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三十而立,怎样才算立呢?

如题所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一、是立,而非立的是什么

很多人说三十而立,总会问立什么。这其实是不准确的。孔子这段话里,三十而立的立,和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一样。都是指人所达到的某种状态或者境界。所以三十而立是何为立,以及如何立的问题,而不是立什么的问题。

把三十而立单独拿出来,从立什么的角度去讨论,就偏离了。本来是人立,现在变成了人立什么。而人可立的东西太多,立德立功立言?还是立业?这都偏向了另一个问题,使得对立的解释狭隘了。譬如我思故我在这个命题,是我思,不是思什么。如果从思什么的角度解释我在,就偏离了,得从思上去说。

二、何为立,曰立于礼

关于立。就《论语》本身来说,最直接的线索就是立于礼。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论语季氏》子曰: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

学礼知礼而行礼,便可立了。不学礼,不知礼,便无以立。就此而言,三十而立似乎便是三十而立于礼。

但这个解释仍是模糊的。还要进一步解释,何为礼。

礼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之礼,就指礼仪制度,广义之礼,是理论上的节度秩序,是狭义之礼的理论基础。在孔子之前,就已然有了这种分别,他们用礼和仪来分别表述。外在的仪文制度,是仪,这是末节。礼的意义,是一种安定秩序的理论,或者说信念、规则。这时对礼的认识,都从于当时的流俗信仰,以天为本,所以他们认为:礼本于天。

孔子关于礼的观点,是在前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孔子接受了礼和仪的区别。仪只是末节。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论语子罕》

冕本应用麻,如今用纯,用纯俭于用麻,但不必拘守传统,孔子也从众而改之。但另一方面,拜上与拜下,孔子却不从众。孔子的从众与不从众,说明他认为礼是以某种理或正当性为基础的,并非拘守传统就是对的,也并非从众就是对的。

在孔子之前,礼的基础,是本于天的。但在孔子这里,他认为礼的基础是仁和义。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

质即实质。礼以行之,是说礼为行义者,礼之行,以义为质。义是实质,礼是表现。所以表面的仪文制度,做得再好,那可能也不能算礼。是仪也,不可谓礼。有义,才能称礼。而义,是一种正当性,义者宜也,是人的自觉意识。礼的基础不再是天,而是义,这是孔子突出了人的自觉意识,是一种自觉秩序。

对于这种义的正当性的达成,是以仁为基础的。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仁是基础,礼归于仁。而另一方面,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复礼是要克己的,克己复礼也就是仁了,仁又落在了礼上。

孔子所言的礼,是以仁义为基础的。强调人的自觉,以及一种理的正当性。在这个基础上,方可谈立于礼之立。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论语子罕》

《论语集注》引程子语曰:可与立者,笃志固执而不变也。引杨时语曰:信道笃,然后可与立。立是信道笃,是笃志不变。又立于礼,而礼以仁义为基础。所以,立于礼的第一重意思,便代表了一种境界,是一种对于仁义,对一种道德信念以及秩序正当性的坚定。因为有了这样的坚定,所以在明知道之不行的时候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能够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这是一种自觉的坚定。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种自觉与坚定,是不为外物所转移的,他遵照一种正当性而行,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虽然道德信念坚定,然则毕竟是三十岁,修为还达不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具体行为上还需提防,仍需要礼的外在约束,使自己的言行得当。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乱,直而无礼绞。《论语泰伯》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所以立于礼的第二层内容就是,从外部约束自己的行为,有一个外在的礼规则来约束自己。要克己复礼,使得行止有度,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毋过无毋不及。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而最高准则是中庸。

立是立于礼,立于礼是内在的道德秩序的笃执不变,以及外在的言行举止符合礼的规则。这是是一体两面,内外并在的。

三、如何立,曰:学。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立是从学开始的。这里的的学不是知识论意义上的学,学的不仅仅是某些知识,不是学儒家经典,而是学道德修养之道。到后世的知,也不是知识论意义上的知,而是对道德修养的自觉。所以志于学其实是志于道。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另外更多地例子比如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

孔子及其门人的论学,都不是从知识角度而言,而是指关于道德修养的自觉与方法准则。十五志于学,志于道。到三十才能立。正如朱熹所言:

三十而立,不是到那三十时便立,须从十五志学渐渐化去,方到。

境界水平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达到。得从学渐渐化去。

有人从学问的角度理解三十而立,基本上是用《汉书艺文志》中所言:

古之学者耕且养,三年而通一艺,存其大体,玩经文而已。是故用日用少而蓄德多,三十而五经立也。

但这其实只是看到了一个表象的东西,是对古之学问的误解。如果一定要从学问的角度理解。大概对于孔子对周礼典章的学习与尊奉而言是可以的。孔子三十岁而系统掌握了周礼并切身奉行。但若言三十而立只是学问,就不妥了。那不仅仅是学问的完备或者确立而已。到三十应该是道德人格的确有所立,不退不转而言行能够约之以礼了。

所以,你三十而立了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