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擒故纵故事

如题所述

在建兴三年的蜀汉南征中,诸葛亮以卓越的军事智谋展现了欲擒故纵的策略。他率军所向披靡,听说孟获在夷汉之间享有威望,于是决定活捉他以服众。孟获被俘后,诸葛亮邀请他参观蜀军的营垒和阵型,以此试探孟获对蜀军实力的认知。孟获坦诚表示,由于之前对蜀军实力不了解,才会落败。诸葛亮微笑着放他回去,再次交战。如此反复七次,孟获虽被擒获,但诸葛亮仍让他回去组织军队。孟获对诸葛亮的威严深感敬畏,表示南中之人再也不会叛乱,最终蜀军平定了南中,诸葛亮启用当地首领作为地方官吏。


诸葛亮的七擒七纵,其核心在于让孟获心悦诚服,从而获得他的忠诚。正如清代文康在《儿女英雄传》中所描述的,这种策略不仅是为了军事上的胜利,更是为了赢得人心,使孟获甘愿为其效力。这种策略与“欲取姑予”、“诱敌深入”、“欲擒先纵”类似,都是通过控制和释放来达到控制局面的目的,而与“放虎归山”、“养虎为患”等策略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往往意味着放任潜在的威胁。


扩展资料

欲擒故纵:擒:捉;纵:放。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欲擒故纵是兵法三十六计的第十六计。原文为:“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译义:逼迫敌人无路可走,它就会反扑;让它逃跑则可减弱敌人的气势。追击时,跟踪敌人不要过于逼迫它,以消耗它的体力,瓦解它的斗志,待敌人士气沮丧、溃不成军,再捕捉它,就可以避免流血。按照《易经·需》卦的原理,待敌人心理上完全失败而信服我,就能赢得光明的战争结局。有同名电影《欲擒故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