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青秀山风景区怎么样

如题所述

青秀山,又名泰青岭。于南宁市郊东南十里处,南面碧波浩荡邕江。山势蜿蜒雄奇,峰青峦黛巍峨,四季林茂草丰,青翠欲滴,四时花艳若霞,色渥如丹,犹如一道绿色屏障横亘江南与邕城之间。青秀山因此得名。
《南宁府志》载,宋人曾在山顶建白云寺,山腹筑万寿寺,临江建独孤寺。明嘉靖末年,刑部主事董传策被贬邕城,常游青山,流连忘返,自诩为青山之王,自命识山之魄水之魂。时南宁郡守方瑜等,陪董出游,于山坳中筑“洞虚亭”,又于独孤寺上方雕一石龙头,引一泉水注池,名曰“董泉”,并在附近修“董泉亭”。明万历年间,南宁人肖云举(曾任礼部尚书)于山顶建“龙象塔” (即青山塔)。塔高9层,后因雷击,塌了两层,剩七层。塔呈六面,可俯瞰四周20里景观。在独孤寺旧址上建青山寺,并增修“息机亭”、“凉云亭”、“云圃山房”。四周山上广植松竹,幽静绝俗,于是游人不断。明崇祯年间,郡人陈瑾因见此地游人不绝,便在青山塔侧筑“竹味庵”,专营茗饮。青山绿水,古寺名塔相辅相成。寻芳觅静、品佳茗观幽致一时成为游人雅兴。清人释如之《游青秀山》诗云:
巍然江畔峙,形胜甲南州。
塔向檐前立,泉从槛外流。
花间闻犬吠,竹里有人游。
为探阳明洞,扳藤上石楼。
诗中所提的阳明洞,即在独孤寺旧址旁的撷青岩。洞口四周,古榕参天,根若蟠虬。刀削斧劈石壁上,镌刻“阳明先生过化之地”8个巨字,落款为“大明嘉靖四十年闰五月吉日左江兵备佥事门生欧阳瑜刻”。阳明先生,即王守仁,明代著名理学家,曾在南宁建敷文院,亲自登坛讲学,赢得“筑台讲学敷文德,长使邕南天地春”之美誉。清人梁兆吉有《阳明洞天》一诗云:
古洞岿然枕碧流,风恬山静水悠悠。
岸横笔阵江疑断,峰点墨烟翠欲浮。
偃武不须歌六日,修文便已格遐陬。
只今过化牟神处,胜迹犹传粤岭秋,
青秀山的古寺早毁,青山塔1937年也被当局以“减少敌机轰炸目标”为由拆毁。解放后,南宁市人民政府数次拨专款修复青秀山胜景,重建青山塔,又建画廊、亭、台、楼、阁多处。如今,青秀山山川胜景更美,山水清幽如仙境,古松古木巍然屹立,满目青翠,吸引无数游人。登临青秀山,看大江碧水悠悠东去,听松涛阵阵如潮,望鸟从林里带绿飞,不禁慷慨江山如此多娇之壮观,诚如清人梁大宗《青秀松涛》诗中云:
青山佳致压群峰,更有亭亭万树松。
日映红火浮白鹤,风吹绿浪卷苍龙。
洗心似听琴中曲,喧耳如闻夜半钟。
任是狂澜云静后,坚操不改旧时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