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施胆结石手术T形引流管护理?

如题所述

实施胆囊结石手术的T形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术后除用缝线将T形管固 定于腹壁外,还应用胶布将其固定于腹壁皮肤。妥善固定,谨防翻身、活动、搬动时牵拉 而托出。对躁动不安的患者应有专人守护,防止将T形管拔出。保持有效引流:平卧时引流管的高度不能高于腋中线,站立或活动时应低于腹部 切口,以防胆汁逆流引起感染。若引流袋的位置太低,可使胆汁流出过量,影响脂肪的消 化和吸收。

T形管不可受压、扭曲、折叠,经 常予以挤捏,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正常成人每日的胆汁分泌量为800-1 200 ml,呈黄或黄绿色,清亮无沉渣。术后24h 内引流量为300-500ml,恢复饮食后,可增 至每日600-700ml,以后逐渐减少至每日 200ml左右。术后1-2d胆汁呈浑浊的淡黄 色,以后逐渐加深、清亮,呈黄色。若胆汁突 然减少甚至无胆汁流出,则说明T型引流管 可能有受压、扭曲、折叠、阻塞或脱出。应立即检查,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若引流量多, 提示胆道下端有梗阻的可能。预防感染:严格无菌操作。长期带T管者,应定时冲洗,每周更换引流袋,做好引 流管周围的皮肤护理,防止胆汁浸润皮肤引起发炎、红肿。行T管造影后,应立即接好引流管进行引流,以减少造影后反应和继发 感染。拔管:一般在术后2周,患者无腹痛,发热,黄疸消退,血象、血清黄疸指数正常,胆汁引流量减少至200ml、清亮,胆管造影或胆 道镜证实胆管无狭窄、结石、异物、胆道通畅,夹管试验无不适时,可考虑拔管。拔管前引流管应开放2-3d,使造影剂完全排出。拔 除后残留窦道用凡士林纱布填塞,1-2d可自行闭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10

鼓励病人下床活动。活动时引流袋的位置应低于腹部切口的高度,平卧时不能高于腋中线,防止胆汁反流引起逆行感染。应随时检查“T”型管是否通畅,避免受压、折叠、扭曲,应经常挤捏,术后5~7天内禁止冲洗引流管,如发生阻塞,术后一周可用生理盐水低压冲洗。以上对于胆结石引流的患者到底应该怎么护理,我们给出了相关的内容阐述,但是对于胆结石这种疾病来说还需要我们注意的就是应该随时的检查我们治疗引流的效果,如果引流不当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此外我们还应该告诉患者及其患者的家属一定不要让引流管脱出,这对患者来说是很危险的。

第2个回答  2018-01-10

对于胆结石这种疾病来说,如果结石过大的话我们必须得手术治疗,但是在治疗之后我们还需要在一定的时间之内引流,这就需要我们知道引流的目的和怎么护理,这样才会提高我们临床护理和治疗的效果,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的话,我们胆结石的患者还需要积极地配合我们的护理。妥善固定 “T”型管一端通向肝管,一端通向十二指肠,自腹壁穿出后用缝线固定于腹壁,下垫纱布,用胶布固定,“T”型管不宜太短,要尽可能不固定在床上,严防因翻身、搬动、起床活动时牵拉而脱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