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辞敬辞的错误用法

希高手提供谦辞敬辞的误用语段,越经典越好!

1、一位朋友在大学执教,去年教师节,她收到一个学生送的贺卡,上书“师恩永难忘!惠赠王老师。”街边一家商店的广告牌上写着“凡在本店购货200元者,本店将惠赠一份精美礼品。”这都是用错了敬辞。“惠赠”的“惠”是指别人给自己以好处,所以送东西一般用“×××(对方)惠存”,意即请对方保存是给了我好处的。这个“惠”字有客气的意味。如果写“×××(自己)惠赠”,则表示我送你东西是我对你施以恩惠了,岂不是与本意南辕北辙?

2、有人在收到朋友的礼物时称自己“笑纳了”。“纳”是“接受”、“收下”之意,“笑”则是“嘲笑”、“哂笑(所以也有作‘哂纳’)之意。“笑纳”的意思是我送你的东西不好,不成敬意,让你笑话了。所以应是“我送礼物,请你笑纳”。而有人把“笑”理解为“高兴”,是因为高兴而笑,所以会说“你送的礼物我笑纳了”,这便是说“你送的东西我带着嘲笑的态度收下了”。如果了解了“笑纳”的真实意思,就知道这种说法对送礼的朋友是多么的不尊重!

3、一个外国人对一个中国人说:“你的女儿真漂亮。”中国人回答:“哪里,哪里。”外国人不明就里地说:“鼻子、眼睛和嘴。”

4、金庸先生的二儿子查传倜在一档综艺节目中的自我介绍,引起了大伙的热议,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有人指出,他自称是金庸先生的二公子,这样的说法欠妥当。公子,是个敬辞,用于称呼别人的儿子,或指先秦时期诸侯的儿子。

5、“小女”是个谦辞,指的是自己女儿,别人家的女儿要称“令爱”!这大概是不花一分钱,就把别人家女儿“拐”走的最快方式!而对于谦辞、敬辞来说,哪怕是一字之差,意思都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啊!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到底该怎么来使用这些谦、敬辞呢?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今天的你,还会用敬辞谦辞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5

1、有一人好友去世,他代表众友人撰写悼念文词,这首词从格式、声韵、词句等方面来分析都中规中矩,无可厚非。但是这题目一出来,众好友都不答应了,因为这题目是《菩萨蛮·悼令尊》。令尊,称对方父亲的敬词。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并非“你的”。

2、还有一事儿,有位朋友转发朋友父亲文章时,推荐语“令尊大人力作”,这让我看了觉得有些不妥,于是发信息和朋友沟通,“刚才看朋友圈你发的动态,‘令尊大人力作’,不知是谁的父亲,总觉得这种说法怪怪的?”,结果别人告诉我“诗友的父亲,称之为令尊,不足为怪啊”,“对别人的父亲,都可称令尊。”“令尊已是通用词,只要用令尊,读者会马上想到是朋友的父亲,那是尊称。”

3、王厂长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抓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4、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换房子的事我一定鼎力相助。

5、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以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A球队望其项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敬辞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7
仔细分析近几年高考的“语言得体”类试题,我们发现其中一种较为普遍的毛病,往往是由敬、谦词的误用而至。现结合有关试题,对此类“毛病”作一具体的“诊断”:
一.混淆对象
例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传统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1994年高考第9题]
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
B.令媛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维妙维肖、栩栩如生。
分析:A项中的“家母”是谦称自己的母亲,而句中转交的对象是对方的母亲,应该用敬词“令堂”或“令慈”;B、C两项均把称自己女儿和父亲的谦词“小女”、“家父”误用为“令嫒”、“令尊”(分别敬称对方的女儿和父亲),故正确答案为D。又如,
例2:选出语言得体的一项( )
A.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
B.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该感谢。
C.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光临贵校座谈会,深表歉意。
D.这种陈词滥调的报告恐怕是没有人愿意恭听的。
分析:A中的“笑纳”是敬称,B中的“绵薄之力”是谦称,C中的“光临”是敬称,都混淆了各句话题所涉及到的对象,故不得体,正确答案是D。
二.颠倒位置
例3:某学校请一位全国著名的科学家来作报告,经办的同志给这位科学家去了一封信,信中说:“请您来讲一次,想来您也会觉得荣幸的。”……[92年“三南”高考题]
分析:此段文字中“荣幸”一词不得体。写信人颠倒了与对方的位置,因为学校邀请的对象是“一位全国著名的科学家”,而且校方又是有求于人。显然,“觉得荣幸的”应该是校方经办的同志以及听了科学家报告的人,而不该是“这位科学家”。又如,
例4:下面是周华同学给博物馆金馆长写的一张便条,其中有些词用得不得体,请你帮他修改。[1995年高考第30题]
金馆长:
您约我今天下午去贵处谈我班同学光临贵馆参观一事,因我有急事,现决定改期。具体改在何时,另行磋商。
周华
5月18日
要求:找出并改正用得不得体的词,有几个写几个。
分析:该题中不得体的词有“光临”、“决定”、“磋商”三个(可分别改用“到或去”“不得不或只好、只能”“商量或商议、商定”等),其中“光临”一词就属对象错位之误。因为“光临”是称宾客的到来,属敬词,而文中所指的“贵馆参观一事”是自己的行为。
例5:这次活动承蒙贵公司慷慨解囊,热情襄助,取得了圆满成功,他日有托,本人定当投桃报李, 相助(全力、鼎力)。[2002年南京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第3题]
分析:“鼎力”意为“大力”,虽意思与“全力”相近,但“鼎力”为敬词,多表示请托或感谢对方。答题时许多同学没有注意到后半句中的“本人”,以为是针对别人说的而错位地选了“鼎力”。其实,此处无须用敬词,应填“全力”。
三.画蛇添足
例6:正在广州某高校就读“大二”的小张,已答应在今年暑假里给您的令郎辅导功课。
分析:句中的“令郎”就是敬称对方的儿子,前面的定语“您的”是多余的成分,应该删去。
例7: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2001年高考试卷第4题D项]
分析:该项为错误项。句中的“蓬荜生辉”是谦词,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送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荣耀,一般只能出自自己之口。此处用“蓬荜生辉”有贬低别人居室的嫌疑;另外“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还犯有语义重复的毛病。因为“蓬荜“是”“蓬门荜户”的省略,常用作谦称自己的居室,就此处而论,需删去“使居室”三字。
能否准确地使用敬、谦词,常常是一个人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高低的标志。在现代社会人与人的交际中,因不了解敬、谦词的词义和用法而出现误用的情况并不少见。轻者贻笑大方,重则把人际关系弄僵、事情闹糟,请君学会得体地运用敬、谦词。
2楼 kankan 发表于:2005-12-23 7:29:57
谈敬辞和谦辞的运用

千百年来,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使用了许多敬辞和谦辞,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礼仪之邦的特点。敬辞,即表示对别人敬重的词语,如称呼对方叫“足下”、“阁下”,称对方的家叫“府上”,称对方家里的人要加上一个“令”字(“令”是“美好”的意思),如“令尊”(父亲)、“令堂”(母亲)、“令兄”(哥哥)、“令朗”(儿子);问对方的年龄称“高寿”、“贵庚”、“芳龄”;等等。谦辞,则是用于自我表示谦恭的词语,如称自己为“鄙人”(浅陋无知的人),称自己的家为“寒舍”,称自己家里的人叫“家父”、“家母”、“家兄”、“犬子”(儿子),说自己的年龄时加上“虚度”两字等。
这类敬辞和谦辞,在旧时的书籍中是很常见的,我们要读懂过去的文章,就必须懂得这类词语的意思。随着社会的进步,到今天,有些词语显然已不再适用,如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拙荆”,妇女自称为“妾”等,带有明显的轻视妇女的封建意味。又如“鄙人”、“犬子”之类,则过分自贬,亦有虚伪做作之嫌。而另有不少敬辞谦辞,则仍有其生命力,在书面语和口语中广为应用。在大力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尤其值得学习运用。然而,在实际运用中,却难免因用错而闹出一些笑话,如有人送朋友一本书,在扉页上题“×××留念,×××惠赠”。这“惠赠”两字显然用错了。
要防止此类笑话的出现,首先应了解一下敬辞谦辞的特点。
敬辞和谦辞的特点之一是它的单向性。所谓“敬”,当然是对别人而言的,而“谦”,则是用于自己的,两者不能混用,这一点本应十分明白。但事实上有些词还存在着用反的现象。如“我明天一定光临”、“我贵姓王”、“请你拜读一下我的大作”、“这是我的高见”……例句中原应该用于对方的“光临”、“贵姓”、“大作”、“高见”等敬辞都用到自己头上去了,不免太妄自尊大。同理,谦辞就不能用到对方身上。
特点之二是有些词在年龄长幼、地位高低等不同情况下用法有所区别。如问人的年龄,问老人,宜用“高寿”,问年轻姑娘,宜用“芳龄”,一般的,可用“贵庚”。如果向老人问“芳龄”,当然是万万使不得的。又如同是谦辞,兄长可向弟妹自称“愚兄”,而弟弟却不应对兄长自称“愚弟”。因为照理说弟不如兄,兄自称“愚”可谓客气,弟自称“愚”又算什么呢?弟本来就是愚的嘛。同理,学生向老师自称“愚生”,也是不适当的。
要防止出现错误,除了了解敬辞谦辞的特点之外,最根本的是要了解这个词的本来意义。如“拙作”和“大作”,如果知道了“拙”是“笨”的意思,“大”则是表示赞颂,那么当然知道前者用于自己而后者用于对方了。又如“惠赠”的“惠”是指别人给自己以好处,所以送东西一般用“×××(对方)惠存”,意即请对方保存是给了我好处的。这个“惠”字就有客气意味。如果写“×××(自己)惠赠”,则表示我送你东西是我对你施以恩惠了,岂不过于自矜!再如“笑纳”,“纳”是“接受”、“收下”之意,“笑”则是“嘲笑”、“哂笑(所以也有作“哂纳的”)”之意。“笑纳”的意思是我送你的东西不好,不成敬意,让你笑话了。所以应是“我送礼物请你笑纳”。而有人把“笑”理解为“高兴”,是因为高兴而笑,所以会说“你送的礼物我笑纳了”。这样,在别人看来,便是说“你送的东西我带着嘲笑的态度收下了”。这对别人是多么的不尊重!
除了不了解词的意义和特点,用错敬辞谦辞的另一个原因是赶时髦。有人一看见别人用,便连忙跟着上,似乎用上几个敬辞谦辞就显得文雅了。这种思想是不正确的。事实上,即使运用对象没错,也未必可以处处运用。因为上述敬辞谦辞往往带有一点文言的味道,一般是不提倡的。在一般场合,还是运用大众化的礼貌用语为宜,它更有一种亲切感。

参考资料:http://www.dgzx.org/zgx/bbs/dv_rss.asp?s=xhtml&boardid=92&id=15595&page=10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