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冥王星被开除九大行星

如题所述

(1)一颗行星1是一个天体,它满足(a)围绕太阳运转,(b)有足够大的质量来克服固体应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近于圆球)形状,同时(c)清空了所在轨道上的其他天体。

(2)一颗矮行星是一个天体,它满足(a)围绕太阳运转,(b)有足够大的质量来克服固体应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近于圆球)形状2 ,(c)没有清空所在轨道上的其他天体,同时(d)不是一颗卫星。

(3)其他围绕太阳运转的天体3 ,卫星除外,统称为“太阳系小天体”。

冥王星只算一个矮行星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然而,经过近30年的进一步观测,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公里,比月球还要小,等到冥王星的大小被确认,“冥王星是大行星”早已被写入教科书,以后也就将错就错了。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5号决议,部分通过新的行星定义,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而将其列入“矮行星”。
人当家了!唉,行星也下岗!!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3-01
新华社北京8月24日电(记者杨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24日投票决定,不再将传统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视为行星,而将其列入“矮行星”。许多人感到不解,为什么从儿时起就一直熟知的太阳系“九大行星”概念如今要被重新定义,而冥王星又因何被“降级”?
“行星”这个说法起源于希腊语,原意指太阳系中的“漫游者”。近千年来,人们一直认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是太阳系中的标准行星。19世纪后,天文学家陆续发现了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使太阳系的“行星”变成了9颗。此后,“九大行星”成为家喻户晓的说法。
不过,新的天文发现不断使“九大行星”的传统观念受到质疑。天文学家先后发现冥王星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的一些不同之处。冥王星所处的轨道在海王星之外,属于太阳系外围的柯伊伯带,这个区域一直是太阳系小行星和彗星诞生的地方。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文学家发现柯伊伯带有更多围绕太阳运行的大天体。比如,美国天文学家布朗发现的“2003UB313”,就是一个直径和质量都超过冥王星的天体。
布朗等人的发现使传统行星定义遭遇巨大挑战。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通过的新行星定义,意在弥合传统的行星概念与新发现的差距。
大会通过的决议规定,“行星”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在太阳系传统的“九大行星”中,只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符合这些要求。冥王星由于其轨道与海王星的轨道相交,不符合新的行星定义,因此被自动降级为“矮行星”。

新浪科技讯 据参加第26届IAU大会的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崔辰州博士透露,今天早上,IAU大会给与会的天文学家提供关于太阳系行星定义的决议最终稿,并将在当地时间下午14:00点(北京时间晚上20:00)举行的在IAU大会第二阶段全体会议上进行表决。

据悉,这份决议太阳系行星定义的决议最终稿包含4个部分即5A号决议,5B号决议,以及6A号决议,6B号决议。对决议5A和决议5B的投票将分开来依次进行。同样,对于决议6A和 6B的投票也将分开进行。决议5A是IAU关于“行星”和相关名词的主要定义。决议5B对由水星到海王星这8颗行星组成的集体称呼前面加上了“classical”。决议6A以冥王星为原型为IAU创建了一个新的天体类别。决议6B为这类天体引入了“plutonian objects”这个称呼。

以下是由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崔辰州博士翻译的太阳系行星定义的决议最终稿中文版:

IAU决议:太阳系内一颗行星的定义

当代的观测正在改变着我们对行星系统的认识,我们对天体的命名反映我们目前的认识是很重要的。这一点特别适用于行星这个名词。名词“行星”源自描画“漫游者”,那时只知道它们是天空中移动的光点。近来的发现导致我们需要利用现有的科学信息创建一个新的定义。

决议5A

IAU决定我们太阳系内的行星和其他天体按照下列方式划分为3个明确的类别:

(1)一颗行星1是一个天体,它满足(a)围绕太阳运转,(b)有足够大的质量来克服固体应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近于圆球)形状,同时(c)所在轨道范围的邻里关系清楚。

(2)一颗矮行星是一个天体,它满足(a)围绕太阳运转,(b)有足够大的质量来克服固体应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近于圆球)形状2 ,(c)所在轨道范围的邻里关系不清楚,同时(d)不是一颗卫星。

(3)其他围绕太阳运转的天体3 统称为“太阳系小天体”。

决议5B

在决议5A第一节和脚注1的“行星”前面插入“经典”。即:

(1)一颗经典行星4是一个天体……

IAU决议:冥王星

决议6A

IAU进一步决定:

按照上面的定义冥王星是一颗矮行星,并作为海外天体中一个新类别的原型。

决议6B

下面的语句加入到决议6A中:

这类天体称为“plutonian objects”。

-------------------------------
1 八颗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2 IAU将启动相应程序来界定天体属于矮行星还是其他类别。
3 目前这些包括大多数的太阳系小行星,大多数的海外天体(TNOs),彗星,和其他小天体。
4 八颗经典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新华网北京8月24日电(记者杨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24日投票决定,不再将传统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视为行星,而将其列入“矮行星”。许多人感到不解,为什么从儿时起就一直熟知的太阳系“九大行星”概念如今要被重新定义,而冥王星又因何被“降级”?

“行星”这个说法起源于希腊语,原意指太阳系中的“漫游者”。近千年来,人们一直认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是太阳系中的标准行星。19世纪后,天文学

家陆续发现了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使太阳系的“行星”变成了9颗。此后,“九大行星”成为家喻户晓的说法。

不过,新的天文发现不断使“九大行星”的传统观念受到质疑。天文学家先后发现冥王星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的一些不同之处。冥王星所处的轨道在海王星之外,属于太阳系外围的柯伊伯带,这个区域一直是太阳系小行星和彗星诞生的地方。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文学家发现柯伊伯带有更多围绕太阳运行的大天体。比如,美国天文学家布朗发现的“2003UB313”,就是一个直径和质量都超过冥王星的天体。

布朗等人的发现使传统行星定义遭遇巨大挑战。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通过的新行星定义,意在弥合传统的行星概念与新发现的差距。

大会通过的决议规定,“行星”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在太阳系传统的“九大行星”中,只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符合这些要求。冥王星由于其轨道与海王星的轨道相交,不符合新的行星定义,因此被自动降级为“矮行星”
冥王星和一些类似的星体将被重新归类为“矮行星”,类似于此前的称谓“小行星”。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还定义了第三类围绕太阳运转的小星体,名称为“太阳系小天体”(small solar system bodies),主要包括无数的小行星、彗星和其它自然形成的卫星。目前还不清楚冥王星被“降级”是否会影响美国宇航局冥王星探测器“新地平线”的任务,该探测器今年初成功发射,预计将最早于2015年中期到达冥王星。

来自75个国家的2500名天文学家参加了本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在此之前,由天文学家提议重新确认冥王星的行星地位,并将它的最大卫星“卡戎”和另外两个天体加入行星行列。这一提议引发了天文学家的激烈争论,但最终并未获得广泛的支持。目前,小行星谷神星和最近发现的编号为“2003 UB313”、昵称“齐娜”的天体均被划为“矮行星”一类,而“卡戎”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

“2003 UB313”的发现者迈克尔·布朗(Michael Brown)对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决议表示欢迎,他一向认为冥王星和类似天体不具有行星资格。他说:“UB313是最大的矮行星,这非常酷。”
第2个回答  2007-03-03
冥王星

以下资料指的是原来的冥王星,现在已失去名字,定义小行星序列

号:134340

根据2006年0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的决议:冥王星被视为

是太阳系的“矮行星”,不再被视为行星。太阳系中有七颗卫星比

冥王星大(月球、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木卫四、土卫六和海

卫一)。

公转轨道:离太阳平均距离5,913,520,000千米(39.5天文单位)

行星直径:2274千米

质量:1.27e22千克

罗马神话中,冥王星(希腊人称之为Hades哈迪斯)是冥界的首领。

这颗行星得到这个名字(而不采纳其他的建议)可能是由于他离太

阳太远以致于一直沉默在无尽的黑暗之中,也可能是因为冥王星

(pluto)开头的两字母是Percival Lowell是缩写。

冥王星是在1930年由于一个幸运的巧合而被发现的。一个后来被发

现错误的计算“断言”:基于天王星与海王星的运行研究,在海王

星后还有一颗行星。美国亚利桑那州的Lowell天文台的Clyde W.

Tombaugh由于不知道这个计算错误,对太阳系进行了一次非常仔细

的观察,然而正因为这样,发现了冥王星。

发现了冥王星后,人们很快发现冥王星太小及与其它行星运行轨道

有差异。对未知行星(Planet X)的研究还在继续,但没发现任何东

西。如果采用了旅行者2号飞船计算出的海王星的质量,那么另一个

质量差异就消失了,也就不会有第十颗行星了。

冥王星是唯一一颗还没有太空飞行器访问过的行星。甚至连哈勃太

空望远镜也只能观察到它表面上的大致容貌。

很幸运,冥王星有一颗卫星,冥卫一。也是靠着好运气,它才能被

发现。这是在1978年,它在向着太阳系内运行时,刚好运行到轨道

的边缘时被发现的。所以可能通过冥卫一观察许多冥王星的运行,

反之亦然。通过精密计算什么物体什么部分在什么时候被覆盖,以

及观察光亮曲线,天文学家能够绘出两个半球光亮区域与黑暗区域

的大致地图。

冥王星的半径还不很清楚,JPL(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喷

气推进实验室)的数值1137千米被认为有±8的误差,几乎近1%。

尽管冥王星和冥卫一的总质量知道得很清楚(这可以通过对冥卫一

运行轨道的周期及半径精确测量和开普勒第三定律而确定),但是

冥王星和冥卫一分别的质量却很难确定。这是因为要分别求出质

量,必须测得更为精确的有关冥王星与冥卫一系统运行时的质心才

能确定测量出,但是它们太小而且离我们实在太远,甚至哈勃太空

望远镜对此也无能为力。这两颗星质量比可能在0.084到0.157之

间。更多的观察正在进行,但是要得到真正精密的数据,只有送一

艘太空飞行器去那里。

冥王星是太阳系中第二个反差极大的天体(次于土卫八)。探索这

些差异的起因是计划中的冥王星特快计划中首要目标之一。

冥王星的轨道十分地反常,有时候比海王星离太阳更近(从1979年1

月开始持续到1999年2月)。

冥王星与海王星的共同运动比为3:2,即冥王星的公转周期刚好是海

王星的1.5倍。它的轨道交角也远离于其他行星。因此尽管冥王星的

轨道好像要穿越海王星的轨道,实际上并没有。所以他们永远也不

会碰撞(这里有十分细致的解释)。

就像天王星那样,冥王星的赤道面与轨道面几乎成直角。

冥王星的表面温度知道很不很清楚,但大概在35到45K(-238到-

228℃)之间。

冥王星的成份还不知道,但它的密度(大约2克/立方厘米)表示:

冥王星可能像海卫一一样是由70%岩石和30%冰水混合而成的。地

表上光亮的部分可能覆盖着一些固体氮以及少量的固体甲烷和一氧

化碳,冥王星表面的黑暗部分的组成还不知道但可能是一些基本的

有机物质或是由宇宙射线引发的光化学反应。

有关冥王星的大气层的情况知道得还很少,但可能主要由氮和少量

的一氧化碳及甲烷组成。大气极其稀薄,地面压强只有少量微帕。

冥王星的大气层可能只有在冥王星靠近近日点时才是气体;在其余

的冥王星的年份中,大气层的气体凝结成固体。靠近近日点时一部

分的大气可能散逸到宇宙中去,甚至可能被吸引到冥卫一上去。冥

王星特快任务的计划人想在大气滑凝固时到达冥王星。

冥王星和海卫一的不寻常的运行轨道以及相似的体积使人们感到在

它们俩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性的关系。有人曾认为冥王星过去是海

王星的一颗卫星,但是现在认为并不是这样。一个更为普遍的学说

认为海卫一原本与冥王星一样,自由地运行在环绕太阳的独立轨道

上,后来被海王星吸引过去了。海卫一,冥王星和冥卫一可能是一

大类相似物体中还存在的成员,其他一些都被排斥进了Oort奥尔特

云(Kuiper柯伊伯带外的物质)。冥卫一可能是像地球与月球一

样,是冥王星与另外一个天体碰撞的产物。

冥王星可以被非专业望远镜观察到,但是这是不容易的。Mike

Harvey的行星天象图可以显示最近冥王星在天空中的方位(以及其

他行星),但是还得靠更为细致的天象图以及几个月的仔细观察才

能真正地找到冥王星。由行星程序如“灿烂星河”可以绘制准确的

天象图。

2006年8月24日,该行星经布拉格会议讨论,从九大行星行列中排

除,正式降格为矮行星。

关于冥王星的行星资格的争论

冥王星刚被发现之时,它的体积被认为有地球的数倍之大。很快,

冥王星也作为太阳系第九大行星被写入教科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

移和天文观测仪器的不断升级,人们越来越发现当时的估计是一个

重大“失误”,因为它的体积要远远小于当初的估计。此外,冥王

星(pluto)的行星身分也一直以来成了天文学家们争论的焦点,这

也是因为一直以来对行星没有一个具体清楚的定义。尤其,自1992

年首次发现“柯伊伯带”(Kuiper Belt)以来,更多关于天文发现

加剧了人们其行星资格的争论。

新发现重新引发争论

进入21世纪,天文望远镜技术的改进,使人们能够进一步对海王星

外天体(trans-Neptunian objects)有更深了解。2002年,被命名

为50000 Quaoar(夸欧尔)的小行星被发现,这个新发现的小行星

的直径(1280公里)要长于冥王星的直径的一半。2004年,被命名

为90377 Sedna(塞德娜)的小行星的最大直径也达到了1800公里,

而冥王星的直径也只不过2320公里。

2005年7月9日,又一颗新发现的的海王星外天体被宣布正式命名为

厄里斯(Eris)。根据厄里斯的亮度和反照率推断,它要比冥王星

略大。这是1846年发现海王星之后太阳系中所发现的最大天体。尽

管当初并没有官方的共识,它的发现者和众多媒体起初都将之称为

“第十大行星”。也有天文学家认为厄里斯的发现为重新考虑冥王

星的行星地位提供了有力佐证。

就连冥王星的显著特征——它的卫星和大气,也并不是独一无二

的,海王星外天体带中的一些小行星也有自己的卫星。而且厄里斯

的天体光谱分析也显示它和冥王星有着相似的地表,此外厄里斯也

有一个较大的卫星戴丝诺米娅(Dysnomia)。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的决议——开除冥王星行星“星籍”

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2006年8月24日通过的决议,被称为行星

(planet)的天体要符合三个主要条件。

1.该天体须位于围绕太阳的轨道之上

2.该天体须有足够大的质量来克服固体应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

(hydrostatic equilibrium)的形状(近于球形)

3.该天体须已经清空了其轨道附近的区域

而冥王星则不符合上述第三条行星标准。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进一步决议通过冥王星应该归入矮行星(dwarf

planet)之列,而且可以作为尚未命名的一类海王星外天体的原

形。在此决议之前,人们也提出了不同的行星方案,其中一些甚至

提到除了冥王星外也取消地球水星的行星资格,而另外一些则提议

将一些小行星也纳入行星之列。

2006年1月新地平线号发射,预计2015年到达冥王星进行观测

开放分类:

太阳系、柯伊伯带、矮行星、宇宙自然学

参考资料:

1.循宇天文网:http://karajan.lamost.org/

2.大众天文网:http://allastronomy.lamost.org/

3.谈天天文网:http://www.2-sky.com/

4.空间天文网:http://space.lamost.org/

5.天文网:http://oka.16789.net/

6.Wiki英文网:http://en.wikipedia.org/wiki/Pluto
第3个回答  2007-03-08
听好了:九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远、质量最小的要算冥王星了。它在远离太阳59亿千米的寒冷阴暗的太空中蹒跚前行,这情形和罗马神话中住在阴森森的地下宫殿里的冥王普鲁托非常相似。因此,人们称其为普鲁托(Pluto),在天文学中是普鲁托英文名字前两个字母,又是对冥王星发现有推动之功的美国天文学家洛韦尔 (Percival Lowell)姓名的缩写。

冥王星是最晚发现的一颗行星,和天王星、海王星的发现相比,冥王星的发现可算得 上“好事多磨”。冥王星的亮度很弱,只有15等,即使在大望远镜拍摄的照片上,它和普通的恒星也没有什么差别,要想在几十万颗星星中找到它,真好比是大海捞针。
在寻找冥王星的工作中,天文爱好者出身的美国天文学家洛韦尔详细计算了这颗未知行星的位置,用望远镜仔细寻找,付出了十几年的心血。直到1916年11月16日,他突然去世。
1925年,洛韦尔的兄弟捐献了一架口径32.5厘米的大视场照相望远镜,性能非常好,为继续搜寻新行星提供了优越的条件。1929年,洛韦尔天文台台长邀请汤博(Clyde William Tombaugh)加入未知行星的搜索行列。他们一个一个天区地搜索,拍摄了大量底片,并对每张底片进行细心地检查,工作艰苦、乏味。 1930年1月21日,汤博终于在双子星座的底片中发现了这颗新行星。
质量:0.0024地球质量
半径:1350千米
周期:90465日
轨道半长径:39.87天文单位
轨道偏心率:0.256
轨道倾角:17.1°
奇 特 的 轨 道

冥王星在发现之初曾被认为是一颗位于海王星轨道外的行星,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并非完全如此。譬如,在1979年1月21日~1999年3月14日这段时间,冥王星就比海王星更靠近太阳。这是由于冥王星轨道的偏心率、轨道面对黄道面的倾角都比其它行星大。冥王星在近日点附近时比海王星离太阳还近,这时海王星成了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每隔一段时间,冥王星和海王星会彼此接近,在黄道投影图上两颗行星的轨道交叉。但不必担心它们会碰撞,因为它们的轨道平面并不重合,即使在交叉点附近,它们之间的距离仍然是很大的。它们会像运行于立体交叉公路上的车辆一样,各自飞驰而过。

卫 星 的 发 现

1978年7月,美国海军天文台的克里斯蒂在研究冥王星的照片时,偶然发现冥王星小小的圆面略有拉长。他把1970年以来所有的冥王星照片都找出来,结果发现这一现象是有规律地出现的,于是他断定冥王星有一颗卫星。由于冥王星离我们实在太远了,以致在大望远镜里也不能把冥王星和它的卫星分开。这好比气象站的风速计,一根横杆连着两个圆球,在疾风中旋转。从远处看去,两个圆球融成一体,只能察觉出它时圆时扁的变化。冥王星的卫星被命名为查龙(Charon)。在希腊神话中查龙是普鲁托的一个役卒,专在冥海上渡亡灵。查龙的公转周期与冥王星的自转周期一样,都是6.39日。

冥 王 星 直 径 有 多 大

由于冥王星太暗太小,发现后很长时间不能确定它的大小。最早估计它的直径是6600千米,1949年改为10000千米。1950年,柯伊伯用新建的5米望远镜将其修正为6000千米,1965年又用冥王星掩暗星的方法定出直径的上限为5500千米。1977年发现冥王星表面是冰冻的甲烷,按其反照率测算,冥王星的直径缩小到2700米。1980年用夏威夷莫纳克亚山上的3.6米红外望远镜测出的冥王星直径在2600~4000千米之间,查龙直径为2000千米。近年一些天文学家观测指出,冥王星的直径约为2400千米,比月球(3475千米)还小,而查龙直径为1180千米,它与冥王星直径之比是2:1,是九大行星中行星与卫星直径之比最大的。所以,有人说冥王星和它的卫星更像一个双行星系统。

未 知 数 最 多 的 行 星

冥王星发现至今只有60多年,再加上又小又远,是目前大行星中面目最为模糊的一颗。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是太阳系航天探测的黄金时代,九大行星中已有8颗被行星际探测器近探过,只有冥王星是航天器未涉足的死角。在各种天文书刊中给出的行星参数表上,冥王星这一栏留下的空白最多,即使被列出数据,有不少也被打上问号,表示不准确。

除了一大串未知数外,人们对冥王星的身份也有怀疑。冥王星的直径、质量是行星中最小的,密度为每立方厘米1.8~2.1克,反照率为50%~60%,这同外行星的几颗大卫星很相似。冥卫星究竟是行星还是卫星?或是一颗大的小行星?然而,不管它是什么,作为太阳系遥远边界上的一个天体,它的神秘感对天文学家有很大的吸引力。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探测技术的发展,冥王星将成为行星天文学的热门课题。

有 冥 外 行 星 吗 ?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时,土星是太阳系的边界,后来随着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的发现,太阳系边界一次次外延。然而从理论上说,太阳系的范围应比现在的九大行星的范围大干百倍,甚至上万倍。太阳系中是否还存在冥外行星?对此,天文学家做了十分浩繁和艰苦的工作。汤博在发现冥王星后的14年里,一直在用发现冥王星的方法寻找冥外行星。他用闪视比较仪仔细检查了362对底片(这些底片所覆盖的面积大约为全天的70%),从每张底片中寻找可能存在的新行星。他发现了大量新天体,却没有冥外行星。科学家认为冥外行星如果存在,势必会使飞近它的探测器受到摄动,其影响足可以在探测器的运行轨道中反映出来。然而旅行者号探测器在飞越过海王星和冥王星轨道之后,运行正常,没有提供一点点证明未知天体存在的蛛丝马迹。到底有没有冥外行星,目前还是一个待解之谜
距地球5900000000km
其他见新地平线号有关资料
第4个回答  2007-02-27
2006年8月16日,布拉格,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的主持下,天文学家们对一项为期两年的研究做出总结:这个研究旨在给行星下一个更准确的定义,区分它和更小的“太阳系天体”(如彗星、流星)。如果这一定义能够在世界天文大会上被与会天文学家通过,那么我们所在的太阳系将会拥有12颗行星:原有的8颗行星,另外3颗新增的行星再加上冥王星。

随着功能强大的新型望远镜的出现,行星天文学在过去的十年间经历了一次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过去几千年时间里,除了认识到它们是围绕恒星运动的天体外,人们对行星知之甚少。事实上,“行星”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原意是“流浪汉”。但是最近的一些发现对传统的行星定义提出了挑战。

乍一看去,人们可能觉得定义行星并非难事:它不就是一个大型的圆形天体么?但仔细一琢磨就会发现问题,它最小能是多大呢?一个小行星到底要有多大、多圆才能称得上是行星呢?而它最大又能是多大呢?行星与褐矮星以及恒星的界限在哪里?

IAU主席Ron Ekers指出了关于行星定义问题的来龙去脉:“现代科技使我们意识到,行星并不仅仅是环绕太阳运动的天体。举个例子,最近人们发现太阳系外围存在着与冥王星体积相当甚至要大的天体。这些发现很自然使人们开始思考这些新发现的天体算不算是行星。”

从1919年创建以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就拥有定义行星和卫星术语的权力。在它的主持之下,天文学家们在两年前开始考虑为“行星”下一个新的定义。IAU执行委员会为此组建了一个“行星定义委员会”(Planet Definition Committee,PDC),该委员会共有7人,包括来自全球各地的天文学家、作家和历史学家。这个7人小组今年6月下旬和7月上旬在巴黎开会,并一致提出了一个“行星”的新定义。

Owen Gingerich,PDC主席表示说:“7月,我们从天文学角度和文化、历史角度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一开始我们还因为担心难以达成共识睡不着觉,但在经历了一天漫长的讨论后,奇迹发生了——我们形成了一致意见。”

IAU给出的对行星的新定义是这样的:“行星是这样一种天体,首先,其质量应该足够大,从而使其能够保有流体静力学平衡的形状(接近球体);第二,它环绕恒星飞行,但不是恒星,也不是行星的卫星。”PDC成员Richard Binzel说,“我们的目的是为行星的新定义提供科学基础,所以我们选择引力作为决定性因素。一个天体是不是行星,这需要由自然来确定。”

根据这个新定义,要成为一颗行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它必须环绕一颗恒星飞行,但其本身不是恒星。第二,它必须足够大,这样它自身的引力就能使它保持接近球体的形状。如果这一建议被通过,太阳系将拥有12颗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谷神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冥卫一Charon和编号为2003 UB313的星体。这个编号是临时性的,人们还没有授予它正式的名称。新名字很可能不会在这次大会期间公布,而是稍晚一些时候。命名的过程取决于大会决议的表决情况。

IAU未来很可能还会公布更多的行星。目前IAU已经把不少“备选行星”列入他们的“观察目录”,这一目录还会随着新天体的发现和对现有候选者认识的深入而有所变动。

大会将会对“行星定义”的最终决议进行讨论和修正,并会在8月24日将它送交第二次全体会议进行投票表决。
回答者:冰原陨石 - 江湖豪侠 十一级 2-26 22:07

不能够清楚其轨道周围的其他物体。
而且他处于柯伯(这里的伯可能是错别字)带中,如果将其归为大行星,还将有“齐娜”等56颗也应该有一样的待遇.

“行星”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在太阳系传统的“九大行星”中,只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符合这些要求。冥王星由于其轨道与海王星的轨道相交,不符合新的行星定义,因此被自动降级为“矮行星”。
四个表决草案 草案一确定八大“行星”

行星必须要符合三个条件:该天体要绕着太阳公转;有足够大的质量,要能够依靠自身的重力作用,通过流体静力学平衡,使自身形状达到近似球形;该天体在公转区域中起着支配性的作用,不受轨道上相邻天体的干扰。按照该方案,金星、土星、木星、水星、地球、火星、天王星、海王星为太阳系八行星。

矮行星须具备四个条件:该天体要绕着太阳公转;有足够大的质量,要能够依靠自身的重力作用,通过流体静力学平衡,使自身形状达到近似球形;该天体在公转区域中不具备支配性的作用,受轨道上相邻天体的干扰;该天体不是卫星。据此,冥王星、谷神星、卡戎星和2003UB313(齐娜星)将被归入矮行星行列。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建立一个程序对接近矮行星和其他分类边界的天体进行评估。

除此其他所有的围绕太阳公转的天体均称为“太阳系小天体”,比如彗星和小行星。

草案二 确定“经典行星”

将草案一中的“行星”改为“经典行星”,其他各项相同。按照该方案,金星、土星、木星、水星、地球、火星、天王星、海王星为太阳系八个经典行星。

草案三确定新天体

在草案一和草案二将冥王星定义为一种矮行星的基础上,将其认定为新一类海外天体的原型。

草案四 确定新天体名称

在草案三基础上,将该天体原型称为“类冥王星天体”。

争论焦点

据新华社消息 一些天文学家认为,如果按照方案二,将太阳系的天体分为“经典行星”、“矮行星”以及“太阳系小天体”,那么该版本最严重的一个缺陷就是对“行星”本身的定义只字未提。“难道要人们回过头来寻找‘经典行星’、‘矮行星’定义中的共同点来确定什么是‘行星’吗?!”

而另一些天文学家认为,不专门定义“行星”的最大好处是,使天文学界将来可能发现更多属于行星的矮行星,甚至发现其他类型的行星也成为可能。

还有一些天文学家则认为现在通过该草案为时尚早。

揭秘 大多中国代表同意方案一

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昨晚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表决现场通过MSN告诉记者,他投了草案一的赞成票。而且,他本人对决议表决产生的最终结果表示基本满意。据朱进现场观察,大多与会的中国代表也对草案一投了赞成票。

他认为,草案一相对明确地给出了行星的定义,现在符合定义的就是八个。“如果按照草案二,在行星前面加上‘经典’二字,那么行星的定义就又不清楚了。”至于草案三和草案四,朱进认为:“这两个草案是要再分出一个新的天体种类来,搞得太复杂了,而且本身也没有什么道理。我自然不会为它们投赞成票。”

朱进说,中国大陆共有60多人参加会议,但由于代表们来自天体物理或者太阳物理等不同领域,所以投票前中国参会的代表们未刻意就投票进行过讨论,“这是一个学术范畴的问题,大家仁者见仁,没必要强求做到统一。”

冥王星质量不是很大,比地球的卫星月球还小。最近几年,科学家在太阳系内发现了不少比冥王星个头更大的天体,包括2002年的...冥王星质量不是很大,比地球的卫星月球还小,却被列为九大行星。

冥王星

有人沿袭从天王星所受摄动中推算未知海王星的方法,根据海王星运动的细小的不规则变化 ,也去推求更远的未知行星的轨道,而且的确根据预报的位置,一位美国青年天文学家汤博(C.W.Tombaugh)于1930年初居然也找到了一颗行星-冥王星。然而,进一步的计算表明:新发现的冥王星的质量很小,不足以对海王星产生可见的影响。因此,这一发现带有明显的偶然性。

冥王星是目前太阳系中最远的行星,其轨道最扁,以致最近20年间冥王星离太阳比海王星还近。它的轨道倾角也是最大的,所以它与海王星的距离从不小于2.6天文单位。从发现它到现在,人们只看到它在轨道上走了不到1/4圈,因此过去对其知之甚少。

冥王星的质量仅为地球的0.003,远比其他行星小,甚至在卫星世界中它也只能排在第七、第八左右。冥王星的表面温度很低,即使在阳光直射下也只有约50开左右,因而它上面绝大多数物质只能是固态或液态,即其冰幔特别厚,只有氢、氦、氖可能保持气态。如果上面有大气的话也只能由这三种元素组成。

1978年夏天发现了冥王星的卫星Charon,使得人们对冥王星的了解陡增,很快有关怀疑它是否有行星资格的异议也得到了澄清。Charon的半径约为425千米,是冥王星质量的 3%。
第5个回答  2007-03-04
个子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