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生存学

1.在盘山路上驾驶汽车时,突然刹车失灵,如何控制车?车辆落水时车门和门窗却打不开,这个时候怎么办?怎样在雪地上或雾中安全行车?汽车陷入泥坑怎么办?在山路上如何安全行车?在野外突遇暴风雨又夹有闪电打雷时怎么办?
2.人体含水百分之多少?水在人体中起哪些作用?有人说,我很耐渴,不需要喝水,即使在运动时,我也不爱喝水。不喝水、少喝水有什么坏处?脱水的后果是什么?
3.选择营地时这个地方不能选,那个地方不能选,到底选在哪些地方比较好?选择营地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为什么?有什么特殊的例子没有?在营地我们都应该注意些什么?怎样才能保证安全、方便、舒适、符合生态?
4.天气对户外活动的影响体现在那些方面?试举例说明。
5.人类是高级动物,为什么还要提出“向动物学习”?向它们我们能学到什么?怎样学习?
6.在野外旅行、拉练、采风、科考、调研活动中,或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为什么要发扬团队精神?怎样发扬它?天马行空,独来独往行么?乌合之众行么?争论不休行么?

第一题:
上坡时出现刹车失灵,应适时减入中低挡,保持足够的动力驶上坡顶停车。如需半坡停车,应保持前进低挡位,拉紧手制动,随车人员及时用石块、垫木等物卡住车轮。如有后滑现象,车尾应朝向山坡或安全一面,并打开大灯和紧急信号灯,引起前后车辆的注意。

下坡刹车失灵,驾驶员应果断地利用路旁的岩石、大树等,给汽车造成阻力。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地形、物体可以利用,紧急情况下可将车身的一侧向山边靠拢,以摩擦来增加阻力,逐渐地降低车速。达到强行停车脱险的目的,尽可能地减少事故损失。

车辆落水时车门和门窗却打不开,在这3-5分钟的时间内,最好马上打破还露出水面的那扇窗;当车已全部没入水中的时候,车里的人千万不能随便砸破玻璃,因为玻璃破了,水一下子冲进车厢,人都被冲晕了,就更无法逃生了。要等到水从通风口进来,渐渐淹到人的腋下,这个时候,车里空气少了,内外压力逐渐均衡,这时候要是没和窗都没法打开时,要迅速砸碎玻璃。

雾天行车时,应及时开启防雾灯。行车遇浓雾或特大雾天,能见度过低行车困难时,应当选择安全地点停车。雪天行车中,在有车辙的地方应当循车辙行驶。雪天行车要加大与前车的距离,要提前刹车。缓慢行驶,不随意超车,轻点油门,轻点刹车,慢打方向。

可以将油门缓缓踩下,一旦汽车能前行或后退,则保持加速踏板位置不变,以低速开出泥泞路段。

(1)驾驶姿势。山路行车,驾驶员的驾驶操作强度要比在一般道路上大,驾驶员在行车前应调整好驾驶姿势,尽镀创造一个舒适、宽松的驾驶环境。
(2)弯道行车。转弯道路行车最重要的是正确操纵转向盘。在转弯的同时应做到减速、呜喇叭、靠右行,并随时做好对面有来车的准备。
(3)上、下坡驾驶。上坡时,要视坡道长度和车辆的装载质量情况选择合适的挡位,以便使车辆保持足够的动力。下长坡时,驾驶员要避免空挡滑行,充分利用发动机的牵阻作用,不能长时间使用脚制动。
(4)会车与超车。会车要选择相对宽阔、平区的路面交会,如在险要路段会车,驾驶员一定要发扬风格,傍山一侧行驶的车辆主动让车,待他车通过后再前进,确保两车交会安全。路超车危险性最大,应尽量避让,如确实需要超车,要选择较好的路段,待前车让出道跆后方可超越。严禁在转弯时超越车辆。
(5)通过陡坡时,必须保持车辆有足够的爬坡动力,提前选择好合适的挡位,随时作好避让下行车的准备。下坡前应检查手制动、脚制动,不得采用空档溜坡。
(6)通过转弯时,应减速、鸣喇叭、靠右行驶,并随时准备停车。山路行驶可打开车窗便于听到车外的声音,面临有可能落石的崖壁应关闭车窗。驾驶过程中,应注意查看仪表的工作情况,特别是水温和油压。
(7)通过傍山险路时,特别是刮台风、雷雨天后,路况差,要注意减速、鸣喇叭、靠右行驶,发现没有会车条件的,应做到“先让、先慢、先停”,选择安全地点会车,发现有塌方,应察明情况后,确认能安全通过后,才慢慢通行。如有指挥应服从工作人员的指挥。
(8)尽量避免在山路上停车,必要时应选择相对平直、视线好的安全地段。
不要站在电杆、大树下、山顶上及空旷地带躲雨;
不要把金属器物扛在身上;
不能奔跑;
不要在水面停留,要上岸;
尽量远离电线、广播线、电话线、水管等易引雷物体;
不要打电话;
林间空地、岩洞、低洼平地比较安全;尽量找低洼地方采取双脚并拢蹲下;同时注意防止洪流;
雷电在身边时,立即摘掉手表、钥匙等金属物品,平躺在地面上。
第二题:
人体含水百分之七十。
水在人体中的作用:1、帮助保持体内水分平衡.2、维持细胞的新陈代谢 3、调节体温 4、排泄体内垃圾 5、运送养料 6、起到润滑作用 7、维持体液的酸碱度 8、可以防动脉阻塞。9、能降低心血管死亡率。

不喝水、少喝水会导致大脑萎缩;便秘;尿路感染;皮肤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

脱水的后果是: 大脑损伤 ;自身免疫性疾病 ; 冠心病 ;皮肤干燥、缺乏光泽。
第三题:
选择坡度平缓、背风处、干燥处、通风处、蚊虫少处、无蜂处、无兽径处、易防蛇、蝎子处、非低洼处、非河道处等会较好
营地的基本原则是要考虑安全、方便和敌情。
因为生命是最重要的,所以要考虑安全;因为要有燃料、水源的地方,所以要考虑比较方便的地方;因为在露营时可能遇到野兽,歹徒等,所以要考虑敌情。
例子1:新华社重庆2009年7月11日电(记者张桂林)记者从重庆市万州区政府获悉,下午发生的万州潭獐峡景区游客遇险事件,目前已经有16人获救,7人遇难。11日下午当地普降暴雨引发山洪,正在景区组织旅游活动的重庆某陆地运动协会34名游客遇险。潭獐峡景区峡谷长约20公里。
例子2:二战期间,英国妇女朱丽娅乘坐的客机在北非热带丛林坠毁,朱丽娅幸免于难,当时她与大自然抗争,几个月后获救。她的经验是认真选择食物;自制吊床在外露宿;不断做路标,确定前进方向,或延小溪顺流而走;保存火种,用来煮食、取暖、照明、驱兽。
应该注意的:在搭帐篷之前,必须仔细勘察地势和周围情形
尽量避免在凹状的地方扎营,以防地面被水淹没
雷雨天不要在山顶或空旷地上安营,以免遭到雷击。
找一处比较干净的营地.
营地距燃料、水源较近,有设营材料
防食肉动物和蛇虫
在丛林露宿时,不要成片砍伐树木;
不要捣破蚂蚁窝、黄蜂窝;
清除四周杂草,挖一道排水沟,撒一层草木灰,防蛇虫爬入;
注意遮篷的清洁,垃圾及时掩埋。
避免潮湿:
收集树枝,排列整齐,上面放枯叶或杂草,使休息平面与地面形成隔潮空隙。
发泡聚亚胺酯防潮垫。
保持体温:
穿上保暖性、御寒性高的衣服;
摄取高热量的食物,如糖类、巧克力等。
使用睡袋:
睡袋可卷成枕头大小携带,非常方便,展开后,身体钻入袋中,能断绝冷空气进入,体热也不易损失 ,使用非常方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3
生存技巧之找水、收集水

生命离不开水,没有食物正常人可以活三周,但没有水,三天都活不了,所以水要优先考虑,几点小提示,希望帮助你在野外迅速找到或收集到水。

1. 找水源首选之地是山谷底部地区,高山地区寻水,应沿着岩石裂缝去找,干涸河
床沙石地带往往会挖到泉眼。

2. 在海岸边,应在最高水线以上挖坑,很可能有一层厚约5厘米的沉滤水浮在密度较大的海水层上。

3. 饮用凹地积水处的水时,必须做到先消毒、沉淀后煮沸饮用。

4. 收集雨水:在地上挖个洞,铺上一层塑料,四周用粘土围住,可以有效地收集雨水。

5. 凝结水:在一段树叶浓密的嫩枝上套一只塑料袋,叶面蒸腾作用会产生凝结水。

6. 跟踪动物、鸟类、昆虫、或人类踪迹可以找到水源。

7. 植物中取水:竹类等中空植物的节间常存有水,藤本植物往往有可饮用的汁液,棕榈类、仙人掌类植物的果实和茎干都含有丰富的水分。

8. 日光蒸馏器:在干旱沙漠地区利用下述方法能较好地收集到水:在相对潮湿的地面挖一大约宽90厘米、深45厘米的坑,坑底部中央放一集水器,坑面悬一条拉成弧形的塑料膜。光能升高坑内潮湿土壤和空气的温度,蒸发产生水汽,水汽与塑料膜接触遇冷凝结成水珠,下滑至器皿中。

作者:圆桌骑士 回复日期:2005-9-4 0:07:00

野外生存技巧之野外生火

火可以干嘛?将食物煮熟。答对了!它还有很多用途:火苗释放热量产生暖意,会节省体内热量散失;可以烘干衣服;薰过的肉食可以较长时间保鲜;可以吓跑危险的野兽;它的烟雾可以驱走害虫,还可以锻烧金属打制工具……,厉害吧,教你几招,让你学会如何在野外生火。

首先是要寻找到易燃的引火物:如枯草、干树叶、桦树皮、松针、松脂、细树枝、纸、棉花等等。

其次是捡拾干柴:干柴要选择干燥、未腐朽的树干或枝条。要尽可能选择松树、栎树、柞树、桦树、槐树、山樱桃、山杏之类的硬木,燃烧时间长,火势大,木炭多。不要捡拾贴近地面的木柴,贴近地面的木柴湿度大,不易燃烧,且烟多熏人。

接下来是要清理出一块避风、平坦、远离枯草和干柴的空地。将引火物放置中间,上面轻轻放上细松枝、细干柴等,再架起较大较长的木柴,然后点燃引火物。火堆的设置要因地制宜,可设计成锥形、星形、“并”字形、并排形、屋顶形、牧场形等等。也可利用石块支起干柴或在岩石壁下面,把干柴斜靠在岩壁上,在下面放置引人物后点燃即可。一般情况下,在避风处挖一个直径1米左右,深约30厘米的坑。如果地面坚硬无法挖坑也可找些石块垒成一个圆圈,圆圈的大小根据火堆的大小而定。然后将引人物放在圆圈中间,上面架些干柴后,点燃引人物引燃干柴即成篝火。如果引火物将要燃尽时干柴还未燃起,则应从干柴的缝隙中继续添入引火物,直到把干柴燃烧起来为止,而不要重新架柴点火。
最后,点篝火最好选在近水处,或在篝火旁预备些泥上、沙石、青苔等用于及时灭火。

作者:圆桌骑士 回复日期:2005-9-4 0:09:00

野外生存技巧之睡袋使用

睡睡袋是有技巧的。不会“睡”的人即使用高寒睡袋(零下35度)在一般低温下(零下5度)也会感到冷,那么怎样才能睡得更暖些呢?在使用睡袋时,有很多外在因素影响睡袋的性能,要注意的是睡袋本身并不发热,它只是有效地将体温流失减低,下面的条件会帮助你睡得更暖些。

▲ 避风防潮

在野外,一个挡风的帐篷能提供一个温暖的睡眠环境。在选择营地时,不要选择谷底,那里是冷空气的聚集地,也要尽量避开承受强风的山脊或山凹。一张好的防潮垫能有效地将睡袋与冰冷潮湿地面分开,充气式效果更佳,在雪地上需用两张普通防潮垫。

▲ 保持睡袋干爽

睡袋吸收的水分并非主要来自外界,而是人体,即使在极寒冷的情况下,人体在睡眠时仍会排出起码一小杯的水分。保温棉在受潮后会粘结而失去弹性,保温能力下降。如睡袋连续使用多天,最好能在太阳下晾晒。经常清洗睡袋可使保温棉保持弹性。

▲ 多穿衣服

一些较松软的衣物可兼作加厚睡衣用。将人与睡袋之间的空隙充填满,也可使睡袋的保暖性加强。

▲ 睡前热身
人体就是睡袋的热量来源,如临睡前先做一小段热身运动或喝一杯热饮,会将体温略为提高并有助于缩短睡袋的变暖的时间。

作者:圆桌骑士 回复日期:2005-9-4 0:10:00

野外生存技巧之常备急救箱

在野外,没有人能够预料发生什么事情。一个急救箱可以延长你的生命,务必随身携带。
急救箱存放着以下各项物品,以备基本急救之用∶

① 绷带
不同的阔度及质料,以处理不同面积及种类的损伤。

一般有:
纱布滚动条绷带:适用于处理一般伤口,主要作固定敷料之用。
弹性滚动条绷带:具弹性,除应用于处理伤口外,更可应用于处理一般拉伤、扭伤、静脉曲张等伤症,以固定伤肢及减少肿胀。
三角绷带:三角绷带可以全幅使用,或折迭成阔窄不同的绷带。通常作手挂使用,承托上肢。

② 敷料
由数层纱布制成,质地柔韧。主要用作覆盖伤口及吸收分泌物;流血及分泌物较多的伤口,可加厚覆盖。

③ 敷料包
敷料包由棉垫和滚动条绷带组成。用棉垫〔即敷料〕覆盖伤口,然后用附带的滚动条绷带加以固定。
④ 消毒药水

介绍几种常用消毒药水的用途:
1.龙胆紫(紫药水):加快伤口结痂,加快伤口愈合。
2.红汞(红药水):保护伤口并具有抗菌的作用。
3.酒精和碘酒:用作非黏膜伤口的表面消毒。不可用于破损伤口的消毒。
4.双氧水:用于受污染的黏膜或破损伤口的基本消毒。

⑤ 洁净的棉花球
用于清洁伤口,使用时蘸透消毒药水。

⑥ 消毒胶布
通常用来处理面积较小的伤口。贴上胶布前,必须确保伤口周围的皮肤干爽清洁,否则不能贴得牢固。

⑦ 胶布
用来固定敷料、滚动条绷带或三角绷带

⑧ 各种药丸
如康泰克、感冒通、黄连素、牛黄解毒片、必理通、藿香正气丸、胃药等

⑨ 蛇药
真空抽毒器、上海蛇药、季德胜蛇药

⑩ 其它
眼药水、万花油、止血贴、清凉油、驱风油等
野外生存技巧--如何寻找正确路程

寻找正确路程的技巧必须通过平时的野外活动去积累。例如:平时就养成随时参考地图和指南针的习惯,同时积极地观察周围的地形以及身边的植物来判断正确的位置。
太阳从东方出,西方落,这是最基本的辨识方向的方法。还可用木棒成影法来测量,在太阳足以成影的时候,在平地上竖一根直棍(1米以上),在木棍影子的顶端放一块石头(或作其他标记),木棍的影子会随着太阳的移动而移动。30--60分钟后,再次在木棍的影子顶端放另一块石头。然后在两个石头之间划一条直线,在这条线的中间划一条与之垂直相交的直线。然后左脚踩在第一标记点上,右脚踩在第二标记点上。这时站立者的正面即是正北方,背面为正南方,右手是东方,左手为西面。
若在阴天迷了路,可以靠树木或石头上的苔藓的生长状态来获知方位。在北半球以树木而言,树叶生长茂盛的一方即是南方。若切开树木,年轮幅度较宽的一方湿长着苔藓的一方即是北方。
利用星宿:在北半球通常以北极星为目标。夜晚利用北极星辨认方向的关键在于在茫茫星海中,准确地找到北极星。认识北极星的方法有许多种,这里介绍简单且有效的一种:
首先找寻杓状的北斗七星(a),以杓柄上的两颗星的间隔延长五倍,就能在此直线上找到北极星(d)。一般特别地称呼此两颗构柄上的星为要点星球。如看不到北斗七星时,就找寻相反方向的仙后星座(b),仙后星座由五颗星形成,它们看起来像英文字母的M或W倾向一方的形状。从仙后星座中的一颗星画直线,就在几乎和北斗七星到北极星的同样距离处就可找到北极星。北极星所在的方向就是正北方。
以手表看方位:想获知方位手上却没有指南针。遇此情况,只要有太阳就可使用手表探知方位。
将火柴棒竖立在地面,接着把手表水平地放在地面,将火柴棒的影子和短针重叠起来,表面十二点的方向和短针所指刻度的中间是南方,相反的一边是北方。
若身上没有火柴,也可改用小树枝,尽量使影子更准确。若从事挑战性的生存活动,记住戴上手表,这时普通表比数字表就更有价值。因普通表上的时针分针,在必要时会成为求生存的重要工具。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