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月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闰月是什么意思
闰月是指农历每两到三年增加的一个月。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互相矛盾的问题,每两至三年置一个闰月。
不少的朋友在观看农历日历的时候,会发现有闰月这种现象,究竟闰月是什么意思?这个闰月又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详细内容
01
古代曾采用19年置7闰的闰周,到唐代的《麟德历》时废除了固定闰周,采用无节令月置闰,因此是该闰时置闰。
02
现行农历置闰方法是“十九年七闰”,即每隔两年到三年,就必须增加一个与上一个月相同的农历月份,增加的这个月叫闰月。置闰法的规则是依据与阳历回归年相关的二十四节气来定的。
03
一个回归年分为二十四节气,如果二十四节气从立春排到大寒,那么第奇数个就叫做节气,第偶数个叫中气。农历用十二个中气分别表征一年的十二个月,中气与中气之间的平均相隔相较一个阴历朔望月会多出近一天。长此以往,总会出现中气在月末的现象,那么接下去的一个月必然会没有中气而只剩节气了。于是这个没有中气的农历月份就被称作上一个月的闰月。
04
闰月指的是阴阳历中的一种现象,阴阳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阴阳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3672天。
05
为了克服天时与历法不合、时序错乱颠倒怪现象这一缺点,我们的祖先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找出了“闰月”的办法,保证农历年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季,四月到六月为夏季,七月到九月为秋季,十月到腊月为冬季,也同时保证了农历岁首在冬末春初。
什么是闰月
什么是闰月?很多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常听老人提起闰月这个说法,究竟闰月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呢?如果有闰月应该是用哪一个月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01
闰月是我们国家农历用来调节回归年与历法之间关系的一个设定,是为了维护好历法与地球公转之间关系的一个方法。
02
农历有闰月的一年称为闰月年,但现在习惯上也称为闰年.一般年份为12个月,354或355天,闰年则为13个月,383或384天.农历没有第十三月的称谓,闰月按照历法规则,排放在从二月到十月的过后重复同一个月,重复的这个月为闰月。
03
闰月是中国的农历的名词。农历因为是阴阳历,所以要兼顾月亮和太阳。由于每个月都要保证十五或者十六是满月,所以每个月大约是29.5天。一般年份12个月就只有355天。这样一年年累计下来,会和季节脱节。所以每三年左右要加一个月,使得农历年在长期平均上与公历年的长度一致,大约是365.2425天。加的这一个月就叫做闰月。农历的闰月大概是十九年七闰。
04
农历的闰月天数与正常月份天数一样,为29或30天.农历基本上19年为一周期对应于公历同一时间.如公历的2001年5月27日、1982年5月27日和1963年5月27日这个日子,都是闰四月初五。
05
农历闰哪个月,决定于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我国农历将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以立春为始,排在单数位的就是节气,排在偶数位的就是中气。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
特别提示
闰月其实只是农历的说法,公历没有闰月这个概念,所以说农历计算日历的方法比公历复杂的多了。
闰月是什么意思闰月是啥意思
1、闰月是一种历法置闰方式,农历三年一闰,五年两闰,十九年七闰,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就称闰某月。
2、在亚洲,尤其在中国,闰月特指农历每2至3年增加的一个月。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防止农历年月与回归年即四季脱节,每2-3年置1闰。
3、通俗的讲,闰月就是那年有两个同一月数,比如某年是闰四月就是那年有两个四月。但是农历的四月有两个不影响阴历的月份,阴历的月份还是照常算。
闰月怎么算?
;?????小学的数学老师就曾告诉我们闰年是什么。我们在小学的时候,就了解到每四年就有一个闰年。如果当年的年数除以四能够整除的话,就代表是闰年。但是闰月就有很多人不了解,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闰月如何计算。
??????一、闰月的
??????其实在阴历中,闰月是一种现象,而且是通过月亮的圆缺程度来看大月和小月。月相盈亏周期大概是二十九点五天。在阴历中有这样一条规定,大月规定为三十天,小月规定为二十九天。但是如此通过阴历的算法一年也只有三百五十四天。但是众所周知,如果当年是闰年,应该是三百六十六天,如果当年不是闰年,应该是三百六十五天。因此三百五十天相差太多,通过阴历的算法是不可行的。
??????通过阴历的算法,和阳历算出来的整整相差十一天。如此通过计算,只需要经历十七年,阴历和阳历所表示的季节就会发生调换。所以从秦汉开始,我国一直将阴历的算法连同二十四节气一起,让二十四节气来满足当代发展。
??????我们知道,二十四节气被分为“节气”和“中气”。其中,节气是从小寒开始算起的,从小寒开始的每经过黄经三十度就是一个节气。而中气是从冬至开始计算起的,从冬至开始的每经过黄经三十度就是一个中气。因此,通过计算就能知道,一年共有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而且还将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相连,称为一个节月,因此一年就有十二个节月。
??????二、闰月的计算方法
??????首先,要用月相来规定日序。每一年的正月初一即为合朔之时。观察两次合朔中间包含的天数,记得要是相连的前后合朔,如此便能计算出前月的大小。如果前后合朔中间天数有三十天的话,这个月就是大月。如果前后合朔中间相差的天数只有二十九天的话,这个月就是小月。
??????接着,用中气来规定月序。通过历月里面有没有中气来判断是闰月还是历月。一个回归年拥有十二个中气,但包含了将近十二点四个朔望月。因此通过计算,几番周转下来,必定会出现有一个历月里面是没有中气的,因此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份就是闰月。
??????闰月的前一个历日是几月,这个闰月就叫做闰几月。闰月就是通过上面的两步骤推算出来的。其实闰月是为了维护阴历历法所出现的一个现象,闰某月则是要说明那一年的阴历是足足有十三个月的,而在历法里面就把那一年叫做闰月年。而闰月年的天数一般都是三百八十四天。
??????去年就出现过闰六月,很多小伙伴都表示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那么,已经在上面的文段很清晰地讲明白啦!相信很多读者也明白了这其中的缘由了吧!闰月是为了维护阴历历法所出现的一个现象呢!
什么是闰月什么是闰月讲解
1、农历三年一闰,五年两闰,十九年七闰,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叫闰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就称闰某月。
2、黄帝2594年,汉武帝发现之前的颛顼历,以建亥为岁首已不适用,遂任命司马迁以太史令身分和中大夫孙卿、壶遂及历官邓平、落下闳、天文学家唐都等二十余人,改革历法。经这批专家通力合作,反复计算、选择,终于在这年五月颁布新历《太初历》。
3、《太初历》改以正月为一岁之首,一月的日数为29.53天,一岁一年的日数是354.36天,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也是中国历法史上进行的第一次大改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