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师记默想08:作王的野心

如题所述

读经:士师记第八章。士师记第七章展示了基甸的胜利,而第八章则揭示了他的失败。基甸的胜利完全依赖于神的恩典,他只是神所用的一个器皿。然而,他的失败在于,他忘记是神解救了以色列民,错误地认为一切都是自己的能力。
首先,基甸的待人方式显露了他的王者野心。1-21节
在这段经文中,我们看到基甸如何对待不同的人,这背后反映了他想要成为王的野心。
其一,以法莲人。
战争即将结束时,以法莲人加入战斗。他们与基甸发生激烈争执,争论的主要是战利品的分配。
基甸以温和的言辞平息了他们的怒气。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因为自己的军事力量不足以与以法莲人抗衡,因此选择了让步。
其二,疏割人和毗努伊勒人。
基甸追击米甸的两个王时,请求疏割和毗努伊勒两城的人提供帮助,但他们出于谨慎,没有伸出援手。基甸表示,在他捕捉到这两个王之后,将惩罚他们。
基甸的行为开始显示出他不仅是一个拯救者,而且是一个欺负自己同胞的统治者,甚至不惜杀害自己的同胞。
其三,米甸的两个王。
经文显示,米甸人杀害了基甸的兄弟,而基甸的兄弟有着王子的风范,这表明基甸的形象与王者息息相关。
基甸命令自己的儿子杀死米甸的两个王,这是出于私人的报复,为了给自己的兄弟报仇,以及为家族的荣誉而战。
其次,基甸的接物方式也显露了他的王者野心。22-28节
以色列人希望基甸成为他们的王,虽然基甸表面上拒绝了这个提议,强调只有耶和华是他们的王,但他接下来的行为却暴露出他有成为王的野心。
他要求百姓将战利品金耳环交给他。基甸用这些金耳环铸造成以弗得,并设立在自己的城市中,以此巩固自己的王者地位。
这种行为与后来以色列历史中金牛犊崇拜类似,都是为了巩固王者的地位和统治,却导致百姓陷入拜偶像的罪恶之中。
最后,基甸的婚姻方式也显露了他的王者野心。29-35节
基甸拥有众多妻子,并生了七十个儿子,这是王者般的生活。
他的一个妾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亚比米勒,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我的父亲是王”。尽管基甸表面上拒绝成为以色列的王,但他的内心深处却渴望成为王。
结语:
一个人的神学观念将决定他的生活方式。
基甸渴望成为王,这在他待人、处事和婚姻方面都表露无遗。
我们每个人都有成为王的野心,我们的天性是希望不受他人约束,却想掌控他人,不愿服侍他人,却想被他人服侍。
耶稣基督本为君王,却降生人间,不是为了受人服侍,而是为了服侍人。那些渴望成为王的人,应当像耶稣一样,愿意成为众人的仆人,这样的才是真正的王者——奴仆君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