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满分作文,为何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

如题所述

高考会出现很多看上去十分难以置信的事情,尤其是高考中语文这一科目。在今年的高考满分作文中,浙江省一位考生的满分作文就引起了很多人的争议。阅卷老师在批改试卷时,第一位老师给了39分,剩下的两位老师给了55分,最后以满分论处。作为阅卷老师,能力和才华自然是不必说的,那么,这位考生的作文为何前后得分的差异如此之大呢?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非常简单的,这位考生的作文通篇充满着大量的生僻字和生僻的典故。这说明他日常的阅读范围和深度是非常广的,通篇的内容也是言之凿凿,用词准确,论点明确。但是偏偏就是这些生僻字和生僻典故引发了大众的讨论,很多人认为写文章应该要通俗易通,不应该掉书袋,写的云里雾里的让人看不懂,这篇文章就属于让人看不懂的类型,不应该得高分。但是,也有很多人认为这篇文章才华横溢,通篇说理清楚,运用典故得当,应该得高分。第一位阅卷老师可能是不喜欢这种文风,觉得这篇文章的文风十分的晦涩,所以只给了39分。这个不能说是错,文章这种东西,本来文风就多变,有人喜欢就有人不喜欢,没有对错之分。

这位考生的作文最近在网上是很火的,大家对此褒贬不一。不过,高考毕竟是特殊的,他能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环境里写出这样的文章是很不错的,有老师不喜欢是正常的,但是一旦对了老师的胃口,拿到高分也是理所当然的。因此,只能说他赌对了,要是三个老师都不喜欢这篇作文,那么也就不会有满分的情况出现了,可能会比较可惜吧。

近期很多有名的学者和机构也对这篇作文做出了很多的评价,都认为这篇作文的构思和用词是十分巧妙和老到的,这位学生很有才华。但是,文章仍然存在着相当多的不足之处,因此还需要多加改进。此外,这种晦涩难懂的文风不提倡在高考中使用,提醒考生不要盲目的去模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06
浙江卷2020作文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满分作文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


这段看起来有些晦涩难懂的文字,就是摘自一篇名为《生活在树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满分作文首段。短短的一段问题,可能还有一些大家不知道读音、不知道含义的词语,其实不光是大家,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教授也点评文章称“老到和晦涩同在,但思维的深刻与稳当俱备。”

打分风波

这样一篇看起来“高大上”的文章,为什么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呢?其实,虽然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但后面两位老师都给了55分的高分,最终作文审查组判为满分。这彰显了高考作文阅卷的严谨与科学。

其实,这种晦涩的写法并不太适合在高考中运用,部分阅卷老师在茫茫试卷中可能没有太多时间考虑文章的逻辑关系,但大部分阅卷老师遇到这种文章都会认真斟酌后再打分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后面两位老师都给了55分的高分,并最终由作文审查组判为满分。

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陈建新教授这样点评到:

它的每一句话都围绕着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家庭社会的期待之间的落差和错位论说,文章从头到尾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所有的引证也并非为了充门面或填充字数。”但点评专家同时也指出,写成这样需要考生阅读大量书籍,文字表达如此学术化,也不是一般高中学生能做到的。“当然,其中的晦涩也不希望同学们模仿。

最后,作家马伯庸认为,作文里要表达的意思,完全可以用更平实、朴素的词句来组织,信息一点不会损失。四个字来总结就是:辞不配位。他认为,这位作者有阅读量,有知识面,也有表达能力,战术上选择也没问题,未来必有前途。只是在战略上,千万不要觉得这么写是一条好的出路。

第2个回答  2020-08-06
人是有差异的,看待同一个事情,每个人的看法都会不同,作文也是一样。
第3个回答  2020-08-06
可能是因为在第1位阅卷老师,看来这篇作文不符合他的观念,所以只给了低分
第4个回答  2020-08-06
该高考满分作文是许多文学内容的叠加,里面有许多内容不通,给39分也不过分。只不过更多的阅卷老师看到了该学生的博学多识,因此打出了满分的高分。
相似回答