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行业主要有哪些国内外的品牌,各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公司要采购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本人对这个行业了解的不多。

希望详细些,谢谢!

西门子SCALANCE X系列是适合工业环境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其种类齐全,是交换式工业以太网网络的核心。既支持SNMP和WEB诊断,也支持PROFINET诊断。提供了工业级设计的高可靠性、高可用性和维护简便性。北京天拓四方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表示SCALANCE X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优势不仅仅局限于此,下面为大家做个详细介绍。

SCALANCE X系列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优势:

1、坚固、创新、节省空间的外壳设计,可非常容易地集成到SIMATIC 解决方案中( 可选择标准35mm DIN 导轨、S7-300DIN导轨或直接墙壁安装)

2、套筒式设计, 以及P R O F I N E T 工业以太网连接插头FastConnect RJ45 180 插头可去除应力和扭力

3、高速冗余特性,对于SCALANCE X-200、SCALANCE X-300或SCALANCE X-400,可快速重新组态多达50 台交换机的环网(<0.3 秒)

4、SCALANCE X-300及SCALANCE X-400提供的Standy环网耦合功能

北京天拓四方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还针对SCALANCE X系列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不同型号为大家做了详细介绍。

SCALANCE X 是SIMATIC NET 新系列产品,其中有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交换机是专门用于将数据发送给既定目标地址的有源网络部件。SCALANCE X 产品组包含各种各样的模块化产品系列,每个产品都与自动化任务相匹配。SCALANCE X005 与XB000 入门级交换机非网管型交换机,带有多个电气端口或单个光纤接口可用于小型自动化系统上。

SCALANCE X-100 非网管型交换机带有电气端口和光纤端口,冗余馈电装置和信号触点可用于设备层的应用。

SCALANCE X-200 网管型交换机用于设备层到全厂网络化的应用。由于配置组态及远程诊断功能都集成在了STEP 7 工程软件中,工厂的可用性水平得到了提高。具有高防护等级的设备无需安装在控制柜中。对于有硬实时要求和最大化有效性要求的工厂网络可利用对应的等时同步交换机(SCALANCE X-200IRT)。

SCALANCE X-300 增强网管型主要应用领域为高性能工厂网络与企业网络相连接的衔接部分。

SCALANCEX-300 增强网管型产品系列结合了SCALANCEX-400 系列( 不包含第3 层路由功能) 的固件功能和SCALANCE X-200 产品系列的紧凑结构。因此和SCALANCEX-200 交换机相比,SCALANCE X-300 交换机既具有更好的管理功能,又具有更好的固件功能。模块化SCALANCE X-400 交换机用于高性能工厂网络( 例如具有高速冗余的工厂网络)。基于模块化结构,交换机可针对相应的任务进行精确地调整。由于支持IT 标准( 例如VLAN,IGMP,RSTP),可以将自动化网络天衣无缝地集成在现有办公网络之中。利用Layer 3 的路由功能允许在不同IP 的子网之间通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1-24
工业级交换机是从商用交换机交换机基础上发展而来,更能符合严酷的工业现场需求,适应高电磁兼容性、-40—+75度的宽温工作范围以及较高的MTBF(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而且最显著的区别是拥有冗余自愈环网技术,比商用机的STP、RSTP协议的冗余时间大大缩短,基本能达到100毫秒以内。
工业级交换机主要由以下几大品牌:
1、工业交换机领域的首创者,原来德国的赫斯曼Hirschmann,作为工业交换机的开创者者,赫斯曼品牌可谓如雷贯耳,基本遍布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各个行业。在国内是由上海海得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总代理。2008年,赫斯曼被卖给了美国百通公司,该品牌的研发、支持、市场前景等变得不明朗起来,而在渠道控制上,百通公司把赫斯曼由卖了给英迈作为总代理等,整个渠道控制变得混乱起来,更重要的是,随着国产品牌的急速发展,赫斯曼的竞争力也逐渐下滑;
2、加拿大罗杰康Ruggedcom,该品牌剑走偏锋,在赫斯曼品牌把持大部分市场的前提下,专注于电力行业市场,在数字化变电站领域,基本做到了独一无二的品牌知名度,然后进军高速公路领域,但是进展不大,毕竟纯进口产品的高价位,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3、德国西门子SIEMENS,西门子其实是最初和赫斯曼一起推出过工业级交换机,但是西门子并不是某一个单个产品的生产研发制造商,所以注定了不会投入精力和人力物力来关注当时非常弱小的工业交换机(时至今日,工业交换机在大陆的市场,总份额也不过10亿人民币),所以西门子放弃了发展,但是在2007年底,随着市场的增长,又开始组建了工业交换机小部门,开始推出自己的品牌,但是价格昂贵,且基本是利用西门子的巨大品牌知名度,搭配自己的其他产品,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来推进市场;
4、MRD子午线。MRD是英语Meridian的缩写,发音为迈越颠,中文翻译过来就是子午线的意思。美国迈越颠公司是美国的军品制造商,掌握了核心的芯片制造技术,然后精湛的军品制造工艺延续到了工业产品上,在工业交换机领域独树一帜。该品牌被华侨注资引进国内后,成立了上海迈越颠公司,核心部件引进自美国(正如每台电脑的CPU基本都是INTEL或者AMD一样,国产芯片当自强!),其他如生产工艺、制造、品质管理等全部在国内实现自主生产,目前在地铁轨道交通行业的ISCS综合监控系统中有着广泛应用,我国第一条无人驾驶地铁上海10号线的工业级交换机,全部使用MRD子午线产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对国内制造厂商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促进租用,提升了国产品牌产品的研发、质量水平,虽然代价是被国内品牌竞争走了一部分市场份额,但是,归国华侨的赤诚之心使我们有理由尊敬MRD子午线品牌!
5、MOXA,来自台湾的四零四工厂(即民国四十年)某学校四班的几个同学一起成立的这个公司,主要以串口通信卡闻名全球,串口服务器等设备畅销不衰,随着工业以太网的兴起,也开始生产制造工业交换机产品,但是整个工业交换机在MOXA内部只占很小的份额,所以投入研发力量有限,在大陆的技术支持也有限,主要依靠代理商以及MOXA的整体品牌形象来推进市场。随着市场的逐步扩大,MOXA产品性能有几款产品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整体交换机产品只能说中规中矩,而且MOXA的三层交换机产品投入研发力度不够,迟迟不能响应市场,逐步被市场甩开,到底是做大而全,还是专而精,MOXA对于工业交换机爱恨交加;
6、东土KYLAND。东土品牌可谓是民族工业交换机第一品牌,研发、生产、销售体系,来源于国有资产的大唐什维电信公司(是否有国有资产转移等俺不关注),在一开始的市场竞争中,东土作为Made in China的代表,比国外品牌,产品性能差,价格虽然很低,但是可靠性不足。但是,国产的优势却是实实在在的,作为民族品牌,国家给政策,公司人员齐心协力共谋发展,很快质量提升,品牌提升,市场占有率提升,从而导致国外品牌不得不放下大牌的架子,降价。在2006年,东土工业交换机产品中标青藏铁路,自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在国内各行业高歌猛进,真正的提升了国产品牌的实力和品牌效应。同时,杯具也不可避免发生了,随着公司发展良好,“猪养肥了就要杀”的小农思想开始在公司领导层蔓延,出售、上市、改制等等成了公司的主要方向,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等工作戛然而止,终于在深圳地铁项目中酿成大祸,几百台设备被击穿烧毁,产品质量似乎一夜之间从优质变成了劣质产品。核心员工纷纷离开,东土基本成为了工业交换机行业的“黄埔军校”。后经公司采取各种手段,公司稳定后,在轨道交通、电力这两个国家重点投资的行业,被集体封杀出局——依然是产品质量不过关。当年的民族工业交换机第一品牌,何去何从,从它开始运作进入中小企业版开始上市,也许能看出一丝端倪。成熟型号的产品,性价比还是不错的,但是对于新型号新产品,无论性能还是质量控制,很值得商榷,因为已经有公司证实过,东土的很大一部分产品,是从国内某商用机品牌OEM的。
7、其他很多的品牌,基本算是层出不穷的代表,包括国外和国内品牌,不一一列举,主要有以下这些品牌:美国的Garrettcom、N-Tron、SIXNET、德国的菲尼克斯等;国内(包含台湾地区)有研华、烟台正维、北京欧迈特、苏州恒启等品牌,另有上海兆越、三旺通信等,基本都是最低端产品,就一个字,便宜!不能称之为真正工业级产品,不再赘言。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4-27

进口的:

德国(Hirschmann)赫思曼

德国赫思曼自动化和控制有限公司是全球自动化通讯领域的领先企业,其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在全球市场份额位居第一.赫思曼是目前工业以太网市场上唯一一家能够提供完整数据通讯产品的公司,产品线从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和万兆以太网的网络设备扩展到应用于不同现场总线系统的网络连接件,光纤连接器,执行器及传感器插接件等.赫思曼进入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比较早,其交换机产品在各行业都有广泛应用,其中电力和交通是其优势行业。

台湾(MOXA)摩莎

Moxa致力于发展及制造信息联网产品,提供客户具成本效益且稳定性高的串口通信解决方案、串口设备联网解决方案、及工业以太网解决方案。事实,Moxa将大部分的研发力量均集中在串口设备联网及以太网交换的技术上,因为使用以太网作为传输主干已成为趋势。除此之外,Ethernet LAN已在全球普及,即使是非网络专业人员也能轻松地设置以太网通讯应用。

美国(CISCO)思科

始创于1984年美国,世界500强企业,全球领先的互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提供企业网络、数据中心、安全和协作等解决方案,思科公司是美国最成功的公司之一。1984年由斯坦福大学的一对教授夫妇创办,1986年生产第一台路由器,让不同类型的网络可以可靠地互相联接,掀起了一场通信革命。思科公司每年投入40多亿美元进行技术研发。过去20多年,思科几乎成为了“互联网、网络应用、生产力”的同义词,思科公司在其进入的每一个领域都成为市场的领导者。

德国(SIEMENS)西门子

始于1847年德国,世界500强企业,专注于电气化、自动化和数字化领域的全球领先技术企业,作为世界最大的高效能源和资源节约型技术供应商之一,西门子在海上风机建设、联合循环发电涡轮机、输电解决方案、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工业自动化、驱动和软件解决方案,以及医疗成像设备和实验室诊断等领域占据领先地位。西门子交换机具有自动化集成化的思想理念,在使用上够灵活、高效应、更安全,统一用户体验,迅速大幅度的改造了工作流程方便人们的使用,一般分级等级为5级,分机容量也比较大。

美国(NETGEAR)网件

成立于1996年美国,全球领先的企业网络解决方案及数字家庭网络应用倡导者,全球著名电信IP接入设备供应商,一直致力于网络技术创新,专注于产品的可靠性和易用性提升,为全球商用企业用户和家庭个人用户提供使用简便的高质量网络解决方案。

美国(JUNIPER)瞻博

JuniperNetworks是一家网络通讯设备公司,创立于1996年2月,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在47个国家拥有办事处,超过9,000名员工,客户包括全球排名前130名的服务提供商,财富100强中的96家企业、数百个公共部门机构。主要供应IP网络及资讯安全解决方案。JuniperNetworks与易利信、朗讯及西门子共同合作开发IP/MPLS网络解决方案以提供给,Juniper的主要产品线包括广域网络加速、VF系列、E系列、J系列、M系列、T系列路由器产品家族,SRX系列防火墙,EX系列网络交换机及SDX服务部署系统等。

台湾(D-Link)友讯

成立于1986年,全球无线网络知名品牌,国际著名网络设备和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高级网络/宽带/数字/语音/数据通信解决方案的设计、制造和营销,D-Link(友讯集团)致力于高级网络、宽带、数字、语音和数据通信解决方案的设计、制造和营销,是业界的全球领导者。秉承公司“处处有网路,人人都会用”("BuildingNetworks for People") 的座右铭,D-Link不断满足全球数字家庭用户、小型办公室专业人员、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环境的组网和连接需求。

德国(Phoenix)菲尼克斯

Phoenix Contact,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成立于1923年,是电气连接和电子接口领域、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世界市场领导者。总部设在布隆贝格,在德国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地区。菲尼克斯电气为电力、电子、通讯、机械、建筑、石油、化工、航空、交通、铁路运输、汽车制造、工业自动化行业提供世界一流产品和优质服务。该公司经营德国以外的7个生产基地,有近50家销售分公司和超过30个地方机构。员工超过11,000人,在2011年,该公司实现了营业额的€1.5亿美元。

美国(N-TRON)恩创

N-TRON品牌成立于1999年,致力于打造坚固、可靠、实惠的工业应用以太网。N-TRON公司以核电厂DCS应用为切入点进入工业以太网市场,凭借其超强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团队技术服务在各行各业树立了良好的应用业绩,赢得了北美自动化市场第一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品牌的美誉。随着工业以太网市场的增长,N-TRON公司的成功应用在了各行各业,如:冶金,矿山,信息安全,水处理,船舶,包装,风电,食品与饮料,纸浆与造纸,油气行业,加工制造,电力与能源,化工,仓储与物流配送,交通,汽车,和市政工程等。

美国(Sixnet)西斯耐特

SIXNET公司成立于1976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是一家专业研发和制造工业自动化和工业以太网产品的跨国公司。SIXNET公司在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都设有跨国分部、销售技术支持代表处和众多的合作伙伴。通过遍布全世界的分布网络,我们与客户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用户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迅速与我们取得联系。SIXNET产品和系统以其高可靠性、灵活的架构、优越的综合性价比等特色成为系统集成商和最终用户的最佳选择,在过程控制和SCADA等工业控制领域,SIXNET控制系统都有着出色的应用。

国产的:

工业级交换机--中兴工业交换机

  中兴通讯是全球领先的综合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通过为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信运营商提供创新技术与产品解决方案,让全世界用户享有语音、数据、多媒体、无线宽带等全方位沟通。公司成立于1985年,在香港和深圳两地上市,是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上市公司。

工业级交换机--西门子工业交换机

  西门子股份公司(SIEMENS AG FWB:SIE, NYSE:SI)是全球电子电气工程领域的领先企业,1847年由维尔纳·冯·西门子建立。如今,它的国际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西门子股份公司是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2013年,西门子在中国的总营收达到61.4亿欧元,在中国拥有近32,000名员工。

工业级交换机--华为工业交换机

  全球第一大通讯设备供应商,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也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围绕客户的需求持续创新,与合作伙伴开放合作,在电信网络、企业网络、消费者和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并致力于为电信运营商、企业和消费者等提供有竞争力的ICT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提升客户体验,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14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 1/3的人口。

工业级交换机--华枢通信工业交换机

  华枢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是央企10多年的合作伙伴及供应商,成都电子科大的校企合作单位。公司的工业数据通信产品性能与指标全面领先于同行业竞争产品,树立了工业数据通信市场上高品质、高可靠型的国产自主可控品牌。依靠着校企合作的强大研发实力,持续的技术创新、过硬的设计能力、大量的技术开发积累与沉淀,公司正逐渐成长为领先的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工业数据通信系统、行业数据通信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成为国内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的构建者。

第3个回答  2018-12-25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应用最广的行业是电力,交通,及工业自动化行业,其次就是安防监控市场。所以要看工业交换机的排名需要从这几个行业入手。

工业交换机市场目前可以分为进口品牌和国产品牌,随着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的逐渐展开,工业交换机的市场越来越大,但是进口品牌的在国内的份额却在不断的萎缩。
目前比较著名的进口品牌为赫斯曼,西门子,及摩萨。当年在电力行业做到首屈一指的罗杰康已经被西门子收购了。这三家品牌各有其特色:
赫斯曼在交通领域市场份额首屈一指:尤其是轨道交通的信号系统。其产品软件很完善,稳定性和易用性都很强,其产品部分在德国生产,部分在苏州生产,还有部分产品是贴牌的(国产当自强)。其实在哪里生产还是贴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赫斯曼的质量管理体系极度完善,这是对用户的最终保障。
西门子在工业自动化市场份额独占鳌头:西门子是个综合性的工业自动化厂家,以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为主。其工业交换机搭配其PLC所向披靡。但是西门子与赫斯曼相比其软件更加偏向于工业控制而不是强大的交换能力。售后服务与赫斯曼对比也是体制不同(到底西门子是个巨大无比的公司,业务繁多)。西门子的部分产品为了提高竞争力也是贴牌定制的(还是国产当自强)。
摩莎在进口品牌内是目前唯一一个还在电力市场少许有些份额的,而且只是南方电网。当年因为某进口品牌工业交换机后门的安全问题,工信部对国网和南网提出了大面积的整改要求。这个事情直接导致了进口品牌份额在电力行业的直线下降甚至到基本消失。这个行业基本上是国产品牌在主导。
从产品档次上来说,赫斯曼的产品档次应该是最高端的。其最新发布的几款产品都是基于Broadcom的交换芯片,尤其是其最高端的MACH4500。2U的高度里面做出了模块化的88个端口,实属不易。而西门子与摩萨最高端的产品还是停留在Marvell的芯片上。
从销售模式来来说,进口品牌严重依赖渠道及代理商销售。这种方式有好有坏,好处是覆盖面很广,很多工业系统配套的小项目都可以直接通过渠道和代理商做掉。但是在网络极度发达,去中间环节是大趋势的今天,这种渠道和代理商销售模式会导致居高不下的价格。
从售后服务来说,进口品牌肯定不如国产品牌。国产品牌已经可以做到了随叫随到。售后服务是国产品牌赶超进口品牌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国产工业交换机品牌比较知名的是上海博瀛公司的子午线(MRD),北京军悦飞翔公司的东土(KYLAND),和深圳三汪通信公司的三旺(3ONEDATA)。由于工业自动化市场比较零散而且强调配套。三个国产品牌与三个国际品牌相比没有渠道和代理商的优势,在这个市场做的都不是很好。国产工业交换机主要的市场是电力,交通,和安防。
在电力领域,由于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及各个地市电力三产公司的特殊性,电力行业里面大家看到的品牌表面上很多很杂。很多地方电力三产公司都有自己的工业交换机品牌。但是在电力行业主力的原厂生产厂家只有子午线和东土。大部分电力行业的工业交换机都是贴牌这两家公司的,其中子午线比例大概为60%,东土大概为30%,剩下的10%是一些规模比较小的公司。
在电力行业对工业交换机的要求比较封闭和特殊(有很多电力行业相关的规范),不只是宽温和电磁兼容性要求,还包括电力行业各种软件模型、管理模型、及冗余保护的要求,所以自从罗杰康逐渐在电力行业消失后,这两家国产品牌的公司基本上完全占据了这个市场。
在交通行业,尤其是高速铁路(俗称高铁)和城市轨道(俗称地铁),国内品牌主要还是东土和子午线。但是在这两个行业,国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与国际品牌比较相比还是比较低,尤其是在与列车控制相关的信号系统。单从国产品牌来说,地铁行业子午线第一名,东土第二名,两个品牌加起来占有率大概在所有国产品牌里面占据了80%;高铁行业东土第一名,子午线第二名,两个品牌加起来占有率大概在所有国产品牌里面占据了70%。这对国产当自强的中国品牌来说确实是可喜可贺的。但是这两个国产品牌还要继续努力,继续压缩进口品牌的市场份额,尤其是信号系统。
在安防行业,外场接入交换机采用工业交换机已经成为了主流趋势,尤其是PPP项目,投资方都希望5年才更换一批设备。所以对外场交换机的寿命和稳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这个行业做的最好的是三旺,大概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子午线和东土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剩下的基本上是卓越,宽裕,兆越等等。当然这个市场因为对价格很敏感,且最基本的要求只是宽温运行,这个市场确实有不少以次充好滥竽充数的垃圾厂家在浑水摸鱼。
对于这三家国产品牌来说,如果想要在5-10年内全盘占领国内的工业交换机市场,这三家公司要拧成一股绳,既要有良性的市场竞争,又要不断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和管理能力。国人对这三家的期望可以总结为:【向上驱逐进口列强,向下屏蔽国产垃圾】。
至于思科,华为,华三等民用交换机厂家和研华,研祥,华北科技等工控机厂家确实都有自己的少量工业交换机,但是都是为其民品交换机/工控机项目配套而存在的,一般这些厂家都不会特别单独推广;至于所谓的一些媒体举办的某一年的十大工业交换机品牌入围,那都是花钱买的。
再从产品的角度入手,国产品牌与进口品牌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工业交换机主要用于关键(Mission Critical)的行业和场所,所以对其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要远远高于电信级、商用、及民用交换机。衡量工业交换机最重要的就是其各种认证的完善性。其中最基本、最本质的定义工业交换机区别于商用交换机的认证是如下的工业控制设备安全认证:
1. UL61010-1,
2. UL61010-2-201,
3. cUL61010, CAN/CSA-C22.2 No. 61010-1,
4. CAN/CSA-C22.2 No. 61010-2-201,
5. IEC61010 CB including EU, Scandinavia, USA, Australia, Canada, Japan, China National Differences,
6. EN55032 Class A,
7. EN55024,
8. EN61000-3-2,
9. EN61000-3-3,
10. EN61010-1,
11. LVD Directive 2014/35/EU,
12. EMC Directive 2014/30/EU1,
13. EN61000-6-4,
14. EN61000-6-2,
15. FCC Part15 Class A
除了如上最基本的工业设备安全认证以外,还有对生产厂家的体系认证要求,比如一个品牌要做大铁和地铁行业,这个公司必须具备IRIS国际铁路质量体系认证,电力安防行业则需要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及OHASA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当然还有对公司软件能力的认证,比如各种IPv6软件著作权,双主控软件著作权等等。
各个行业的不同应用还对工业交换机有相关行业的认证,比如:交通行业的EN50121,EN50155,NEMA等认证;电力行业的IEC61850,中国的电科院认证;自动化行业的EN61131;安防监控行业的公安部认证;危险区域的ATEX及各种防火防爆认证。
没有如上各种认证的交换机不能称作工业交换机,最多只是加固交换机或者是宽温交换机。
网上的信息泛滥,各种排名大奖投票数不胜数,潜在的工业交换机用户不要太相信网上搜到的文章,要具备一些自己判断工业交换机质量好坏的基本能力。接下来列出来的是一些判断工业交换机档次的一些通俗易懂的方法和方式:
1. 外壳:高质量的工业交换机外壳一般都是铝合金或者是阻燃塑料,但是一般不会用铁壳。铁壳的问题是时间久了会生锈。虽然可以通过喷漆喷塑来防止铁壳生锈,但是铁片切割的刀口部分要么无法被喷漆喷塑覆盖或者附着度不够牢固。生锈都是从铁壳的刀口开始。而铁锈一旦进入设备内部,对于寿命和稳定性要求都很高的工业交换机是致命的;所以从这点来说工业交换机是越轻越好,而不是一般常识的越重越有质感。
2. 螺丝:高质量的工业交换机一般都采用不锈钢或者不锈铁的内梅花螺丝,而不是普通的十字螺丝。为什么要采用内梅花螺丝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在这里就不多做描述了;
3. 电路板:高质量的工业交换机一般都采用沉金的电路板,而不是镀锡的。虽然成本增加了很多,但是沉金的电路板质量和稳定性及一致性要高很多。
4. 电解电容:电解电容目前是电子产品通用元器件中最脆弱的元器件。高质量的工业交换机能够避免采用电解电容的地方都会采用钽电容和高分子电容;无法避免电解电容的高压部分一般都采用日系、美系、及欧系的电解电容,不会采用台系或者是国产的电解电容(国产当自强)。
5. 风扇:风扇受到其自身传动的限制,是属于对工业交换机寿命和稳定性拖后腿的主要部件。高质量的工业交换机一般都会避免风扇的使用,采用自然散热的方式进行散热。
6. 主交换芯片:采用Broadcom的交换机一般都是比较高端的,然后是Microsemi,Marvell这些美国品牌。然后就是台系的Realtek,Icplus等等。国产的成熟的适用于工业交换机的交换芯片基本没有(国产当自强)。
7. 软件:读一读交换机的命令行手册,看看交换机的WEB管理界面,不用看功能,只需要留意手册是否做的工整,WEB是否有错别字,英文是否流畅就足够了。
能够做到如上七点的工业交换机,质量都不会很差的。
以上复制某个热心网友的回答,这个应该是2018年近三年的真正工业交换机市场的主要品牌和分布。
进口工业交换机:行业内就是专业搞工业通信的品牌应该是赫斯曼,MOXA摩莎,西门子等三家
第4个回答  2012-07-31
目前主流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有:德国的赫斯曼、台湾的摩莎、TSC卓越、研讯、罗杰康、珠海的雅迪、立华、东土等。
其中,国外品牌赫斯曼价格昂贵,一般企业无法承受。而TSC卓越在国产品牌中实力较强,价格适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