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会有多少个年龄段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15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而立之年。

出处:

《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够按照礼仪的要求立足于世,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却又不超出规矩。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政坛受排挤后,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经历卫、郑、陈、晋等地碰壁后,在蔡国闲居,孔子与弟子们谈起自己的经历,说他从30岁开始立志弘道,到现在快七十岁没能推销出仁政,感慨万千……宰予立即过来安慰孔子。

扩展资料:

年龄称谓:

1、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

2、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3、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4、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5、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6、花甲:是六十岁。

7、古稀:是七十岁。

8、耄(mào)耋(dié):指八十岁。

9、鲐背之年:指九十岁。

10、期颐指一百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而立之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年龄称谓

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