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是哪个朝代的书家

如题所述

是宋末元初的人。

赵孟頫于宋理宗宝祐二年九月十日(1254年10月20日)生于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为宋太祖子秦王赵德芳之后。其五世祖为宋孝宗的父亲、秀安僖王赵子偁、四世祖为崇王赵伯圭,因孝宗赐赵伯圭宅第于湖州,故而他的后代子孙成为湖州人。

赵孟頫的曾祖赵师垂,祖父赵希戭,父亲赵与訔,亦皆仕于南宋,官衔颇高。嫡母李氏,生母丘氏。祖父早死无子,由祖母收他为后。赵孟頫为赵与訔第七子。他十一岁时,父亲去世,由生母督学。 

扩展资料:

作为一位变革转型时期承前启后的大家,赵孟頫有以下几方面突出的成就为前人所不及:

一、他提出“作画贵有古意”的口号,扭转了北宋以来古风渐湮的画坛颓势,使绘画从工艳琐细之风转向质朴自然。

二、他提出以“云山为师”的口号,强调了画家的写实基本功与实践技巧,克服“墨戏”的陋习。

三、他提出“书画本来同”的口号,以书法入画,使绘画的文人气质更为浓烈,韵味变化增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6-02

    南宋末至元初

    赵孟頫(fǔ)(1254年10月20日[1]  —1322年7月30日[1]  ),字子昂,汉族,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  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其父赵与訔曾任南宋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


    赵孟頫博学多才。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以上来自百度百科。


    不过由于后来他投降敌国,所以他的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为世人所不齿,项穆就说他的字是’妍媚纤柔,殊乏大节不夺之气‘(暗指赵没有骨气),不过现代已为其正名了。其实他的字笔风秀逸多情,笔法圆熟,很是漂亮,很有修养的。其楷书与行书写得尤其好。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练他的字。

    他这个人在政治上是有大才的,所以忽必烈才会那么重用他。虽然世人都说他作为南宋皇族居然降了元朝,实在失的气节,其实我认为他这也是审时度势才做的决定。南宋末期朝廷腐败,被推翻是必然的。他是为了“顺势教化蒙元,为汉民众牟利代言”才愿意为元朝所用。所以我认为他这种做法才是聪明人的做法,大丈夫能屈能伸嘛。

    他的资料百度上还有很多啊。介绍他的书也不少

第2个回答  2016-06-07
赵孟頫(fǔ)(1254年10月20日[1] —1322年7月30日[1] ),

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2] ,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

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其父赵与訔曾任南宋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将赵孟頫引见于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赞赏其才貌,两年后任集贤直学士。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元贞元年(1295年),回京修《世祖实录》。鉴于元廷内部矛盾重重,赵孟頫便借病乞归。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名满天下。至治二年(1322年)卒,年六十九,追赠江浙中书省平章政事、魏国公,谥号“文敏”,故称“赵文敏”。著有《松雪斋文集》等。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第3个回答  2016-05-25
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
赵孟頫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2] ,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其父赵与訔曾任南宋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6-05-25
南宋末年至元朝初期,是楷书四大家之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