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慢支”应该怎样防治?

如题所述

“老慢支”是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俗称,冬天为其高发季节。主要表现为:咳嗽、咯痰、不同程度的喘息,每年患病至少三个月,反复发作,持续多年。虽说“老慢支”并不是什么疑难重症,但它的潜在危害却很大,常难以彻底根治,值得高度重视。

“老慢支”发病率高,影响面大。据调查,我国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约为14%;而某些寒冷地区可高达25%。这是因为中老年人呼吸肌力量减弱,肺活量有所下降,支气管腔变小或阻塞,对外界各种刺激反应迟钝,加上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整个呼吸道屏障作用减弱,所以中老年人便成为支气管炎的易患人群。临床实际显示,感冒、环境污染、吸烟则是“老慢支”的主要外因。由于“老慢支”反复发作,长期咳喘,使中老年人肺泡逐渐增大,甚至膨胀破裂,彼此合并成大小不等的气肿泡,损害正常的肺功能,久之可发展成肺心病,严重影响健康。另外,由于病情迁延,连年发作,尤其是到了冬天,精神压力很大,生活质量下降,患者往往产生消极情绪,对前进失去信心。

由此可见,高度重视,积极防治,让“老慢支”患者安然过冬,对中老年人健康长寿具有重要意义。在防治上首先要调动主观能动性,积极与医生配合,增强信心。由于“老慢支”原因是多方面的,且都无特异性,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内因外因相互影响,使其病理生理变化十分复杂,加大了防治难度,故患者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和心理承受。具体防治措施应兼顾内、外因,从内因说,主要是加强自身防寒力和抗病力,特别是在缓解期,更要加强体格锻炼,提倡冷水洗脸、洗脚,保证足够营养和充足睡眠。从外因说,则主要是防止感冒,绝对戒烟,改善室内空气,避免煤尘等污染,这些都是基本常识,其道理无需多说。一般说,在非急性发作期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平时可考虑在中医辨证基础上分型用药,以调理全身情况。如肺虚者可补气温肺,止咳祛痰;脾虚者可以健脾化湿,祛痰平喘;肾虚者可补肾益气,祛痰平喘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30
老慢支之所以很难根除,是因为它并非由一个脏器引发。中医说:“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不喘”,就是说,老慢支的发生和发展,与人体的脾、肺、肾三脏有关。

脾为气血生化的源头,饮食入胃,通过脾的运化和吸收,使五谷精微转化成气血,以营养全身,如果脾脏功能减弱,五谷精微就无法化成气血,反而在体内聚湿成痰。

而肺主呼吸,体内外气体的交换要依赖于肺的吐故纳新。这痰湿在肺部堆积,造成肺的宣降功能失调,而出现咳嗽、痰多、气喘。

还有肾主纳气,如果肾气虚损,摄纳肺气的功能减弱,导致气浮而不归根,出现呼吸困难、喘息、气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