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将人类知行关系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他是如何论述“知难行易”说的?

如题所述

通过总结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经验教训,孙中山深感“知易行难”之传统旧说不但不能激励人们的进取精神,反而助长一种畏难苟安的心理。“不知固不欲行,而知之又不敢行,则天下事无可为者矣。”他认为这正是中国近代之所以积弱衰败、革命事业不能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破除这种旧的传统观念,鼓舞人们“无所畏而乐于行”的勇气,孙中山提出了“知难行易”说。这一学说既具有当时的现实针对性,又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
首先,孙中山对知、行范畴作了新的理解。在中国古代哲学家那里,知、行范畴往往局限于对道德的体认和践履。孙中山所谓的“知”,是指运用科学或哲学的理性思维方法所形成的关于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指科学知识和革命理论;他所谓的“行”,则指生产活动、科学实验、社会生活和革命斗争。这就突破了中国古代知行观的狭隘j生,而具有近代认识论的特点。
基于以上认识,孙中山将人类知行关系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他说:“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为三个时期:第一由草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之时期;第二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之时期;第三自科学发明而后,为知而后行之时期。”所谓“不知而行”,是指以实践作为认识的起点。所谓“行而后知”,是指通过实践而获得知识。所谓“知而后行”,是指科学昌明时代以“真知特识”指导实践。据此,孙中山又把知行关系概括为:“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
进一步,孙中山提出了“知难行易”说,并以饮食、用钱、作文、建屋、造船、筑城、开河、电学、化学、进化等十事(即“知难行易十证”)作为论证,说明获得理论知识比进行实践更为困难。“知难行易”说主要包含了两层意思:其一,“不知亦能行”,如前所说的“不知而行”,就表明行先知后,行易于知;其二,“知之惟艰”,从实践中总结出的科学知识是难能可贵的。另外,他还提出“知之则更易行之”的命题,认为“知而后行”可达事半功倍之效。
孙中山“知难行易”说的提出,在当时有着思想解放的作用,但他的学说也存在局限性。第一,对于“知难”的强调,导致孙中山依据经济学分工原理而推演出“分知分行”的观点。他认为科学愈昌明,人们的知与行愈分离,“知者不必自行,行者 不必自知”。这样不仅割裂了知和行的统一,而且实质上是将社会人分为“主知”、“主行”两个等级。第二,孙中山对“知难”的过分强调,也有夸大理论作用、轻视实践意义的倾向,从而不能正确处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