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就医环境怎么样?

如题所述

无论哪个年代,吃饱喝足,精神富足,获得良好的医疗保障,是共同的愿望。我们现在的时代,与过去七八十年代相比,各方面都有很大进步,但实际上怀念七八十年代的人还不少。对七八十年代有印象的,先排除90后、00后,剩下的人都已过40岁了,有的已到古稀之年。七八十年代的医疗卫生事业,有这几个特点:

1、环境污染带来的疾病多发,城里灰尘大,工业区大量排污,化工厂、造纸厂、钢铁厂、水泥厂等是大头,家家户户烧煤球,天空看起来是灰蒙蒙的,城乡结合部很脏乱。乡下也不是经常山清水秀,农田烧麦秸和稻杆很多,有时路都看不清。总体上呼吸类疾病、眼病、耳鼻喉疾病比较多。

2、公共卫生条件不好,表现在很多不通自来水,喝河水、井水,大部分人有蛔虫病,需要专门服用蛔蒿制成的“宝塔糖”和泻药驱虫。有的人蛔虫拉不出来,只能求人用夹子扯出来。经常有随处大小便的,卫生间是公共旱厕,炎热天气顶风臭百米,蚊虫很多。

3、滥用农药和化肥的现象增多,食品质量不过关,米猪肉、劣质酒、过期色素不少,三天两头停电,打架现象不少,有公判大会。当时高发的传染病有肝炎、肺结核,还有的出现小儿麻痹,仍有孕妇难产致死的问题。

4、当时乡下看病是赤脚医生,文化水平不高但服务一流,可惜药不多也不够好,主打药物大致有外伤类、应急类,如红汞、紫药水、双氧水、纱布绷带药棉,樟脑针、副肾素、地米、安乃近、头痛粉、红霉素等,中草药偏方很多。一般需要转运到县医院的都是大病。城里人也好不到哪里去,标志之一是四环素牙,还有ABC药片。

5、日常用品质量参差不齐,有用数十年不坏的电风扇、电视机、缝纫机、二八大杠,也有不留神就会爆发的高压锅,以及大量使用的铝锅,医生接诊不少因产品问题导致受伤的病例。从当时卫生部公布的数据看,城市每千人有病床7张,医生3人,乡镇农村每千人只有病床1.6张,医生0.46人,常规医疗检查设备如CT、B超、血液分析仪器等只有大医院才有,乡下看病基本靠血压计、体温针、听诊器。所有医生领的是“死工资”,卫生院医生学历中专为主。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生病的乡亲要么硬扛,要么扎堆到城里,又挤占了公共卫生资源,造成看病难的问题,而且有的病用药贵,大病拖垮一个家庭的不少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