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孟子的寓言

如题所述

最常听到的

1、五十步笑百步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梁惠王很多战争都失败告终,自己还老认为治国有方,但是最后国家治理的并不是很好。

随后他去问孟子。孟子说:“大王啊!你喜欢打仗,那我就跟你说说打仗的事儿,战鼓响起时候,双方打成一片,当有些士兵被打掉盔甲时就往后跑,有的跑了五十步,累了,停下了,有的跑了一百步停下了,跑了五十步的士兵嘲笑那些逃了一百步的士兵,大王你说呢?”老梁说:“这那行啊?这不都跑了吗?不管多少步,都是逃跑!”梁惠王治国非常努力,但是方向不对,听了孟子说后,他觉得是白费力了。孟子告诉我们,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有施行仁政,才能解决问题。

2、拔苗助长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这个故事我想就不用多说了,都明白。

孟子讲的是一种浩然之气,得平时不断底积累仁义,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得坚持!就像禾苗,需要一点点的成长,不能急于求成,不断集来仁义,才能培养出浩然之气。

3、王良请辞

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春秋战国是赵简子让王良陪着他的小臣奚驾车打猎,去了一天,啥也没打着。奚回家告诉赵了,说:“这个王良,真是太笨了,最笨最笨的车夫,气死我了!”王良听到了这样评价,回去找赵简子说再去一次吧。好不容易说服了奚,人家才答应,便去了。不过一会儿,十多只鸟收入囊中。奚回家又说了:“这个王良真是太厉害了,最厉害的车夫!”赵这下高兴了,让王良以后就专职陪奚打猎驾车,但是,被王良果断的拒绝了。王良理由是:“我好好的按照规章制度驾车,啥也打不着;一违规驾驶就打着了,我不能违规驾驶,别让我干了!”

这就是著名的王良请辞。

4、子学齐语

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说,楚国时期有这么一个大夫,就像让他儿子学门外语,什么呢?齐国话。找个外教教他,但是,身边都是楚国的人,天天说的都是楚国话,儿子就算想学习齐语也不可能学的好。如果把儿子放到齐国去,即使天天逼着他说楚国话都不可能,因为生活不了。

孟子用此比喻来说明,在你身边是什么样的人发什么样的声音,对你得影响就会很大,如果身边都是小人,你想做个好人那都是难上加难。所以,该换土壤的时候就得换换土壤,从根源出发。

5、二人学奕

出自《孟子·告子上》

战国时,一位下棋高手,名叫奕秋。一天,两个人同时跟他学习棋艺,其中一个人,学习专心致志,听奕秋的话。另外一个人,学是学了,但是,不专心,一边听着课,一边想着打猎。所以他的下棋水平肯定远远不如第一个人。

孟子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三心二意,不管做什么,都要专心致志才能做好。

6、下车冯妇

出自《孟子·尽心下》

晋国时候,有个人名叫冯妇,这个人有个爱好,跟武松一样,喜欢打老虎,后来,这个人成为了一个大善人,不再大虎了。可是,有一天,他在野外发现有一帮人追一个老虎,把老虎逼近山角处,却没有一人敢上前打。这帮人看见了冯妇,就让他帮忙。这时候,冯妇撸起袖子,准备打。这时候,这些人很高兴,可是,很多士人开始嘲笑他。

这个故事是给那些重操旧业的人讲的,是贬义和讽刺那些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3
1、五十步笑百步——《孟子·梁惠王上》

梁惠王好大喜功,对外发动的几场战争都大败。他又自认为自己很努力治国,然而国家治理得并不好,人口数量并不多。他问孟子是什么原因。

孟子

孟子回答说:“大王您喜欢打仗,那我就用打仗来作比喻吧。战鼓咚咚敲响的时候,双方战士刀兵相见打在一起,而有些士兵就丢下盗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一口气逃跑了一百步停下来,有的一口气逃跑了五十步停下来。逃跑了五十步的士兵嘲笑那些逃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大王您以为如何?”梁惠王说:“这不行。尽管没有逃跑一百步,他们同样是逃跑呀。”

梁惠王几十年的当权,和韩、赵、齐、秦等国作战有胜有负,国家并没有强大,人口也并没有增多,而其他国家的国君并不像他那样为国操劳,国力也和魏国不相上下。他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结果,就向孟子提问。

孟子用五十步笑一百步的故事来告诉梁惠王,在错误的方向努力,不管努力多还是努力少,都只不过是白费力气而已。梁惠王的所谓努力治国,只不过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甚至是扰民,而并未施行仁政,孟子告诉他,只有真正施行仁政,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百姓生活。

孟子

2、拔苗助长——《孟子·公孙丑上》

宋国有个人,担心自己的禾苗长得慢,就把禾苗一棵棵往上拔高了些,累得筋疲力尽。他回到家,告诉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的儿子赶紧跑到田里一看,禾苗已经全部都枯死了。

孟子讲浩然之气至大至刚,这种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需要平时不断地积累仁义才行,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不断地坚持培养。就像种禾苗一样,需要耐心耕耘,不能忘记,也不可以拔苗助长,只有不断地集义,才可能培养得了浩然之气。

3、王良请辞——《孟子·滕文公下》

从前,赵简子派王良给他宠幸的小臣奚驾车打猎,一整天打不着一只鸟。奚回报赵简子说:“王良是天底下最差劲的车夫。”王良知道后就说:“希望再来一次打猎!”他尽力说服奚,奚才答应了。一个早上就打了十只鸟。奚回报赵简子说:“王良是天底下最棒的车夫!”赵简子让王良专门给奚驾车,王良拒绝了,说:“我为他按照规则来驾车,整天打不着一只鸟;我违背规则驾车,一早上就打了十只鸟。我不惯替小人驾车,请别让我干这种事。”

孟子得不到诸侯国的任用,他的主张不能得到实现,他的弟子替他惋惜,委婉地建议他去主动游说诸侯。孟子以王良自比,把当时的诸侯比作小人奚,他不肯歪曲自己的主张去追随诸侯。孟子还指出: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03
一、五十步笑百步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梁惠王上》)

二、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孟子・公孙丑上》)

三、攘鸡者

今有人日攘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而后已。”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文公下》)

四、庾公之斯

郑人使子濯孺子侵卫,卫使庾公之思追之。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吾死矣夫。”问其仆曰:“追我者谁也?”其仆曰:“庾公之斯也。”曰:“吾生矣。”其仆曰:“庾公之斯,卫之善射者也。夫子曰‘吾生’,何谓也?”曰:“庾公之斯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我。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

庾公之斯至,曰:“夫子何为不执弓?”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曰:“小人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虽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废。”抽矢扣轮去其金,发乘矢,而后反。(《孟子・离娄下》)
第3个回答  2020-12-02
你的爱人能不能Bender on green过不就把逼吧。A Greek done.好的还记得就是的黄河故道好的老师过得过得吉放暑假打游戏结婚的话问哈渡河好好的不是不是要不刷卡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