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化身石桥,受五百年风吹雨打,只求一女子从桥上经过的阿难尊者

如题所述

阿难尊者亦称阿难陀。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是佛陀的堂弟,他降生的时候给亲人带来了很大的快乐和喜悦,所以大家都叫他阿难陀,他风流倜傥,是整个释家族里面最漂亮的男子,都称他为美男子,他的出家让很多少女感到惋惜,感到美梦飘零,泪湿枕巾,是释迦佛最小的也是最喜爱的弟弟,我们听得最多的是关于阿难甘愿化身石桥五百年受风吹雨打等待一女子经过的爱情故事。

阿难对佛祖说 :我喜欢上了一女子。

佛祖问阿难:你有多喜欢这女子?

阿难说:我愿化身石桥,受那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淋,只求她从桥上经过。

会有多喜欢?

可是一见钟情便倾心一世?

阿难的爱情完全是虚构的,真实情况是:

  摩登伽女的诱惑

  阿难陀年轻貌俊,因此所引起的麻烦也很多,有一次阿难陀持钵到舍卫城街上乞食,归途中经过一口井旁,有一个首陀罗种姓的姑娘正在那裏汲水,他觉得口渴,就走上前去说道:

  「姑娘!请布施我一瓢水!」

  姑娘抬起头来,一看是一位庄严的少年比丘,并且她认识他是阿难陀,她看看自己的装束,很害差的说道:

  「尊者!我并不是怜惜一点水,我实在是一个下贱的种姓,怎有资格供养你?」

  阿难陀一听,就安慰她道:

  「姑娘!我是比丘,没有贵贱上下的分别心!」

  姑娘很高兴的把刚汲上来乾净的水供养阿难陀,阿难陀喝过后,说声谢谢,就静静的走开了。

  正在情窦初开的妙龄姑娘,情不自禁的目送著阿难陀的背影,那王族出身的崇高仪表,那温和的语言,像是在她白纸般的心灵上浓浓的画了一笔,永远无法擦掉。甚至她妄想到假若能够嫁给他,不知多麼的幸福!

  姑娘回到家裏,就像失魂落魄一样,茶饭不思,懒於工作,整天睡在床上沈思妄想。母亲问她,起初她不肯说,再三追问,她要求母亲请阿难陀到家裏来,她希望他能做她的丈夫。母亲想想也没有办法,已经出了家的比丘,而且是王族的种姓,怎麼可以招赘他为婿?但心爱的女儿不能不顾,她请了会念魔咒的外道,想等阿难陀出外托钵经过她门前时,就以魔咒迷惑他。

  魔咒有灵感没灵感这是不知道的,但阿难陀不能忘记这位姑娘也是真的!他经过她家的门前时,姑娘向他微笑,向他招手,他就昏昏迷迷的进入姑娘的家裏,姑娘又喜又羞不知所以,这时的阿难陀想到自己是受过具足戒的比丘,他忆念起佛陀,佛陀的威力加被到他,智慧顿然生起,像是给佛陀如风一般的护著,他回到祗园精舍去了。

  第二天阿难陀静下心来,在城里托钵,奇怪的是那个姑娘穿著新衣,挂著花鬘,站在路上等候阿难陀,她一见阿难陀,就像飞蛾追随灯火一般,一直跟在他的身后不肯离开。阿难陀急得没有办法,回到精舍告诉佛陀,佛陀叫他把姑娘叫来,佛陀要亲自和她讲话。阿难陀只得又回到门口,见到那个姑娘,阿难陀就问她道:

  「你为什麼老是跟著我?」

  「你真傻,为什麼要问这个问题?」

  「佛陀说要见你,叫你跟我来!」

  一听到佛陀要见她,她的心裏一惊,但是为了要获得阿难陀,不得不鼓起勇气去见佛陀,佛陀见到她就说道:

  「阿难陀是一个有修行的人,要做他的妻子必须先要出家修行一年才行,你愿意吗?」

  「我愿意,佛陀!」姑娘意外的觉得佛陀真慈悲,这麼容易就成全她,她也就很快的认许!

  「依我的法出家,必须要父母的允许,你能叫你的父母来为你证明一下吗?」

  佛陀没有为难人,佛陀的条件都很容易做到,姑娘随即回去把母亲找来,母亲在佛陀座前也欢喜说好,让姑娘先出家修行然后再和阿难陀结婚。

姑娘为了想做阿难陀的妻子,非常高兴的剃发染衣,做了比丘尼。她很热心地听佛陀说法,也很精进的遵照佛陀的指示修行,在比丘尼的教团中,和众比丘尼们共同经营著佛化的生活。

  姑娘欲海痴情的心,一天一天的平静下来,还不到半年的出家生活,使她知道过去执著爱情是可耻的行为。

  佛陀常常宣说五欲是不净之法、众苦之源。愚痴的飞蛾,自己投火烧死;无知的春蚕,自己作茧自缚,去除了五欲,内心才能清净、生活才能安宁。

  现在的她,已经体会到自己迷恋阿难陀,完全是不善不净的思想。她很后悔,有一天,她跪在佛陀座前,流泪忏悔著说道:

  「佛陀!我已从梦中醒来,我不会像过去那麼愚痴胡来,我此刻所证悟的圣果,或许超过阿难陀比丘,我非常感激佛陀,佛陀为了度化我们这些愚昧的众生,真是用尽种种的苦心与方便!今后我愿永远做一个比丘尼,踏著佛陀的足迹,做一个真理的使者!」

  佛陀恳切的教化,终於打动了她那敏感的少女心,醒悟地回到清凉的天地,成为一个模范的比丘尼!

  这位姑娘的名字,就是有名的摩登伽女,佛陀让一个下贱的首陀罗种姓的女孩子出家,在阶级森严的印度社会,消息传出去以后,不少人批评反对,但大圣的佛陀,反而说出四姓平等的主张,百川流入海洋,四姓出家同为释氏,摩登伽女为了爱恋阿难陀的英俊,而转祸为福的佳话,在僧团中留下千古的美谈!

佛家一般是不讲爱情的,阿难和摩登伽女的故事也是为了破情执而说。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因为爱情而被世人所熟知的尊者。

阿难尊者,应该说是西天禅宗的二祖,在众弟子当中,佛陀讲他有多项第一,一个是博学强记,第二个是仪表风度,第三是非常善解人意。因此在佛陀55岁那年,成为佛陀的常随使者,和释迦摩尼非常亲近,长期不离身边。阿难的耳根非常聪慧,过耳不忘,当年释迦摩尼所说的一切经文,他都牢牢的记在脑子里,一字不差的能够复述出来。正如佛陀所说,他讲出佛法,是认识真理的工具,却不能代替人们对真理的觉悟。虽然能够记住佛陀的每一句教导,是所有比丘中记得佛法最多的人,几乎能背诵所有的佛经,但他并未因此而开悟,像阿罗汉那样,亲近无缘。

在寺院中,阿难与迦叶总是侍立在佛祖的两边,成为佛祖的协持。不但佛陀喜欢他,更有大众缘,尤其深得女众的尊敬。佛陀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的出家,就是经阿难再三向佛陀请求,才得允许,于是有比丘尼僧团的成立。

阿难有功于女人,所以女人也对他特别有缘,他是教团里里外外最受女人尊敬的人。有一次,阿难和大迦叶尊者同在行化途中,路过比丘尼的兰若,比丘尼总是先请阿难开示,然后再请大迦叶。由于阿难的慈心、善良,常常给他的修道带来许多的麻烦和障碍,以致佛陀常单独对年轻的阿难说教,要他避开女难,远离爱欲,日后必是绍隆佛种的传人。

阿难尊者的成就 

佛在拘尸那安罗双树间入涅槃时,阿难悲痛地泣不成声。佛陀以怜愍的眼神看著阿难,对大家说:阿难非常辛苦的侍奉我二十七年,他为人温和而宽厚,闻法不忘,将来能在世间上发光发热。佛入灭三天后,他起身到王舍城参加第一次圣典结集。路上走了二个多月,四月十四日抵达王舍城。第二天即开始安居,结集佛经。这时大迦叶被推为首席,他选了四百九十九个大阿罗汉。因阿难还未证果,被排斥在外。这给阿难以很大的刺激,他当夜发奋修行,于中夜即证阿罗汉果、参加结集。阿难在会上诵出《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增一阿含经》、《譬喻经》、《法句经》佛教之有圣典流传于世,实赖阿难之功。迦叶因是王舍城结集的主持人,被上座长老们看成为当然的领导人。二十年后,迦叶将法传与阿难,到鸡足山入灭,阿难被推为僧团的领导,此时已是六十六岁的老人了。迦叶灭后,佛教在阿难的领导下,尚能和合一味。没有产生什么大的问题。阿难一百二十岁时,一天在路上听到一位比丘口中念道:

人生活百岁,不见水潦鹤,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见之。阿难恳切的纠正说:

人生活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能了解之。青年比丘见到阿难以后,回去禀告师父。师父说:你不要听阿难的胡说,他已老朽,失去记忆和智慧。青年又将师父的话告诉阿难。阿难听后,心想我为众生诵出佛陀的大法,而人们的我见我执深重,不依佛法奉行,我活在世上还有什么意义?又想到佛在世时诸大弟子都入灭了,只剩下他一人,好像一片被砍光的森林,只留下一棵大树不能遮风挡雨。于是他即到摩竭陀与毗舍离两国交界处的恒河上空,进入涅槃。他的圣体分成二份,一份留在毗舍离北方的大林重阁讲堂,一份留在王舍城竹林精舍旁,建塔供养,由于阿难入灭的因缘,摩竭陀国与毗舍离国修好,不再战争,使千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可以看出阿难具有大乘菩萨救人济世的精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