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官问“你的父母是从事职业的?

如题所述

在一些中小规模的企业面试中,面试官在前期面试预热过程中,会像聊天一样询问一些家常话题,比如,会很随意地问你:“你的父母是从事职业的?或者,你的父母是做什么的?”应该如何回答呢?

面试官的所有问题,基本都不是随意的,必然有他想了解的内容,尤其是了解你的家庭信息,属于背景调查的范围。面试官询问你的父母(家庭)情况,一般有这么几个目的:

一是了解求职者的成长环境,来考察你对职位的匹配度。比如,你出身教授家庭,性格温顺有涵养;你出身农村家庭,可能比较吃苦耐劳;你出身富裕家庭,可能性格比较霸道,等等。这些无所谓好坏,比如,招聘销售、技术等一线岗位,相对来说,农村出身的孩子更加抗压抗造。

二是了解求职者的生活水平,来考察你对薪资的期望值。比如,出身富裕、中产、一般和贫穷家庭的求职者,对薪酬水平的敏感度是不一样的。如果招聘销售、技术一线岗位人员,中产以上家庭的孩子,面试官会考虑他们能坚持多久?有些农村孩子喜欢起点低弹性大的销售职位,因为他们坚信只有自己勤奋,就是收获高额回报。

三是了解求职者的性格特质,来考察你对工作的稳定性。比如,出身单亲家庭的求职者,面试官有理由怀疑你性格上的敏感度要高一点,对一些要求温和性格的职位会不适应。出身农民家庭的求职者,自尊心会格外的强;出身富裕家庭的求职者,对人性尊重的要求会高一点;出身公务员家庭的孩子,父母可能会逼孩子考公职,创业公司留不住,等等。总之,有些职位,面试官会考虑性格的因素。

四是了解求职者的社会资源,来考察你的职场人脉关系。有些小型当地企业,会优先招聘有当地公共资源的求职者,比如,工商税务规划城管街道等社会资源和人脉,有助于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时候,你会发现企业里总有一些“闲人”,其实都是企业“养着”办事的,有的“闲人”价值无可估量。比如,招一个单位财务主管的孩子,可能带来上亿元的储蓄。

所以,如果你对这个职位有所期待,你的回答策略就是与面试官心目中的判断,有机结合起来,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几种回答模式:

【一】不愿意暴露家庭隐私。可以不回答或者少回答,但原则上不要生硬地拒绝。比如,你父母是政府工作人员,但你不愿意透露过多的信息,完全可以这么回答:我的父母都是普通公职人员,从小教育我本分做事,公道做人,他们用言传身教培养我的正直正派的品格,感谢他们教育我走好人间正道。

【二】你应聘一线艰苦岗位。你可以把家庭背景引导到能胜任到这个岗位上来,比如,你出身农村家庭,父母靠一双勤劳的双手,把我们兄妹培养成一流大学的本科生,同时,他们尊重知识,宁愿在吃穿上节省,也要给我买一些书,感谢他们培育了我吃苦耐劳、勤劳勇敢的性格。

【三】你应聘一个普通职位,但预判面试官对你的稳定性有所怀疑。你可以回答,我的父母虽然是公务员,但他们思想很开放,对所谓的铁饭碗不感冒。我在应聘前,已经与父母充分沟通过了,他们非常支持我到商场上去闯荡自己的事业,鼓励我好男儿志在四方。其实,无意的聊天,侧面告诉面试官,不要怀疑我的职业稳定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