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原住民族属于南岛民族,目前约五十多万人。依据人类学者的研究分析,原住民的屋架建筑、火垦、食槟榔、纹面、皮衣制作、轮舞等文化习俗,都与传统的南岛文化相近。过去大多数的原住民都是以传统游耕及狩猎为主要的生产方式,近年来靠近平地的原住民则与汉人的生活方式接近,但是部落组织的维系仍然保留着。亲族制度中,泰雅族、布农族为父系社会;阿美族、卑南族则为母系社会。部落组织中,鲁凯族与排湾族为贵族社会;赛夏族、布农族则为氏族社会。
原住民重视祖灵信仰,相信祖灵居住在山上,并且会保护族人收获丰盛。几乎各个原住民族都有丰年祭,各族也有自己独特的祭典,例如布农族的射耳祭(以箭射兽耳祷求猎获丰收)与小米祭;赛夏族每二年举办一次矮灵祭,达悟族的飞鱼祭,排湾族人的五年祭(Maljeveq)。此外,卑南族重要的祭仪有海祭、男性的猴祭及女性的锄草祭等。拉阿鲁哇族相信祖灵依附在收藏的贝珠中,因而有圣贝祭(Miatungusu);邹族则有战祭(Mayasvi)、小米祭(Homeyaya)。
另外,原住民的音乐和工艺也具有相当特色。排湾族及鲁凯族的陶壶及琉璃珠制作、雕刻艺术,布农族的皮衣制作技巧、邹族的揉皮技术。布农族的多音部合唱、阿美族的无半音五声音阶则是其音乐特色。
客家族群强调的文化,是以刻苦耐劳、坚韧刚强、开拓创业、团结奋进的“硬颈”精神而著称的。客家族群从中原迁徙往南发展并保持了强大凝聚力,在语言、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等方面,都留存着丰富的中原古风,守礼重义、好学问、讲伦理的风气,是客家民系的特质。客家人自迁台之后,形成的客家庄,是强而有力的家庭组织,在昔时农业社会中,维持了稳定的生活方式,不但谋求经济上的自给自足,也是对外共同抵御及扶养老弱孤寡的依据。
在建筑上,台湾客家有“宗祠”、“公厅”等客家特殊建筑类型。在建筑材料运用上都是因地制宜,用泥土、火砖、木、竹,都以在地资源优先考量。在建筑色彩上吸收了闽南“红砖红瓦”的风格而非“白墙乌瓦”。在空间格局的设计上坚持着公厅的家族性公共空间的规矩,另一方面也因地制宜形成在地化客家建筑风格。例如著名的新竹县北埔天水堂姜屋、屏东县佳冬萧屋、六堆伙房与美浓烟楼等等客家传统建筑,都可以看到台湾客家建筑落地生根的具体轨迹。在服装上,过去客家人有自己的日常服饰“蓝衫”,但现已成为表演的象征性穿着,近来北部地区也有“客家花布”的服装设计以及新创造的“客家衫”,期待成为新的客家服饰。台湾在2001年成立客家委员会,并举办“台湾客家文化艺术节”、“客家桐花祭”,创设“客家电视台”,使得台湾客家文化得以充分展现,台湾客家语得以复兴。
台湾的闽南人(河洛人)以近四百年来由福建闽南和广东潮汕渡海来台之移民的后代为主。昔时移民主要分成漳州人和泉州人两大支,部分为潮汕人,属汉民族。漳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平原地带、北部沿海地区及兰阳平原,故漳州腔被称为内埔腔;泉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沿海地区、台北盆地,故“泉州人居住在海滨,漳州人居住在内陆平原”的说法,仅在台湾中部地区符合此一分布。在移民初期,泉州、漳州之间时有泉漳械斗,今皆自称为“台湾人”,不再区分泉漳。住宅原以闽式建筑为主,后来空间设计也融入了榻榻米与和室等日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