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隐居生活的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2

1. 求古代诗人隐居的经典有名的诗句或文言文里的句子(要具体的句子)

1、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2、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3、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4、过曹钧隐居钱起 (唐 )荃蕙有奇性,馨香道为人。不居众芳下,宁老空林春。

之子秉高节,攻文还守真。素书寸阴尽,流水怨情新。

济济振缨客,烟霄各致身。谁当举玄晏,不使作良臣。5、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馀。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6、《隐居》(古诗)

作者;王咯

浓翠蔽幽径,花深掩柴扉。

林风起萧瑟,山鸟相与归。

古人性淡泊,隐居拂式微。

觅得恬寂处,闲坐远云飞。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2. 请问,古文中,哪些有典故的词,表示"归隐"或者"淡泊""不问世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

千载庭前柏子香,源源泉水涌琼浆。

我来不作寻常见,瓦砾堆中坐道场。

古殿依然对远山,青龙白虎护禅关。

一池甘露流不竭,化作春风育世间。

残碑历历卧堂前,尽是前贤未了缘。

世道人心多变化,祖宗家业付狼烟。

毁寺驱僧忆昔年,庐居火籍事连连。

欣逢鼎革还仁政,又听禅门法语宣。

荒凉古寺锁炊烟,不见僧归五十年。

寄语堂前新衲子,山门有望续薪传。

七十残年事若何?萧萧白发一南柯。

余生好作归家计,且结茅庵送逝波

------------------------------------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 描写隐居的诗句

《竹里馆》 唐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定风波》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山居秋暝 作者:[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饮酒 作者:陶渊明 【魏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 描写归隐的诗句

归园田居五首(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五首(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五首(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5. 描述隐居的词语

成语 解释 戢鳞潜翼 戢:收敛;潜:隐居。

鱼儿收敛鳞甲,鸟儿收起翅膀。比喻人退出官场,归隐山林或蓄志待时 鹭朋鸥侣 指与鹭、鸥为友。

比喻隐居生活 避世绝俗 避世:隐居不出仕;绝俗:与世间隔绝。脱离现实生活,不和人们往来。

形容隐居山林,不与世人交往。一般指消极处世的态度。

长林丰草 幽深的树林,茂盛的野草。指禽兽栖止的山林草野,旧常喻隐居之地。

东山高卧 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杜门晦迹 晦:隐匿。

关上门,隐匿自己的踪迹。指隐居起来,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踪迹或动态。

杜门绝迹 指隐居不出。 高翔远引 形容避世隐居。

高蹈远举 意为隐居避世。 高卧东山 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轻举远游 指避世隐居。 山中宰相 南朝梁时陶弘景,隐居茅山,屡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

比喻隐居的高贤。 山栖谷隐 在山中栖身,到谷中喝水。

形容隐居生活。 漱石枕流 旧时指隐居生活。

文行出处 文:学问;行:品行;出:作官;处:隐居。旧指文人的学问、品行和对待出仕隐退的态度。

曳尾涂中 原意是与其位列卿相,受爵禄、刑罚的管束,不如隐居而安于贫贱。后也比喻在污浊的环境里苟且偷生。

隐居求志 隐居不仕,以实现自己的志愿。 枕流漱石 旧时指隐居生活。

遵时养晦 遵:遵循,按照;时:时势;晦:隐藏。原为颂扬周武王顺应时势,退守待时。

后多指暂时隐居,等待时机。 枕石漱流 旧时指隐居生活。

枕山栖谷 比喻过隐居生活。 遵养时晦 遵:遵循,按照;时:时势;晦:隐藏。

原为颂扬周武王顺应时势,退守待时。后多指暂时隐居,等待时机。

与世隔绝 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北郭先生 用以指隐居不仕的人。 避世墙东 指隐居于市井贩夫之中。

餐松饮涧 食松实,饮涧水。指过隐居生活。

出处殊涂 亦作“出处殊途”。谓出仕与隐居的态度各不相同。

东山之志 指隐居的念头。 遁迹藏名 犹言隐居不出。

遁迹方外 犹言避世隐居于僧道中。 遁迹销声 谓隐居不出。

遁身远迹 犹言避世隐居。 遁世长往 避世隐居而长期不出。

遁世离俗 谓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 遁世遗荣 谓避世隐居而抛弃荣华富贵。

遁世幽居 见“遁世隐居”。 遁形远世 犹言避世隐居。

焚香扫地 形容清幽的隐居生活。 高举深藏 指避世隐居。

躬耕乐道 躬:亲自;道:圣贤之道。亲自耕种,乐于信守圣贤之道。

指过隐居生活。 海怀霞想 唐李白《秋夕书怀》诗“海怀结沧洲,霞想游赤城。”

本托意仙游。后以“海怀霞想”谓远游隐居之思。

寄迹山林 隐居山林间,不过问世事 箕山之节 箕山:古代传说唐尧时的隐士许由、巢父隐居的地方。节:名节,节操。

指归隐以保全节操。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

亦作“箕山之志”、“箕颍余芳”。 科头箕踞 科头:不戴帽子;箕踞:两腿分开而坐。

不戴帽子,席地而坐。比喻舒适的隐居生活。

敛影逃形 隐藏身形。比喻隐居不出。

林栖谷隐 谓在山林隐居。亦指隐居的人。

龙蛰蠖屈 喻隐居不仕。语本《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鹭约鸥盟 谓与鹭、鸥相约结盟。比喻隐居者的生活。

鸥鹭忘机 《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

’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指人无巧诈之心,异类可以亲近。

后以“鸥鹭忘机”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 披发入山 谓离开俗世而隐居。

潜光隐耀 隐藏光采。常指隐居。

轻举绝俗 犹言避世隐居。 求志达道 谓隐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义以贯彻自己的主张。

是儒家一种理想的人生观。语本《论语·季氏》:“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散带衡门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山林隐逸 隐居山林的士人。

即隐士。 山栖谷饮 栖息于山中,汲取山谷的泉水来喝。

形容隐居生活。 神武挂冠 南朝梁陶弘景“家贫,求宰县不遂。

永明十年,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见《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

后以“神武挂冠”指辞官隐居。 望峰息心 遥望山峦巍峨而尘念随之平息。

多指遁世隐居。亦喻知难而止息。

息交绝游 停止交游活动。指隐居。

霞友云朋 与云霞为朋友。谓避世隐居。

岩居川观 居于岩穴而观赏川流。形容隐居生活悠闲自适,超然世外。

岩居穴处 指隐居深山洞穴之中。 岩栖谷隐 指隐居山谷之中。

亦作“岩栖谷饮”。 岩栖穴处 指隐居深山洞穴之中。

养音九皋 比喻贤才隐居修德。语出《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遗世忘累 避世隐居而不为世俗之事牵累。 遗俗绝尘 谓超脱尘俗而避世隐居。

隐鳞戢翼 龙隐匿鳞甲,凤收敛翅膀。比喻贤者隐居待时。

因树为屋 依树架屋。喻指隐居乡野。

渔海樵山 入海打鱼,上山砍柴。借指隐居生活。

凿坏以遁 谓隐居不仕。语本《淮南子·齐俗训》:“颜阖,鲁君欲相之而不肎,使人以币先焉,凿培而遁之。”

振衣濯足 濯足:洗脚。抖掉衣服上的灰尘,洗去脚上的污垢。

形容放弃世俗生活的荣华富贵,立志在山中隐居。 梅妻鹤子 〖解释〗以梅为妻,以鹤为子。

比喻清高或隐居。宋·林逋隐居西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