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研究:学习困难学生的研究 求学校领导在教师会上的动员报告1份, 多谢。

1楼,非常谢谢,我要的是学校领导在教师会上对课题组成员的动员报告。

仅供参考:
数学课题:学生学习困难问题的研究

3.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 教师的教育观念必须加以更新。教师应该确立数学文化教育观念,显然近几年来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本身就强调了数学教育的文化因素。数学教师,不但要在专业水平上不断提高,不断进行业余进修,更重要的是在教育观念上不断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最新数学教改信息并付诸实践,要十分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和数学方法的教学,切实改变满堂灌或“讲解+练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和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因为不少同学进入高中之后很不适应,特别是高一年级,进校后,代数里首先遇到的是理论性很强的函数,这就使一些初中数学学得还不错的同学不能很快地适应而感到困难。初中阶段,特别是初中三年级,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使你的成绩有明显的提高,这是因为初中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浅显,更易于掌握,通过反复练习,提高了熟练程度,即可提高成绩,既使是这样,对有些问题理解得不够深刻甚至是不理解的。例如在初中问|a|=2时,a等于什么,在中考中错的人极少,然而进入高中后,老师问,如果|a|=2,且a<0,那么a等于什么,即使是重点学校的学生也会有一些同学毫不思索地回答:a=2。就足以说明了这个问题。又如,高一年级的一个同学在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以后,曾向老师提出“抗议”说:“平时的作业也不多,测验也很少,我不会学”,这也正说明了改变观念的重要性。高中数学的理论性、抽象性强,就需要在对知识的理解上下功夫,要多思考,多研究。
第二、 抓好教学的基本环节。(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事物与现象,它的生动性、趣味性和鲜明的色彩性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这些教学手段以其多样化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使比较抽象的材料学起来也不感到燥,学生则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方式自觉地参与知识的探索过程。高中数学的抽象性比初中的高很多,特别是《立体几何》与函数图象部分更甚,这是造成学生觉得难学的重要原因之一,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特别是运用《几何画板》和Author ware制作的软件,可帮助教师处理一些在黑板上画不好,用模型也看不清的图形,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疑点,突破了许多难点,可收到无可替代的效果。
如锥体体积公式的证明是教学的难点之一.其中渗透了很重要的数学思想——割补思想.运用常规教学学生很难听明白.运用计算机模拟辅助教学,把割与补的过程演示出来,突出几何体的线条和切面,教师讲得轻松,学生学得明白;又可增大课堂容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节课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辅助功能,围绕着两个重点——锥体积公式(知识)和割补法(能力)展开,学生在熟悉割补法的同时,又掌握了锥体的体积公式的证明与应用,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体验创造的乐趣。只有让学生积极地、充分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事实证明,在课堂上教师讲得太多,学生参与得太少,会磨灭学生的参与性与创造性,长此以往学生养成依赖心理,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并且在听课时容易分心,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课堂上,教师应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想、让学生讲、让学生做、让学生……充分地调用学生的各种感官,尽可能地减少学生单纯听的机会.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满堂灌”,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学习兴趣。譬如:讲立体几何时,要有具体模型充分展示,一个定理的提出、分析、推理论证的过程,最大可能与具体事例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自己观察、操作、分析、推理得出结论。最后,让学生应用这一知识点,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如让学生组成学习研究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参与知识的学习与研讨活动,并形成组间的竞争机制,发挥团体的力量,同学们在为小组、为自己获得成绩的过程中,积极地参与每一个环节的思考与训练,课堂气氛浓烈而宽松,同学们在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统一间,知识与学习的兴趣都得到了提升。
(3) 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受成功的乐趣。兴趣与学习成绩是密切相关的.学生由有兴趣而取得好成绩,会强化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兴趣产生更大的效能,为学习提供更强的推动力,反之则学习兴趣水平低,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差,而差的成绩又会影响学习兴趣,这样恶性循环下去,会严重影响学习活动,影响学习能力的发展。
每一班中的学生的学习基础、理解能力和对知识运用灵活性有不同的水平,这就需要教师从一开始就要注意调动与保护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教学要循序渐进,采用“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必要时要放慢教学速度,加强学法指导和知识缺漏的辅导,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同时满足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需要.设置的问题与任务应有层次之分,让学困生消化得好,让好生吃得饱,让两者都获得成功的喜悦.在平时的测验中,除了基本题以外,还可出选做题让学生自由选择部分完成,使学生的不同特长得以发挥,获得成功的感受,使其学习兴趣得以持续与升华。
第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说:“知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由“好”和“乐”所产生的求知欲望与探索知识的迫切心理是直接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内部动力。
(1)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数学中,教师应当抓住课题内部的矛盾和面对新课题学生认识内部的矛盾,恰当地创设认知“冲突”引起学生注意和积极思维。例如,在讲解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时,教师首先要求学生解决以下问题:机械上一个圆盘碎后只剩下一块残片,现在要配制一个新的圆盘,有没有办法配制呢?学生已经学习了不少圆的知识,知道要配制新的圆盘,需要知道圆盘半径的大小,但从这些残片怎样来确定其半径的大小呢?这是学生已有知识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这就激发了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2)创设求疑探索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在教学活动中要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感知材料,着意创设问题的情境,给学生以启发、引导、猜想、归纳、概括等思维方法训练,启迪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理解掌握知识,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例如在运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的教学中,让每一个学生带一条50cm的细绳,围成矩形,探索矩形的形状对面积影响。学生从实践中感知了长和宽的差距越小时面积越大,从而归纳出“若两正数和为定值时,当且仅当该两数相等时其积最大。”然后提示,这结论是我们实验得到的,它还需要经过理论上的证明。这样经过学生自己观察、实验并证明的规律要比教师给出现成的结论要好得多。
(3)通过典型材料,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分析和组织教材,选择恰当的导入方式。例如数列极限是非常抽象的概念,照本宣科,机械灌注只能使学生乏味,同时,如果缺乏学生的思维投入也很难将其透彻理解。可以用著名的“龟兔赛跑”悖论设计悬念,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理。再如数学归纳法的讲解,如果教师先给出费尔马质数猜想,再引出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到陈景润证明了“1+2”定理,最后指出猜想只有通过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才是抽象的最终归宿。这样的教学,牢牢地抓住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第四、加强情感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信息双向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过程。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
加强师生交流,形成心理相容的氛围。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落实情感目标的基础。实践证明,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从而端正学习态度,由此产生一种持久的内驱力。教师要关心和爱护学生,对学生实行鼓励性评价,同时增加对学困生的感情投入,帮助他们认识自己,树立信心,注重改进他们的学习方法并进行个别辅导,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从而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效应。
3.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志和学习情绪
针对数学学困生学习意志不坚定,学习情绪容易波动的特点,教师应加强指导和交流,让学困生最终能认识自己,战胜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意志和学习情绪。
1、加强学习的目的教育,提高学困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利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和吸引力,让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是一种需要和享受。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知识在教学中的各种教育潜力,激发学生已形成的潜在的学习需要,把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调动起来。
2、创设情景,增强学生的自我选择,满足其固有的认知内驱力。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组织学生讨论的方法,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创造轻松、友好、平等、互助的集体气氛,让学困生也能体验到合作的满足,交往的需要,体验成就感,培养追根究底的习惯,锻炼意志力。
3、教师应该具备敏锐的眼光,对学生的学习要做到心中有数,做到不放弃每一个学困生,及时提醒他们,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与学困生多交流,多帮助,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培养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意志。尊重学困生,对学困生进行正确的评价,让学困生有尊严的学习。
4、结合数学解题教学锻炼学生意志。波利亚曾说过:“教学生解题是意志的教育”。意志是在不断对困难的顽强抵抗中锻炼出来的。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数学中的难题,指导他们正确的思维习惯,让他们解决“看似不会”的问题,督促解决平时逃避的问题,从而培养信心,战胜自我,锻炼学习意志。
5、创设成功的机会,传递教师的期望,让他们重塑学习的信心,并正确实施教育评价。注意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正确面对学习中的成功与失败。培养师生情感,发挥教师感染力。
总之,良好的学习意志表现为一种自我激励、自我调控的特点。良好的情绪不仅使人精神振奋,提高效率,而且对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应指导数学学困生要学会自省、自察、自激、自挖,有意识地培养学习意志中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勇于面对失败和挫折,正确评价自己,以意育情,把消极情绪化为积极情绪,最终具备良好的学习意志,有利于学习的顺利发展。
4.创造良好的学校教育教学环境
4.1学校对学困生要进行正确的教育评价
学困生有多方面的需要,其中最迫切需要满足的是爱的需要,在其成功愿望的背后所反映的是尊重的需要,学习的目的往往也是以较好的成绩赢得权威人士的赞扬,从而满足尊重的需要。从这个角度出发,关心和帮助学困生最基本的是要对其人格的尊重,不要因为他们在学习或纪律等方面存在问题,而另眼相看。
在传统评价的支配下,学困生长期扮演着失败的角色,不断遭受多方面的责备,他们无法正确认识自己,激励自己,往往认同外界对自己的评价,以失败者自居,即使是自己能完成的学习任务也由于缺乏学习的内部动力因素而采取消极、退缩的行为或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所以成绩落后是必然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为了避免以上失误,应对学困生以鼓励性评价为主,成功时要鼓励,失败时也需要鼓励,另外,对学困生的评价还应实施的个体为参照标准的形成性评价,即在具体评价过程中,强调学生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充分重视个体参照标准,即使学困生只要他在原有基础上有新发展,不断得到正确评价,就会促使他产生自我有效感,不断发现自己,逐步增加内动力,从而不断接近达到乃至超过社会参照标准。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有65%的学困生在学习成绩有所提高时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杨.另外,对学困生对数学问题的不同的见解要高度的重视,有37%的学困生会因为老师不重视他们的见解而影响了学习。
4.2加强班风建设,为学困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班风是学生思想、道德、人际关系、舆论力量等方面的精神思想的综合反映。班风的好坏对班级的建设,对学生的成长都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班风能给学生带来有利于学习、有利于生活的环境,能使学生精神振奋,班级正气上升;不好的班风会使他们受到不健康风气的熏染而消极,不思进取,使整个集体涣散。因此,班主任要注意使班级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成为一种教育因素,为学困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指导和培养班级干部,建立了一支学习好、品德高,能力强的班干部队伍;②注重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狠抓班级纪律,建设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③精心组织和开展每一次班会活动等。
4.3关注、关爱、关心数学学困生
(1)从心理上关爱
①信任和理解他们。教师应正确对待学困生,不歧视,从心理上平等对待他们。对于他们的差距表示理解,并相信他们一定能学好。同时要求其他同学理解与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奋发向上。②“以心换心”。俗语说:“ 爱屋及乌”,教师一定会有一种深刻的体会: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这种现象也是大家司空见惯的。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这也叫“魅力教学“。若是些喜欢“讲义气”的学困生,则可以让他们为了这个朋友的“义气”而努力学习。同时,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素质,不要让自己落伍,从而增强“个人魅力”。(2)在教学过程中关注①在教学环节设计上的关注。要知道每位学困生同样也具有强烈的成就感。根据这一点,针对学困生在知识方面的不足,设计教案时教师应精心地为他们准备一些基础问题,适当降低些要求,多给他们体验成功的机会。这样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体验成功的机会多了,学困生们一定会爱上你的课。而且为了得到更多的成功的喜悦,他们也一定会在课前与课后在这方面多努力。对于课堂上他们的点滴“成功”,都要让全班同学用掌声给予鼓励,让他们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②在课堂上眼神的关注。在课堂上多用眼神与他们交流。其实许多学生之所以“后进”是由于走神,我事先与他们约定(约定内容可各不相同),比如说,表现好我会用赞许的眼光看他;否则,我会用嗔怪的眼神并且伴着语速与语气上的变化。这样可以督促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他们也会因备受关注而全神贯注,兴趣也会提高很多。③课前、课后的关注。课前教师可以帮助他们预习新课,还可以不经意地泄露一两个课堂中将提到的问题,使得他们有机会去表现自己。当然,以后他们会更加用心地与教师一起预习新课。课后进行“手拉手”、“一帮一”的结对活动,比比谁的进步快。让学生相互合作,共同进步,也让“学困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3)从作业批语上关心①批语感情化。不要把批改作业当成是一种任务,它是教师课后与学生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有效方式。凯洛夫说过:“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所以作业的批语应带上感情,而不只是用“A”、“B”等等简单的等级词来表达赞赏之意。对于那些需要鼓励的中等或后进的学生,何不利用批语这个互动平台呢!把他们的一些闪光点,用略夸张的语句进行表扬,并捎上教师的希望。②批语连续化。“得到特别呵护的苗长得好,受到专门呵护的病人好得快”。对学困生的批语是要有所测重的。连续性的批语会让他们感觉到老师不只是偶尔关心他们,而是真心实意的一直在关心他们。事实上,学生很喜欢看到教师在自己作业上的不同批语。而且他们有时会把作业批语当成平台来回应你。当然,对学困生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我们的耐心与宽容。但只要我们用“三关”去帮助他们,他们一定能恢复学好数学的信心,并付出努力且持之以恒。5.创造良好的家庭、社会环境
对于家庭、社会环境外部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我们只能通过学校教育加以影响和改善,促使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5.1开办家长学校家庭就是一所学校,家长就是孩子最亲密的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完全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某些不足。我们的调查显示,发现父母文化素质低,家庭教育不当,是学困生家庭成长环境的普遍特征。被调查的100户学困生,父母中一方无职业者占67.6%,父母(较低学历者)初中文化程度以下者占70.6%,平时不管教子女或只指望学校的占47.1%,只期望子女多少有点文化的占23.5%,而且他们教育子女的方法也极其简单,70%的家长认为,过问孩子作业做了没有,就是家庭教育的全部。尽管学困生家庭情况十分复杂,家庭教育十分薄弱,但是100%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走正道,孩子将来能否成人成才也是他们最关切的问题。学困生家教方式迫切需要指导。我们从以下方面着手
(1)关于内容
①确立先进的教育观念。从表面上看,作为指导客体的家长,急于需求的是家庭教育的知识和方法,但实质上影响家庭教育质量的首要因素却是教育观念的更新。对家长进行教育观念的指导,主要是教育观、人才观的指导。
②获取家庭教育的知识。应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生理、心理的变化规律及各阶段相应的发展任务和教育任务,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最近发展区”、“最优先发展区”和发展关键期,还要掌握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了解家长和学校沟通的有关内容。
③掌握家庭教育方法。要指导家长放下“家长”的架子,学会与孩子平等沟通,提倡“亲和、理解和民主”的教养方式。
(2)关于形式
内容和要求决定形式,其基本类型可有以下3种:①共性需要——集体指导;②身心发展不同需求——分组指导;③特殊需要——个别指导。
5.2 设立心理咨询室
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习、生活、心理、生理上总会遇上这样那样的问题或困惑。校园心理咨询室从周一到周五都有专门心理辅导教师值班,辅导教师专门分工明确,就连节假日也有专人值班,设有专门的咨询热线电话。学生遇到困惑,可以通过面谈、电话咨询、网络邮件等方式,向辅导教师倾诉,甚至还可以采用QQ方式咨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07
第一、 教师的教育观念必须加以更新。教师应该确立数学文化教育观念,显然近几年来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本身就强调了数学教育的文化因素。数学教师,不但要在专业水平上不断提高,不断进行业余进修,更重要的是在教育观念上不断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最新数学教改信息并付诸实践,要十分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和数学方法的教学,切实改变满堂灌或“讲解+练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和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因为不少同学进入高中之后很不适应,特别是高一年级,进校后,代数里首先遇到的是理论性很强的函数,这就使一些初中数学学得还不错的同学不能很快地适应而感到困难。初中阶段,特别是初中三年级,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使你的成绩有明显的提高,这是因为初中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浅显,更易于掌握,通过反复练习,提高了熟练程度,即可提高成绩,既使是这样,对有些问题理解得不够深刻甚至是不理解的。例如在初中问|a|=2时,a等于什么,在中考中错的人极少,然而进入高中后,老师问,如果|a|=2,且a<0,那么a等于什么,即使是重点学校的学生也会有一些同学毫不思索地回答:a=2。就足以说明了这个问题。又如,高一年级的一个同学在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以后,曾向老师提出“抗议”说:“平时的作业也不多,测验也很少,我不会学”,这也正说明了改变观念的重要性。高中数学的理论性、抽象性强,就需要在对知识的理解上下功夫,要多思考,多研究。
第二、 抓好教学的基本环节。(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事物与现象,它的生动性、趣味性和鲜明的色彩性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这些教学手段以其多样化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使比较抽象的材料学起来也不感到燥,学生则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方式自觉地参与知识的探索过程。高中数学的抽象性比初中的高很多,特别是《立体几何》与函数图象部分更甚,这是造成学生觉得难学的重要原因之一,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特别是运用《几何画板》和Author ware制作的软件,可帮助教师处理一些在黑板上画不好,用模型也看不清的图形,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疑点,突破了许多难点,可收到无可替代的效果。
如锥体体积公式的证明是教学的难点之一.其中渗透了很重要的数学思想——割补思想.运用常规教学学生很难听明白.运用计算机模拟辅助教学,把割与补的过程演示出来,突出几何体的线条和切面,教师讲得轻松,学生学得明白;又可增大课堂容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节课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辅助功能,围绕着两个重点——锥体积公式(知识)和割补法(能力)展开,学生在熟悉割补法的同时,又掌握了锥体的体积公式的证明与应用,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体验创造的乐趣。只有让学生积极地、充分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事实证明,在课堂上教师讲得太多,学生参与得太少,会磨灭学生的参与性与创造性,长此以往学生养成依赖心理,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并且在听课时容易分心,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课堂上,教师应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想、让学生讲、让学生做、让学生……充分地调用学生的各种感官,尽可能地减少学生单纯听的机会.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满堂灌”,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学习兴趣。譬如:讲立体几何时,要有具体模型充分展示,一个定理的提出、分析、推理论证的过程,最大可能与具体事例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自己观察、操作、分析、推理得出结论。最后,让学生应用这一知识点,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如让学生组成学习研究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参与知识的学习与研讨活动,并形成组间的竞争机制,发挥团体的力量,同学们在为小组、为自己获得成绩的过程中,积极地参与每一个环节的思考与训练,课堂气氛浓烈而宽松,同学们在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统一间,知识与学习的兴趣都得到了提升。
(3) 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受成功的乐趣。兴趣与学习成绩是密切相关的.学生由有兴趣而取得好成绩,会强化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兴趣产生更大的效能,为学习提供更强的推动力,反之则学习兴趣水平低,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差,而差的成绩又会影响学习兴趣,这样恶性循环下去,会严重影响学习活动,影响学习能力的发展。
每一班中的学生的学习基础、理解能力和对知识运用灵活性有不同的水平,这就需要教师从一开始就要注意调动与保护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教学要循序渐进,采用“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必要时要放慢教学速度,加强学法指导和知识缺漏的辅导,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同时满足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需要.设置的问题与任务应有层次之分,让学困生消化得好,让好生吃得饱,让两者都获得成功的喜悦.在平时的测验中,除了基本题以外,还可出选做题让学生自由选择部分完成,使学生的不同特长得以发挥,获得成功的感受,使其学习兴趣得以持续与升华。
第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说:“知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由“好”和“乐”所产生的求知欲望与探索知识的迫切心理是直接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内部动力。
(1)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数学中,教师应当抓住课题内部的矛盾和面对新课题学生认识内部的矛盾,恰当地创设认知“冲突”引起学生注意和积极思维。例如,在讲解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时,教师首先要求学生解决以下问题:机械上一个圆盘碎后只剩下一块残片,现在要配制一个新的圆盘,有没有办法配制呢?学生已经学习了不少圆的知识,知道要配制新的圆盘,需要知道圆盘半径的大小,但从这些残片怎样来确定其半径的大小呢?这是学生已有知识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这就激发了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2)创设求疑探索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在教学活动中要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感知材料,着意创设问题的情境,给学生以启发、引导、猜想、归纳、概括等思维方法训练,启迪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理解掌握知识,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例如在运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的教学中,让每一个学生带一条50cm的细绳,围成矩形,探索矩形的形状对面积影响。学生从实践中感知了长和宽的差距越小时面积越大,从而归纳出“若两正数和为定值时,当且仅当该两数相等时其积最大。”然后提示,这结论是我们实验得到的,它还需要经过理论上的证明。这样经过学生自己观察、实验并证明的规律要比教师给出现成的结论要好得多。
(3)通过典型材料,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分析和组织教材,选择恰当的导入方式。例如数列极限是非常抽象的概念,照本宣科,机械灌注只能使学生乏味,同时,如果缺乏学生的思维投入也很难将其透彻理解。可以用著名的“龟兔赛跑”悖论设计悬念,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理。再如数学归纳法的讲解,如果教师先给出费尔马质数猜想,再引出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到陈景润证明了“1+2”定理,最后指出猜想只有通过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才是抽象的最终归宿。这样的教学,牢牢地抓住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第四、加强情感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信息双向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过程。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
加强师生交流,形成心理相容的氛围。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落实情感目标的基础。实践证明,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从而端正学习态度,由此产生一种持久的内驱力。教师要关心和爱护学生,对学生实行鼓励性评价,同时增加对学困生的感情投入,帮助他们认识自己,树立信心,注重改进他们的学习方法并进行个别辅导,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从而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效应。
3.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志和学习情绪
针对数学学困生学习意志不坚定,学习情绪容易波动的特点,教师应加强指导和交流,让学困生最终能认识自己,战胜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意志和学习情绪。
1、加强学习的目的教育,提高学困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利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和吸引力,让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是一种需要和享受。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知识在教学中的各种教育潜力,激发学生已形成的潜在的学习需要,把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调动起来。
2、创设情景,增强学生的自我选择,满足其固有的认知内驱力。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组织学生讨论的方法,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创造轻松、友好、平等、互助的集体气氛,让学困生也能体验到合作的满足,交往的需要,体验成就感,培养追根究底的习惯,锻炼意志力。
3、教师应该具备敏锐的眼光,对学生的学习要做到心中有数,做到不放弃每一个学困生,及时提醒他们,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与学困生多交流,多帮助,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培养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意志。尊重学困生,对学困生进行正确的评价,让学困生有尊严的学习。
4、结合数学解题教学锻炼学生意志。波利亚曾说过:“教学生解题是意志的教育”。意志是在不断对困难的顽强抵抗中锻炼出来的。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数学中的难题,指导他们正确的思维习惯,让他们解决“看似不会”的问题,督促解决平时逃避的问题,从而培养信心,战胜自我,锻炼学习意志。
5、创设成功的机会,传递教师的期望,让他们重塑学习的信心,并正确实施教育评价。注意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正确面对学习中的成功与失败。培养师生情感,发挥教师感染力。
总之,良好的学习意志表现为一种自我激励、自我调控的特点。良好的情绪不仅使人精神振奋,提高效率,而且对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应指导数学学困生要学会自省、自察、自激、自挖,有意识地培养学习意志中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勇于面对失败和挫折,正确评价自己,以意育情,把消极情绪化为积极情绪,最终具备良好的学习意志,有利于学习的顺利发展。
4.创造良好的学校教育教学环境
4.1学校对学困生要进行正确的教育评价
学困生有多方面的需要,其中最迫切需要满足的是爱的需要,在其成功愿望的背后所反映的是尊重的需要,学习的目的往往也是以较好的成绩赢得权威人士的赞扬,从而满足尊重的需要。从这个角度出发,关心和帮助学困生最基本的是要对其人格的尊重,不要因为他们在学习或纪律等方面存在问题,而另眼相看。
在传统评价的支配下,学困生长期扮演着失败的角色,不断遭受多方面的责备,他们无法正确认识自己,激励自己,往往认同外界对自己的评价,以失败者自居,即使是自己能完成的学习任务也由于缺乏学习的内部动力因素而采取消极、退缩的行为或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所以成绩落后是必然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为了避免以上失误,应对学困生以鼓励性评价为主,成功时要鼓励,失败时也需要鼓励,另外,对学困生的评价还应实施的个体为参照标准的形成性评价,即在具体评价过程中,强调学生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充分重视个体参照标准,即使学困生只要他在原有基础上有新发展,不断得到正确评价,就会促使他产生自我有效感,不断发现自己,逐步增加内动力,从而不断接近达到乃至超过社会参照标准。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有65%的学困生在学习成绩有所提高时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杨.另外,对学困生对数学问题的不同的见解要高度的重视,有37%的学困生会因为老师不重视他们的见解而影响了学习。
4.2加强班风建设,为学困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班风是学生思想、道德、人际关系、舆论力量等方面的精神思想的综合反映。班风的好坏对班级的建设,对学生的成长都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班风能给学生带来有利于学习、有利于生活的环境,能使学生精神振奋,班级正气上升;不好的班风会使他们受到不健康风气的熏染而消极,不思进取,使整个集体涣散。因此,班主任要注意使班级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成为一种教育因素,为学困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指导和培养班级干部,建立了一支学习好、品德高,能力强的班干部队伍;②注重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狠抓班级纪律,建设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③精心组织和开展每一次班会活动等。
4.3关注、关爱、关心数学学困生
(1)从心理上关爱
①信任和理解他们。教师应正确对待学困生,不歧视,从心理上平等对待他们。对于他们的差距表示理解,并相信他们一定能学好。同时要求其他同学理解与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奋发向上。②“以心换心”。俗语说:“ 爱屋及乌”,教师一定会有一种深刻的体会: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这种现象也是大家司空见惯的。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这也叫“魅力教学“。若是些喜欢“讲义气”的学困生,则可以让他们为了这个朋友的“义气”而努力学习。同时,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素质,不要让自己落伍,从而增强“个人魅力”。(2)在教学过程中关注①在教学环节设计上的关注。要知道每位学困生同样也具有强烈的成就感。根据这一点,针对学困生在知识方面的不足,设计教案时教师应精心地为他们准备一些基础问题,适当降低些要求,多给他们体验成功的机会。这样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体验成功的机会多了,学困生们一定会爱上你的课。而且为了得到更多的成功的喜悦,他们也一定会在课前与课后在这方面多努力。对于课堂上他们的点滴“成功”,都要让全班同学用掌声给予鼓励,让他们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②在课堂上眼神的关注。在课堂上多用眼神与他们交流。其实许多学生之所以“后进”是由于走神,我事先与他们约定(约定内容可各不相同),比如说,表现好我会用赞许的眼光看他;否则,我会用嗔怪的眼神并且伴着语速与语气上的变化。这样可以督促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他们也会因备受关注而全神贯注,兴趣也会提高很多。③课前、课后的关注。课前教师可以帮助他们预习新课,还可以不经意地泄露一两个课堂中将提到的问题,使得他们有机会去表现自己。当然,以后他们会更加用心地与教师一起预习新课。课后进行“手拉手”、“一帮一”的结对活动,比比谁的进步快。让学生相互合作,共同进步,也让“学困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3)从作业批语上关心①批语感情化。不要把批改作业当成是一种任务,它是教师课后与学生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有效方式。凯洛夫说过:“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所以作业的批语应带上感情,而不只是用“A”、“B”等等简单的等级词来表达赞赏之意。对于那些需要鼓励的中等或后进的学生,何不利用批语这个互动平台呢!把他们的一些闪光点,用略夸张的语句进行表扬,并捎上教师的希望。②批语连续化。“得到特别呵护的苗长得好,受到专门呵护的病人好得快”。对学困生的批语是要有所测重的。连续性的批语会让他们感觉到老师不只是偶尔关心他们,而是真心实意的一直在关心他们。事实上,学生很喜欢看到教师在自己作业上的不同批语。而且他们有时会把作业批语当成平台来回应你。当然,对学困生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我们的耐心与宽容。但只要我们用“三关”去帮助他们,他们一定能恢复学好数学的信心,并付出努力且持之以恒。5.创造良好的家庭、社会环境
对于家庭、社会环境外部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我们只能通过学校教育加以影响和改善,促使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5.1开办家长学校家庭就是一所学校,家长就是孩子最亲密的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完全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某些不足。我们的调查显示,发现父母文化素质低,家庭教育不当,是学困生家庭成长环境的普遍特征。被调查的100户学困生,父母中一方无职业者占67.6%,父母(较低学历者)初中文化程度以下者占70.6%,平时不管教子女或只指望学校的占47.1%,只期望子女多少有点文化的占23.5%,而且他们教育子女的方法也极其简单,70%的家长认为,过问孩子作业做了没有,就是家庭教育的全部。尽管学困生家庭情况十分复杂,家庭教育十分薄弱,但是100%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走正道,孩子将来能否成人成才也是他们最关切的问题。学困生家教方式迫切需要指导。我们从以下方面着手
(1)关于内容
①确立先进的教育观念。从表面上看,作为指导客体的家长,急于需求的是家庭教育的知识和方法,但实质上影响家庭教育质量的首要因素却是教育观念的更新。对家长进行教育观念的指导,主要是教育观、人才观的指导。
②获取家庭教育的知识。应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生理、心理的变化规律及各阶段相应的发展任务和教育任务,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最近发展区”、“最优先发展区”和发展关键期,还要掌握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了解家长和学校沟通的有关内容。
③掌握家庭教育方法。要指导家长放下“家长”的架子,学会与孩子平等沟通,提倡“亲和、理解和民主”的教养方式。
(2)关于形式
内容和要求决定形式,其基本类型可有以下3种:①共性需要——集体指导;②身心发展不同需求——分组指导;③特殊需要——个别指导。
5.2 设立心理咨询室
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习、生活、心理、生理上总会遇上这样那样的问题或困惑。校园心理咨询室从周一到周五都有专门心理辅导教师值班,辅导教师专门分工明确,就连节假日也有专人值班,设有专门的咨询热线电话。学生遇到困惑,可以通过面谈、电话咨询、网络邮件等方式,向辅导教师倾诉,甚至还可以采用QQ方式咨询。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