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解析一首诗

诗随便,要把诗的背景,作者,作者生平。诗的意境,诗的主旨。

此诗最早见于朱熹《楚辞集注·后语》,相传为蔡琰作。蔡琰,字文姬,陈留
圉(今河南札县人),为汉末著名学者蔡邕之女。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战乱
中,为胡骑所获,南匈奴左贤王纳为妃子,生二子。十二年后为曹操赎回。她将这
一段经历写成《悲愤诗》五言与骚体各一篇,见于《后汉书·董祀妻传》。《胡笳
十八拍》的内容与两篇《悲愤诗》大体相同。关于此诗的真伪问题,向有争论,欲
知其详,可参看中华书局出版的《胡笳十八拍讨论集》。人诗歌体制来看,与东汉
末年的作品有相当距离,且诗歌内容与蔡琰生平亦有若干抵触之处,托名蔡琰的可
能性较大。这里姑从其旧,仍署蔡琰。《胡笳十八拍》是古乐府琴曲歌辞。胡笳是
汉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管乐器,其音悲凉,后代形制为木管三孔。为什么“
胡笳”又是“琴曲”呢?唐代诗人刘商在《胡笳曲序》中说:“胡人思慕文姬,乃
卷芦叶为吹笳,奏哀怨之音,后董生以琴写胡笳声为十八拍。”此诗最后一拍也说:
“胡笳本自出胡中,缘琴翻出音律同。”可知原为笳曲,后经董生之手翻成了琴曲。
“十八拍”,乐曲即十八乐章,在歌辞也就是十八段辞。第一拍中所谓“笳一会兮
琴一拍”,当是指胡笳吹到一个段落响起合奏声时,正好是琴曲的一个乐章。此诗
的形式,兼有骚体(句中用“兮”字)与柏梁体(用七字句且每句押韵)的特征,
但并不纯粹,或可称之为准骚体与准柏梁体。全篇的结构可大别为开头、中腹、结
尾三部分。第一拍为开头,总说时代动乱与个人所受的屈辱;中腹起自被掳西去的
第二拍,止于放还东归的第十七拍,历时十二年,分为思乡与念儿前后两个时期;
最后一拍为结尾,呼应篇首,结出怨情。欣赏此诗,不要作为一般的书面文学来阅
读,而应想到是蔡琰这位不幸的女子在自弹自唱,琴声正随着她的意象在流走。随
着琴声、歌声,我们似见她正行走在一条由屈辱与痛苦铺成的十二年的长路上……

她在时代大动乱的背景前开始露面。第一拍即点出“乱离”的背景:胡虏强盛,
烽火遍野,民卒流亡(见“干戈日寻兮道路危”等三句)。汉末天下大乱,宦官、
外戚、军阀相继把持朝政,农民起义、军阀混战、外族入侵,陆续不断。汉末诗歌
中所写的“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王粲《七哀诗》),等等,都是当时动乱现实
的真实写照。诗中的女主人公蔡琰,即是在兵荒马乱之中被胡骑掳掠西去的。被掳,
是她痛苦生涯的开端,也是她痛苦生涯的根源,因而诗中专用一拍(第二拍)写她
被掳途中的情况,又在第十拍中用“一生辛苦兮缘别离”指明一生的不幸(“辛苦”
)源于被掳(即所谓“别离”)。

她在被强留在南匈奴的十二年间,在生活上与精神上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胡地的大自然是严酷的:“胡风浩浩”(第三拍),“冰霜凛凛”(第 六拍),“原野萧条”(第七拍),流水呜咽(第六拍“夜闻陇水兮声呜咽”)。异方殊 俗的生活是与她格格不入的:毛皮做的衣服,穿在身上心惊肉跳(第三拍“毡裘为裳兮骨 肉震惊”);以肉奶为食,腥膻难闻,无法下咽(第三拍“羯膻为味兮枉遏我情”,第六 拍“饥对肉酪兮不能餐”);居无定处,逐水草而迁徒,住在临时用草笺、干牛羊粪垒成 的窝棚里(第六拍“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垒……草尽水竭兮羊马皆徒”);
兴奋激动时,击鼓狂欢,又唱又跳,喧声聒耳,通宵达旦(第三拍“鼙鼓喧兮从夜
达明”)。总之,她既无法适应胡地恶劣的自然环境,也不能忍受与汉族迥异的胡
人的生活习惯,因而她唱出了“殊俗心异兮身难处,嗜欲不同兮谁可与语”的痛苦
的心声。而令她最为不堪的,还是在精神方面。

在精神上,她经受着双重的屈辱:作为汉人,她成了胡人的俘虏;作为女人,
被迫嫁给了胡人。第一拍所谓“志意乖兮节义亏”,其内涵应该正是指这双重屈辱
而言的。在身心两顶都受到煎熬的情况下,思念故国、思返故乡,就成了支持她坚
强地活下去的最重要的精神力量。从第二拍至第十一拍的主要内容便是写她的思乡
之情的。第四拍的“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第十拍的“故乡隔兮音尘绝,器无
声兮所将咽”,第十一拍的“生仍冀得兮归桑梓”,都是直接诉说乡情的动人字句。
而诉说乡情表现得最为感人的,要数第五拍。在这一拍中,诗人以她执著的深情开
凿出了一个淡远深邃的诗境:春日,她翘首蓝天,期待南飞的大雁捎去她边地的心
声;秋天,她仰望云空,企盼北归的大雁带来故土的音讯。但大雁高高地飞走了杳
邈难寻,她不由得心痛肠断,黯然销魂……。在第十一拍中,她并揭出自己忍辱偷
生的内心隐秘:“我非贪生而恶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
埋骨兮长已矣。”原来她“不能捐身”是出于期待“归桑梓”,即回归故国。终于,
她熬过了漫长的十二年,还乡的宿愿得偿:“忽遇汉使兮称近诏,遗千金兮赎妾身。
”(第十二拍)此即《后汉书》蔡琰传所说的:“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
使者以金璧赎之。”但这喜悦是转瞬即逝的,在喜上心头的同时,飘来了一片新的
愁云:她想到自己生还之日,也是与两个亲生儿子诀别之时。第十二拍中说的“喜
得生还兮逢圣君,嗟别稚子兮会无因。十有二拍兮哀乐均,去住两情兮难具陈”,
正是这种矛盾心理的坦率培白。这一拍承上启下,是行文上的转折处。从第十二拍
起,便转入不忍与儿子分离的描写,出语哽咽,沉哀入骨。第十三拍写别子,第十
四拍写思儿成梦,都是十分精彩的段落。如第十三拍的“抚抱胡儿兮泣下沾衣。…
…一步一远兮足难移,魂销影绝兮恩爱遗”,第十四拍的“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
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梦中执手兮一喜一悲,觉后痛吾吾心兮无休歇时”,都写得
�尽缠绵,感人肺腑。宋人文在《对床夜话》卷一中称赞第十三拍说:“此将归别也。 时身历其苦,词宣乎心,怨而怒,哀而思,千载如新;使经圣笔,亦必不忍删之也。 ”诗中女主人公的别离之痛,一直陪伴着她离开胡地,重入长安(第十七拍“岂知
重得兮入长安,叹息欲绝兮泪阑干”)。屈辱的生活结束了,而新的不幸-思念亲
子的痛苦,才刚刚开始。“胡与汉兮异域殊风,天与地隔兮子西母东。苦我怨气兮
浩于长空,六合虽广兮受之应不容”,全诗即在此感情如狂潮般涌动处曲终罢弹,
完成了蔡琰这一怨苦向天的悲剧性的艺术形象的创造。

抒情主人公的经历是独特的,诚如诗中一再写到的“禀气含生兮莫过我最苦”,
“唯我薄命兮没戎虏”(均见四拍)。然而通过其特殊遭遇所表现出来的乡关之思
与亲子之情,又是富于时代的工同性并体现了民族精神的优良传统的。在“干戈日
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第一拍)的大动乱的时代里,乡情与亲情是背
井离乡、抛妻别子的广大百姓与士卒共有的感情。从历史的继承性来说,作为一个
弱女子,处身异国,在被纳为妃子、生有二子、备受荣宠(第十一拍“胡人宠我兮
有二子”)的情况下,矢志归国,这与西汉时苏武被匈奴流放到北海牧羊长达十九
年而不改民族气节的行为,表现虽异,心迹实同。王粲《登楼赋》说:“钟仪幽而
楚奏兮,庄显而越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正是对这种处境不同
而执著如一的“怀土”之情的较为全面的概括。诗中的蔡琰,不仅眷恋着生养她的
那片热土,富于民族的感情,而且从她离开胡地时对两个胡儿的难舍难分,痛失骨
肉后的积想成梦、哀怨无穷看来,她又是一个具有丰富慈母爱的传统美德的女性。
但这一艺术形象之感人,却不只在于其具有美好的品德与丰富的感情,更在于其遭
遇的不幸,即人物命运的悲剧性。她在被掳掠以后,身居胡地,心系故土,一直受
到身心矛盾的折磨;而当她的归国宿愿一旦成为现实时,失去新生骨肉的痛苦便接
踵而来。“回归故土”与“母子团聚”,都是美好的,人人应该享有的,在她却不
能两全。人总是同情弱小、哀怜不幸的,更何况是一个弱小的女子,又是迭遭不幸
且又具有美好品德与丰富感情的弱女子呢,这就不由得不令人一掬同情之泪了。

此诗在抒情主人公艺术形象创造上的最大特色,是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这一
特色,首先体现在抒情与叙事关系的处理上。诗人全然摒弃纯客观的叙述,叙事时
总是饱含着感情。诗中叙事性较强的段落,如写被掳西去的第二拍,在胡地生育二
子的第十一拍,别儿归国的第十三拍,重入长安的第十七拍,无不是以深情叹出之。
同样是写被掳西去,在五言《悲愤诗》中写到“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柜。马边悬
男头,马后载妇女”,以叙事详尽、细节逼真见长;而在《胡笳十八拍》的第二拍
中,则说:“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
甲兮为骄奢”,处处表露出诗人爱僧鲜明的感情-“云山”句连着故土之思,“疾
风”句关乎道路之苦,“人多”句“虺蛇”的比喻、“控弦”句“骄奢”的评价,
莫不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诗中侧重的段落并不多,更多的情况是在抒情时顺便
带出,也就是说,是为了抒情才有所叙述。例如,为了抒写“伤今感昔”与“衔悲
畜恨”之情才写到胡地的习俗(第三拍),为了说明自己度日如年、难以适应胡地
的日常生活才写到胡人的衣食起居(第六七两拍),等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的
物色,更主要的则是体现在感情抒发的突发性上。诗的感情,往往是突然而来,忽
然而去,跳荡变化,匪夷所思。有时意到笔到,不避重复,如责问上天,前后出现
四次之多,分别见于第一、八、九、十六各拍;有时又天马行空,来去无迹-如第
四拍(“无日无夜”)正从个人经历的角度慷慨不平地抒写怨愤,第五拍(“雁南
征兮”)忽然转出对雁抒怀的清冷意境;写战争氛围的第十拍与写衣食起居的第六
七两拍都理为了抒写乡情,本该相连,却于其间插入责问上天的第八九两拍。“正
所谓‘思无定位’,甫临沧海,复造瑶池。”(谢榛《四溟诗话》卷四)这种感情
表达的非理性化本身,乃是主观感情色彩强烈的一个重要标志。强烈的主观抒情色
彩的特色,在抒情方式与语言运用上也留下了鲜明的标记。诗人常常是“我”字当
头,言无回避;还喜欢夸张其辞,极言以尽意。诗作一开篇即连用两“我”字以起
势,紧接着以“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二句指天斥地,直是“天
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的变奏,这是何等样的胆识魄力!第八拍的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我不负天兮天何
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这一迭连声的责问更是把“天”、“神”
作为被告送到了审判席前。篇中夸张的说法与夸张的词语在在皆是,如“无日无夜
兮不思我乡土,禀气含生兮莫过我最苦。天灾国乱兮人无主,唯我薄命兮没戎掳”
(第四拍),“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第九拍),“四时万物兮有
盛衰,唯我愁苦兮暂移”(第十四拍),“苦我怨气兮浩于长空,六合虽广兮受之
应不容”(第十八拍),等等。以上种种的总汇,形成了全诗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
的总体特色,使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得以凸现出来。

抒情主人公艺术形象的成功创造,还得力于深入细腻的心理描写。女主人公在
“志意乖兮节义亏”的情况下,为什么不以一死以全节气呢?第十一拍披露了隐衷
(见前引的“我非贪生而恶死”第四句),说明她是出于深厚的乡土之思才偷生苟
活下来的。由于这一剖白,人物活动的思想感情基础被揭示了出来,这就不仅消除
了对这一人物形象可能引起的误解,而且使她变得可亲可敬起来。第十三拍抒别儿
之痛,第十四拍诉思儿之苦,尽管具体写法并不一样-第十三拍借助想象与通过行
动来表现,第十四拍则寄情于梦幻,但在展示特定情况下的人物的心理变化这一点
上,却无不生动传神,维妙维肖。诗中最引人注意的心理描写,则要推对归国与别
儿一喜一悲的感情纠葛的描写。诗人深深体会到“去住两情兮难再陈”,因而不惮
其烦,三复斯言,如“喜得生还兮逢圣君,嗟别稚子兮会无因”(第十二拍),“
愿得归来兮天从欲,再还汉国兮欢心足。心有怀兮愁转深,日月无私兮曾不照临,
子母分离兮意难任”(第十五拍),“今别子兮归故乡,旧怨平兮新怨长”(第十
六拍)。通过不断地重复,对于矛盾心理的表现,起到了强调与深化的作用,从而
更加突出了人物进退维谷、痛苦难禁的情状。

明人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说:“东京风格颓下,蔡文姬才气英英。读《胡
笳吟》(按,即指《胡笳十八拍》),可令惊蓬坐振,沙砾自飞,直是激烈人怀抱
。”所谓“激烈人怀抱”,是说在读者心中激起强烈共鸣,顿生悲凉之感。为什么
《胡笳十八拍》会具有如此巨大的艺术力量呢?总结上文所论,一言以蔽之曰:是
由于此诗通过富于特色的艺术表现,成功地创造出了抒情主人公蔡琰这一悲剧性的
艺术形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2-18
胡笳十八拍

蔡琰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杨尘沙。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为骄奢。两拍张弦兮弦欲绝,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越汉国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无生。毡裘为裳兮骨肉震惊,羯膻为味兮枉遏我情。鼙鼓喧兮从夜达明,胡风浩浩兮暗塞营。伤今感昔兮三拍成,衔悲畜恨兮何时平。

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禀气含生兮莫过我最苦。天灾国乱兮人无主,唯我薄命兮没戎虏。殊俗心异兮身难处,嗜欲不同兮谁可与语!寻思涉历兮多艰阻,四拍成兮益凄楚。

雁南征兮欲寄边声,雁北归兮为得汉音。雁飞高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喑喑。攒眉向月兮抚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弥深。

冰霜凛凛兮身苦寒,饥对肉酪兮不能餐。夜闻陇水兮声呜咽,朝见长城兮路杳漫。追思往日兮行李难,六拍悲来兮欲罢弹。

日暮风悲兮边声四起,不知愁心兮说向谁是!原野萧条兮烽戍万里,俗贱老弱兮少壮为美。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垒,牛羊满野兮聚如蜂蚁。草尽水竭兮羊马皆徒,七拍流恨兮恶居于此。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 ?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匹神何殛我越荒州?制兹八拍兮拟排忧,何知曲成兮心转愁。

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人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然不得欢乐兮当我之盛年。怨兮欲问天,天苍苍兮上无缘。举头仰望兮空云烟,九拍怀情兮谁与传?

城头烽火不曾灭,疆场征战何时歇?杀气朝朝冲塞门,胡风夜夜吹边月。故乡隔兮音尘绝,哭无声兮气将咽。一生辛苦兮缘别离,十拍悲深兮泪成血。

我非贪生而恶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日居月诸兮在戎垒,胡人宠我兮有二子。鞠之育之兮不羞耻,愍之念之兮生长边鄙。十有一拍兮因兹起,哀响缠绵兮彻心髓。

东风应律兮暖气多,知是汉家天子兮布阳和。羌胡蹈舞兮共讴歌,两国交欢兮罢兵戈。忽遇汉使兮称近诏,遗千金兮赎妾身。喜得生还兮逢圣君,嗟别稚子兮会无因。十有二拍兮哀乐均,去住两情兮难具陈。

不谓残生兮却得旋归,抚抱胡儿兮泣下沾衣。汉使迎我兮四牡肥肥,胡儿号兮谁得知?与我生死兮逢此时,愁为子兮日无光辉,焉得羽翼兮将汝归。一步一远兮足难移,魂消影绝兮恩爱遗。十有三拍兮弦急调悲,肝肠搅刺兮人莫我知。

身归国兮儿莫之随,心悬悬兮长如饥。四时万物兮有盛衰,唯我愁苦兮不暂移。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梦中执手兮一喜一悲,觉后痛吾心兮无休歇时。十有四拍兮涕泪交垂,河水东流兮心是思。

十五拍兮节调促,气填胸兮谁识曲?处穹庐兮偶殊俗。愿得归来兮天从欲,再还汉国兮欢心足。心有怀兮愁转深,日月无私兮曾不照临。子母分离兮意难任,同天隔越兮如商参,生死不相知兮何处寻!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今别子兮归故乡,旧怨平兮新怨长!泣血仰头兮诉苍苍,胡为生兮独罹此殃!

十七拍兮心鼻酸,关山阻修兮独行路难。去时怀土兮心无绪,来时别儿兮思漫漫。塞上黄蒿兮枝枯叶干,沙场白骨兮刀痕箭瘢。风霜凛凛兮春夏寒,人马饥荒兮筋力单。岂知重得兮入长安,叹息欲绝兮泪阑干。

胡笳本自出胡中,缘琴翻出音律同。十八拍兮曲虽终,响有余兮思无穷。是知丝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乐各随人心兮有变则通。胡与汉兮异域殊风,天与地隔兮子西母东。苦我怨气兮浩于长空,六合虽广兮受之不容!





汉魏诗歌

[email protected]

此诗最早见于朱熹《楚辞集注·后语》,相传为蔡琰作。蔡琰,字文姬,陈留
圉(今河南札县人),为汉末著名学者蔡邕之女。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战乱
中,为胡骑所获,南匈奴左贤王纳为妃子,生二子。十二年后为曹操赎回。她将这
一段经历写成《悲愤诗》五言与骚体各一篇,见于《后汉书·董祀妻传》。《胡笳
十八拍》的内容与两篇《悲愤诗》大体相同。关于此诗的真伪问题,向有争论,欲
知其详,可参看中华书局出版的《胡笳十八拍讨论集》。人诗歌体制来看,与东汉
末年的作品有相当距离,且诗歌内容与蔡琰生平亦有若干抵触之处,托名蔡琰的可
能性较大。这里姑从其旧,仍署蔡琰。《胡笳十八拍》是古乐府琴曲歌辞。胡笳是
汉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管乐器,其音悲凉,后代形制为木管三孔。为什么“
胡笳”又是“琴曲”呢?唐代诗人刘商在《胡笳曲序》中说:“胡人思慕文姬,乃
卷芦叶为吹笳,奏哀怨之音,后董生以琴写胡笳声为十八拍。”此诗最后一拍也说:
“胡笳本自出胡中,缘琴翻出音律同。”可知原为笳曲,后经董生之手翻成了琴曲。
“十八拍”,乐曲即十八乐章,在歌辞也就是十八段辞。第一拍中所谓“笳一会兮
琴一拍”,当是指胡笳吹到一个段落响起合奏声时,正好是琴曲的一个乐章。此诗
的形式,兼有骚体(句中用“兮”字)与柏梁体(用七字句且每句押韵)的特征,
但并不纯粹,或可称之为准骚体与准柏梁体。全篇的结构可大别为开头、中腹、结
尾三部分。第一拍为开头,总说时代动乱与个人所受的屈辱;中腹起自被掳西去的
第二拍,止于放还东归的第十七拍,历时十二年,分为思乡与念儿前后两个时期;
最后一拍为结尾,呼应篇首,结出怨情。欣赏此诗,不要作为一般的书面文学来阅
读,而应想到是蔡琰这位不幸的女子在自弹自唱,琴声正随着她的意象在流走。随
着琴声、歌声,我们似见她正行走在一条由屈辱与痛苦铺成的十二年的长路上……

她在时代大动乱的背景前开始露面。第一拍即点出“乱离”的背景:胡虏强盛,
烽火遍野,民卒流亡(见“干戈日寻兮道路危”等三句)。汉末天下大乱,宦官、
外戚、军阀相继把持朝政,农民起义、军阀混战、外族入侵,陆续不断。汉末诗歌
中所写的“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王粲《七哀诗》),等等,都是当时动乱现实
的真实写照。诗中的女主人公蔡琰,即是在兵荒马乱之中被胡骑掳掠西去的。被掳,
是她痛苦生涯的开端,也是她痛苦生涯的根源,因而诗中专用一拍(第二拍)写她
被掳途中的情况,又在第十拍中用“一生辛苦兮缘别离”指明一生的不幸(“辛苦”
)源于被掳(即所谓“别离”)。

她在被强留在南匈奴的十二年间,在生活上与精神上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胡地的大自然是严酷的:“胡风浩浩”(第三拍),“冰霜凛凛”(第 六拍),“原野萧条”(第七拍),流水呜咽(第六拍“夜闻陇水兮声呜咽”)。异方殊 俗的生活是与她格格不入的:毛皮做的衣服,穿在身上心惊肉跳(第三拍“毡裘为裳兮骨 肉震惊”);以肉奶为食,腥膻难闻,无法下咽(第三拍“羯膻为味兮枉遏我情”,第六 拍“饥对肉酪兮不能餐”);居无定处,逐水草而迁徒,住在临时用草笺、干牛羊粪垒成 的窝棚里(第六拍“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垒……草尽水竭兮羊马皆徒”);
兴奋激动时,击鼓狂欢,又唱又跳,喧声聒耳,通宵达旦(第三拍“鼙鼓喧兮从夜
达明”)。总之,她既无法适应胡地恶劣的自然环境,也不能忍受与汉族迥异的胡
人的生活习惯,因而她唱出了“殊俗心异兮身难处,嗜欲不同兮谁可与语”的痛苦
的心声。而令她最为不堪的,还是在精神方面。

在精神上,她经受着双重的屈辱:作为汉人,她成了胡人的俘虏;作为女人,
被迫嫁给了胡人。第一拍所谓“志意乖兮节义亏”,其内涵应该正是指这双重屈辱
而言的。在身心两顶都受到煎熬的情况下,思念故国、思返故乡,就成了支持她坚
强地活下去的最重要的精神力量。从第二拍至第十一拍的主要内容便是写她的思乡
之情的。第四拍的“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第十拍的“故乡隔兮音尘绝,器无
声兮所将咽”,第十一拍的“生仍冀得兮归桑梓”,都是直接诉说乡情的动人字句。
而诉说乡情表现得最为感人的,要数第五拍。在这一拍中,诗人以她执著的深情开
凿出了一个淡远深邃的诗境:春日,她翘首蓝天,期待南飞的大雁捎去她边地的心
声;秋天,她仰望云空,企盼北归的大雁带来故土的音讯。但大雁高高地飞走了杳
邈难寻,她不由得心痛肠断,黯然销魂……。在第十一拍中,她并揭出自己忍辱偷
生的内心隐秘:“我非贪生而恶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
埋骨兮长已矣。”原来她“不能捐身”是出于期待“归桑梓”,即回归故国。终于,
她熬过了漫长的十二年,还乡的宿愿得偿:“忽遇汉使兮称近诏,遗千金兮赎妾身。
”(第十二拍)此即《后汉书》蔡琰传所说的:“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
使者以金璧赎之。”但这喜悦是转瞬即逝的,在喜上心头的同时,飘来了一片新的
愁云:她想到自己生还之日,也是与两个亲生儿子诀别之时。第十二拍中说的“喜
得生还兮逢圣君,嗟别稚子兮会无因。十有二拍兮哀乐均,去住两情兮难具陈”,
正是这种矛盾心理的坦率培白。这一拍承上启下,是行文上的转折处。从第十二拍
起,便转入不忍与儿子分离的描写,出语哽咽,沉哀入骨。第十三拍写别子,第十
四拍写思儿成梦,都是十分精彩的段落。如第十三拍的“抚抱胡儿兮泣下沾衣。…
…一步一远兮足难移,魂销影绝兮恩爱遗”,第十四拍的“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
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梦中执手兮一喜一悲,觉后痛吾吾心兮无休歇时”,都写得
�尽缠绵,感人肺腑。宋人文在《对床夜话》卷一中称赞第十三拍说:“此将归别也。 时身历其苦,词宣乎心,怨而怒,哀而思,千载如新;使经圣笔,亦必不忍删之也。 ”诗中女主人公的别离之痛,一直陪伴着她离开胡地,重入长安(第十七拍“岂知
重得兮入长安,叹息欲绝兮泪阑干”)。屈辱的生活结束了,而新的不幸-思念亲
子的痛苦,才刚刚开始。“胡与汉兮异域殊风,天与地隔兮子西母东。苦我怨气兮
浩于长空,六合虽广兮受之应不容”,全诗即在此感情如狂潮般涌动处曲终罢弹,
完成了蔡琰这一怨苦向天的悲剧性的艺术形象的创造。

抒情主人公的经历是独特的,诚如诗中一再写到的“禀气含生兮莫过我最苦”,
“唯我薄命兮没戎虏”(均见四拍)。然而通过其特殊遭遇所表现出来的乡关之思
与亲子之情,又是富于时代的工同性并体现了民族精神的优良传统的。在“干戈日
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第一拍)的大动乱的时代里,乡情与亲情是背
井离乡、抛妻别子的广大百姓与士卒共有的感情。从历史的继承性来说,作为一个
弱女子,处身异国,在被纳为妃子、生有二子、备受荣宠(第十一拍“胡人宠我兮
有二子”)的情况下,矢志归国,这与西汉时苏武被匈奴流放到北海牧羊长达十九
年而不改民族气节的行为,表现虽异,心迹实同。王粲《登楼赋》说:“钟仪幽而
楚奏兮,庄显而越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正是对这种处境不同
而执著如一的“怀土”之情的较为全面的概括。诗中的蔡琰,不仅眷恋着生养她的
那片热土,富于民族的感情,而且从她离开胡地时对两个胡儿的难舍难分,痛失骨
肉后的积想成梦、哀怨无穷看来,她又是一个具有丰富慈母爱的传统美德的女性。
但这一艺术形象之感人,却不只在于其具有美好的品德与丰富的感情,更在于其遭
遇的不幸,即人物命运的悲剧性。她在被掳掠以后,身居胡地,心系故土,一直受
到身心矛盾的折磨;而当她的归国宿愿一旦成为现实时,失去新生骨肉的痛苦便接
踵而来。“回归故土”与“母子团聚”,都是美好的,人人应该享有的,在她却不
能两全。人总是同情弱小、哀怜不幸的,更何况是一个弱小的女子,又是迭遭不幸
且又具有美好品德与丰富感情的弱女子呢,这就不由得不令人一掬同情之泪了。

此诗在抒情主人公艺术形象创造上的最大特色,是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这一
特色,首先体现在抒情与叙事关系的处理上。诗人全然摒弃纯客观的叙述,叙事时
总是饱含着感情。诗中叙事性较强的段落,如写被掳西去的第二拍,在胡地生育二
子的第十一拍,别儿归国的第十三拍,重入长安的第十七拍,无不是以深情叹出之。
同样是写被掳西去,在五言《悲愤诗》中写到“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柜。马边悬
男头,马后载妇女”,以叙事详尽、细节逼真见长;而在《胡笳十八拍》的第二拍
中,则说:“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
甲兮为骄奢”,处处表露出诗人爱僧鲜明的感情-“云山”句连着故土之思,“疾
风”句关乎道路之苦,“人多”句“虺蛇”的比喻、“控弦”句“骄奢”的评价,
莫不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诗中侧重的段落并不多,更多的情况是在抒情时顺便
带出,也就是说,是为了抒情才有所叙述。例如,为了抒写“伤今感昔”与“衔悲
畜恨”之情才写到胡地的习俗(第三拍),为了说明自己度日如年、难以适应胡地
的日常生活才写到胡人的衣食起居(第六七两拍),等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的
物色,更主要的则是体现在感情抒发的突发性上。诗的感情,往往是突然而来,忽
然而去,跳荡变化,匪夷所思。有时意到笔到,不避重复,如责问上天,前后出现
四次之多,分别见于第一、八、九、十六各拍;有时又天马行空,来去无迹-如第
四拍(“无日无夜”)正从个人经历的角度慷慨不平地抒写怨愤,第五拍(“雁南
征兮”)忽然转出对雁抒怀的清冷意境;写战争氛围的第十拍与写衣食起居的第六
七两拍都理为了抒写乡情,本该相连,却于其间插入责问上天的第八九两拍。“正
所谓‘思无定位’,甫临沧海,复造瑶池。”(谢榛《四溟诗话》卷四)这种感情
表达的非理性化本身,乃是主观感情色彩强烈的一个重要标志。强烈的主观抒情色
彩的特色,在抒情方式与语言运用上也留下了鲜明的标记。诗人常常是“我”字当
头,言无回避;还喜欢夸张其辞,极言以尽意。诗作一开篇即连用两“我”字以起
势,紧接着以“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二句指天斥地,直是“天
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的变奏,这是何等样的胆识魄力!第八拍的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我不负天兮天何
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这一迭连声的责问更是把“天”、“神”
作为被告送到了审判席前。篇中夸张的说法与夸张的词语在在皆是,如“无日无夜
兮不思我乡土,禀气含生兮莫过我最苦。天灾国乱兮人无主,唯我薄命兮没戎掳”
(第四拍),“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第九拍),“四时万物兮有
盛衰,唯我愁苦兮暂移”(第十四拍),“苦我怨气兮浩于长空,六合虽广兮受之
应不容”(第十八拍),等等。以上种种的总汇,形成了全诗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
的总体特色,使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得以凸现出来。

抒情主人公艺术形象的成功创造,还得力于深入细腻的心理描写。女主人公在
“志意乖兮节义亏”的情况下,为什么不以一死以全节气呢?第十一拍披露了隐衷
(见前引的“我非贪生而恶死”第四句),说明她是出于深厚的乡土之思才偷生苟
活下来的。由于这一剖白,人物活动的思想感情基础被揭示了出来,这就不仅消除
了对这一人物形象可能引起的误解,而且使她变得可亲可敬起来。第十三拍抒别儿
之痛,第十四拍诉思儿之苦,尽管具体写法并不一样-第十三拍借助想象与通过行
动来表现,第十四拍则寄情于梦幻,但在展示特定情况下的人物的心理变化这一点
上,却无不生动传神,维妙维肖。诗中最引人注意的心理描写,则要推对归国与别
儿一喜一悲的感情纠葛的描写。诗人深深体会到“去住两情兮难再陈”,因而不惮
其烦,三复斯言,如“喜得生还兮逢圣君,嗟别稚子兮会无因”(第十二拍),“
愿得归来兮天从欲,再还汉国兮欢心足。心有怀兮愁转深,日月无私兮曾不照临,
子母分离兮意难任”(第十五拍),“今别子兮归故乡,旧怨平兮新怨长”(第十
六拍)。通过不断地重复,对于矛盾心理的表现,起到了强调与深化的作用,从而
更加突出了人物进退维谷、痛苦难禁的情状。

明人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说:“东京风格颓下,蔡文姬才气英英。读《胡
笳吟》(按,即指《胡笳十八拍》),可令惊蓬坐振,沙砾自飞,直是激烈人怀抱
。”所谓“激烈人怀抱”,是说在读者心中激起强烈共鸣,顿生悲凉之感。为什么
《胡笳十八拍》会具有如此巨大的艺术力量呢?总结上文所论,一言以蔽之曰:是
由于此诗通过富于特色的艺术表现,成功地创造出了抒情主人公蔡琰这一悲剧性的
艺术形象。
第2个回答  2009-02-18
【诗人简介】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少有“神童”之称,博学多才。十五岁举幽素科,授朝散郎。后为沛王府侍读,因戏作斗英王鸡檄文,触怒高宗,斥逐出府。遂南游巴蜀,漂泊西南。返长安后,补虢州参军,因事免官,其父亦受累贬交趾令。赴交趾省亲,渡海堕水,受惊而死。善为文,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时称 “四杰”。后人评其 诗,亦列初唐四杰之首。所作诗清新流畅,质朴自然,是新旧诗风过渡的标志。
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注释】
辅:卫护,屏藩。
三秦:城阙:指长安的城郭宫阙。 泛指当时长安附近京畿之地。
五津:岷江的五大津渡。此借以蜀地。
宦游人:为仕宦而离家外出的人。
歧路:岔路。指分手处。
【简析】
此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9-02-19
杜甫《登高》诗歌鉴赏
教师CN(TeacherCN.COM)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倡导网络文化,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果我们的文章涉及或侵犯您的有关权益,请即时与我们联系,请注明网址及文章,我们会即时处理或删除,感谢您的合作!
转载声明:如果您要转载本站文章,请载明出处“教师CN”。
特别声明:教师CN部分文章需征求教师CN同意方可转载,请与我们联系,经允许后再行转载。

登 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时所写。夔州在长江之滨。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沈德潜因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把久客最易悲愁,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现在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薮》)。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张上。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象“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综观杜甫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傅,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对后来元白的“新乐府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有《杜工部集》。
第4个回答  2009-02-18
不想分析,只想拿分,如果你把20分给我,我会很开心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