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劝年轻人不要买房过早,年轻人会买账么?

如题所述

北大教授劝年轻人买房不要过早,是一片好心,但是年轻人也不容易,恕难从命啊我作为一个年轻人来说,我也不是说不买账呢,我也想要早点买房啊!有钱还是早点买房。但是谁不想要早点有一套房呢,房子的根源不是早点买不买的问题。现在社会的发展,谁不想要一套自己的房子,先暂不提房价现在有多贵,谁都想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完全属于自己的一个空间。只是现在房价这么贵,是买的买不起的问题,能买的起的话那肯定是先买啊!为什么要等,等到房价涨了,买不起吗?还是说房价要降了呢,如果房价真的要降了的话,哪些已经买房的话是不是应该更亏呢,那也不是我一个人亏呢,是中国有房的人都亏呢。那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了呢,其实也不用我去担心这个问题了呢。

作为年轻人的我来说,真的是想要一套房,毕竟房子是生活的必需品啊,虽然租房子也是可以的,但是毕竟不是自己的,我多次搬家都是因为房东要卖房,迫不得已地搬家,然后我想着去找一个公寓吧,总不会再卖房了吧!没想到,住了还不到1年,这快递要拆迁呢,于是又得搬家。我搬家的次数比我找工作的次数还多呢。每次找房子搬家都是特别辛苦的事情。不但要辛苦收拾,新租的地方又要收拾,然后拾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而且我每次换了一个新的地方之后,身体又要重新适应一个新的地方呢。租房子完全没有任何归属感。

我有很好多同事现在都已经有房子了,虽然现在房价这么高,基本上都是贷款买房呢,厦门这个城市动不动就是几百万的房子,年轻人说实话也不情愿一下掏这么多钱买房,但是不买房的话,我同事都没法娶媳妇了,现在社会都这样。孩子没有地方上学等等问题。

现在年轻人谁买房不贷款呢?贷款买房不趁早买房的话,年龄大了,贷款的年限都被缩短了,年龄越大了,能贷款的年限就越短,现在贷款的利率也在增大,一年比一年的贷款利息高呢。房价都在等中增高了呢,利率也在等待中增长。我认识一个大叔就特别有趣,以前房价是2万多的事情,他觉得房价有点贵,想要等房价降降再买,等了几年了,房价一直在涨,但是他的钱涨了那么一点利息远远都追不上房价的增长速度。现在他终于不想再等了,只能去买郊区的房子了。我当时当笑话听,但是他确实他的真实伤心往事。

我个人觉得不应该是劝年轻人不要过早买房,如果现在有钱当然是当下买了呢,不然通话膨胀的钱只会越来越不值钱,房价一旦涨了一点,还会越来越买不起呢。这个责任没有谁会负担,最后吃亏的人还是年轻人呢。有钱能买还是买,但是不要让自己的压力太大了呢。等以后有钱了还可以再换房,换房的压力会更小一点呢。关键是谁不想要一个家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19

大体上不太会,因为中国人特别是目前的年轻一代很多都是八零后九零后,其实更多的也还是有很多传统的观念,有一个自己的房子,成家立业结婚生子,似乎才是比较正常的步骤,如果有能力其实很多人都会选择买房,毕竟能有一个稳定的住所。

当然了其实如果才入社会刚工作两年,靠自己的能力可以买房的一代人其实比例很小,很多人还是需要父母的支持,或者是家庭的支持。如果家庭富裕,可能很容易就做了支持,如果不富裕,可能就需要外借,需要掏空好几个钱包,这种时候也确实需要思考值不值得这样做。

目前我国的很多住房保障其实做的越来越好了,也在不断的改善,人才公寓,公租房,还有各种租房政策,其实都算是在为住房保障做基础,也提供给了大家住房的更多选择,给大家的更多的保障。

年轻人,应该有很多东西需要面对,需要承担很多责任,也会逐步在社会中越来越成长,越来越有底气。那么应不应该买房过早,个人觉得还是看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如果轻易的可以买房,有一个固定的居所其实挺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没有额外的压力也挺好。但是如果很难做到,需要掏空几个钱包,其实就应该慎重的考虑,毕竟还贷款压力也是很大的,会改变生活中的很多实际情况,会消磨掉年轻的时光。

人生很短,值不值得在大好的年华为了房子奔走,为了房子放弃生活的体会?其实也是一个问题,但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

无论专家如何建议,实际上还是看个体的具体情况。确实对于很多人来说有一个固定的居所很重要,想要在自己工作能力强工资高的时候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不可避免的房子的压力确实也会使人放弃很多,毕竟金钱的重担很可能让人放弃理想,放弃自己的目标去选择像工资靠拢。

推荐和现实的情况确实是两件事情。但是其实买房也确实是一件大事,不要草率的做决定,凡事需要考虑长远一些,因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给首付或许容易,但是随后而来的房贷确实每个月很重压力,可能需要精打细算,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质,或者是减少很多探索才能够做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标准,生活追求,量力而行也是一个好选择。太早的被房贷支配,其实也会让生活失去了很多喘气的空间,太过压抑也会给自己太多深沉和被迫的感觉。

日常的生活如何过,工作如何做,理想如何追求,其实都应该多思考多尝试多选择。要怎么做还是看自己,但是听一听专家的建议也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年轻人应不应该买房,其实是年轻人自身情况决定的,大体上很多买房的年轻人要么是自己能够承担,要么是家庭能够承担,也算是自己或者家庭的选择,都可以。

买不买账,其实是根据年轻人自己的想法来的,毕竟建议不是强制,建议也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利弊都有,需要自己去仔细权衡。

第2个回答  2022-03-19

近日,北京大学国发院院长姚洋表示——

    “我见到年轻人,我也会劝年轻人说你们不要去买房子,没有一个国家说30岁就自己去买房子的,劝了也没用,特别像男生,要没房子哪行,女朋友同意,丈母娘也不同意,没办法,这是社会已经形成了这样的一个气氛。”

他的这一观点在网上引发热议。

中国年轻人买房比例高,早已是一个人尽皆知的事实。

几年前,汇丰银行的一份报告就曾指出,中国年轻人住房拥有率高达70%,遥遥领先第二名的墨西哥(46%),是美国2倍(35%)。

年轻人住房拥有率过高,“丈母娘刚需”被认为功不可没,姚洋院长再次强调了这一点。

不过,事实真如此吗?

丈母娘是年轻人买房的重要动力,当然是无可否认的。

中国的丈母娘的思维,大多比较现实,她们认为房子代表一个家庭的实力,没有房子,女儿就没有依靠,生活也不可能有安定感。

而不断上涨的房价,也强化着丈母娘们的认知,“丈母娘喊你买房”因此屡屡在现实中上演。

不过也要看到,把年轻人太早买房的锅,都扣在丈母娘头上,显然有失偏

即便抛开丈母娘的因素,中国年轻人,也是全世界最渴望拥有自己住房的一群人。

自有住房不仅意味着安定,不必被上涨的房租和频繁的搬家所困扰,更重要的是,中国,租房和买房所享受的公共服务,差距依然巨大。

没有自己的住房,意味着很多必需的公共服务将与自己无缘,典型的就是孩子就近上学问题,不仅需要自有住房,而且要达到一定面积才能享受。

有房者在城市生活中享受的各种政策优待,租房者也被排除在外。

此外,相对有房者,租房者在城市中往往要遭遇歧视对待。

比如此前媒体报道,有些城市小区停车位紧张,小区物业和业主联合起来,要么取消租房者的停车位,要么大幅上涨他们的停车费。

城市的治安等管理中,租房者也更容易被另眼相待,成为频繁检查的对象。

在疫情特殊时期,租房者的境况更是雪上加霜,不少地方都发生过租房者被拒绝进入小区的情况,一些小区被封控后,租房者无人管,生活陷入困顿的问题频频浮现。

总而言之,对于想在城市落脚的年轻人而言,想享受无差别的服务,想获得平等对待,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房子

年轻人如果没有自己的房子,即便他有很好的学历和工作,也可能被人瞧不起,难以摆脱寄人篱下的阴影,融入不了他所生活的社区。

这些年轻人,于是被贴上“北漂”、“沪漂”等标签,他们与生活的城市,始终隔着一堵玻璃墙,成为不被接纳的边缘人

可见,要破除年轻人太早买房的魔咒,关键不在丈母娘,而是要让房子回归普通的商品,剥离房子背后所绑定的户口、教育、医疗、养老等一系列公民福利。

换言之,无论是买房还是租房,大家的地位都平等,待遇都相同,租房可以取得城市户口,让孩子就近上学,和其他有房业主一样,在小区挺直胸膛生活,不被歧视和打扰。

这才能从根子上打消年轻人的超前买房冲动,促使他们对自己的生活作出更合理的规划。

政府相关部门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此前住建部曾表示要推动“租售”,一些城市也开始进行“租售同权”的试点。

不过,从这几年的实施情况下,在绝大多数地方,“租售同权”基本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社会公共福利依然与住房高度捆绑,一些地方的新冠疫情防控,更是强化了有房和无房的待遇差别。

这些问题如果总是悬而未解,不仅不会减少年轻人对房子的需求,反而会更加坚定他们的买房决心。

第3个回答  2022-03-19

年轻人可能并不会买账。

年轻人买房有自己的理由:

1、婚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结婚买房是许多年轻人必须做出的选择,很多年轻人表示“被买房”,之前也有“丈母娘推高中国房价”的说法。

2、安家落户。很多年轻人毕业后,往往将户口从学校转到单位或者代理机构,这样的户口都是集体户口。也就是说,要想转成城市常住户口,大多需要通过买房,将户口落在房子上才可成。

3、工作需要。很多人在面试时,都会被要求是某个城市的本地人,这样才会被录用。另外,当你事业上升到一定等级时,也需要“本地户口”的加冕。

一位网友的观点可能更能代表大多数买房的年轻人,“房子给了我无限的安全感,我所有的梦想都有了承载的地方;买了房,我父母已经开始考虑退休了;自己能租房,但小孩子不行,小孩子需要更好的成长环境,而且后期孩子要上学,父母来看孩子也需要地方住。有时候,买房不是一种自主选择。”

第4个回答  2022-03-19

应该不会,现在普遍存在着一旦结婚房车标配的现象,短期内很难改变。

从网友的评论倾向来看,大概可以分成这几类:

1、支持年轻人早买房,毕竟工资追不上房价,而且很多人之前吃过亏,迟买几年购房成本暴增,为此后悔不已。

2、对于男生不买房、丈母娘不同意的说法,很多网友表示反对,称男生婚前买房和女生没关系。

3、就当前的房地产市场来看,年轻人确实可以再等等,不用着急买,要选择发展较好的城市,否则也是坑。





4、不买房的话,面临的问题太多,落户问题、孩子上学等都与房子息息相关。如果不买房,这些问题怎么解决?



5、中国人关于“家”的情结,有房才有家。受传统观念影响,买房结婚是很多年轻人必须做出的选择。

的确,无论是传统观念、还是现实所需,房子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过去这些年,我们眼睁睁看着房价上涨,购房成本增加,年轻人的购房压力不断增加。

对于年轻人来说,要不要早买房?我的建议是:





1、如果你是刚需,资金能力够的话,建议还是早买。直白点说,如果今后房价还能涨,你也能享受到红利,如果以后房价不涨,你至少还有一个住的地方。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年轻人不要盲目加杠杆买房,现在受疫情影响和就业形势变化,不确定因素增加,一旦资金跟不上,房子断供的话,影响太大。





2、年轻人希望通过买房致富的想法要打消。过去我们常听到,在买房这件事上选择大于努力,以此来劝买房人趁早买。但是要知道现在的楼市早已不是黄金时代,闭眼买就能赚的时期早已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