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气候好像任性的孩子,气温一会儿仿佛坐上直升机,一会儿又如下滑梯。前不久刚把秋裤、羽绒服洗干净收好,这几天却冷到不得不翻出压箱底的厚衣服护体。而如果你没有跟紧“一秒换季”的节奏,不仅会出现"乱穿衣"的尴尬,还会让细菌、病毒乘机而入,导致孩子生病——“穿少了”容易感冒着凉,“穿多了”宝宝又爱动,一出汗风再一吹,感冒就跟着来了。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但该如何“捂”也是有讲究的。什么情况需要“春捂”?春季入园给孩子穿衣需要注意些什么呢?来听听幼儿园老师的建议吧!
春季穿衣有门道,你需要知道这6点:
1. “春捂”,要捂对位置
- 合理捂好头部:孩子的头部血管丰富,位置又表浅,一不小心容易着凉生病,而如果捂得太热,孩子又易头晕、出汗。因此,可给孩子戴上轻便、透气的帽子来保暖。
- 捂好肚子很关键:脾胃不好的孩子,一着凉就易拉肚子。同时,腹部受凉,也会影响孩子的食欲,所以护好肚子很关键。
- 捂好小脚丫:俗话说:“脚暖全身都暖。”选好透气性好的鞋、袜,对于保护好小脚丫很重要!
- 不要忘记后背:背部适度温暖利于孩子体内阳气生发,可预防疾病,减少受凉感冒的机会。
2. 15°C以上不需要“春捂”
- 已有研究表明,15°C是“春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如果气温达到了15°C以上,就不用“春捂”了。如果此时盲目地给孩子捂,可能会出现“捂热综合症”,即由于给孩子穿得过多,造成高热,孩子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从而产生缺氧。
3. 昼夜温差大,要添衣
- 如果温差大于8°C,家长们要及时为孩子添衣,防止孩子着凉。
4. 在冷空气来之前添衣
- 初春时节有时还会有寒潮来袭,冷空气南下导致迅速降温。有的家长认为,等冷空气来了再添衣就可以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医学专家指出,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的时间、降温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其中最典型的感冒、消化不良等病症往往在冷空气到达前就进入发病高峰。因此,应注意在冷空气来袭之前的24-48小时,就应该开始给孩子添衣了!
5. 减衣过程持续1-2周为宜
- 初春过后,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增加的衣服就需要减下来了。但要记住,减衣需要一个过程,以1-2周为宜,不要着急一下子减掉,这样反而更容易冻出病。
6. 一个动作判断孩子冷热
- 根据孩子手脚的冷热来判断,是不准确的。正确的方式是摸后颈。把手伸进孩子的后颈处,左右摸一下。如果感到温热,说明衣服穿得刚好;如果有些发凉,说明孩子需要加点儿衣服;如果发烫、流汗,则说明孩子穿得过多了。
春季入园时,老师建议这样穿戴:
- 选择纯棉吸汗的内衣裤:柔软的纯棉内衣不仅可以吸汗,而且还能让空气保留在皮肤周围,阻断了体热丢失,孩子也不容易生病。
- 灵活穿脱的防风外套或背心:建议早上入园时为孩子穿宽松舒适的防风外套,最好是带拉链的开襟小外套,这样既方便活动又方便穿脱,还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此外,家长还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件拉链小马甲,这样宝宝到户外玩的时候可以穿上,既保暖也便于运动。
- 多备几条换洗的隔汗巾:请家长在孩子包里多带几条隔汗巾。当孩子出汗了,老师便会为他更换隔汗巾,这样就能避免孩子衣服被汗水浸湿后凉汗的情况。
- 多备一双袜子:脚部是阴阳经络交会之处,神经末梢丰富,是人体非常敏感的部位。只有孩子的双脚始终保持温暖,没有受凉,才能保证身体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因此,为那些容易汗脚的孩子多备一双袜子,就非常有必要。
- 试试“洋葱式穿衣法”,增减衣物更方便:剥洋葱穿衣法,是指穿衣服要像剥洋葱一样,穿搭多层,每一层都薄薄的,这样衣服与衣服之间会形成隔绝冷空气层,达到保暖的作用。此外,这种多层次的穿法,还有利于大家根据天气、场合和孩子活动情况,随时为他们增减衣物。
看完幼儿园老师分享的穿衣指南,大家是不是对如何给孩子穿衣心里有底了呢!其实,3岁以上的孩子已能表达冷暖,所以请家长朋友们要摒弃“孩子要比成人穿得多”的观念,科学地给孩子搭配衣服哦!祝所有小朋友在新学期健康快乐,收获多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