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如题所述

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摘要: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基本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
力。在〈〈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引下,使我们达成这样的共识: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应当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发掘教材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寓思想道德教育于语言教学中,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形成自信、健康、向上的品格。
关键词: 传授知识 思想道德教育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这就意味着课堂教学既是教师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师应该在这个阵地上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渗透品德教育,充分发挥每一学科的德育功能。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并非是要去刻意追求,而是在控制整个课堂纪律,完成教学进度的基础上,用来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关系、进行素质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并不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适用,要注意场合,注意对象,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所以,教师要善于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英语教学是整个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应该遵循“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这个总目标开展工作,利用英语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在这方面做了以下尝试:一、根据学科特点进行总体规划把思想教育工作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去,必须根据英语学科的具体特点,认真钻研教材,发掘蕴涵在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决不能脱离课本,去空洞的说教。
一 、坚持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
英语教学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选择教学内容和进行各项基本训练时,应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特别在语言学习的入门阶段,要结合小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发展规律,如果我们不注意教材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或片面地强调教学内容的思想性,例如,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涉及许多难学难记的政治词汇和复杂的语言现象,不但英语教学的目的达不到,教学任务完成不了,而且会大大损害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思想教育的目的也会落空。另一方面,又必须注意思想内
容的健康,这样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点,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事实上,如果我们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和英语教学规律,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所接受到的思想教育是多方面的。如小学英语教材中学到表示颜色单词时很自然联想到国旗的颜色,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结合英美概况,使学生增长知识,扩大眼界,使学生受到国际主义的思想教育。教材中的问候对话、介绍对话、道歉对话,购物对话等等,包含了许多礼貌用语,这就在教学中灌输了文明礼貌的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习家庭成员单词时,教育学生尊重长辈,爱护幼小。结合搞卫生的图片对学生进行爱卫生、爱劳动的行为规范教育等。只要我们认真挖掘教材的内在思想性,就能使学生既学到丰富的语言知识,又受到多方面的思想教育。
二、坚持思想道德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上,提倡学生参与、体验、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让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英语教学不仅强调学习语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明确文化素养、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特别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思想认识。英语知识的学习是从感知到认识,从具体到抽象,可以通过看图说话、问答、对话、按指定情景写作,自由作文,改写故事结局等,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学习语言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它是一个长期、反复、艰难的过程。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教育他们要不怕困难,迎难而上,严格要求自己,一丝不苟,扎扎实实,养成良好的学习语言的行为习惯。例如要发音准确,就要进行反复模仿;要书写规范,就要经过刻苦磨练;要语法过关,必须反复练习;要口语自然,表达流利,必须勤于开口,必须经过长期不懈、有的甚至是口干舌燥的操练,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思想品质、学习作风态度、行为习惯都会受到积极的锻炼。
三、坚持让学生成为思想道德的选择者
积极健康的情感能使人的思维敏捷深刻,想象丰富活跃,记忆力强。学生只有对英语学习有积极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其中激发兴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是关键。如刚开学我第一节的英语课,会播放一首旋律、歌词简单,易于上口的英语歌曲“Hello”这样,既可以礼貌地跟同学们打招呼,渗透思想教育,又可以轻松的学会“Hello!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
句型,一举两得。跟着又问:“今年亚洲艺术节在哪里举行?”同学们会大声回答:“我们佛山,顺德是主要的场地。”我说:“你能你愿意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去迎接外宾吗?”有的同学会说:“愿意!”有的同学说:“我的英语还不是很好。“我又说:“2008年奥运会将在我们首都北京举行,离现在还有三年左右,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学好英语。那时候会有更多的外宾,你愿意用流利的英语迎接外宾吗?绝大部分同学会异口同声地喊:“愿意!”我跟着说:“So we should study hard.” 当我举起拳头解释“Study hard!”的时候,他们也跟着举起小拳头说“Study hard!”这时候,我知道他们已经自觉地选择了道德教育。
四、坚持让学生成为思想道德的实践者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创设各种学习活动,加强学生的自主性道德教育。所谓自主性道德教育是指道德教育融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尽可能以自然的方式,注重创设情景和氛围以促使个体产生内在的需要和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自动地实现教育的目的。对特定的德育目标的实现或内容的输出,强调有一定的具体接受情境或情感氛围,由于学生接触英语的大部分时间是课堂,因此,课堂教学应给学生设置一个适宜的语言情境,让学生自己亲身感受到从事各项任务的必要性,达到深有感触,自己主动到、积极地去完成。如在教PEP BOOK1 UNIT4 WE LOVE ANIMAL时,他们认识了很多动物:panda, elephant, bird等等,告诉他们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有些还特别珍稀,好像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要好好珍惜,保护生态环境。在教Let’s eat时,有
很多关于食物的单词和句型。从对话中,渗透教育他们要珍惜粮食,饮食要均衡。又如:PEP BOOK3,第一单元渗透西方国家一些最基本的文明用语,教育他们要有礼貌;第二单元介绍闻名世界的中国古代造纸术,教育他们要有民族自豪感;还有在短文涉及传统故事“拔萝卜”和向希望学校捐赠文具等等,向孩子们灌输团结就是力量,做一个有爱心的小朋友。
五、坚持让学生成为思想道德的收获者
学习最大的乐趣在于经过艰苦努力而获得成功。在教学中,对学生正确的道德行为应给予认同和赞赏,这样能使学生充满自信心,确认自己的行为能得到外部世界的肯定,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在正确的道德行为中寻找积极的一面,最终让学生在他的道德探索中得到真理。因此,教师在对任何一位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要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评价中,老师应给予
道德行为应给予认同和赞赏,这样能使学生充满自信心,确认自己的行为能得到外部世界的肯定,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在正确的道德行为中寻找积极的一面,最终让学生在他的道德探索中得到真理。因此,教师在对任何一位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要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评价中,老师应给予深情的赞许和热情的鼓励。如孩子有了精彩的表演时,让学生和老师举起大拇指一起喊:“Good, Good, Very good!”这样,表演的同学得到肯定,其他的同学也学会赞赏他人。如果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演好的同学,我会说:“Try again.”这样的评价不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有勇气再
次尝试。或者根据回答问题的具体内容,有针对性指出他们的优点,如“Your pronunciation is good. You are very confident.”总之,根据不同的情况,从多个角度,使学生知道自己的长处,树立自信心,激发其学习动力,努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
六、坚持让学生成为思想道德的驾驭者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走向生活,在实践练习中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班的学生见到老师或同学会主动地打招呼“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Hello! How are you?” 向别人借东西会用礼貌用语 “Can I use your„? May I have„?”等等。打扰了别人会说“Excuse me. I’m sorry.” 接受帮助后会说“Thank you. ”礼让用语“After you.”还有“You are welcome. That’s all right.”等。这些跟循序渐进的引导是分不开的。学生在得到鼓励,自发地在正确的道德规范下积极实现他的人生价值的同时,随着他越来越多地被外界所肯定,他就会自发地从道德的履行者和实践者变为道德的驾驭者。
总之,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利用各种教学工具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成为一个自信、健康、向上的英语学习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