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神宗为何30年不上朝,大权还在自己手里呢?

如题所述

明神宗朱翊钧,是大明王朝第十三任皇帝。他的年号是万历,老百姓又称他为万历皇帝。他可以说是大明王朝最后一个有为还算英明的君主了。当然他的搞怪任性,也是大明众多帝王中可以排前三名。比如他的三十年不上朝就是其中之一。

他三十年旷工不上班的原因,第一个就是十岁登基称帝,小小年纪被当时他的师傅张居正管教太严格,童年留下了心理阴影。造成了万历皇帝的逆反心理。第二个原因,就是被善于宫斗,政斗的后宫和文官集团搞烦了。最后我们的明神宗朱翊钧同志赌气罢工了,干脆三十年不上朝,眼不见心不烦。但是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仍然牢牢把持了大明最高权力,证明了他不是傀儡,而是英明有为之君。

一,少年天子,管教太严格,童年阴影,逆反心理开始。

明神宗朱翊钧十岁登基称帝,作为一个儿童,难免有贪玩不爱学习之顽劣心性,这也是人之常性。但是作为他师傅的张居正,未免过于严厉矫枉过正,常常批评小孩子朱翊钧。当时张居正获得李太后的支持!与大太监冯保又结成联盟,事实上掌控了大明权力。面对威严的首辅大臣张居正,明神宗朱翊钧小孩子只能唯唯诺诺,还要表面尊敬,但是内心的不满当然也日益增强。形成了逆反心理。

二,立皇储国本之争,与文官集团斗争十五年,最后承认失败而负气不上朝。

明神宗朱翊钧反攻倒算权臣张居正,冯保,培养了自己的嫡系宦官势力从而掌握大明权力。此时万历皇帝真的是意气风发很勤政的。可他自以为是逆反心理又开始发作了。

明神宗朱翊钧宠爱郑贵妃,很不喜欢太子朱常洛,有意立郑贵妃生的第三子福王朱常洵做太子。以是朱翊钧想废太子,可是靖难之役的教训,以及被儒家洗脑的文官士大夫们,坚决不答应。轰轰烈烈的国本之争开始了。这场国本之争,是文官集团对君权的一次集体抗争,明神宗朱翊钧,开始也未必就真的下决心废太子,也是权力争夺一种试探。

让明神宗朱翊钧大吃一惊的是,大明文官集团的抱团结党抗争,非常的坚定和顽固,严重挑战了他的君权。以是围绕国本之争,明面是立太子与废太子的宫斗,政斗,实质是明神宗朱翊钧想扩张君权,掌握朝政的野心,以及抱团取暖抵制皇帝集权的文官集团的私心。

结果是因为夺宫案牵涉郑贵妃和福王朱常洵,朱翊钧终于明白了文官们的无耻和坚定,终于无奈妥协下旨立朱常洛为太子,让这场斗争降下了维幕。明神宗朱翊钧一气之下,干脆以旷工三十年不上朝表示对文官集团的气愤和恼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3
因为当时的内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即使不上朝也能对朝廷有很好的控制。
第2个回答  2020-11-13
明神宗30年不上朝,大权还在自己手里,这是因为重要的事情还是要经过他审批的,他将决定权握在自己的手中,同时也推出了内阁制度,所以导致权力一点没有减少。
第3个回答  2020-11-13
明神宗虽然30年不上朝,但所有国家大事,他都了如指掌。他利用宦官集团来制衡内阁,通过严嵩,严世蕃父子掌控朝政,朝中真正需要决定的国策他会亲自过问,所以其实他常年不上朝,但朝政大权依然掌握在他自己手上。
第4个回答  2020-11-13
因为明代的内阁制度,明代内阁能够起到处理朝廷大事的作用,内阁首辅的任免权掌握在皇帝的手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