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的自我调适

如题所述

学会自我调适 培养健康心理
快速的生活节奏,紧张的工作进程,沉重的精神压力,让人们的身心始终处在焦虑和抑郁的状态中,心理疾病渐渐增多,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心病还需心药医,正视心理问题,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心理上出现的一些小问题,就能将心理疾病大病化小,小病化无了。作为新时代军人我们必须学会心理的自我调适。下面我将从心理自我调适的重要性、不良心理的表现、心理调适的方法、建立积极的心态等四个方面阐述心理自我调适问题与培养健康心理的方法。

一、 心理自我调适的重要性

世界卫生组织在1946年就提出了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指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功能处于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状态。从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来看,健康应该包括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层次。只有当这三个层面同时处于完好状态时,才可以说是健康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要受到来自工作上的压力、来自领导的斥责、来自家庭的纷扰等各方面不良体验,如果没有协调好那么我们就会感到痛苦、郁闷、焦虑。那我很不幸的告诉你这个时候你的心理健康指数就开始下降了如果处理不好的话你甚至可能出现心理疾病。所以作为新时代军人我们必须要学会心理自我调适。

二、 当代青年军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青年人应征入伍成为军人,从家门到营门,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又决定了其心理尚未完全成熟,以这种尚未完全成熟的心理状态,来面对环境的巨大变化,就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入伍适应中的心理问题。军营环境对青年军人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对于应征入伍的新战士来说,他们面临的是陌生的军营,生疏而又关系密切的新群体。军队的集体生活,既改变了原来的生活方式,又改变了原来所熟悉的人际环境。所有这些,会使青年军人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使他们的内心或多或少地感到惶惶不安。因不适应军队生活环境而出现的不安、苦闷和孤独感,会更容易促使战士们产生心理问题。(2)军政训练中的心理问题。军政训练是战士的必修课,是紧张而艰苦的。青年军人进入军营后,常常为紧张而艰苦的军营生活而苦恼,能否顺利通过军政训练关,立足军营,建功立业,成为军营中的强者,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重要问题。如果对军营中的艰苦训练不能正确地接受和对待,逃避或否认现实,就会导致出现心理问题,产生对自己的不满意,学习训练缺乏动力,感到负担过重,甚至产生训练焦虑等心理状态。

(3)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与入伍前相比,军营中的人际交往更为新鲜,更为广泛,独立性更强,更具有社会性。青年军人开始独立地步入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开始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并试图发展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人会产生各种问题。认知、情绪及人格因素,都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建立。一旦某个人在这一过程中受挫,就可能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与焦虑之中,并由此产生心理问题。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沟通不良,交往恐怖,人际关系失调、人际冲突,孤独无援、缺乏社交技能等。

(4)自我意识中的心理问题。存在于自我意识中的心理问题是青年军人心理问题的核心。青年军人在自我发展中,既存在着自我认识、评价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又存在着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青年军人容易把未来设计得过于完美,而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客观条件,会妨碍“理想自我”的实现。对这一客观事实认识不足,就会引起认识上的矛盾,从而严重影响青年军人的心理状态在追求自我发展的过程中产生失衡,如果没能达到期望的目标,或者对自我不正确的认识,害怕暴露自己的弱点而采取某种防御的心态,过多独处,很少与他人交流,也会出现各种行为、情绪等心理问题。

正是由于青年军人存在的这些心理问题所以我们更需要认真的思考如何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帮助他们尽快的适应部队生活,更好的为部队发展做贡献。下面我就结合在部队工作的实际来介绍几种自我调适的方法。

三、 几种自我调适的方法

青年军人在身心发展过程中,有意识地阅读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掌握一些常用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如自我暗示法、情绪宣泄法等,是必要而可行的。
自我心理调适指的是靠思想、语词,对自己施加影响以达到心理卫生、心理预防和心理治疗目的的方法。通过自我暗示,可以调理自己的心境、感情、爱好、意志乃至工作能力,对个人成长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比如面临紧张的考场,反复告诫自己“沉着、冷静”;在荣誉面前,自敲警钟“谦虚、谨慎”;在遭遇挫折时,要安慰自己“要看到光明,要提高勇气”,等等。
学习自我心理调适,需要平时练就刚毅顽强的意志,要对自我及自我暗示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并在实践中进行锻炼,使自我调适得到恰如其分的应用,下面介绍几种具体方法:
1.冥想放松法。你可以用一件真实的物件,如各种球类,各种水果,或者手头可以找到的例如小半导体等实实在在的物体,来发挥自我想象和自我暗示的能力。具体做法是;
(1)凝视手中的橘子(其它的事物也可以),反复仔细地观察它的形状、颜色、纹理脉络;然后用手触摸它的表面质地,看是光滑还是粗糙;再闻闻它有什么气味。
(2)闭上眼睛,回忆或回味着这个橘子都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3)放松肌肉,排除杂念,想象自己钻进了橘子里。那么,里面是什么样子?你感觉到了什么?里面的颜色和外边的颜色一样吗?然后再假想你尝了这个橘子,记住它的滋味。
(4)想象暗示自己走出了橘子的内部,恢复了原样;记住刚才橘子里面所看到的、尝到的和感觉到的一切,然后做深呼吸5遍,慢慢数5下,睁开眼睛,你会感到头脑轻松、清爽。
2.自主训练法。又叫适应训练法,这里介绍其中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如下:
首先,取坐姿,把背轻轻靠在椅子上;头部挺直,稍稍前倾;两脚摆放与肩同宽,脚心贴地。然后两手平放在大腿上;闭目静静地深呼吸3次,排除杂念,把注意力引向两手和大腿的边缘部位,把意念排导在手心。最后,你会感到注意力最先指向的部位慢慢地产生温觉,然后逐渐地扩散到手心全部。这时,你心里可以反复默念:“静下心来,静下心来”,两手就会暖和起来。不知道大家是否学会了刚才的几种心理自我调适的方法,但是大家要想拥有健康的心理关键还是要建立积极的心态。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如何建立积极的心态。

四、 学会建立积极的心态

原则之一:学会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人与事。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和所接触的事中,总是有二个方面,积极或消极。对任何一个问题,都概莫能外。所以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学会如何从积极的方面看待问题。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的成功,就是善于发现别人的积极一面,他与他合作的人非常的和谐。当别人问到其中的奥妙时,他说:“与人相处,就如同在泥里挖金子,你很明确,你现在挖的是金子,而不是泥。如果我对合作者只是发现他们身上的缺点,那么我会被气死,且一无所有。相反,我知道每个人都有积极的一面,这是我要发现的,也许它像金子埋在土里很深一样,但只要努力,就一定会发现的。
原则之二:不要总用批评的态度对待人与事。中国前国家足球队教练米卢对足球的理念是态度决定一起。真的是有一定的道理。如果你的态度消极,你就会去做消极的事,习惯性的去发现事物的缺点,常是说批评的话,对什么都会抱怀疑的态度。这种态度的后果就是你看待事物越来越没有信心,越发自卑。多从表扬、称赞的态度对待事与人,你就会习惯于发现积极的一面,你就会学会积极的自动思维模式。
原则之三,不要刻意去寻找消极的方面。对于消极的人而言,即使让你在天堂里,也会发现天堂的高处不胜寒。而积极者,即使是一只停了的钟,也会认为一天有二次准时。所以我们必须从好的方面看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快乐,才会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

最后我希望大家在听了我的授课之后能有所启发,有所收获。真正的掌握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真正的拥有积极健康的心态。我的授课完毕,有不足之处还望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5
欲望不要太高。欲望无止境,我们的欲望越高,一旦完成不了,形成的反差特别大,我们的心态就很容易崩溃。什么事都是一步一个脚印的,一口吃不了个大胖子,所以目标也不要的太高,由低到高慢慢完成。2不要有太重的攀比心理。有句话说得好:“人比人,气死人“如果攀比思想太重,你的心会更累。”如果跟下岗工人比待遇,跟农民兄弟比收入,跟先进人物比贡献,心态就能平衡,怨气就自然消了。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能出状元,你所得的回报是按照你的付出来结算的。所以不要说去和某些人相比,因为你们所处的位置不一样、所做的付出不一样,所以你们现阶段所得到的一些东西也是不一样的。3要学会忘记。不要对过去的事耿耿于怀,过去了的事就让它过去,这样才会少去许多烦恼,心情才能舒畅,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所以学会善忘也是一种品质。4每个人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生活理念,有的人活得很快乐,有的人却对生活出奇的失望,归根结底原因还是各自心态的问题。生活中总是会出现很多突如其来的灾难,会让人突然陷入一种茫然、焦急、狂躁的情绪之中,更有甚者对生命的绝望。
第2个回答  2020-11-25
​一,要正确认识,尽管有良好的愿望,但能否变成现实却受着矛盾的制约。只要能正确对待就会泰然自若,心情舒畅。

二,就是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我们再总结经验教训,就可以进行相应的认识,在认识的过程中让自己的心情,心理压力得到缓解。

三,是情绪转移,不要将恶劣的情绪压抑在心,应找一个人进行倾吐,让他们为你分忧解愁。

四,就是学会自我安慰,比如可以做到从自慰中走出郁闷,忘却忧愁。

五,用安全方法发泄怒气,可以回家之后对着枕头进行锤击,这样怒气消了,你的心理压力也就释放了。

六,做些自己高兴的事,心情不好受的时候,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例如听听音乐,看看电视等等,可以让自己的怒气消除。

七,就是知足常乐,心胸开阔,对人友善与宽容,给己要乐于安于现状。
第3个回答  2020-11-25
首先,是要靠自己解决问题:要么改变客观环境来适应自己的要求(如另谋职业,重组家庭),要么改变自己原来的主观愿望来适应坚冰、硬铁般的现实环境;
其次,是寻求社会支持,与配偶、父母、兄弟姐妹、亲戚、老师、同学、同事、好朋友商量,谈心,倾听他们的意见,接受他们对问题处理的指导意见,同时获得他们的同情、关怀和鼓励;
最后,在上述各种尝试与措施均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时候,可以通过热线电话,网络服务,或登门求诊于心理咨询医师,使问题获得进一步的较为恰当的解决。但这样作并不一定就能获得满意的解决,正如纠纷告到法庭之上,原告也常有败诉的时候。
心理的自我调适能力,是个人有效地应对日常生活的需求和挑战的能力;是个人维持自身精神健康的能力;是在与社会文化环境和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良好适应与行为的个人能力。这种能力最好是从小培养,并养成习惯,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培养:
1、人际交往的能力。
2、理性思维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在艰难选择面前,作出决定的能力。
3、知人与自知的能力。
4、自身处于应激状态或出现激情反应时应付能力。
第4个回答  2020-11-25
在我国目前中小学就学人数进入高峰期、升学教育压力大的情况下,中小学教师负担已十分繁重,职业压力在不断增大,心理疾患已远远高出社会一般人群。教师是一个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职业,其心理健康状况实在令人担忧,它实际上已经成为污染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源头。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
教师是教育影响的主导者、支配者。教师的心理健康更是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和人格发展。因此,教师心理健康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维护教师心理健康对于培养合格人才促进教育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营造高品位的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潜能的最大发挥,已成为家长和社会的强烈需求,那么,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二)教师心理问题的表现
根据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定义,按照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教师心理问题的类型划分为三类:发展性心理问题、适应性心理问题与障碍性心理问题。
1. 发展性心理问题。主要是指教师自身不能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特别是对自我能力,自我素质方面的认知,其心理素质及心理潜能没有得到有效、全面的发展。发展性心理问题的解决重在帮助教师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塑造健康,完整的人格,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合格教师。
2、适应性心理健康问题。适应是个体通过不断做出身心调整,在现实生活环境中维持一种良好、有效地生存状态的过程。而适应性心理问题则是个人与环境不能取得协调一致所带来的心理困扰。哈特曼认为:适应是个体终生维护心理平衡的持续过程,以无须付出太高的代价去处理一个具有一般性及可预期性的环境。
3、障碍性心理健康问题。当教师遭遇人际关系的严重冲突、重大挫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