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房地产行业有什么大概走势?

如题所述

供给:

——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下降

2010-2019年,中国房地产行业新开工面积波动增加,2012年之前其增长速度维持在10%以上。2020年,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为224433.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

2021年1-11月,中国房地产新开工施工面积为18.28亿平方米,同比下降9.1%。

——房地产施工面积上升

2010-2020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保持持续增长,整体上增速明显放缓。2020年,全国房屋施工面积为926759.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7%。

2021年1-11月,中国房地产施工面积为95.6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3%。

——房地产竣工面积整体有所下降

2010-2020年,中国房地产竣工面积整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2020年全国房屋竣工面积为91218.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9%。

2021年1-11月,中国房地产竣工面积达到6.8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3.4%。

需求:

——商品房销售面积呈上升趋势

2010-2020年,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但增速自2017年有放缓的迹象。2019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7.16亿平方米,同比下降0.1%;2020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7.61亿平方米,增长2.6%。

2021年1-11月,中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5.8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8%。

销竣比上升,供不应求

2010-2021年,中国房地产销竣比呈现上升趋势。2020年,中国房地产销竣比达到了1.93。2021年1-11月,中国房地产销竣比更是达到了2.30,中国房地产市销售依旧火爆,销竣比的上升从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国家对于房地产行业的管控力度以及房地产市场供需之间存在的不平衡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就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信息显示,2021年以来,各地坚持购租并举、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成效逐步显现,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较快上涨的势头得到了抑制。从全国来看,房地产市场总体稳定,商品房销售和投资保持增长,增势有所减缓。部分城市受人口流出、经济发展困难等多重因素影响,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有所增加,一些前期依靠高负债盲目扩张的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上升。尽管存在这些问题,房地产行业稳定发展仍然具备较多有利条件,比如经过市场调整,市场参与者更加理性,房地产长效机制也在逐步完善。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房地产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28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龙湖集团(0960.HK)、中国海外(0688.HK)、华润置地(1109.HK)、保利地产(600048.SH)、金地集团(600383.SH)、万科A(000002.SZ)、世茂集团(0813.HK)、建发股份(600153.SH)、新城控股(601155.SH)、碧桂园(2007.HK)等

本文核心数据:房地产施工面积、房地产新开发面积、房地产竣工面积、商品房销售面积、销竣比

供给:

——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下降

2010-2019年,中国房地产行业新开工面积波动增加,2012年之前其增长速度维持在10%以上。2020年,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为224433.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

2021年1-11月,中国房地产新开工施工面积为18.28亿平方米,同比下降9.1%。

——房地产施工面积上升

2010-2020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保持持续增长,整体上增速明显放缓。2020年,全国房屋施工面积为926759.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7%。

2021年1-11月,中国房地产施工面积为95.6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3%。

——房地产竣工面积整体有所下降

2010-2020年,中国房地产竣工面积整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2020年全国房屋竣工面积为91218.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9%。

2021年1-11月,中国房地产竣工面积达到6.8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3.4%。

需求:

——商品房销售面积呈上升趋势

2010-2020年,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但增速自2017年有放缓的迹象。2019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7.16亿平方米,同比下降0.1%;2020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7.61亿平方米,增长2.6%。

2021年1-11月,中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5.8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8%。

销竣比上升,供不应求

2010-2021年,中国房地产销竣比呈现上升趋势。2020年,中国房地产销竣比达到了1.93。2021年1-11月,中国房地产销竣比更是达到了2.30,中国房地产市销售依旧火爆,销竣比的上升从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国家对于房地产行业的管控力度以及房地产市场供需之间存在的不平衡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就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信息显示,2021年以来,各地坚持购租并举、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成效逐步显现,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较快上涨的势头得到了抑制。从全国来看,房地产市场总体稳定,商品房销售和投资保持增长,增势有所减缓。部分城市受人口流出、经济发展困难等多重因素影响,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有所增加,一些前期依靠高负债盲目扩张的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上升。尽管存在这些问题,房地产行业稳定发展仍然具备较多有利条件,比如经过市场调整,市场参与者更加理性,房地产长效机制也在逐步完善。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房地产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第2个回答  2022-01-22
2019年对房地产行业而言是充满变局和不确定性的一年,展望2020年,房地产行业在政策端、供给端和需求端,都将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有变的趋势。稳中有进,即行业的健康度和理性程度将持续提升,行业格局走势与企业关键致胜因素将逐步清晰。稳中有变,即一些不确定性和关键变化大方向可以预测,但这些机遇挑战的变化程度、发生时间则难以准确研判,考验企业的能力与智慧。

2020年将是未来五年行业格局走势的缩影,亦是展望未来行业终局的灯塔,因此值得期待。

1、房地产行业仍将对中国经济增长发挥重要基石作用

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收官之年,预计经济增速将大概率维持在6%左右区间、2020年GDP规模将超过100万亿人民币。同时受全球经济放缓、中美贸易关系不稳定、投资需求拉动不足等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然不小。

房地产行业中短期内每年仍将维持 13-15万亿的市场销售规模,同时考虑到对住房需求上下游产业链的强有力带动作用,2020年房地产行业仍将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基石作用。

2、行业政策调控总体力度适中并且供给侧调控偏紧、需求侧调控相对偏松

房地产行业2019年下半年在供给侧特别是融资端出台了较为严格调控措施,2020年在坚持“房住不炒”总体方针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背景下,预计行业政策调控政策力度总体适中。

其中在供给侧,行业融资政策仍将维持偏紧并逐步向中性回调;在需求侧,因城施策调控政策下,部分中心城市及都市圈周边城市在前期政策调控超调基础上可能在人才住房、限购限价等方面做出一定调整,客观上为地产商提供土储高性价比补仓的阶段性机会。

3、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与尾部企业退出推动行业市场加快出清

按照目前土地资源储备、销售去化情况估算,2020年行业前30名地产商总体仍将维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

其中前10名地产商由于自身规模基数较大已处于安全边界,未来核心战略目标将由规模成长逐步转向提质增效降风险;10-30名地产商由于资产结构问题、成长惯性和焦虑感,未来仍转向有质量的规模成长;金融资源将进一步向头部玩家集中,尾部中小型地产商将逐步退出行业市场,市场出清过程将持续进行。

4、房地产行业黑天鹅事件大概率出现

由于在资本市场地产板块估值较低权益融资困难、各融资渠道收缩且融资成本提高、商品房销售去化回款难度加大等一系列影响因素,2020年地产商在资产负债率、有息负债还款、低效资产处置盘活、住宅开发建设刚性支出等方面将面临紧约束。

部分现金流紧张的企业会因为信用违约等黑天鹅事件掉队。提高资产效率、做好现金流管理、现金为王仍是2020年地产商在严峻外部环境下存续发展的关键必要条件。

5、市场总体量价趋稳且不同城市房价窄幅波动、地价小幅回暖

中国房地产行业需求侧的政策调控已经完成了由中央负责总量调控转向压实地方政府责任,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的转变。各城市地方政府将总体按照商品房价格进行有针对性调控。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总基调下,预计全国行业总体量价趋稳,同时不同城市根据自身所处地价、房价周期阶段,房价会出现窄幅波动调整。同时地价较2019年下半年将有可能小幅回暖,低总地价、中体量快周转项目可能更受市场青睐。

6、更关注自身产品全生命周期竞争力与投资出价能力提升

众多地产商已对未来行业趋势形成基本共识,即出现系统性行业普涨的大周期性机会可能性极低,房地产终于进入下半场,基本盘仍然健康,住宅开发项目净利率总体稳定在8-12%区间。

因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从投资周期研判和踩点能力,逐步转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竞争力以及投资出价能力的提升。

这要求企业刀刃向内,在产品标准化与品质提升,全生命周期成本管控、开发运营效率与周转速度、深刻研判城市地价房价走势等方面持续精耕细作、固化能力,进一步降低前端投资与后端开发建设中的犯错概率,增强自身发展容错性。更快构建上述能力的地产商将更可能行稳致远。

7、更多地产商参与城市产业培育发展

由于土地公开招拍挂市场竞争激烈、商业综合体在高能级城市逐步饱和、各城市产业招商引入需求日趋强烈,部分地产商积极参与城市综合开发建设与产业引入培育中,在城市发展中扮演更加综合的角色。

城市公园改造、养老大健康、智慧城市建设、传统产业搬迁转型、专业型产业园区新建等城市和产业功能建设培育的综合开发项目在2020年将成为部分地产商在中高能级城市布局的主战场和主渠道之一。

建议地产商要清晰考虑自身基因与优势能力,避免短视行为,做好资源整合方,构建好自身专业化能力以及外延产业合作朋友圈。

8、资产收并购数量增加,机会与风险并存

考虑可能发生的黑天鹅事件导致企业掉队、中小型企业退出加速市场出清、部分企业资产结构与城市换仓调整等驱动因素影响,2020年地产行业的公司股权整体以及优质资产包的收并购潜在机会数量将有所上升,买地资金充足的地产商可以在2020年将收并购作为重要的土地资源扩充渠道,同时重点把握部分区域型房企的收并购机会,实现在特定重点中心城市的快速深耕与跨越式发展,同时需要更加注重风险防控。

9、国有企业间行业整合提速

考虑到地产行业国家队具有天然的金融资源优势,以及当前区域型地产开发国有企业、城投公司等面临经营困难的客观情况,2020年中央企业与地方国有企业将通过资产重组,在做好优势互补,强化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方面形成若干标杆案例。地方国资亦有可能对本地区地产开发与城市建设的业务板块进行资产重组与资源整合提升。

10、物业服务等地产多元业务快速成长与分拆上市

由于宏观经济形势、调控政策导向以及自身业务成长逻辑,地产板块在A股和H股资本市场整体估值偏低,2020年物业服务板块分拆上市将继续保持火热态势,并维持较好估值倍数,物业服务板块将成为地产商的资本市场第二平台载体的标准配置。2020年部分成长性较好的其他地产相关多元业务也存在登陆资本市
第3个回答  2022-01-22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房地产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1-9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053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2%),增速比1-8月份回落0.9 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47505亿元,增长1.7%,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7.3%。1-9月份,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39865亿元,同比增长2.9%,增速比1-8月份回落0.8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14871亿元,增长2.3%,增速回落1.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15799亿元,增长2.1%,增速回落1.2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约为6.65亿平方米,总体待售面积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但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信贷环境偏向宽松,楼市信心逐渐恢复,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增速正显著下降,增速已经连续5个月放缓,同比增幅从4月底的24.7%降至9月末的16.4%。国家统计局的待售面积主要指现房面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五大任务,其中之一就是化解房地产库存。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中国证券网记者采访时指出,去库存的重点在房地产去库存,明年将注重扩大需求,因此,一系列松绑楼市需求的政策,如降低首付、调整公积金政策、降低交易税等有可能会逐步出台。  会议提出,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与过去相比,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到“去库存”,可见房地产去库存将成为明年政策施展主要方向。今年房地产市场交易比较活跃,强调“去库存”有助于房地产交易平稳,不致于在今年房地产交易大规模释放后明年出现萎靡的状况。  今年以来,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下滑,今年前11个月房地产投资累计增速已经降至1.3%。这种下行趋势明年上半年还将继续,增速有可能出现负增长,并且不会是个别月份的负增长。  要看到房地产投资企稳的情况,至少要到明年三季度。要等到一批一、二线城市成交活跃后,投资力度才能上升,从而改变房地产投资负增长的状况。
第4个回答  2022-01-22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改革,以及经验与教训的不断积累,目前的房地产行业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向好趋势,制度与政策不断调整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它的规模得到了快速壮大。但是,随着市场的开放性水平越来越高,市场竞争与市场环境悄然变化,我国的房地产企业面对这种大环境,意味着迎来了更大的挑战,想要继续生存发展,就必须在经营管理模式上不断创新,用更高级的营销战略提高自身竞争力。营销的对象是消费者,而消费者的理念和消费观念是不断成熟的,变得更加理性化,所以,继续依靠过去旧的、固化的营销策略,只是在传统渠道上寻找消费者已经不再适合,在此,就需要优化营销策略,升级市场战略,提高房地产方面的投入产出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