我素。

(2) 十几年来,他一直是我行我素,潜心钻研数论,不管社会上起任何风浪,他都熟视无睹。

(3) 老师三番五次批评我不做作业,我依旧我行我素,屡教不改。

(4) 市政府早已三令五申,不准请客送礼,但有的人仍然我行我素。

(5) 对于上级指示,我行我素,甚至阳奉阴违,必然会犯错误。

(6) 他做事主观,又不肯接受同志意见,我行我素,终于给工作造成了损失。

(7) 他看来是另有企图,对我们的劝告悍然不顾,仍旧我行我素。

(8) 你再这样我行我素,迟早会众叛亲离。

(9) 张三是个我行我素的人。

(10) 她一向是一个我行我素的人,从不理睬别人的看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