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关于 陈安之《如何做个赚钱的总裁》的观后感 谢谢

如题所述

  如何成功?如何让一个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一直都是我们年轻的管理人员为之奋斗的终身目标和要苦苦思索的问题。前不久我有幸参加了公司组织的一次 培训,这让我终于明白了原来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仅仅需要依照一些简单的方法去做。
  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国与国,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中国历史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企业若想在未来的商战中利于不败之地,人才是重中之重!
  那么如何才能筛选到企业需要的人才呢?1、态度 ;2、能力;3、忠诚度。
  对于以上三点我是这样理解的。态度:是工作的态度,人生的态度,对待不同事物的态度。态度是直接反映一个人做人做事最基本的准则。对于工作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对于生活乐观向上,知足常乐;对于不同事物要始终保持平常心。能力:是工作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其它能力。从我自身体会上说能力可以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步提高。忠诚度:对企业的忠诚度,对朋友的忠诚度。做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要为企业寻找到合适的人员看来还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呢!做为我们,一个普通的工作者只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会成为一个企业合格的员工。
  企业的发展需要好的管理方法,其中制度的制定是重点。好的制度能使员工更积极地工作。能更加合理的利用现有的资源更加高效的完成任务,能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提升企业形象。从我们公司目前的情况来看,全面推进适合我公司的IS09000的管理模式是迫切的。良好制度的制定和完善需要管理层和所有公司员工集体的智慧。制度的执行及推进同时也需要公司所有员工用行动来捍卫。作为公司普通的管理者首先要严以律己,起到表率作用。
  其次作为管理者要积极思考,思考如何才能找到好的人才,使公司更加有效运转。陈老师指出,要找到好的人才,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劳动报酬。2、学习的机会。3、有能力的人喜欢和有能力的人一起工作。4、良好的工作环境。5、员工的归宿感。6、员工要有安全感。7、员工要有独挡一面的能力。对于以上我是这样理解的:“劳动报酬”是员工用自己的劳动换来的,是应得的。我们应当基于公司的情况从制度上去鼓励员工多劳多得,多为公司做贡献。可以是物质奖励也可以是精神报酬,使员工有成就感,使他们能从工作当中得到乐趣。“学习的机会”从公司实际出发积极创造学习机会和鼓励员工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使他们能把学到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来,努力提高岗位业务水平,不断超越自己。“有能力的人喜欢和有能力的人一起工作”凡是有上进心的人都希望自己能从别人身上学到有用的东西,从而来提升自己,获得精神或物质上的满足。“良好的工作环境”环境始终是人赖以生存的根本。好的环境能使人心情愉悦、工作效率加倍,工作环境包括办公室的整洁干净,舒适度。另还有同事关系的融洽和谐等。“员工的归宿感”其实就是找到自己另外一个家,在痛苦时需要安慰,在困难时需要帮助。作为公司的管理者需要积极的了解员工的个人及其家人情况,需要帮助的要立足于公司现状给予最大的帮助。积极安抚好员工的情绪,积极组织员工参加公司或社会的活动。使员工能真正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能享受到在这样的一个大家庭中工作所带来的喜悦。“员工要有安全感”任何时候都不能遗弃老员工和在作业中不幸受到伤害的员工,积极做好这部分人的善后工作,会让现在工作的员工相信:凡是为公司做贡献的人,公司都不会忘记,这是最好的证明方法。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也是员工有安全感的一个方面。
  “员工要有独挡一面的能力”突出岗位的重要性是整个公司在管理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积极培养员工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力争成为一个能独挡一面的员工。基于这一点的培养我认为可以和以上第1、2、3点联合起来建立一个激励机制。
  在公司日常的管理中,作为管理者需要积极参与基层工作,对各个环节的工作都要心中有数,作为一个公司重要的技术部门主管既要提供所有的技术支持,还要参与公司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其次还要以普通员工的身份参与基层工作。尽可能的多和员工沟通,了解他们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多听属下的建议,对公司或部门发展有力的我们积极采纳并给予支持,这一点尽可能的从制度上来保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12
现代社会有三粒毒药:消费主义、性自由和成功学。

消费主义以品牌为噱头,以时尚为药效,将人卷入无休止的购买与淘汰的恶性循环中,恋物成瘾;

性自由以人性为噱头,以性爱为药效,不断释放暧昧与激情的烟幕弹,纵欲成瘾;

成功学以速成为噱头,以名利为药效,误导急于走捷径成为人上人的年轻人投身其中,投机成瘾。

三粒毒药中,以成功学危害最巨——它以教育之名,行“毒”化社会气氛、“毒”化人心、破坏多元价值观之实。

在成功学的逻辑中,如果你没有赚到“豪宅、名车、年入百万”,如果你没有成为他人艳羡的成功人士,就证明你不行,你犯了“不成功罪”!

助你“实现人生价值”、“开发个人潜能”、“三个月赚到一百万”、“有车有房”、“三十五岁以前退休”……成功学泛滥于职场和网络,上进人群迷失在多款提升课程和短期培训班里,成功学大师满天飞,成功学培训蔚为大观成产业。

——我们何时变得如此迫切渴望成功?成功何以变得如此简单粗暴?那些成功学大师除了演讲收钱还能做什么成功的事?我们可不可以不成功?

个人奋斗很可嘉,实现自我很诱人,名利滋味很甜美。但一个社会结构中,成功人士不过1%,且离不开长期实干和机遇。若成功一学就会,且成王败寇,成功人士光荣,非成功人士可耻,那么,社会中99%的大多数还怎么活下去?生活中有许多美好事物和价值,是成功学课程所蔑视、给不了的和教不会的。

当全民成功变成狂热风潮,成功上升为绝对真理般的、人人趋之若鹜的主流价值观,成功学就是一粒毒药,而信奉成功学的人就沦为牺牲品。

躁动时代的成功迷梦

当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日记中写下近似谵语的成功梦想时,我们无从断定这种梦想虚幻与否;当众多的人沉浸在以“别对自己说不可能”之类的朴素箴言达到成功的迷醉当中,我们也无从判断这种成功捷径的可行性;当全社会都奉行着“豪宅、宝马、年入百万”的成功标准时,我们也无法知晓这种价值观的正确性。

我们唯一可知的是,我们全社会都在追求成功,尽管我们并不知道什么叫做成功。开发潜能、拓展人脉、身心灵平衡,执行力、细节、沟通、行销,感恩、励志、提升……我们用尽了所有的方法和词汇来表达迫切成功的心情。

和所有成功学讲师一样,电影《阳光小美女》中的爸爸信奉的是这样的信条:“人只有两种,成功者和失败者。”这也是这个社会的普世价值观:所有的企业,不管是本土企业还是国际化企业,都削尖了脑袋要挤进世界500强;所有的父母,不管是还没离婚还是已经离婚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No.1;所有的励志图书,不管是原版还是引进版,都在教你怎样一步一步爬上成功的顶峰;所有的选秀活动,不管是电视上还是网络上的,都在宣扬一夜成名、从此名利双收的神话……你成功了,你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失败?对不起,你不但是个Loser,还是个连自己也无法原谅的罪人,罪名就是:你居然还没有成功!

但是,人生真的非如此不可吗?是谁断定了不成功的人生就是没有价值的人生?是谁告诉我们“求上进”才是人生正道?成功人生除了成功或者失败,就没有其他的路可走了吗?

如果所有人都被置于“成功/失败”二元对立的语境下,这个社会肯定出了问题。当那么多人被“榜样”和“导师”教导着踏上漫漫“成功”的时候,还有谁会真正按照自己个人的意愿来生活、依循自己独立的标准来选择?

事实上,在“成王败寇”的价值观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的美国,人们已经开始在反思。《纽约时报》前著名记者亚历山德拉·罗宾斯出版了《过度追求成就者:身不由己学子的秘密生活》一书提醒人们,现在全世界的学生处在比以前更为强大的成功压力之下。她以中学母校的优秀学生为个案,他们承认自己已经努力到了极限,感到孤独、无奈、惶恐、无法形容的痛苦和心力交瘁;有的学生为了弥补精力上的不足,甚至用毒品来提神,而这也得到了父母的默许。罗宾斯说:“如果孩子们过度追求成功,那么,无论他们获得多大成就都感到远远不够。”

人们对成功的普遍焦虑,成就了成功学这门产业,同时也由于过于渴望、过于焦虑,使得人们对成功学的缺陷视而不见。首先,在目前流行的成功学话语中,只存在成功/失败的二元对立,对成功者捧得越高,对失败者的唾弃则越狠:都30岁了,男的还没房没车、女的还没钓到一个金龟婿,你彻底完了!——在这样的语境下,还没有成功的人只会日益感到压抑;其次,“成功”的概念被置换为“发大财”、 “出人头地”,“成功人士”被塑造为住洋楼、养番狗、开名车、穿名牌,并且基本排斥除此之外的其他价值观,淡泊名利、闲云野鹤、满足现状、小情小调,通通都属浪费生命。——难道过有趣味的生活不算成功?其三,成功学鼓吹成功有捷径,可以复制、可以速成,“成功”仿佛成了流水线上的工业产品,人人唾手可得。 ——有几个人是通过学习这些所谓“成功法则”成功的?贩卖“成功法则”的人倒真的赚大钱了。其四,成功学宣扬只要目标、计划明确,就一定能达到目的,“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往前冲”;“如果我不能,我就一定要,如果我一定要,我就一定能”。——这不是现代版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吗?还真有人相信每天背诵“成功语录”能发达的,不过此人后来得了强迫症。
《阳光小美女》中的爸爸,身为成功学讲师,到处演讲推广“成功九步法”,自己却从未体验过成功的滋味。
有人评论陈安之的演讲煽动能力确实很强,“但就是因为太强了才是真正的致命之处”。他的演讲、培训费动辄成千上万,只要有人来听他演讲,他就算成功,因为赚到钱了,而且还不少。至于听众成不成功,他不必打包票,因为成功了是可以解释为他激励有效,不成功则是你自己不够认真、努力。这就是成功学大师的赚钱之道。他们也许称得上“成功”,但这个“成功”是建立在更多渴望“成功”的人身上的。

如果一个社会只允许有“成功/失败”的二元对立语境存在,这个社会是有问题的。事实上,本来就不应该用这种武断的二元对立模式来进行价值判断,有人愿意成功向上、出人头地,这无可厚非;但也要允许一些人发发呆、做做梦,过点没有多少追求的小日子。每个人的性格、成长经历都各自不同,不是非得每个人都得走不是成功就是失败这两条路,在这两条路之间,还有N条路通向各人所理解的成功。

比如说,男人和女人的价值判断会有所不同。有调查显示,9成香港专业女性认为成功的定义是拥有快乐家庭,其余依次为能够发展个人兴趣、经济独立和健康;多数受访者并未将子女成绩优异、到了某特定年龄要在工作上达至某个薪酬或级别,看作主要的成功指标。给身边的人带来快乐,同时自己也得到快乐;如果机遇和运气都不错,有钱也不坏,但这并非体现成功的唯一方式——这个网友的看法颇具代表性。

“他是个彻底的失败者,一生没工作,情事不断还是个同性恋,花20年写了一本没几个人看的小说。但晚年回首人生,他发现那些难熬的日子才是一生中最好的时光,因为那些日子造就了他。而快活的日子全是浪费时间,没有任何收获。”这是《阳光小美女》结尾的一段台词,说的是普鲁斯特。什么叫成功,什么又叫失败,其实并不绝对。
第2个回答  2010-12-12
筛选企业需要的人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