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的基础知识有哪些?

我是初骑者,想问一下,骑马的基础知识有哪些?都需要注意些什么,怎样才能把握马的平衡而不至于被摔倒?

  1、永远不要站在马的后方和侧后方,防止被踢。。

  2、上马前一定让领队或马主检查一下肚带是否系紧,系紧后才能上马,肚带不系紧容易转鞍,这是最危险的。骑行中每隔一段时间也要检查一下肚带的松紧程度。

  3、选择鞍上带铁环的马,铁环帮助你保持平衡。

  4、正确的骑马姿势是:脚前半部踩蹬,上身直立坐稳马鞍,这是小走的姿势。上坡身体重心向前倾,臀部后移,并抓稳马鞍前部。下坡身体重心后仰,臀部后移,两手一前一后抓稳马鞍,双腿夹紧。

  5、上马时脚尖内蹬,下马时先左脚脚尖内蹬,然后松开右脚,然后下马。上下马脚尖内蹬很重要,一旦马受惊或拒乘而跑开,人至多摔一交,如果全脚套在蹬内,就会套蹬,这是非常危险的。

  6、不要在林区边缘赛马和快跑,一旦马受惊或驾御失控,就会窜入树林,情形很危险。

  7、不要在马上脱换衣服,尤其是鲜艳衣服,马容易眼生,你换衣服时马受惊跑动,人一下就摔下来了;不要随意拍打马儿,不要有突然性的动作让马受惊。

  8、生手骑马容易磨伤小腿肚,大腿内侧和臀部,可以穿马靴和马裤,没有马靴马裤可以用护膝绑腿等替代。

  9、危险的地方,比较陡的下坡和危险的悬崖边,宁愿下来走到安全地带再上马。

  10、不要纵马狂奔,马绝非专业骑马,所用的缰绳不见得牢固,要断了就麻烦了,还有,对于新手来说你也很可能被颠下来。

  11、准备一个软和一点的薄枕头或坐垫,马鞍子都很差,驮东西的鞍子垫上毯子就是骑鞍了,坐上去有如上刑,坐久了有肛裂的危险.

  12、登山鞋因为鞋底比较宽,鞋底边缘又有齿,因此请再看一遍第5点,不要将鞋子完全放入马蹬内。

  13、我们所去的地方,都是非常规路线,这决定了当地马匹的不专业和管理的不规范。因此请一定牢记以上几点,注意安全----即使你从马背上摔下来受伤,马主也不愿意承担任何责任或赔偿。

  14、跟紧你的马夫,在自己希望走一小段的时候要让马夫不要走太远。因为语言沟通困难,或者马夫自身服务意识不足,他很可能在你休息的时候把马牵到很远的地方,你希望再骑马的时候却找不到马了。

  15、不要拿城市思维去衡量当地马夫,不要幻想他们有什么服务意识或契约精神。善待他们,遇到问题多沟通,可以避免许多问题。
  具体问题可以到 中国马术网 了解具体情况,你可以到上面交流马术心得和结交马友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01
在骑马之前,首先要与马建立感情。前面已经提到马是一种很通人性的动物,如果你赢得了马的的合作,马会对你产生深深的眷恋,你也就能更好地驾驭它。 你可以事先准备一些切成块的胡萝卜,在上马之前喂它。不过不要犹豫不决,想喂又不敢喂。只要把胡萝卜平放在手心上,手臂伸直,送到马前就可以了。同时你还可以轻轻地抚摸马,对它说一些赞赏的话,辟如:你很英俊,很漂亮等等,这也就是所谓的“拍马屁”吧!另外,尽可能的盯着一匹马,因为马的嗅觉和听觉是很灵敏的,这样它会很快记住你。
上马应该从马头走到马侧,千万不要从马尾走,因为马的视力不好,两眼视线重叠的部分只有30度,看东西立体感很差,对人和物体容易产生错觉;后退时对距离毫无判断力,恐俱时腿会后踢。所以站在马尾是很危险的,容易惊动马,被马踢伤。人上马时应手拿缰绳,脚踩马镫,手扶马鞍,跃身上马,身体落在马鞍时要轻,要慢慢坐下,切忌一屁股坐下。因为马很聪明,会根据你的坐法来判断你是否是个新手,否则一会跑起来,你可就有好看了。

马匹装备
缰绳
缰绳是套在马的头上,是骑乘时用来操控马以及与马沟通的工具。一整副缰绳是由顶革、 颊革、额革、咽革、鼻革、手缰与口衔所组成。顾名思义,前面几种革类的部分都是皮革制品,手缰则可由皮革或尼龙等不同材质制成,而口衔则是用金属做的。 缰绳应依照马头的大小选用适当尺寸,口衔更是有许多种不同的设计,也各适用于不同的状况与不同的马。
马鞍
马鞍是最重要也是最贵的一个骑乘装备,多为精致的手工皮革制品。
英国古典马术使用的马鞍,可分为马术鞍、障碍鞍、与一般骑乘用的综合鞍三种, 设计与形状有一点不太一样。骑手除了因不同目的选用不同的鞍以外,也应依自己的体型选用适当尺寸的鞍。
脚蹬与脚蹬带
挂在马鞍两旁的半圆形金属,就是脚蹬,是骑乘时让骑手双脚踩踏的地方。它也有不同的设计与尺寸,但相较于其它装备,选用不同的设计与尺寸就比较不重要。将脚蹬挂在马鞍上的皮革,就叫脚蹬带。它可依照骑手的腿长,随时调整长度。
汗垫
汗垫是放在马鞍下面,直接与马背皮毛接触的布垫。它的主要目的,是用来吸收马运动时流的汗水,避免马鞍因汗湿而在马背上滑动。
鞍垫
骑手骑在马背上时,其体重加上马鞍的重量对马背会造成相当程度的冲击。鞍垫放在马鞍与汗垫之间,可用来平均分配这重量到整个马背,缓冲骑乘时对马背的冲击,避免马背受伤。以前多是用羊毛做的,现在有许多用泡棉或是硅胶做的,效果更好。
肚带
将肚带两头的扣环系在马鞍,绕过马肚后束紧,可将马鞍固定在马背上。有用皮革做的,也有用尼龙或其它材质做的。马术鞍用的肚带,与障碍鞍及综合鞍用的略有不同。此外,因马的体型大小也应选用适当长度的肚带。
绑腿
当马依照骑手的要求,作各种马术动作时,有时候会不小心踢到自己的脚。为避免马腿受伤,在一般骑乘或练习时,可将绑腿打在马的脚踝关节上方的胫骨处。 在障碍超越比赛时,也可以打绑腿,但在马场马术比赛时则不可以打绑腿,以让裁判能看请楚马腿的动作。绑腿的设计与材质可说是五花八门,但其作用不外乎保护马腿。

参考资料:http://www.yytd.cn/discuz/viewthread.php?tid=23535

第2个回答  2010-12-02
1、你站的位置永远不要站在马的后方和侧后方,防止被踢
2、 上马前一定让领队或马主检查一下肚带是否系紧,系紧后才能上马,肚带不系紧容易转鞍,这是最危险的。骑行中每隔一段时间也要检查一下肚带的松紧程度。
3、选择鞍上带铁环的马,铁环帮助你保持平衡。

4、正确的骑马姿势是:脚前半部踩蹬,上身直立坐稳马鞍,这是小走的姿势。上坡身体重心向前倾,臀部后移,并抓稳马鞍前部。下坡身体重心后仰,臀部后移,两手一前一后抓稳马鞍,双腿夹紧。

5、上马时脚尖内蹬,下马时先左脚脚尖内蹬,然后松开右脚,然后下马。上下马脚尖内蹬很重要,一旦马受惊或拒乘而跑开,人至多摔一交,如果全脚套在蹬内,就会套蹬,这是非常危险的。

6、不要在林区边缘赛马和快跑,一旦马受惊或驾御失控,就会窜入树林,情形很危险。

7、不要在马上脱换衣服,尤其是鲜艳衣服,马容易眼生,你换衣服时马受惊跑动,人一下就摔下来了;不要随意拍打马儿,不要有突然性的动作让马受惊。

8、生手骑马容易磨伤小腿肚,大腿内侧和臀部,可以穿马靴和马裤,没有马靴马裤可以用护膝绑腿等替代。

9、危险的地方,比较陡的下坡和危险的悬崖边,宁愿下来走到安全地带再上马。

10、不要纵马狂奔,马绝非专业骑马,所用的缰绳不见得牢固,要断了就麻烦了,还有,对于新手来说你也很可能被颠下来。

11、准备一个软和一点的薄枕头或坐垫,马鞍子都很差,驮东西的鞍子垫上毯子就是骑鞍了,坐上去有如上刑,坐久了有肛裂的危险.

12、登山鞋因为鞋底比较宽,鞋底边缘又有齿,因此请再看一遍第5点,不要将鞋子完全放入马蹬内。

13、我们所去的地方,都是非常规路线,这决定了当地马匹的不专业和管理的不规范。因此请一定牢记以上几点,注意安全----即使你从马背上摔下来受伤,马主也不愿意承担任何责任或赔偿。

14、跟紧你的马夫,在自己希望走一小段的时候要让马夫不要走太远。因为语言沟通困难,或者马夫自身服务意识不足,他很可能在你休息的时候把马牵到很远的地方,你希望再骑马的时候却找不到马了。

15、不要拿城市思维去衡量当地马夫,不要幻想他们有什么服务意识或契约精神。善待他们,遇到问题多沟通,可以避免许多问题。
第3个回答  2010-12-01
1.准备上马前,骑手站在马左侧肩膀前,面向斜后方。
2.左手将缰绳与马鬃并在一起抓住,在上马的过程中固定身体。右手抓过马镫,同时高抬左脚纫镫
3.右脚点地起跳,同时左腿蹬住马镫,转体上马。如果马匹比较高,右脚可以多点地几次,借着冲击力悠上马背。
4.上马后,轻轻坐下,不要一屁股压在马腰上,这样的话,马儿会知道你不会骑马而欺负你。要端坐马背,挺直腰杆,目视前方。
5.错误:整个脚伸进马镫,这样一旦发生落马拖镫,会非常危险。
6.下马的标准姿势是右脚脱镫,平伸右腿从马臀部上方迈过,千万不要把脚碰到马PP上,会容易造成马匹的受惊,引发马匹突然性的奔跑或跳跃,从而造成危险。与上马姿势相反。
7.错误:右腿抬得不够高,蹭到马臀部。如果你遇到的是一匹敏感的马,可能会因此受惊跑起来,因而发生危险。
8.错误:有些初骑者刚一接触马过于兴奋,上马都不知道该用哪只脚了
9.这位骑手站位不好,面向马匹,不便于上马发力,同时双手抓的位置不对,容易发生危险
第4个回答  2010-12-01
1、永远不要站在马的后方和侧后方,防止被踢。。

2、上马前一定让领队或马主检查一下肚带是否系紧,系紧后才能上马,肚带不系紧容易转鞍,这是最危险的。骑行中每隔一段时间也要检查一下肚带的松紧程度。

3、选择鞍上带铁环的马,铁环帮助你保持平衡。

4、正确的骑马姿势是:脚前半部踩蹬,上身直立坐稳马鞍,这是小走的姿势。上坡身体重心向前倾,臀部后移,并抓稳马鞍前部。下坡身体重心后仰,臀部后移,两手一前一后抓稳马鞍,双腿夹紧。

5、上马时脚尖内蹬,下马时先左脚脚尖内蹬,然后松开右脚,然后下马。上下马脚尖内蹬很重要,一旦马受惊或拒乘而跑开,人至多摔一交,如果全脚套在蹬内,就会套蹬,这是非常危险的。

6、不要在林区边缘赛马和快跑,一旦马受惊或驾御失控,就会窜入树林,情形很危险。

7、不要在马上脱换衣服,尤其是鲜艳衣服,马容易眼生,你换衣服时马受惊跑动,人一下就摔下来了;不要随意拍打马儿,不要有突然性的动作让马受惊。

8、生手骑马容易磨伤小腿肚,大腿内侧和臀部,可以穿马靴和马裤,没有马靴马裤可以用护膝绑腿等替代。

9、危险的地方,比较陡的下坡和危险的悬崖边,宁愿下来走到安全地带再上马。

10、不要纵马狂奔,马绝非专业骑马,所用的缰绳不见得牢固,要断了就麻烦了,还有,对于新手来说你也很可能被颠下来。

11、准备一个软和一点的薄枕头或坐垫,马鞍子都很差,驮东西的鞍子垫上毯子就是骑鞍了,坐上去有如上刑,坐久了有肛裂的危险.

12、登山鞋因为鞋底比较宽,鞋底边缘又有齿,因此请再看一遍第5点,不要将鞋子完全放入马蹬内。

13、我们所去的地方,都是非常规路线,这决定了当地马匹的不专业和管理的不规范。因此请一定牢记以上几点,注意安全----即使你从马背上摔下来受伤,马主也不愿意承担任何责任或赔偿。

14、跟紧你的马夫,在自己希望走一小段的时候要让马夫不要走太远。因为语言沟通困难,或者马夫自身服务意识不足,他很可能在你休息的时候把马牵到很远的地方,你希望再骑马的时候却找不到马了。

15、不要拿城市思维去衡量当地马夫,不要幻想他们有什么服务意识或契约精神。善待他们,遇到问题多沟通,可以避免许多问题。

骑马最大的危险就是“套蹬”,即从马上摔下来后脚被套在马蹬子里。

那么,如何防止套蹬呢?

1.不要在马上穿衣服或脱换衣服,以免马匹受惊。 (本人就有曾经因为在马背上穿一件雨衣使马受惊差点坠马的经历)

2.马排便或饥饿,肚子变小,肚带就松了,因此时刻检查马肚带,要非常紧才行,以免马鞍子滑落摔下马。当马肚带松时,请马夫或工作人员协助,或自己拉紧,如果不能完成,请牵马。上下陡坡前,要提前下马检查或在马上左右适当晃动,看看马鞍是否已经松了。

3.上马时始终在马的左侧,因为马不习惯人去它的右侧,如果左侧的地面低,那么必须掉转马头,这样容易上马,也避免因地面低,过分拽拉马鞍造成马鞍滑落,从而摔下马去。

4.只要您在马上,无论何种情况,都要抓紧马缰绳,因为马随时会因各种原因突然惊跑,如果你抓紧了马缰绳,就不会摔下来。

5.不要将脚伸入马蹬子内太多,只用脚的前半部分,避免套蹬;鞋带不要太紧,这要摔下马后,鞋子脱落,避免套蹬。

6.让马夫或自己调整马蹬子的长度,感觉要恰到好处,否则会腿疼和磨腿。 随时在马上换姿势,不要老用一种姿势,以免臀部疼痛。 (这在初次骑马的朋友中时常发生)

7.上坡时身体向前倾斜,抓紧马鞍子前部;下坡时,身体向后倾斜,扶住马鞍子后部;上下陡坡时,请相信马,它有四只蹄子,让它自己选择步伐。 (下坡时不要让马奔跑,因为马的前腿不如后腿有力,另外在野外租乘的马匹品质参差不齐,尤其在您第一次租乘对马匹没有足够了解的情况下,这样做是十分危险的,容易造成“马失前蹄“的后果)

8.马在钻密林时,只顾自己的身高,因此骑在马上的您会被树枝挂下来,因此您必须能控制它,不让它钻密林,或者您必须趴下!(骑乘时不要只顾低头,这和开车一样,视野要放的远一些,提前选择马的奔跑路线,避免靠近树林灌木沟坎这类地方)

9. 骑乘时腰背尽量保持挺直,不要习惯性驼背,否则容易造成疲劳和损伤.(本人的一个朋友曾经因为骑马时习惯性弓腰驼背在连续骑乘四个小时之后造成腰椎间盘突出,主要是姿式不正确身体受力不均所致)

另外:
1.行走时不要让马吃草和喝太多的水,请拽紧马缰绳,让马头高仰,它就无法吃草,或用马缰绳使劲打马臀部,使它快走。

2.如果马受惊狂奔,请不要害怕,马很快就会减速,并且马的速度和耐力有限,使劲拽马叉子,同时用双腿加紧马肚子(这是让马停下来的信号,记住,平时也可用。)如果还拽不住,就拽一根马叉绳,使马团团转。(在野外骑乘如无意外情况,不要让马急跑急停,记住马不是机器它奔跑时不可能在您勒缰绳时马上停下,会有一段缓冲的距离)

3.勿接近马的后部,个别马会踢人和咬人,请多抚摸马的脖子,与它沟通。(本人也被踢过,是骑在马背上走到别的马后面结果。。。还好只是踢到鞋帮上)

4.下马后,请不要放开马缰绳,或交给其他人看管,否则它可能走失。

5. 让马转向时,请向左或右方拉马叉子;让马停时,用双腿加紧马肚子,同时拽马叉子

6.不要乘骑太年轻或太老的马,这些马没有力气,容易将您摔倒。

7.在野外租乘的马匹刚开始接触时可能遇到有不驯服的情况,您可使用马鞭(没有马鞭树枝也可代替)进行”威慑”,但切忌不要突然对马狂抽猛打,那样容易造成马匹受惊.

8.个人装备:旅游鞋或防水野外皮鞋,带毛衣或抓绒冲锋衣,长衣长裤(加厚的裤子)

总之刚开始骑马的朋友安全是第一位的,但是也不要过于紧张导致动作僵硬,反而容易造成坠马,骑乘时适当放松姿势,缰绳不易拉的太紧,也不易放的过松,尽量做好人与马的沟通,这样在您骑乘的同时又可以享受驾驭的感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