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果断的做决策,还能让所有人都不反感呢?

如题所述

有句话说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职场,同样是一个你来我往刀光剑影的地方。不管是在公司里还是团队中,如何与人相处都是一门学问。

当我们初进公司的时候,少听多做总是不会错,可是,当我们逐渐适应了环境,想发出自己的声音,甚至升了职,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都不免会遇到一个问题,怎么果断的做决策,还能让所有人都不反感呢?

其实这件事没那么复杂,今天小编用6招小技巧,轻松教你如何要果敢,不要反感。

第一招:分清工作和生活

每一个好的领导,都一定明白一个道理,上班是同事,下班是朋友。分清工作和生活,不仅是从自己心里,更是从外在表现。从某种角度来说,它更像是分开了两种人格,一个严肃严格,认真负责;一个随和自然,轻松活泼。

上班的时候,对于每一项任务都要有既定的标准,严格把控质量。对于不合时宜的玩笑及时制止,对于并不可行的方案一针见血。这些都是塑造一个认真严肃上班时人格的好方法。

而到了下班的时候,常常和同事们一起吃饭团建,聊聊近期趣闻,明星八卦。这些都是形成随和活泼的下班时人格可用的方法。

让同事们分清你的上下班时人格,同时也不会因为工作上的分歧而对你这个人产生意见。

当然,这是一个长期形成的过程,不要指望着一蹴而就,也千万别矫枉过正。最重要的是,不要轻易把两个人格互相混淆,就算是开会时实在是想活跃气氛时记得适可而止,饭局上聊工作不要涉及过于严肃的话题。自己区分得开,别人才能看到差别从而把两种都认可。下次再做决策的时候,大家就会知道这是那个上班时严肃认真的人格,他这个人其实是很好很nice的,就不会对你再有反感了。

第二招:语言的艺术

当一个好的leader,不一定要是一个好的演讲家,但一定要懂得语言的艺术。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方式说,可以给人完全不同的感受。虽然达到这一点需要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积累,但速成一下也并无不可。

首先,记得随时塑造一个整体效应。把“我”换成“我们”,把“个人”换成“团队”。比如当你想说“我想要”不如说“让我们试一下”,当你想说“我觉得可以”不如说“以我们大家的能力一定可以”,当你想说“这是我个人觉得最好的方案”不如说“这可能是对整个团队来讲最有效率的方案”

其次,记得及时在众人面前肯定别人。当你在做决定时,参考了别人的专业意见,一定要及时感谢他的帮助。当别人为你搜集了数据支撑时,一定要记得肯定他人的贡献。如果是别人给了你灵感,在忙碌过后,一定要记得最初点燃那一点火花的人。这些都是一两句话之间的小事,但请一定不要忘记。

接下来,保持自信。在做决定之前,一定要调查好所有可能相关的信息。但如果有人问到你未曾准备好的问题,也不要立刻失去信心,变得焦虑紧张,语言错乱。

认真听取他人意见,逻辑清晰的询问一些问题,总之不要让人觉得你的气场突然就消失了。如果确实需要调整,也要有条不紊地进行安排。你的自信程度会转化成公信力。但需要警惕的如果的确犯了错误,一定要及时向大家道歉,不要强词夺理把锅都甩到别人身上。一个态度自信的人让人觉得可信,但一个态度自傲的人,就会让人反感了。

最后,可以试着把一些陈述句改成询问的语气。比如,想说“我们这个月就按照这个计划进行”不如改成“那我们就按照这个计划尝试一个月好吗?”询问的语气不仅给别人留了一个提出问题的空间,同样会让人觉得自己在被你在意和关注,虽然你是决策者,但最好的效果是让大家觉得这个决定不是你一个人独断专行,而是经过了所有人讨论准许。

第三招:肢体语言

除了语言上可以运用一些技巧,也不要忽略肢体语言可以带来的好处。在别人说的精彩的时候,记得点头或鼓掌以示肯定和鼓励。在会议结束时,可以小幅度鞠躬向大家表示感谢。在否定一个人的结果,并需要他进行修改甚至重做时,记得拍拍肩安慰一下,鼓励他下次一定会更好。与人交谈时尽量保持平视,并记得持续进行眼神交流,向别人透露出你很尊重她并且在认真听他的意见。如果可以的话尽量在屏幕或纸上指出具体需要修改的细节,以防别人跟不上你的节奏造成误解。如果可能的话在描述略微抽象概念时,多加一些手势帮助理解。最后,如果不是严肃批评的时候,记得尽量保持微笑。这些虽然都是细节,但会让人觉得被关心和被在意,从而减少他们觉得自己只是在遵循你的指示做一件事的感觉。

第四招:Always give the reason

在你做出任何一个决定或提出任何一个方案时,准备好回答问题。要明白,问题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每个人的思维和表述都不可能尽善尽美,那些同事们问的问题都不是故意刁难。所以,不要因为他们问问题就丧失耐心,静下心来,仔细给别人解释所有的问题。并且在解释了相关概念后,最好还能给出针对这个地方给出这么做的原因。对每一个决策给出理由,不仅能让你更加具有说服力,也能让后期执行的时候避免很多misunderstanding导致的问题。

当别人提出与你不同的方案或决定时,你可以接受或否定。但无论是接受或否定,都要给出相对的原因。可以从方案的成本、收益、可行性等各个方面来分析利弊。不要一味的被动接受或是武断否定,所有的决策背后的原因一定要说出来,让所有人都了解,并充分的进行讨论。

当所有人都理解你时,即便非常果断的决定也不会引起别人太多的反感。

第五招:多问多听少假设

有些leader最让人反感的原因是,他们会假设自己不擅长领域的事情,然后做出一个看似果断且理由充分的决定,但却往往让真正懂的人啼笑皆非。

所以,当你做出一个决定的时候,如果涉及到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不要总是假设事情是怎么样的,而是真的要去了解清楚事情的真实状况。有些事情可以用Google或百度查,但有些事情是长期形成的“潜规则”,短时间之内难以了解,只有真正在这个领域的人才能知晓。多问多听多了解,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你可以对全局有所把控,但不要想着对于每个细节都可以完全掌握。

很多时候,一个完整的方案不是一个人能够从头到尾写完的,而是不同的碎片拼凑而成。在前期形成方案的时候,多询问其他人的意见,跟他们讨论每一个部分的每一个方案对于全局的影响。最后把所有了解到的信息和决定的碎片拼凑到一起,再提出方案,询问每个人对于最终整体方案的意见。这才是一个更好的决策应该形成的过程。

第六招:keep yourself update

这里的keep yourself update是指你要主动的去让自己了解到每一件事情的进度。很多时候,一个决定令人反感是因为它只给了一个目标,而没有给出方法论。他人也许有向你汇报的权利,但主动了解进度,帮助每个人解决遇到的问题,及时调整他们的方向,甚至帮他们在不影响全局的情况下想办法提高效率都是让你当初的这个决定不那么令人反感的方法。指出终点并不是一个决定的结束,和所有人一起到达终点才算圆满的结束。但要注意,帮助每个人并不代表你要把自己一个人当十个人用,做所有人的工作。不要进行具体的操作,给出大的方向,或者给出一个概念性的例子足以。在好心帮助的同时,记得也要让别人刷刷自己的存在感,让他们觉得自己在这个团队里是有价值的。这样不仅会让他们更积极努力的完成自己该做的工作,还会让他们对于你做的决定更有认同感或参与感。再反观当初果断的决定也会更理解,于是,他们对于你的下一个决定会产生期待,而不是反感。

作为团队中的一员,拥有一个好的人际关系,不仅会让你个人事半功倍,还会让整个工作环境变得舒服愉快。果断的同时不引起别人的反感其实并没有那么难,多注意细节,和他人保持沟通,充分听取不同意见,下一个既能果敢又不让人反感的决策人就是你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21
常听到校长抱怨,为什么每次安排给员工的工作都很难执行下去?排除员工自身问题,很有可能是管理者下达的指令没有让员工真正明白,或者是管理者在做决策时,根本没有科学决策。
让我们来回想一下,大多数时候做决策的场景是不是这样的:下属给管理者提供了几个方案供选择,管理者大多直接选A方案或者B方案,然后下属按照方案执行。
这样做表面上看没什么问题,实际上管理者是否想过,这样的决策质量真的高吗?下属真的理解你为何选择这个方案,并100%执行吗?如果没弄明白这两个问题,下一次做决策时,剧情还会重复上演,管理者依然收到各种决策头疼不已,下属依旧报上各种决策,没有思考为什么A方案行得通而B方案行不通,下次上报方案时没有任何长进。
大部分创业公司的决策往往都靠创始人的直觉、经验、使命感驱动,很难说科学还是非科学。
在这里我们给大家提供一条科学做决策小建议,当管理者拿到下属的方案要做决策前,先问下属3个问题:
1、这个方案背后的思路是怎样的?
2、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案?
3、如果你来做决策,你会选择哪个方案?
这3个问题实际上是要了解下属的方案背后的思路、判断是怎么样的?是否考虑了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因素?因为下属的方案所考虑的维度代表了他的最高维度,有些问题下属考虑不到,如果直接按照下属的方案做决策,那这个决策的质量不会太高。
然后,管理者也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给下属讲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选择?背后体现的依据和判断是什么?这样员工才会得到决策背后的启发。而且只有上下级深度交流之后,才会达成共识,才能形成真正的执行力。
一个组织里的共识越来越多,组织能力成长也会越来越快,也会逐渐朝着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
举个例子,当管理者每次做决策之前都坚持“成就用户”这个原则,而且在每一件事上都执行着这条原则,聪明的下属就会通过观察和内心的认同感,逐渐与管理者达成共识,也践行着“成就用户”这个原则,那么管理者以后再做类似的决策就会变得非常简单。
如果整个团队都缺乏共识,会直接导致整个团队的学习能力原地踏步,甚至越来越低,那么组织成长性就无法保障。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任何决策都有失误的可能,所以要有准备应对预案的意识,及时准备好plan B,避免整个事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